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考复习阶段,要体现基础性、有效性、发展性,是学生认知的继续深化与提高。做得好事半功倍,做得不好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在复习时以“重视数学基础,关注数学思想,加强数学应用,发展学生能力”为指导思想,弄明白中考如何考,考什么,教师教什么,如何教,强化课堂教学,其次明确复习目的,制定好复习计划,打有准备之仗。
关键词:中考数学;复习;策略;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257-2826(2018)02-0089-02
数学知识是一个环环相扣的系统结构,基础知识都是后面高一级知识的奠基,高一级知识是基础知识的汇聚和升华。同样道理,初中数学中考复习要提高有效性,必须遵从数学学科这一个特点。
中考,是学生阶段面临的第一次重大挑战。而初中数学中考复习是初中学生完成初中学业的一个关键环节,在这个过程当中学生需要巩固、消化和总结所学的数学基础知识,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在中考的时候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然而中考数学复习总是千头万绪,初中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感到无从下手,但同时初中数学又是其中比较关键的一门课程。那我们该如何进行有效的数学复习呢?作为南刘集初级中学的一名初三数学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以及参阅大量的文献,笔者对于新时期初中数学总复习有着自己独特的体会,在此表述,供同仁参考指正。
一、初中数学中考复习现状
虽然初三老师不断努力,但是初中数学中考复习的有效性仍然不高,存在不少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不重视数学基础知识。
不少数学老师觉得迎接中考的时间比较短,不可能用课堂时间帮助初三学生复习初一、初二的基础知识。与此同时,不少教师批改试卷,发现一些学生不会做最后的综合性大题,进而有重点地帮助学生复习大题和综合题,却往往忽略对数学基础知识的复习。正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知识,无法驾驭更高一级的中考数学综合题目,或者无法更快捷、准确地解决中考最后的综合大题。
2.缺乏针对性的个性化方法。
正所谓“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任何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学习能力和成绩水平存在差异。为了提高班级的整体分数,一些教师往往只重视优秀生,重点训练综合大题。与此同时,由于传统应试教学观念的深远影响,面对不同个性、不同水平的学生,不少教师仍然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操练同样的题目,讲解同样的内容。由此可见,初三数学教师比较缺乏针对性的个性化教学方法,没有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分类,采取有效的个性化方法。
3.无法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学习不仅是一项接受知识的智力过程,更是学生身心投入的一项心理过程。从某种角度来说,知识的获取不但需要智力因素,更需要非智力因素,比如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毅力等。面对升高中如此重要的考试,初三学生要应付七大科目的考核,不但需要教师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更需要调动学生的复习积极性和自主性,将“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但是,当前,初三学生对中考复习考试都是处于被动状态,要靠家长、老师在背后不断地施压,毫无复习数学的自主性。
二、提高中考数学复习有效性的对策
针对当前初中数学中考复习的存在问题,切实提高中考数学复习的有效性,笔者提出以下对策,以供参考:
1.习得数学基础知识,建立初中数学合理的复习体系。
数学学科是系统很强的一门学科,中考数学复习必须加强数学基础知识,建立初中数学合理的复习体系。
具体包括哪些数学基础知识呢?初中数学主要分为代数和几何,笔者作过一些归纳和总结。
在代数方面:第一,了解数基本概念和类型(比如,实数的含义,按大小、定义的分类),掌握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概念,灵活运算各种实数运算(比如,乘方、开方、二次根式);第二,了解式的含义和类型(代数式、整式、分式),掌握各种式子的判断、化简和运算;第三,了解方程和不等式的基本含义和类型,掌握整式方程、分式方程、方程组和不等式、不等式组的解法;第四,能够在实际例子里准确地写出代数式,用代数有关方则解决实际问题;第五,了解概率的含义,解决一些基本的概率发生问题。
在几何方面:第一,了解角、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含义,重点把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断;第二,了解三角形的概念和分类,重点把握三角形全等的判断;第三,了解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断,能够解直角三角形;第四,了解长方形、菱形、正方形等特殊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断。
除了要把握数学基础知识之外,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梳理知识,把握初中数学知识的结构和脉络,建立科学合理的复习体系。根据认识心理学的有关知识,分门别类地整理有关知识,有助于提高大脑的记忆、储存和提取能力。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整理、归纳具有典型性的知识点。比如,围绕“实数”这一个知识点,整理出关于“实数”的知识网络体系,并且作为一个专题训练,精心挑选具有代表性题目加以练习。
2.分层次教学,帮助初中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传统课堂采取“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严重阻碍教学质量和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教”与“学”是一个双边的动态过程,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因此,教师需要转变教学方法,采取分层次教学,帮助初中生掌握学习数学的方法。
分层次教学是指在某一个教学班内,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划分不同层次,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取具有层次化的教学策略,因材施教,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在没有进行层次划分的班级里,必定让某些优秀的同学感觉到“不满足”,而比较差的同学则觉得“消化不了”。分层次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开发学生的潜能,解决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强化初三学生的复习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在此基础上,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教师要培养其解题方法与技巧,训练不同难度的题目,帮助其掌握基本的数学学习方法。对于后进生,教师只要求掌握课本上的常用方法,强调基础知识和基础题目;对于学优生,我们不仅要让其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还要激发其多想几种,比较哪种更好、更快捷。比如,学习“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这一课时,对于后进生,教师只要求其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是“等角对等边”即可,对于学优生,教师需要进一步激发其思考,在等角对等边时,为什么要强调在“同一个三角形”中?假如在“不同的三角形”,你能举出反例吗?特别是一些对数学特别感兴趣的学生,教师还需要开展课外兴趣小组,让其进一步提高解题的灵活度,尽可能在考场上发挥能力。
3.小组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初三复习活动不仅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更需要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为了让初三中考数学复习提高有效性,教师必须转变陈旧的复习模式,积极采取小组活动的模式,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首先,教师要科学合理地分好小组。为了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最好是五六个学生为一组。每一个小组的成员要混搭,即不但有学优生,而且要有中等生和后进生,其目的是不同的小组成员通过小组活动能够沟通和交流,达到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的效果。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管理好每个小组。具体来说,每个小组要选出组长、资料整理员、讨论记录员和总结汇报员,各司其职,共同完成小组内的合作任务。其中,组长要热心帮助同学,带领小组成员完成老师的任务,并且及时把组内成员遇到的问题反馈给老师。
最后,教师要带领学生开展复习的主题内容。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学生要真正提高复习中考数学的效率,还需要在小组讨论活动中获取。因此,教师既要给予学生及时的指导,又要敢于放开手,让其在小组的合作实践中,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尝试解决问题。
3.抓重点,以练为主
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单把概念定理、公式背熟,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即使用了也是错误百出。因此,只有通过练来减少运算过程的错误,以达到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解题的正确论。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如,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圆的证明题中圆周角、圆心角、弦心角、圆幂定理、射影定理等的应用都是综合性强且是重点应掌握的题目,都要抓住不放,抓出成效。
4.集中梳理知识,追求效率至上
要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系统复习整个初中的数学知识,关键就在于如何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引领学生复习的过程中,要特别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对初中数学知识要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块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条理化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掌握。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冲刺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份量。对教师来说,这时主要任务是精选习题,精心批改学生完成的练习题,及时讲评,从中查漏补缺,巩固复习成效,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第二,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如角平分线定理的证明及应用,圆的证明题中圆周角、圆心角、弦心角、圆幂定理、射影定理等的应用都是综合性强且是重点应掌握的题目,都要抓住不放,抓出成效。
5.集中练习,争取最佳效果
梳理分块,把握教材内容之后,即开始第三阶段的综合复习。这个阶段,除了重视课本中的重点章节之外,主要以反复练习为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常以章节综合习题和系统知识为骨干的综合练习题为主,适当加大模拟题的分量。精选综合练习题要注意两个问题:第一,选择的习题要有目的性、典型性和规律性。第二,习题要有启发性、灵活性和综合性。
6.建立激励机制,提升学习信心
数学是一门很灵活的学科,教师不应单纯的讲授课本知识,这样会牺牲学生自主学习的很多时间。应多鼓励学生去探究,积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有兴趣才会形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数学学习中,凡是把这种从自发的感性的乐趣出发上升为自觉的理性的“认识”过程的学生,一般都会变为立志学好数学,成为数学学习的成功者。在数学教学中,给学生制定一个合理且现实的目标,激励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变到主动学习,由消极学习到积极学习。对于学生达到目标可以进行表扬或者奖励,让学生有进一步努力的动力;如果达到目标但什么表扬或者奖励都没有,会造成学生逐渐失去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丧失信心,难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难于达到目标。因此,建立一个简单、适度且行之有效的鼓励机制对于搞好初三数学的复习工作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整个复习过程中第三阶段,是不缺少的一环。这不是盲目地强化训练和大运动量的练习,而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套题训练、通过练、评、反思,查遗补缺,让学生掌握解题技能。其对策是:一是针对我市中考试卷中的各类型和试题结构,进行全真模拟训练,让学生稳定心态,增加信心。三是善于放弃和攻坚,保证会做之题不失分,能够做一步就毫不犹豫地攻坚;过难之题确实不会做,学会放弃。
总而言之,要提高中考数学复习的有效性,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措施。无论如何,教师都需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不断改进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复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在中考考场发挥出最佳水准。
参考文献:
[1]朱俊江.如何提高初中数学复习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1(01).
[2]徐小燕.探讨初中数学总复习教学方案[J].吉林教育,2010(31).
[3]卫德彬.提高初中数学总复习效率的教学体会[J].数学教学研究,2010(01).
[4]李强.探本溯源,厚积薄发――思品中考教学与复习策略之浅见[J].考试周刊,2010(39).
论文作者:黎富武
论文发表刊物:《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4
标签:学生论文; 数学论文; 中考论文; 教师论文; 角形论文; 基础知识论文; 知识论文; 《教学与研究》2018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