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洪亮[1]2004年在《城市体验与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籍大学生群体在我国高校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在社会化过程中相对于大学生社会化的一般模式而言所经历的是一条独特的社会化之路,并由此才产生了许多自身独有的社会问题,但目前学术界对这方面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笔者所采用的是质的研究方法,在自然的环境下,以笔者本人为研究工具,结合自身的特殊背景和长期的生活体验,用观察和访谈的方式收集资料,并在资料的基础上用归纳法提出理论假设和得出结论。本文共分四个部分。一、农村籍大学生的群体界定与群体特征(一)农村籍大学生的群体界定农村籍大学生群体是指,出生于未被城市化了的农村社区,且青少年的主要时光在农村社区度过,父母是农民的在校就读大学生群体,本文所重点论述的农村籍大学生群体不包括集镇籍大学生,也不包括乡村知识分子的子女,而是专指从小生活在中国农村最基层社区单位即村屯之中,父母所从事的工作不能使他们脱离对农民生活有较深刻体验的大学生群体。(二)农村籍大学生的群体特征第一,在社会行为上部分地表现出了应然和实然的明显反差;第二,在社会角色扮演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角色失调;第叁,在成长道路上面临着更大的继续社会化的压力。二、农村背景与农村籍大学生的早期社会化(一)农村籍大学生早期社会化的社会背景分析1、农村社区的基本特征
郑晓艳[2]2009年在《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是指农村籍大学生在校期间,按照社会和学校对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要求,克服时空转换、文化冲撞和社会角色更迭的困扰,通过接受道德教育和加强自身道德修养,提高道德认知能力、逐渐接受被现存的社会道德体系所肯定的道德价值评价标准、将相关的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道德信念并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的过程。这是一个具有特殊重要性和复杂性的过程。论文集中研究农村籍大学生群体的道德社会化问题,并从调查研究入手,了解这一群体的道德社会化现状,发现问题深入分析问题表象下的原因,为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提供基础。本文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为指导,遵循高校德育和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规律,借鉴哲学、社会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等多学科理论知识,运用历史研究与现实研究相结合、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以及系统综合分析等方法,对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做了深入全面的分析和阐述,在对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现状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实现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有效机制,为推动高校德育理论和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服务。
杨云美[3]2013年在《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农村籍大学生作为城市校园里的特殊群体,由于早期社会化环境与城市大学生不同,心理历程的变化较大,其道德社会化是在时空转换、文化冲撞和社会角色更迭的多重背景下开始,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型带来的社会道德重塑中完成。因此,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面临更大的压力和挑战,过程更加复杂,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与城市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课题以农村籍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为研究对象,在城乡大学生道德社会化对比中,了解农村籍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现状,发现其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探究深层次的原因,希望能够得出有助于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有益途径。
郑小虎[4]2011年在《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社会化问题分析》文中提出依据对20名农村籍大学生的调查,阐述了农村籍大学生的城市社会化过程及特点,分析了农村籍大学生在城市社会化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李微, 翟居怀[5]2008年在《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社会化分析》文中认为随着城市化过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学子涌入城市中的大学学习,他们怎样适应城市生活,他们的乡土背景与城市生活的体验如何衔接,他们究竟应该怎样进行大学的城市社会化,是我们本文所关注的一个问题。
蔡婧, 李红艳[6]2008年在《乡村传播中农村大学生的地位与作用》文中指出本文采用文献分析的方法对我国农村大学生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与反思。
肖利亚[7]2011年在《农村籍贫困大学生日常生活世界探析》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秉持韦伯理解社会学的脉络开展研究,运用舒茨的日常生活世界现象社会学理论来理解研究对象:农村籍贫困大学生。笔者试图用一个亲历者的身份来理解这个群体的日常生活世界以及他们对自己行为的意义解释,追寻这个群体在日常实践中形成的生存策略,把农村籍贫困大学生这个群体完整而真实的呈现出来。本论文运用质性研究的方式,通过对五位农村籍贫困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所得到的一手资料,以“中学——大学”、“乡村——城市”为框架,考察接受高等教育和市民化的农村籍贫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认为农村籍贫困大学生在其内在文化和外在行为上,通过学习和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从封闭到开放,从简单到复杂,从固定到多变”的一个过程。在乡村与城市两种不同生活逻辑相遇之后,“贫困”首先便因为文化与经济上的不同被建构出来。然而事实上是,由于国家贷款和奖助学金制度,大学校园内经济层面上的贫富差距并不是特别大。在“贫困”的文化层面上,由于大学生是一个纯消费群体,正处于接受高等教育阶段,农村籍贫困大学在在经历起初的文化惊骇之后,很容易接受现代体制内的市民化教育,偏远的乡村背景虽然会如影随形,但却在现代化的城市中被不自觉的逐渐消减。农村籍贫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便是一个淡忘乡村融入城市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教育与生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和契机。
宋佳音[8]2011年在《基于场域—惯习理论的农村籍大学生城市适应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适应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状态,是个体或群体对具有差异的文化的一种逐渐接受的过程,从而形成与之相应的行为、观念,达到融入其社会的目的。农村籍大学生对城市社会的适应其实质是对城市文化的接受过程,与城市文明和城市社会不断融合的过程,一个以“城市人”为参照群体、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的社会过程,从而最终实现融入城市社会的目的。研究农村籍大学生城市适应不仅有利于深入地了解农村籍大学生并促进农村籍大学生主体意识的觉醒,还有利于做好农村籍学生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的衔接,确保人才培养质量。本研究选取在读或毕业于我国某研究型大学的7位农村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扎根理论为研究设计路径,通过深度访谈的形式深入到他们的现实生活中去,全面呈现他们在适应城市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发展的现状、采取的策略以及繁芜的内心世界。对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分析采用的是自下而上的归纳法,并在对原始材料逐级编码的基础上提炼出相关的核心概念,最终在这些核心概念之间建立联系、归纳形成“实质理论”。本研究借鉴布迪厄的社会学场域理论,形成了自己的分析框架:将农村籍大学生置于城市“场域”中,观察他们在这个既是空间场域又是社会场域中所处位置与所持立场,以及他们如何参与场域资本竞争,遵循游戏规则,生成何种惯习,其所处的位置、所持有的资本以及所具有的惯习又是如何影响其行为策略的。本研究因为在方法和理论方面的崭新尝试而有新的发现。研究表明,农村籍大学生在形式上能够适应、融入城市生活,但是在心理上还处于边缘的、游离的状态。同城市籍大学生相比,他们对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有着更高的诉求。在城市场域中,对文化资本的争夺依然是农村籍大学生和城市籍大学生实现社会阶层流动的最主要方式,但是经济资本和社会资本在社会阶层流动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社会阶层出现固化。农村籍大学生的资本结构和数量决定了他们在城市场域中的位置,位置又进一步型塑着农村籍大学生在城市适应过程中的惯习,这些惯习又影响了他们的行为策略。农村籍大学生的自身乡土惯习以及在城市世界中形成的“实践性惯习”对他们的行为策略起到型塑作用。对于农村籍大学生而言,“顺应”和“服从”仍是他们适应城市的在场生存策略,渴望向更高一个阶层流动是支撑他们突围进场的动力,“到乡镇工作”是他们退场的主要选择。本研究的结论是,农村籍大学生如果完全适应城市生活,只有主动将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予以整合并形成一种超越于现有两种文化的优秀文化。
周妮[9]2017年在《农村籍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性研究》文中认为农村籍大学新生作为城市的一个新群体,从乡村到城市的转换、从中学场域到大学场域的转换,个体必须重建与外界的互动关系,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思想、行为、观念,否则会出现诸多适应障碍。研究这一群体、知晓他们的学校适应现状,有助于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也有助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工作的开展。本研究以武汉市六所高校2015级的830名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农村籍大学新生学校适应现状、适应“难题”及其原因进行统计分析,进而提出改善农村籍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性的相关建议。从数据分析的结果来看,农村籍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性处于中等水平,在经济适应性、环境适应性和角色适应性维度均分最低;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农村籍大学新生在性别、独生子女、班干部因素上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性差异。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家庭来源大学新生存在显着性差异;不同院校农村籍大学新生之间存在校际差异。从访谈结果来看,农村籍大学新生存在经济拮据、陌生环境不适应和社会经验不足叁个适应“难题”。经济拮据表现在饮食、穿着、出行、日常开销均节衣缩食;陌生环境的不适应表现在个体无归属感、群体间的异质文化、学术场域资本的缺失;社会经验不足表现在受骗的经历。究其原因是经济资本的匮乏、场域与惯习的“不合拍”、文化资本的代际传承和自我认知偏差。最后提出改善农村籍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性的相关建议。农村籍大学新生要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重塑个体的自信心。高校要尝试建立科学合理的资助信息对接制度;重视“隐性弱势”的非经济帮扶;优化校园环境,营造共同的精神归属;重视个体差异,多形式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褚飞飞[10]2011年在《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城市适应研究》文中指出大量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在城市工作定居,对于我国的城镇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质性研究的方法,描述了七名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在经济、生活以及心理叁个层面上的城市适应状况。在此基础之上,作者探讨了影响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城市适应的因素。研究发现,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在经济上的适应较好,但是在生活上和心理上的适应状况相对较差。高等教育对于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城市适应有着积极作用,但是社会支持上的薄弱、制度排斥和文化差异对农村籍大学毕业生的城市适应有着不利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城市体验与农村籍大学生社会化问题研究[D]. 袁洪亮. 吉林大学. 2004
[2]. 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D]. 郑晓艳. 吉林大学. 2009
[3]. 农村籍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问题研究[D]. 杨云美. 青海大学. 2013
[4]. 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社会化问题分析[J]. 郑小虎.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5]. 农村籍大学生城市社会化分析[J]. 李微, 翟居怀. 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 2008
[6]. 乡村传播中农村大学生的地位与作用[J]. 蔡婧, 李红艳. 新闻界. 2008
[7]. 农村籍贫困大学生日常生活世界探析[D]. 肖利亚. 云南大学. 2011
[8]. 基于场域—惯习理论的农村籍大学生城市适应性研究[D]. 宋佳音. 华中科技大学. 2011
[9]. 农村籍大学新生学校适应性研究[D]. 周妮. 武汉工程大学. 2017
[10]. 农村籍大学毕业生城市适应研究[D]. 褚飞飞.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标签:社会学及统计学论文; 大学生论文; 社会化平台论文; 群体行为论文; 大学生现状论文; 贫困问题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