一、跨世纪教师形象的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王凯[1](2021)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提升改造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伴随着我国的城市发展由“粗放型”向“存量优化”的模式转变,2019年,国务院正式将“老旧小区改造”列为国家政策,住宅楼的提升改造也逐渐成为建筑学学科关注的新焦点。但在政府主导的老旧住宅楼改造过程中,往往缺少合理科学的指导,改造方式往往呈现出表面、同质、不可持续化,破坏了原有场所的记忆和文化。在此背景下,如何科学的改造老旧小区,是一个急待研究的问题。首先,本文在对国内外老旧住宅楼更新改造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对西安市不同年代建成的老旧住宅楼和改造现状进行大量的调研,明晰了西安市老旧住宅楼存在的普遍性问题,“老旧小区改造”实施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其次,以笔者实际参与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改造的实际工程为例,分析各阶段的工作内容与成果。通过实地调研、居民访谈、图表分析等方法对其住宅单体、室外环境、公共服务设施以及居住人群等方面进行研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制定老旧住宅楼改造提升的原则和目标;分别从户内空间改造(厨卫空间、起居空间、阳台空间的改造)、公共空间改造(增设电梯、公共楼梯间改造、安装门禁)以及建筑外围护结构改造(节能改造设计、建筑外立面整治、外立面形象设计)三个层面,对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进行提升改造设计和施工,并总结其相应的提升改造策略。最后,论文归纳和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期望能够对今后老旧住宅楼改造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陈宇[2](2020)在《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如火如荼。作为各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国际间的学生流动已然成为各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表征之一,并且逐渐成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教育质量衡量标准。中国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化的大潮中日新月异,其中来华留学生教育也随之诞生并逐步发展壮大。历经七十年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在中国社会经济和综合国力不断提升的强有力的推动下,逐步发展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将成为中国敞开国门,发展成为世界教育强国的重要体现。论文从历史的视角,对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及其演进进行系统考察,并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为研究背景,从各个时期的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内容入手,以来华留学生在不同时期的实际发展状况为依据,结合广泛的统计和调研,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分析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历程及特点,并与一些发达国家的留学生教育政策进行了系统的比较,以期达到以史鉴今、以外鉴内的目的。论文首先按照历史分期,概述了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伴随着来华留学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点到面,进而从强调扩大规模到注重提质增效的深刻转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初步创立、开放探索、调整规范和提升完善等各个阶段的演进历程,并突出对来华留学生教育在招生和管理两个重要方面的政策演进的研究。在总结来华留学教育政策演进过程的基础上,一方面,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特殊性和现实发展角度出发,分析了国内和国际政治、国内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全球发展、文化交流和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等因素及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所产生的重要影响;另一方面,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演进历程中的特征进行提炼,系统分析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制定和演进过程中的基本特点,即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招生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留学资费由援助向收费转变,招生模式由计划向开放转变;管理政策在演进过程中的突出特点,即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管理手段更加注重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为使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适应国际化实际发展要求论述得更加充分,论文基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优势、地缘、语言、文化、经济和教育水平等各项因素,选择并集中描述了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的概况及政策特点,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和影响因素,以及演进特点的分析,总结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助力国家外交战略、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提出了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在总体政策高度、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教育结构调整、教育质量保障、相关社会服务以及就业服务体系等各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服务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质量、完善社会服务、健全就业服务体系等六个方面,提出了今后制定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一系列建议,包括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完善社会服务政策和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等。最后,论文就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研究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促进高等教育改革和国际化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助力中国高等教育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出了进一步开展研究的启示和对未来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期待。
王聪[3](2020)在《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教育分析》文中认为近年来,新闻媒体对“教师语言暴力”的相关报道屡见不鲜,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语言暴力呈现很大的隐蔽性和伤害性,日益引起社会各界广泛关注,从不同的视角出发研究教师语言暴力的成因、类型和防治对策,业已成为当前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尚未健全,相比其他学段,小学生的“向师性”最强,面对教师的语言暴力,大多小学生都无力反抗,也缺乏反抗的意识,因此,小学是教师语言暴力的重灾区。本文梳理了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教师语言暴力的相关研究,以教育学为视角,走访了调查四所不同类型的小学,针对学生、家长和教师发放了不同类型的问卷,了解当前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现状,通过课堂观察结合具体案例分析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突出特征,从而探求对教师暴力语言的改造和积极语言塑造的建议,对丰富教师语言暴力的理论研究和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调查研究发现小学校园内教师语言暴力现象普遍存在;大部分小学生在面对教师语言暴力时处于被动地位,无法采取相应措施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甚至认为语言暴力是教师的权利;教师语言暴力施暴对象多为成绩较差、各方面表现均不突出的小学生;语言暴力的施暴者特征在学科上多为主科老师,在性格上多表现为脾气较为暴躁的老师;对待教师语言暴力多数家长和教师都持反对态度,其中家长的担忧超过老师;通过观察研究发现教师语言暴力具有极强的隐蔽性、较大的伤害性、暴力的形式多样、多表现为教师霸权主义且对学生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延迟性。研究认为,小学教师语言暴力与历史传统、人类的本能、教育场域和教师角色定位密切相关,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教师语言暴力违背了当代教育学的核心观念,不符合教育人文性的要求。研究建议,小学教师语言暴力溯本求源是教师对语言的运用不当,缺乏教育教学语言的艺术和批评教育的智慧,应从教师语言本身入手,积极应对小学教师语言暴力问题。一方面,在小学教师暴力语言的改造上,首先,应该从道德教育和法律约束提高教师的思想觉悟和危机意识。其次,要运用个人教育和集体教育相结合提升教师个人修养、保证教师队伍的先进性。最后,从教学反思和教育机智入手帮助教师巧妙化解教学突发事故,并在反思总结中走向专业化成长道路。另一方面,在教师积极语言的塑造上,首先,小学教师应该用赏识性语言应对小学生思维跳跃的问题。其次,小学教师要多用鼓励性语言应对小学生成绩落后。再者,小学教师应用关爱性语言应对小学生叛逆心理。最后,面对小学生品行不端问题,教师要用启发性语言耐心教导。如此双管齐下,才能有效抑制语言暴力。
刘扬洋[4](2020)在《20世纪90年代中国儿童歌曲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儿童歌曲是中国歌曲创作的重要成就之一,已经发展了一百多年。一百多年来,这一创作领域的经典作品数不胜数,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儿童歌曲与之前时代的创作相比,其数量和质量都有所下降。笔者通过文献资料法、音乐学分析法和归纳总结法等研究方法对20世纪90年代儿童歌曲创作作了以下研究:绪论部分包含了研究意义和目的、研究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研究方法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儿童歌曲的发展历史和本论文的创新之处。第一部分,回顾了20世纪初至80年代末儿童歌曲的发展历程和90年代儿童歌曲创作环境。第二部分,介绍了20世纪90年代创作儿童歌曲的音乐家,并阐述了这一时期的儿童歌曲作品以及分类情况。第三部分,对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儿童歌曲从其唱词、音乐两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分析。第四部分,从儿童歌曲的教育意义和审美价值两个方面总结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儿童歌曲的创作成就并进行了简要评价。第五部分,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儿童歌曲创作处于瓶颈期的原因,展望了对未来儿童歌曲发展的前景。
徐亚男[5](2020)在《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四十年期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重建和挖掘中国美术现代性话语和精神品格最好的美学创造和体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出现了由工业、科技、信息等混合而成的前所未有的现代化发展局面,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正是伴随着社会文化的现代性转型,所体现出的藏族文化、中原文化和受西方文化冲撞融合的当代文化彼此之间的相互交融对话,正历经着不同于任何时期的文化格局、主题内涵、形式语言、审美价值等传统资源的现代形态转换。艺术家不约而同地从“英雄史观”的“集体叙事”方式转向“平民史观”的“个体叙事”,形式语言风格也实现了从“一元”到“多元”的繁荣局面的转变,共同加速着中国美术创作在全球文化格局中的翻天覆地的位置变化。具体呈现出四个方面的本质特征:其一,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成是改革开放以来国家政治格局、东西方多元文化、藏族地域文化与相关美术基础设施共同推进的结果;其二,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容是建立在多种文化资源的整合与现代审美方式的转换,进而建构出的具有本土文化内涵和主体性的现代艺术形态;其三,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内在形式语言演变不仅充当了中国美术现实主义美学的思想先锋,也印证着中国社会、中国文化的内在审美需求重新择取养分而进行的现代性探索的结果;其四,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与世界民族文化交融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政治性、民族性、艺术性和当代性共存的代表“民族气派”和“国家形象”的美术现象。因此,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生发、演进、演变过程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第一章将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分为1978年——1989年的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时期、1990年——1999年的文化交流与观念表达时期、2000年——2018年的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时期这三个阶段。以中国/西方、传统/现代、内部/外部、民族/世界等多组视角展开论点,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作品产生的政治体制、文化定位、美术思潮、画家群体、形式语言、展览市场等内在和外在因素进行分析,准确定位出这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明显不同于任何时期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整体格局、风格面貌、发展形态与价值取向。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审美意蕴、艺术语言、绘画观念的现代性话语形态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内在转型需求之间的相互关系,为中国美术创作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丰富的经验和思路借鉴。第二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文化内涵进行建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以独特的青藏高原地域文化、藏民族人物精神气质、藏民族传统民族和民间文化区别于其他题材的绘画创作。这种厚重的藏文化内涵再次激活了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在现代性话语探索中的表达属性和涵纳力,并显示出任何时代不曾有的广泛性和内涵深度。一方面,艺术家基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想象所衍生出的对“中华民族大团结”、“‘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这两方面主题内容的阐述,进而分析藏民族与国家民族身份、民族政策、藏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另一方面,艺术家通过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时代”这三组视角关系的全新思考,进而探索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所蕴含的多元和谐文化观的表达。具体可细化为: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解读、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体现、传统民族节日——民俗文化的深入、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这四个方面的主题内容,显示出藏族题材绘画不曾有的文化内涵演变。第三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内在构成的分析,是从改革开放之前艺术本体语言“一元”的“传统形态”向“多元”的“现代形态”局面的转变。通过对藏族题材各画种的现实主义的中国化探索的归类,以及对油画、中国画这两个创作面貌齐全、创作数量庞大的画种形式语言的细化演绎,阐述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在现实主义美学思想和创作观念下所进行的中国美术形态内部语言规律演变,探究这四十年的中国文化需求和艺术家的创作心理、观察方式、审美取向、艺术本体语言形态生发的内在逻辑。第四章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和意义的研究。这四十年的藏族题材绘画创作是通过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风格重构与多元图景呈现对中国当代美术史起到了革新价值的建构。在人文性的审美演绎上以对“天人合一”的观念思考和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凸显出藏族题材绘画丰厚的文化含量和精神内涵。更以其作品强烈的民族思想、民族情感和民族审美意蕴,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意志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自信心,重构了具有民族魂魄和时代精神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形象。因此,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不仅是中国现当代美术史不可缺少的里程碑,也是改革开放四十年国家的现代化线性历史景观中重要的视觉文本。
王雯慧[6](2020)在《小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国家提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人们对教育的期待越来越高。教师职业的社会地位逐步提高,教师职业的要求越来越多。教师形象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然而其中专门关注小学生对教师形象的期待的研究较少。本研究关注当代小学生心目中理想的教师形象,这可以为一线教师提供思考的实证资料,为职前教师培养提供借鉴。本研究主要采用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发放问卷233份,访谈教师5人。研究发现,第一,小学生最喜欢的教师特质的排序为:耐心温柔(109人)、讲课生动,一听就懂(94人)、不骂人,不体罚(80人)、幽默有趣(77人)、不要求死记硬背,使我们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70人)、知识渊博,能引发我们积极思考(69人)、会教育我,帮助我改正错误(69人)、公平公正地选择班干部(67人)、关心我们的身体和心理健康(60人)、声音好听(48人)。第二,低年级学生更加关注教师的仪容仪表,例如漂亮的衣服和长长的头发。低年级学生还更喜欢声音好听的教师。第三,在耐心温柔和幽默有趣两项关键词的选择中,发现低年级学生喜欢耐心温柔的老师,中年级学生喜欢耐心温柔和幽默有趣的老师,而高年级的学生期待教师幽默有趣,其次是耐心温柔。第四,中年级的学生最看重教师“公平公正地选择班干部”;高年级学生期待教师“遇事会征求我们的意见”,体现了中高年级学生对公正、民主的追求。第五,高年级学生还特别希望教师“不体罚,不骂人”。造成对不同学段学生心中理想教师形象差异的原因主要有三点,首先是各学段学生在认知能力和表达能力上的发展存在差异,其次是现实中的教师形象对学生无形中的影响,最后是各学段学生学习压力的不同。因此,小学教师应注重自身形象的塑造,不同学段的教师应有不同的侧重点,师范生作为未来教育的主力军,也应该关注教师形象的塑造。此外,小学教师的选聘应当注重教师的个性品质与教学能力,小学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机会。
徐筱园[7](2020)在《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合唱自20世纪初以来,一百多年的漫漫发展之路,经历了借鉴西方合唱体裁的萌芽期,中国合唱艺术性与时代性结合的过渡期,和现代合唱思维注入的民族化探索期。到21世纪初,随着中国文化的跨世纪转变,中国合唱艺术进入新的转型期,并走上了多元化发展道路,逐渐形成欧洲、歌剧与俄罗斯等多种合唱形态的西方合唱范式,中国民歌、中国艺术合唱形态的中国合唱范式,和流行、群众合唱形态的现代合唱范式。在中国合唱艺术多元化发展过程中,尤其突显在作品和演唱两个层面的创新,如2000年内蒙古青年合唱团在第一届世界合唱奥林匹克比赛中演唱蒙古族作品,2008年“青歌赛”贵州侗族合唱队用原生态唱腔演唱中国多声部民歌,以及引人注目的Tiankong合唱团在“青歌赛”中崭露头角,纯美之声让人耳目一新。中国合唱大师杨鸿年评价:“‘Tiankong’的名字就意味着新的声音,新的中国合唱风格。”从一定程度上讲,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十五年,影响并引导了新世纪中国女声合唱的发展,“Tiankong”在演唱风格、表演思维、作品选择、合唱服饰等方面,得到中国合唱界的广泛重视与认可,甚至成为一种“标识”,被“追捧”、“模仿”,掀起一次次“Tiankong”潮流。特别是Tiankong合唱团从受邀ACDA(美国合唱指挥家协会)年会展演、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专场音乐会以及两度受邀国家大剧院品牌项目“八月合唱节”等,达到一个个中国女声合唱的峰巅。“Tiankong合唱团犹如天籁般的声音及其音乐带给人们无限的美感都是难以忘怀的,她作为女声合唱团已经成为我国合唱的一面旗帜,堪称我国最具影响力的合唱团之一”(原中国合唱协会理事长田玉斌语)。因此,作为中国女声合唱“旗帜”的Tiankong合唱团是值得深思与研究的。本论文是以被誉为“中国女声最高水平”的Tiankong合唱团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图片影像与口述记录的研究方法,由四个章节梳理2003-2018年历史价值。第一章阐述Tiankong合唱团的孕育与初建,并初创“Tiankong风格”;第二章解读Tiankong合唱团的成长与跨越,凝固“Tiankong风格”,向“多思维”拓展、“国际化”发展;第三章阐释开创“新Tiankong”时代”,并走上了探索中国合唱的民族自信之路;第四章总结Tiankong合唱团的建设、艺术与本质,坚守中国合唱艺术民族文化高地。
孙烨薇[8](2020)在《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到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世界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交流都日益频繁。高等教育国际化受到广泛的关注,各国都将培养国际化人才纳入自己的发展战略。加拿大的高等教育从二战后得到快速发展,如今已成功跻身于世纪一流大学的行列,加拿大也成为世界上高等教育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之一。加拿大在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战略,在国际上有良好的声誉。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出发,通过运用文献法、历史研究法,对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的划分,主要围绕各阶段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背景和相关的政策与实践进行探讨,并归纳出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可借鉴之处与存在的问题,旨在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提供一些可借鉴之处。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形成与发展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影响,主要分为起步、蓬勃发展、深入发展三个阶段。在发展过程中注重国际化体系的不断完善、致力于树立高质量国际教育品牌形象、关注留学生的重点教育市场,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对国际化发展中教师的重视不够、资金不足以及缺乏全国性的高等教育国际化部门。这些都值得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与思考,为我国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出一些启示。
郭书剑[9](2020)在《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文中研究表明当前中国大学人才竞争的主要对象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中国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强势群体亦是制度化学术精英。作为政府与大学协作的产物,制度化学术精英因拥有经官方认证的学术权威与学术声誉而受到大学的强烈推崇与热烈追求。大学围绕制度化学术精英而展开的人才竞争直接刺激并引发学术精英的流动。某种意义上,制度化精英主义愈兴盛则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而大学学术精英竞争愈激烈则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愈频繁。1999年以来,中国大学学术精英在不同地区、不同省市的不同层次大学间进行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大学学术精英在全国的分布格局随各地、各校人才竞争力的变化而不断变化。总体上,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散中有聚”“聚中有散”;以跨域流动为主,但同域流动现象亦值得关注;众多普通院校和地方城市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具活力的机制、更富成效的举措在学术精英竞争中“异军突起”,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促成了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新局面。中国地方政府人才竞争的背后是为经济增长而竞争,更是为政治晋升而竞争。为赢得政治锦标赛,地方政府所出台的人才政策对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具有较强的激发性、引导性与支持性。因地制宜制定人才政策,与时俱进变革人才政策,是地方政府维持人才竞争力、保持人才竞争优势的必要之举。作为一项长期政策,大学重点建设的逻辑是竞争博弈,而竞争博弈的载体则是学术锦标赛。在市场化大学排名与行政化学科评估的驱动下,中国大学着重以学术管理资本主义的方式吸引海内外学术精英,以不断争取国家的政策关照与政府的重点支持。大学人才竞争所促成的流动,对学术精英学术发展的影响,既有特殊性也存共通性。大部分学术精英流动后的学术生产力、学术影响力和学术竞争力得到提高。这一方面是由于流动对知识生产与创新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则与学术锦标赛密切相关,其不仅驱动大学支持学术精英发展学术,还驱动大学要求学术精英发展学术。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是一个复杂现象。由于学术精英吸收能力的异质性与学术精英竞争优势的可转移性,大学学术精英流动对大学发展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可以明确的是,学术精英流入对大学学科发展的积极影响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学术精英流出对大学学科发展的消极影响也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大。基于此,学术精英流动不应成为大学间此消彼长的“零和博弈”,更不应诱致大学间针锋相对的“人才战争”。在面向世界、追求卓越的发展战略下,需要正确理解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以客观冷静的态度、以历史的、发展的、全球的眼光认识和体察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所具有的阶段性、特殊性和一般性。这对中国大学全面深刻地了解自己,实事求是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双一流”建设目标、采取正确有效的学术精英队伍建设策略至关重要。
程明喜[10](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设计主体进行课程设计时所持的导向性的价值观,具体表现为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确定中的选择性倾向。课程价值取向伴随课程设计的技术安排和要素实施的全过程,是课程设计具体技术背后的“幽灵”和“无形的手”。笔者在长期从事教师培训过程中发现,当前,我国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价值取向多元、思想观念多样、课程设计理念纷繁芜杂、各种声音此消彼长现象。由于缺少研究,很多课程参与主体,包括不同培训机构、课程设计者、培训者、参培教师等课程取向意识缺失,无法在相对共识、清晰的课程立场下有效沟通、设计课程并形成合力,这是导致教师培训“无序”与“低效”的重要原因之一。本研究,立足于我国教师培训的历史与现实,视界从1978年起至2018年,整整贯通了我国改革开放40年,研究旨在考察三个主要问题:一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二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三是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以教师培训历史发展为主线,聚焦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主要采取了文献法、文本分析法、访谈法和德尔菲法。一是文献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已有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确立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依据不同时期教师培训重要政策和关键事件,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进行了“四阶段”划分。将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置于历史坐标下,还原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历史真相。二是文本分析。研究按教师培训发展四阶段展开,选取了不同时期多种形态的教师培训课程37份,从课程目标、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三方面展开文本分析,揭示了不同时期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并依据课程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做出判定,最后,确定了不同时期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而全面展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变迁。三是德尔菲法和访谈法。通过文献阅读,初步圈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进一步运用德尔菲法,通过对11位培训专家的函询,确定了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教育改革与发展、培训政策与标准、培训理论与实践、教育技术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和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最后,通过文献研究和专家及参训教师的访谈,揭示了不同因素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第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以及“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第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取向;学历补偿、提高与继续教育初行阶段(1989-1998年)课程呈现出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年)课程呈现出能力中心取向;“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课程呈现出专业发展取向与综合素养取向并存取向。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整体上呈现出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专业发展、向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第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形成与变迁受多种因素影响。第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本研究提出的建议是:一是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第一,加强教师培训课程研究,提升课程取向意识,在明晰的课程取向指导下实施课程设计技术;第二,加强教师培训政策、标准和理论学习,确保正确的课程价值取向和规范的课程设计技术。二是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第一,把握教育改革与教育技术发展现状与趋势,对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作出正确判断;第二,有意识地建立课程设计团队,避免课程设计者个体视角偏见和经验束缚;第三,本着分层、分类、分岗的原则设置培训项目,基于教师实际,聚焦主题设计培训课程。三是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第一,立足教育改革与发展,及时更新教师专业标准,为教师培训课程设计提供依据;第二,立足教师培训理论与实践,及时出台教师培训政策、推广教师培训经验。四是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第一,进行综合素养取向下的教师培训课程设计与开发研究;第二,选择知识社会学视角对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进行深度分析。
二、跨世纪教师形象的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跨世纪教师形象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提升改造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政策背景 |
1.1.3 城市发展背景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概念解析 |
1.2.2 研究对象 |
1.2.3 研究范围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方法与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西安市老旧小区现状及改造现状研究 |
2.1 西安市住宅的建设和发展历程 |
2.1.1 西安市城市发展概况 |
2.1.2 西安市城市住宅建设概况 |
2.1.3 居民生活方式的变迁 |
2.2 西安市老旧小区现状调研及特点分析 |
2.2.1 调研目的 |
2.2.2 调研对象的选择 |
2.2.3 1949-1978 年老旧小区现状调研 |
2.2.4 1979-1989 年老旧小区现状调研 |
2.2.5 1990-2000 年老旧小区现状调研 |
2.2.6 西安市老旧小区特点分析 |
2.3 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现状调研 |
2.3.1 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政策 |
2.3.2 西安老旧小区改造现状 |
2.3.3 西安老旧小区改造问题总结 |
2.4 小结 |
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现状 |
3.1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及其社区发展概况 |
3.1.1 社区概况 |
3.1.2 社区居民概况 |
3.2 住宅楼概况 |
3.2.1 住宅建设年代 |
3.2.2 住宅楼类型 |
3.2.3 住宅楼层数 |
3.2.4 住宅楼结构 |
3.2.5 住宅楼户型 |
3.3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家属楼调研及分析 |
3.3.1 户型现状 |
3.3.2 外立面现状 |
3.3.3 屋顶现状 |
3.3.4 公共空间现状 |
3.3.5 室外环境现状 |
3.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访谈调研及分析 |
3.4.1 被调查居民的基本情况 |
3.4.2 居民改造意愿 |
3.4.3 户内使用问题 |
3.4.4 改造意向调查 |
3.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家属楼主要存在的问题 |
3.5.1 功能适应性层面 |
3.5.2 住宅便利性层面 |
3.5.3 住宅物理性能层面 |
3.5.4 安全层面 |
3.5.5 公共服务设施层面 |
3.5.6 住宅楼改造可能出现的问题 |
3.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改造设计工作机制 |
3.6.1 角色定位 |
3.6.2 社区建筑师在改造中的作用 |
3.7 小结 |
4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户内空间改造 |
4.1 户内空间的改造原则 |
4.1.1 改善户型布局 |
4.1.2 挖掘原有空间潜力 |
4.1.3 满足住户需求 |
4.2 户内空间改造案例分析 |
4.3 户内空间改造设计 |
4.3.1 厨卫空间的改造 |
4.3.2 起居空间的改造 |
4.3.3 阳台空间的改造 |
4.4 户内空间改造的策略总结 |
4.4.1 厨卫空间改造策略 |
4.4.2 起居空间的改造策略 |
4.4.3 阳台空间改造策略 |
4.5 小结 |
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公共空间改造 |
5.1 公共空间改造原则 |
5.1.1 改善公共空间整体环境 |
5.1.2 满足无障碍使用要求 |
5.1.3 增强公共空间安全性 |
5.2 公共空间改造案例分析 |
5.3 公共空间改造设计 |
5.3.1 加建电梯 |
5.3.2 公共楼梯间改造设计 |
5.3.3 安装门禁系统 |
5.4 公共空间改造的策略总结 |
5.4.1 根据住宅特点,加建电梯 |
5.4.2 综合性改造公共楼梯间 |
5.4.3 更换及补充设施设备 |
5.4.4 制定公共空间管理制度 |
5.5 小结 |
6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外围护结构改造 |
6.1 住宅楼外围护改造的原则 |
6.1.1 提高居住舒适性,节能减排 |
6.1.2 提升外立面形象 |
6.1.3 延续小区历史文脉 |
6.2 住宅外围护结构改造案例分析 |
6.3 住宅外围护结构改造设计 |
6.3.1 节能保温改造 |
6.3.2 住宅外立面整治 |
6.3.3 外立面形象设计 |
6.4 住宅楼外围护改造的策略总结 |
6.4.1 延续场所历史文脉 |
6.4.2 实现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
6.4.3 改造应适宜且经济 |
6.4.4 考虑居民实际需求 |
6.4.5 结合城市形象与小区特色 |
6.4.6 制定外立面管理机制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对本文研究内容的总结 |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参考文献 |
(2)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一)国际学生流动日益频繁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迅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 |
二、研究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发展的历史分期研究 |
(二)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研究 |
(三)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结构的研究 |
(四)关于来华留学生教育影响因素的研究 |
(五)关于留学生教育的比较研究 |
四、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留学和留学生 |
(二)来华留学生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 |
(四)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 |
五、研究的价值 |
(一)理论价值 |
(二)实践意义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 |
一、初创阶段(1950-1977年) |
(一)初启交换留学生计划 |
(二)初探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与服务政策体系 |
(三)初建来华留学生教学和实习管理政策 |
(四)初次召开全国外国留学生工作会议 |
(五)中断和积极恢复 |
二、开放探索阶段(1978-1992年) |
(一)两次来华留学生工作会议,实现继往开来 |
(二)加强经费管理,增加教育投入 |
(三)扩大来华留学生的招生规模,提高生源层次 |
(四)注重语言培训,实现汉语言推广 |
(五)打造综合管理,开启自费留学 |
三、调整规范阶段(1993-2009年)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走上依法办学道路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步入信息化建设 |
(三)不断加强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管理 |
四、提升完善阶段(2010—2019年) |
(一)打造“留学中国”品牌 |
(二)响应“一带一路”倡议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招生方式政策的演进 |
(一)以协定方式接受来华留学生政策 |
(二)开放自主招收来华留学生政策 |
(三)来华留学生教育资费政策转变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高度集中的招生管理政策 |
(二)招生管理政策向宏观管理过渡 |
三、来华留学生招生类别政策的演进 |
(一)来华留学生类别的明确 |
(二)来华留学生类别的细化 |
(三)招生专业政策的调整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教学管理政策启动出台 |
(二)教学管理政策的规范完善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初步建立 |
(二)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调整补充 |
(三)思想教育管理政策的科学前瞻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演进 |
(一)日常管理政策的初步探索 |
(二)日常管理政策的稳步调整 |
(三)日常管理政策的顺势规范 |
(四)日常管理政策的应势完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分析 |
一、政治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与实施 |
(二)国际政治因素影响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方向 |
二、经济因素的影响 |
(一)国内经济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前提 |
(二)经济全球化发展为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提供依据 |
三、文化和教育因素的影响 |
(一)文化交流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重要内容 |
(二)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制定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的特点阐释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中的基本特点 |
(一)政策数量逐渐增加,内容逐渐清晰明确 |
(二)政策作用逐渐明显,国家重视程度加强 |
(三)政策覆盖逐渐全面,国际化程度显着 |
二、来华留学生招生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招生依据——遵循中国外交政策的转变 |
(二)留学资费——“从援助到收费”的转变 |
(三)招生模式——“由计划到开放”的转变 |
三、来华留学生管理政策演进中的突出特点 |
(一)管理方式——由多方联合向归口管理转变 |
(二)管理驱动——由政府主导向高校自主管理转变 |
(三)管理手段——管理队伍建设协同法制化管理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达国家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借鉴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美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美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英国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英国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三、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概况 |
(二)澳大利亚留学生教育政策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四、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 |
(一)日本留学生教育的概况 |
(二)日本留学生教育政策的特点 |
(三)相关借鉴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评析 |
一、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取得的显着成就 |
(一)助力国家外交战略 |
(二)服务国家经济全球化发展 |
(三)推动高等教育国际化建设 |
(四)传播和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
二、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存在的问题 |
(一)政策总体高度有待提升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有待完善 |
(三)教育结构政策有待调整 |
(四)质量保障政策有待统一 |
(五)社会服务政策有待补充 |
(六)就业政策体系有待建立 |
三、对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的建议 |
(一)严格服务于国家战略 |
(二)提升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 |
(三)改善教育结构调整政策 |
(四)优化教育质量保障政策 |
(五)完善社会服务政策 |
(六)健全就业服务政策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3)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教育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现实因素:教师语言暴力现象频发且具有隐蔽性 |
(二)宏观层面:基础教育师资建设的需要 |
(三)微观层面:学生健康成长的诉求 |
(四)个人经历:对教师语言问题的关注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调查研究法 |
(三)观察研究法 |
四、研究创新之处 |
(一)关注学生心理 |
(二)关注教师自我认识 |
(三)关注隐性语言暴力 |
(四)关注教师语言的善与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语言 |
(二)教师语言 |
(三)教师语言暴力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批评 |
(二)不文明用语 |
(三)消极语言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对教师语言暴力内涵的研究 |
(二)对教师语言暴力分类的研究 |
(三)对教师语言暴力归因的研究 |
(四)预防和解决教师语言暴力的研究 |
四、理论基础:哈贝马斯沟通行动理论 |
第三章 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现象调查分析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过程 |
四、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现状分析 |
(一)学生视野内的教师语言暴力 |
(二)教师和家长视野内的教师语言暴力 |
第四章 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特征分析 |
一、施暴行为的隐蔽性 |
(一)案例一:爱讽刺的语文老师 |
(二)案例二:爱贴标签的体育老师 |
二、施暴后果的伤害性 |
(一)案例一:爱嘲笑的数学老师 |
(二)案例二:爱辱骂的劳技老师 |
三、施暴影响的持久性 |
(一)案例一:爱恐吓的英语老师 |
(二)案例二:爱指责的道德老师 |
四、施暴方式的多样性 |
(一)案例一:“小喜鹊”和“小刺猬” |
(二)案例二:“雕虫小技”——体态语 |
五、权力关系的霸权性 |
(一)案例一:爱告状的班主任 |
(二)案例二:我的老师爱比较 |
六、施暴反应的延迟性 |
(一)案例一:挥之不去的阴影 |
(二)案例二:迟到20年的爆发 |
第五章 小学教育语言暴力的归因与反思 |
一、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归因分析 |
(一)历史: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
(二)本能:教师生存的需要 |
(三)场域:教师惯习的使然 |
(四)角色:工具性和情感性的矛盾 |
二、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反思 |
(一)就小学生而言 |
(二)就小学教师而言 |
三、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教育学批判 |
(一)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师语言暴力违反教育规律 |
(二)人本主义教育关注人的自由和情感,教师语言暴力摧残情感 |
(三)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关爱学生,教师语言暴力有失师德 |
(四)学生拥有教育法律赋予的权利,教师无权侵犯 |
(五)学生身心发展存在差异,教师语言暴力揠苗助长 |
第六章 小学教师语言的改造与塑造 |
一、小学教师暴力语言的改造 |
(一)道德约束与法律规范缺一不可 |
(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双管齐下 |
(三)教学反思与教育机智并驾齐驱 |
二、小学教师积极语言的建设 |
(一)赏识性语言应对思维跳跃 |
(二)鼓励性语言应对成绩落后 |
(三)关爱性语言应对叛逆心理 |
(四)启发性语言应对品行不端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总结 |
二、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 |
附录三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4)20世纪90年代中国儿童歌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20世纪90年代中国儿童歌曲的创作背景 |
第一节 20世纪初至80年代中国儿童歌曲发展回顾 |
第二节 20世纪90年代中国儿童歌曲创作环境 |
第二章 20世纪90年代中国儿童歌曲创作梳理 |
第一节 90年代致力于儿童歌曲创作的音乐家 |
第二节 主要作品分类研究 |
第三章 20世纪90年代中国儿童歌曲歌词及音乐分析 |
第一节 歌词 |
第二节 音乐分析 |
第四章 20世纪90年代中国儿童歌曲创作成就 |
第一节 教育意义 |
第二节 审美价值 |
第五章 20世纪90年代中国儿童歌曲创作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儿童歌曲创作瓶颈的内在缘由 |
第二节 对今后中国儿童歌曲发展的展望与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5)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理论意义 |
三、选题实际意义 |
四、相关研究综述 |
五、研究对象及其相关概念界定 |
六、研究方法与手段 |
第一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分期评述 |
第一节 精神重建与技法探索(1978-1989年) |
一、“精神家园”的重建 |
二、形式语言探索的“试验田” |
第二节 文化研究与观念表达(1990-1999年) |
一、文化研究的深入 |
二、机制转变和观念演化 |
第三节 当代品格与本体建设(2000-2018年) |
一、当代品格的文化定位 |
二、本体建设与视觉革命 |
第二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主题内涵 |
第一节 民族大团结共同体意识的塑造与藏区新成就的歌颂 |
一、中华民族大团结——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塑造 |
二、“路”的隐喻——藏区新建设新成就 |
第二节 民族风情叙事与多元和谐的文化观表达 |
一、自然环境——“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 |
二、高原人形象——民族气质的凸显 |
三、传统民族节日——民族文化的研究 |
四、信仰与朝圣——宗教文化的解读 |
第三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第一节 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中国化探索 |
一、藏族题材绘画的现实主义内涵的演变 |
二、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语言特征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油画创作的表现形式 |
一、对西方油画传统的研究与中国化转换 |
二、“油画民族化”命题的延续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中国画创作的形式语言 |
一、藏族题材水墨画的扩展与演化 |
二、藏族题材工笔画的复兴与重彩演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对中国美术史的建构 |
一、民族想象与主题拓展 |
二、风格重构与图景呈现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人文诉求 |
一、对“天人合一”观念的思考 |
二、人类精神世界的重建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对国家形象的塑造 |
一、对民族气派的生动阐述 |
二、大国形象的对外塑造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艺术家详情表 |
附录二 《美术》杂志中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收录情况(节选) |
附录三 相关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6)小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三)教师形象的研究综述 |
一、研究设计 |
(一)理论基础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问题 |
(四)研究方法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一)小学生心中理想教师形象的结果呈现 |
(二)不同学段学生心中的理想教师形象 |
(三)不同性别学生心中的理想教师形象 |
三、学生理想教师形象存在差异的相关因素分析 |
(一)学生自身存在的差异 |
(二)现实中不同的教师对学生无形的影响 |
(三)教师与学生关于理想教师形象理解存在差异 |
四、研究建议 |
(一)小学教师应积极塑造自身形象 |
(二)师范生应注重教育实践 |
(三)师生之间应展开良好的双边互动 |
(四)教师选聘应当注重教师的个性品质与教学能力 |
(五)小学应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与发展机会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合唱的界定 |
二、中国合唱团研究现状 |
三、中国团史研究现状 |
四、Tiankong合唱团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Tiankong合唱团的孕育与初建 |
第一节 “前Tiankong”时期(1993-2002) |
一、百年老校人文与艺术底蕴 |
二、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合唱团前期的艺术历程 |
三、华中师范大学音乐系合唱团跨世纪的艺术突破 |
第二节 “Tiankong”之初创(2003-2007) |
一、“Tiankong”的诞生 |
二、“Tiankong风格”的初现 |
三、“Tiankong风格”的多元 |
第二章 Tiankong合唱团的成长与跨越 |
第一节 “Tiankong风格”的凝定(2008-2010) |
一、突破合唱单一美学品格 |
二、品质为本创立艺本品牌 |
第二节 凸显中国合唱风格,唱响中国“现代合唱”之声(2011-2013) |
一、中国合唱文化传播的友好使者 |
二、21世纪中国现代合唱先锋 |
三、追梦——“Tiankong”十年纪 |
第三章 Tiankong合唱团的复出与追寻 |
第一节 开创“新Tiankong”时代(2014-2015) |
一、一梦再梦——清华“一尘不染的天空”复出 |
二、中国合唱之夜——欧洲华美巡演 |
第二节 探索中国合唱的民族自信之路(2016-2018) |
一、“诗意中国”——中国合唱对话世界 |
二、听画“水墨”——中国合唱音乐会 |
第四章 坚守中国合唱艺术民族文化高地 |
第一节 以美育人的“Tiankong建设”体系 |
一、立足中华母语文化的教学模式 |
二、以人为本的团队管理 |
三、以指挥为元点的艺术设计师 |
第二节 “Tiankong艺术”妙悟境界之追求 |
一、声音塑造的和谐美感 |
二、作品传递的艺术标识 |
三、音乐呈现的诗情画意 |
第三节 重整“Tiankong”合唱硬核,展望中国合唱艺术 |
一、“Tiankong品质”之艺术核心 |
二、“Tiankong理念”之艺术拓展 |
三、“Tiankong精神”之艺术本真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目的、内容与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文献综述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起步(二战后——20 世纪70 年代末) |
一、社会与教育背景 |
(一)战后加拿大的政治与经济对教育国际化的影响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启动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起步阶段的措施 |
(一)开展国际援助计划 |
(二)国际间的大学合作项目 |
(三)招收国际学生,引进高层次师资队伍 |
第二章 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蓬勃发展(20 世纪80——90 年代末) |
一、社会与教育背景 |
(一)宽松的移民政策带动经济增长 |
(二)国际间高等教育竞争激烈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蓬勃发展阶段的政策与实践 |
(一)政府提出一系列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 |
(二)高校采取的国际化措施 |
(三)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吸引国际优秀人才 |
第三章 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21世纪后) |
一、社会与教育背景 |
(一)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需求 |
(二)全球化背景下各国重视高等教育发展 |
(三)国际教育流动性增加 |
二、高等教育国际化深入发展阶段的战略与行动 |
(一)全国性国际高等教育战略形成 |
(二)高校及高等教育机构采取的国际化行动 |
(三)国际学生获得更大的支持 |
第四章 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一、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与教训 |
(一)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经验 |
(二)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教训 |
二、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
(一)我国高等教育市场面临挑战 |
(二)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水平需提高 |
(三)课程改革力度有待加强 |
三、对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的建议 |
(一)更新国际教育理念,将国际化纳入高等教育发展战略 |
(二)坚持文化自信,打造中国特色教育品牌 |
(三)保障高校教学质量,完善国际化课程 |
(四)加强国际化人才的双向流动,避免人才流失 |
(五)开展广泛的国际教育交流合作项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核心概念 |
三、文献述评 |
四、理论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生成 |
第一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及其内涵 |
一、何谓制度化精英主义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文化生态 |
第二节 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历史溯源 |
一、前制度化精英主义时期 |
二、制度化精英主义的萌发与成长 |
三、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成熟与定型 |
四、制度化精英主义的形变与转型 |
五、制度化精英主义的新发展 |
第三节 学术精英制度化与制度化学术精英 |
一、人才计划:制度化学术精英的“温床” |
二、多元互动:制度化学术精英的生成 |
三、被接受的制度化:学术精英与学术共同体 |
第二章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概况与特征 |
第一节 “两院”院士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二节 “长江”“杰青”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三节 “四青”人才流动概况 |
一、流动规模 |
二、流动方向 |
第四节 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整体概况与主要特征 |
一、整体概况 |
二、主要特征 |
第三章 政策驱动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人才竞争 |
一、为经济增长而竞争 |
二、创新驱动与经济发展 |
三、政策激励与人才竞争 |
第二节 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一、部分省级政府人才政策的要义 |
二、部分非省会中心城市人才政策的要义 |
三、地方政府人才政策的主要特征与革新空间 |
第三节 人才政策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学术精英是人才政策的重要对象 |
二、人才政策势差客观存在 |
三、人才政策效力有弱化风险 |
第四章 锦标赛制与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一节 学术锦标赛与大学排名 |
一、大学为何参与学术锦标赛? |
二、大学如何提升大学排名? |
第二节 大学声誉竞争与学术精英流动 |
一、大学学术精英的市场需求度 |
二、大学竞争学术精英的策略 |
三、大学引才策略对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 |
第三节 学术精英竞赛型流动及其效益 |
一、学术精英学术流动的效益 |
二、学术精英行政调动的效益 |
三、竞赛型流动与学术精英发展 |
第五章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 |
第一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入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引进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二节 学术精英流动对流出大学的影响 |
一、“985”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二、“211”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三、普通大学学术精英流出及其影响 |
四、小结 |
第三节 学术精英流动与大学发展的理论分析 |
一、学术精英流动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 |
二、学术精英吸收能力及其异质性 |
三、学术精英竞争性优势的可转移性 |
第六章 关于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反思 |
第一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 |
一、深化改革促进的高等教育自主化 |
二、快速发展推动的高等教育大众化与一流化 |
三、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阶段性及其形成 |
第二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特殊性 |
一、人才计划支配的学术精英流动 |
二、事业单位制异化的学术精英流动 |
第三节 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一般性 |
一、世界一流大学运动与中外大学学术精英流动 |
二、加快推进中国大学学术精英流动的国际化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背景 |
三、研究问题 |
第二节 相关概念的理解及界定 |
一、中小学教师培训 |
二、课程设计 |
三、价值与价值取向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理论意义 |
三、现实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的研究 |
一、不同时期的研究成果 |
二、教师培训历史分期研究 |
三、教师培训历史变迁研究述评 |
第二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的研究 |
一、教师培训课程建设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设计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内容研究 |
四、教师培训课程问题与策略研究 |
第三节 关于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一、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影响因素研究 |
第四节 关于教师培训的其他研究 |
一、教师培训思想研究 |
二、教师培训理论研究 |
三、教师培训政策研究 |
四、教师培训需求研究 |
五、教师知识与教师素质研究 |
第三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本体论研究 |
第一节 价值取向及其相关范畴 |
一、价值与价值取向 |
二、价值取向形成的机制 |
三、价值取向的特点、作用与规定性 |
第二节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及其价值取向 |
一、一般意义课程的多种界说 |
二、教师培训课程 |
三、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 |
第四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历史分期 |
第一节 学历补偿阶段(1978-198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二节 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并举阶段(1989-1998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三节 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1999-2009 年)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四节 “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2010 年至今) |
一、培训背景 |
二、培训使命 |
三、课程资源建设 |
第五章 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分析 |
第一节 知识中心取向教师培训课程的探察(1978-1988 年) |
一、学历补偿培训:八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非学历培训:八十年代非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中心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二节 知识中心向能力中心过渡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分析(1989-1998 年) |
一、学历补偿与提高培训:九十年代教师学历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继续教育:继续教育课程特征分析 |
三、学历补偿、提高和继续教育初行阶段教师培训课程知识向能力过渡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三节 能力中心取向的教师培训课程透视(1999-2009 年) |
一、全员教师岗位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骨干教师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继续教育全面展开阶段教师培训课程能力中心价值取向的共性特征 |
第四节 专业发展与综合素养取向下教师培训课程的聚焦(2010 年至今) |
一、“国培计划”——“示范性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二、“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培训课程特征分析 |
三、“国培计划”全面实施阶段教师培训课程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的共性特征分析 |
第六章 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一、可能影响因素的圈定 |
二、主要影响因素的确定 |
三、影响因素的分类 |
第二节 影响因素的分析 |
一、教育改革与发展 |
二、培训政策与标准 |
三、培训理论与实践 |
四、教育技术的发展 |
五、教师专业发展需求 |
六、课程设计者素质与观念 |
第三节 影响因素的综合分析 |
一、社会学的视角 |
二、课程目标的社会应对与选择 |
三、课程结构的社会谋划与平衡 |
四、课程内容的社会筛选与重组 |
五、培训方式的社会惯习与创新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
二、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呈现由知识中心、能力中心向专业发展和综合素养取向变迁的特征 |
三、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受多种因素影响 |
四、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遵循一定的变迁逻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对教师培训课程设计者的建议 |
二、对教师培训机构的建议 |
三、对教师培训课程政策制定者的建议 |
四、对教师培训课程研究者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跨世纪教师形象的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社区老旧住宅楼提升改造设计研究[D]. 王凯.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新中国来华留学生教育政策演进研究[D]. 陈宇.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7)
- [3]小学教师语言暴力的教育分析[D]. 王聪. 江南大学, 2020(01)
- [4]20世纪90年代中国儿童歌曲研究[D]. 刘扬洋.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5]改革开放四十年藏族题材绘画创作研究[D]. 徐亚男.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6]小学生心中理想的教师形象研究[D]. 王雯慧.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7]2003-2018年Tiankong合唱团史研究[D]. 徐筱园.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二战后加拿大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历程研究[D]. 孙烨薇.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9]中国大学学术精英的流动[D]. 郭书剑.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3)
- [1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价值取向研究[D]. 程明喜.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