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如何把生态理念植入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之中论文_孙萍

浅论如何把生态理念植入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之中论文_孙萍

摘要: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意义是改善现有的城市生态,生态学与风景园林学相互渗透、相互弥补,生态学指导着风景园林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又反作用于生态系统。如何既能体现出景观的生态学美感,创造更多的空间,产生视觉冲击,又能保持生态环境与景观的完美融合,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这就需要景观设计者深入考虑生态学理念与设计学之间的相互作用,如何能达到和谐共生,便是为我们每一位景观设计者出的一道大题,如何做好这道题就需要我们每一位设计者认真思考,本文就如何把生态理念植入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之中进行简要阐述,仅供参考。

关键词: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生态学;运用

引言

生态园林的概念早在1986年由一位中国的园林工作者在温州召开的《城市绿地系统、植物造景与城市生态》学术讨论会上提出,但是,就目前对生态园林的研究而言,多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只是简单阐述了生态学对园林营造的原则,并未对设计思想与实际措施做出引导。

1生态园林的概念

生态的定义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生物与非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园林即为继承与发展传统园林的经验,遵从生态学的定义,从而建设多层次、多结构、多功能的科学的植物体群落,建设人类与动植物之间相联系的新秩序,完成生态、科学、文化、艺术等美学的完美融合,通过使用系统工程发展园林建设,使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共同发展,同时强调生态与环境效益的充分发挥。国内早期的生态园林的研究主要集中于植物的单体或群体以及环境效益方面。

2生态学理念运用于风景园林设计的重要性

2.1减少生态破坏,维护生态平衡

景观绿地能够很好的起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净化城市空气,平衡城市水土之间的关系,降低光和噪音对人们生活上的影响,为人们提供休憩的自然地,有利于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但是在目前我国的城市园林建设中,有部分城市并未突出绿地的建设作用,大多都只是注重于对城市景观的建设效果,从而忽略了园林建设的生态功能,给城市的后期绿化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例如植被的成活率降低、绿地的使用年限缩短、土地退化后空气浮尘增加,形成了十分严重的城市污染。因此,在园林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应当要在生态理念的指导下来减少生态破坏,充分利用现有的空间来进行设计和建造,引入城市周边绿地,延伸景观廊,从而达到节约土地,维护生态平衡的目的。

2.2彰显大自然生态元素

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资源不断被破坏,自然生态元素逐渐变少。以破坏生态换来的生活提高最终不能真正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当充满钢筋混凝土的城市不断变大时,人们开始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乐于亲近大自然。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利用生态学理念可以彰显大自然生态元素,满足人们走近大自然的需求。在景观设计中,利用大自然的生态环境,使两者完美融合,保持大自然环境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实现城市生态的平衡发展。

3生态学理念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3.1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由于城市景观绿化通常情况下是对公共空间进行形象设计,所体现的是城市的风貌和外在形象,因此在设计的过程中,要秉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如在道路及广场的设计中,要融入花坛、座椅、休闲廊架等便民设施;在较为大型的广场中要考虑到天气季节性因素,可以在其中栽种乔木,并在树的四周之处设计座椅,便于人们在广场中休闲,创造出让参观者能够感受到便捷和舒适的园林空间。具有人性化的设计既是园林工作者的首要设计原则,也是对大众审美的认可。其次,园林设计者还要在充分的考虑到参观群体的年龄阶段,根据不同参观人群的年龄阶段和使用需求来展开园林景观绿化建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对于较为繁忙的都市现代年轻上班族而言,他们最需要的是有一个可以放松身心的场所;而对于处于安享晚年状态的老年人而言,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较为安静雅致,能够锻炼身体的场所;对于儿童来说,他们需要的则是可以快乐玩耍的场所。不同年龄段的人群,对于景观的要求都是不同的,因此在进行城市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要对不同的重点进行设计,已达到满足不同年龄人群的需求。

3.2细部层面,进行精心设计

正所谓细节决定成败,在确定生态园林设计具体方案后,需要推敲各个细节,经过多方分析、讨论,及时改正与优化不足,从而有效保障生态园林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可行性。城市生态园林属于“强迫性艺术”,游人可以自由发表评说,而每个人的品味不同,由此生态园林必须能够经受推敲。美景通常是“不经意拈来”,而细节则要“娓娓道出”,因此,设计师与施工技术人员必须注重自身的功底,匠心也是由细部而呈现。

3.3根据季节变化进行配置

植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在季节变化过程中,植物也会呈现出另外一种状态,比如,生长环境、形状大小以及颜色等,这些都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在现代生态园林设计植物配置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植物的季候变化,保证生态园林会呈现出最美的一面,进而体现出现代生态园林的美观度,提高现代生态园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比如,春季包括早春与晚春,早春植物有桃花、丁香等,晚春植物有玫瑰和蔷薇等;夏季植物有月季、荷花、紫罗兰等;秋季植物有海棠花与菊花等;冬季植物有梅花。在植物配置过程中,常绿植物比例约为30%,观叶赏花观果植物要充分考虑季节影响,乔灌草的搭配能够凸显植物的多样性,营造出层次分明的林冠线。

3.4充分体现生态位

生态位是指某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和其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地位,可反映出物种之间的关系。在进行生态园林的建设时,要充分考虑植物的生态位,合理选择并配置植物的种类,从而避免其发生种间的直接竞争及病虫害的相互感染,以形成结构适宜、功能完善、种群稳定的复层类群落构造,充分利用种间的互补原则,在形成优美景观的同时,充分应用自然环境。其次要求依据不同的地区特点进行建设不同的动植物群,例如山体上的生态园林要选择耐旱的树种;水边的生态园林建设要选择耐水耐湿的植物,与水景相协调;而在医院及疗养院周围就要配置杀菌功能的树木植被类型、减少花粉效应强的树木配置。

3.5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

在风景园林设计中,根据生态学理念,应充分保护园林景观实体附近的生态环境系统,综合分析景观周围的生态植物物种,保护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使其与风景园林景观相得益彰,更加突显自然元素,使其富有生态化特征,保留原始的自然生态之美。另外,为了避免对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系统造成破坏,风景园林设计应借助地区的生态环境资源,在尽量不破坏和不影响自然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节约资源,尊重原有的自然生态特征,实现风景园林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

结束语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随着群众生活品味的提高,对城市环境提出了新要求、新目标。而城市生态园林作为一项民生工程,其根本性目的就是优化城市环境,为群众创造舒适、惬意的生活环境,让群众可以在绿色、生态、健康的环境中享受生活。所以城市生态园林设计工作,需要设计师有效把握设计要点,并且高度重视设计注意事项,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园林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鲁京慧.生态理念融入园林设计与施工的措施研究[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9(03):241.

[2]李菲菲.生态园林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探讨[J].现代园艺,2019(04):86-87.

[3]张兆宇.谈谈生态技术在城市园林设计中的应用见解[J].花卉,2019(04):165.

论文作者:孙萍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实践》2019年第38卷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3

标签:;  ;  ;  ;  ;  ;  ;  ;  

浅论如何把生态理念植入现代城市园林设计之中论文_孙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