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人文研究方法论研讨会综述_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人文研究方法论研讨会综述_马克思主义论文

马克思主义人学研究方法论研讨会述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方法论论文,马克思主义论文,研讨会论文,人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学是近年来学界的“显学”。“人学热”的出现同当前人类在发展中遇到的种种困境、挑战有关,是我国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事业进程中人的问题日益凸现的必然,是中国及世界哲学发展的大趋势。当前人学研究中出现的分歧、争鸣,很大程度上与研究者采用的方法论有关。为了使人学研究能够得到深入的健康的发展,最近,中央党校哲学部就马克思研究人学的方法论要点,当前人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倾向等问题,召开学术研讨会,与会学者畅所欲言,提出了许多很好的意见。

一、马克思研究人学的方法论要点

与会者一致认为,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方法论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新的角度往往就是一种新的方法;而一个新的方法往往能够就同样的材料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使已陷入困境的问题“柳暗花明”,得到合乎逻辑的解决。然而,新方法的提出并不是随心所欲的,方法取决于事物的本性。马克思人学方法论取决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马克思从人的实践、尤其是生产劳动入手,找到了理解人的本质的钥匙。在马克思看来,人决不是离开社会的抽象的、孤立的存在物,而是社会的、具体的、历史的实践着的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双性属性的辩证统一:既是自然的、又是社会的,既是主动的、又是受动的,既是个体的、又是类的。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这种理解,决定马克思研究人学的方法论主要有以下要点。

(一)主体与实践、存在与本质相统一的方法这是马克思研究人学的最基本的方法,是马克思人学研究方法论中的核心内容。费尔巴哈把自然人作为研究的出发点,这一点并没有错,他错就错在仅仅停留在这一点上。马克思超越费尔巴哈之处在于进一步把人理解为实践的动物、劳动的动物。人的本质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和表现出来,并在社会实践中得到改变和完善,因此,人的存在方式就是实践的方式,人的社会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人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主体,就必须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人的主体性就表现在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因此,只有从人的实践活动中才能理解人的存在方式,理解人的本质。马克思把对实践的关注与对实践主体的关注统一起来,进而从实践中提升出实践的主体;正是基于对实践主体的充分理解,进而肯定了人民群众作为实践主体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作用。马克思把实践视为主体的存在方式和本质规定,就使主体的活动和活动的主体、主体的存在与主体的本质统一起来。

(二)对象化的方法“对象化”是由黑格尔提出、经费尔巴哈加以充分发挥的一个重要概念。对象化方法的原则说明,要确定一个实体的性质是什么,只能通过与它相对立的对象进行认识。马克思在研究人学的过程中借用了这个方法并加以发挥。他指出人是“对象性的存在物”,“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自己的生命”(《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168页)。因此,要研究人、 研究人的本质,仅靠对人自身的研究是不可能得到的,而应该到人进行活动的对象中,通过对活动结果的研究来获得对人的本质的把握。马克思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由探讨人的本质转到探讨规定和映现人的本质的社会关系。

(三)个体与类相统一的方法黑格尔把生命的内在矛盾规定为个体与类的矛盾,并把人的发展过程看作由个体向类的提升过程。马克思在批判青年黑格尔派对人的抽象理解的过程中,既扬弃了那种片面诉诸“实体”与“类”的观点,又扬弃了那种片面诉诸“自我意识”和“自我”的观点。马克思说:“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71—72页,人民出版社第2版)因此,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24 页)正是基于把个人看作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进行生产活动的人,正是基于把个人看作是能够通过劳动把所有其它存在物变为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手段的存在物,劳动的直接目的是物的生产,最终目的则是人类的存在和发展。这样就坚持了个体与类、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并把未来的理想社会描述为一种自由个人的联合体。

此外,还有学者提出马克思研究人学的方法有:经验原则和实证原则相统一的方法,科学原则与伦理原则相统一的方法,科学原则和价值原则相统一的方法,整体的观点和分析的观点相统一的方法等。

二、当前人学研究中值得注意的倾向

有的学者在肯定人学研究取得了长足进展时提出,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四个关系。

(一)当代人学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关系所谓当代人学,题中应有之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研究我国当今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中所出现的有关人的问题而形成的理论学说。然而,目前学界存在一种倾向,即在研究人学问题时不是从当今中国及世界的现实出发,而是从马克思的本本出发,有的人甚至抓住马克思早期著作中某些不科学、不成熟的观点,作为马克思的基本思想大作文章。有的学者致力于构建人学理论体系,这作为一种理论尝试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他们的建构往往局限于我们所理解的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模式。实际上,从80年代开始,人们就已经普遍对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感到不满意,并试图探索构建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框架,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然而,有些人学体系恰恰是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翻版。把当代人学体系仅仅局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框架内是远远不够的。

(二)当代人学与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关系在某些人学研究著作中,缺乏对于中国传统人学思想的分析和吸纳。中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对人的问题进行研究的民族。孔子是中国人学的发端者。荀子提出“人之所以为人”的问题并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全面的思考,基本上构建起中国人学的框架。中国人学有其自身的特点,这种特点是由其长处和短处共同构成的。在研究对象上,多从“类”的角度出发,探讨“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孔子把抽象的“仁”作为对人生理想状态的规定,就是这种思考的必然结果。在思想方法上,注重纯理性的、形而上的研究,缺乏形而下的研究作基础;尽管其中有些合理性的东西,但总体上缺乏科学性。在研究方法上,多是探讨一些价值性的判断,而忽视事实性判断;价值判断的标准是否合乎“类”、“群”的要求,表现出强烈的道德主义倾向。在研究结果上,由于片面强调“类”和“群”,要求个人修身养性、克制私欲以满足群体的和谐,其结果是只要求群体的发展,而泯灭了个性的发展;而没有个性的发展,其结果必然导致群体的衰弱。很显然,这种理论是为中国封建地主阶级的政治统治服务的,是中国封建社会超稳定结构的反应;而这种理论在实践中又加强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性。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一旦人们开始冲破片面强调群体和谐的理论,而追求个性解放、个性自由、个性发展时,就意味着封建社会即将解体,新的社会形态即将到来。中国传统人学思想作为一种历史的积淀,不可能不对当代人学体系产生结构性的影响。

(三)形而上研究与形而下研究的关系首先要注重形而下研究,即对当前实践所提出的一些有关人的问题进行专门性的、实证性的研究。当前,人们多注重于从全球性、世界性来研究问题,而较少从国家的时代性来研究问题。关注全球性的问题是必要的,但是我们是中国人,更要关注当今中国现实的问题。因为,中国人学兴起的深层原因在于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要求。谁都不会忘记,是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把现代化的问题提到中国人民面前。围绕着如何实现现代化的问题,中国人民历尽艰难,经历了由物的现代化到制度现代化,进而到人的现代化的探索过程。应该说,如何摆脱贫困、实现现代化是中国人学研究热潮的内在燃料。没有现代化事业,就没有人学的兴起;没有现代化事业的发展,就没有人学存在的基础。因此,中国人学的研究内容要随着中国现代化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自己。我们要特别注意,通过对人的各种具体问题进行形而下的专门研究之后,再进行形而上的思考,概括、抽象出一般的人学理论,并用它去指导我们实现人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以对人的现实问题的研究来带动对人的基础理论的研究。研究人学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构建一种理论体系,其核心是研究如何尽快实现人的现代化,即尽快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以适应现代化事业的需要,同时在全社会创造条件以满足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四)马克思主义根本立场、观点、方法与西方学者提出的某些具体方法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这已经被长期的革命实践所证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研究人学的根本方法,这是必须坚持的。但仅局限于此则是不够的。目前,西方学者在研究人学的过程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的方法,有些具有合理性,有些则有明显的错误。对于它们不加分析地一概排斥或不加分析地一概吸收都是不对的。今天特别要注意的是,有的人在“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下,用西方学者研究人学的方法来取代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有的甚至把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就已经给予批判的东西(如抽象的人类之爱)重新加以包装,作为新东西拿出来,哗众取宠。对于西方学者研究人学的方法,我们应该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进行分析,合理的就采用,不合理的就抛弃;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方法与西方学者研究人学的方法,必须看作是根本方法与具体方法的区别。

有的学者特别提出,中央党校目前已经成为我国人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阵地;作为中央党校人学研究的学者,一定要注意总结和吸取前苏联在研究人学问题上的经验教训,要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和坚持国际性与民族性的统一、历史感与时代感的统一、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与对基础理论的研究相统一的原则。总之,要坚持人学研究方法的科学化,尽快构建起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学体系,并使人学研究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做出应有的贡献。

标签:;  ;  ;  

马克思主义人文研究方法论研讨会综述_马克思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