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界定与发展研究_现代服务业论文

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界定与发展研究_现代服务业论文

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界定与发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北京论文,现代服务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代服务业的界定

1.现代服务业的特性和界定标准。现代服务业是传统服务业的对称,与传统服务业相比,它具有三大基本特性:(1)高技术性,即现代服务业科技含量高。如银行存贷款是传统的银行服务业务,若采用高科技的计算机网络技术,建立起电子银行和网上存贷款服务系统,则银行业就变成了现代服务业。(2)知识性,即现代服务业为消费者提供知识的生产、传播和使用服务,使知识在服务过程中实现增值。如教育业、科学研究业、文化业、会展业、电信服务业等。(3)新兴性,即在时间上是现代兴起的或从过去演变而来的。如物流服务业是新兴的和从传统商业和运输业中衍生而来的。

对于现代服务业的三大特性的描述,是针对现代服务业整体而言的,但具体到某一实际的服务行业,它可能同时具有三大特性,也可能只具有某一特性。如旅游业,整体行业具有知识性,但缺乏高科技性和新兴性,只有具体的诸如航天中心游和未来的太空游之类的科技旅游,才同时具有知识性、高科技性和新兴性。这样,在理论上就需要依据现代服务业的三大特性,具体确定界定现代服务业的有效标准。

一般而论,在做出总量定性判定的前提下,界定现代服务业的基本标准有两个:一是同时具备三大特性的严格标准;二是只需要具备某一特性的宽泛标准。如旅游业,总量定性判定是只具有知识性(不考虑具体的、分量性质的科技游项目),若按严格标准,则旅游业不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但若按宽泛标准,则旅游业属于现代服务业的范畴。

2.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界定和部门行业分类。现时的国际、国内统计都对服务业有具体的产业部门分类标准。参照国际和我国的产业部门分类标准,结合首都经济发展的实际,按照宽泛的现代服务业的标准,笔者认为北京现代服务业大致包括10大行业。(1)金融业,包括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信托业、风险投资业等。(2)电信业,即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包括固定电信服务、移动电信服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广播电视传播服务、计算机系统服务、基础和应用软件服务等。(3)房地产业,包括房地产的投资与开发、物业管理和房地产的经纪服务。(4)物流业,这是指以集中配送、第三方供给和商业经纪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流通服务。(5)商务服务业,包括法律业、会计业、公证业、职业介绍业、咨询业、广告业、设计业、会展业、市场管理服务业等。(6)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技术监督、技术交流与推广等。(7)教育培训业,包括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各类专业技能培训等,但不涉及义务教育的范畴。(8)医疗保健业,包括医疗服务、保健服务。(9)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简称文体娱乐业,包括影视业、出版业、广播业、音像业、演出业、图书馆业、博物馆业和体育业等。(10)环境管理业和旅游业。环境管理业涉及自然保护、环境卫生、水污染治理、危险废物治理等。旅游业在我国产业分类中是将其分布于公共设施管理业、商务服务业和住宿业等行业之中的,这里单独列出是为了突出旅游业在北京现代服务业中的地位。

二、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北京现代服务业主要形成于20世纪80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北京现代服务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并在全国具有典型性和领先性。下面具体阐述北京现代服务业现时发展的主要特点:

1.增速较快,占北京市GDP比重较大。北京现时的产业结构是“三、二、一”,2002年北京第一产业增加值为98亿元,占北京市GDP的比例为3.1%;第二产业增加值为1167亿元,占GDP比例为34.8%,其中工业增加值占GDP比例仅为27.2%;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为1998亿元,占GDP比例为62.2%,其中第三产业中属于现代服务业的10大行业增加值约为1400多亿元,占GDP比例高达43.6%。特别是金融业、电信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培训业和文体娱乐业占GDP的比例已分别达到14.6%、6.9%、4.6%、5.4%、4.3%和2.3%,其合计值为38.1%,不仅大大超出了工业占GDP比例的指标,而且也超出了第二产业占GDP比例的指标,这充分说明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

过去,北京服务业以传统的商业、餐饮业、运输业和居民服务业为主,1978年北京商业和运输邮电业两大行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例高达59.3%。但是,近些年北京现代服务业迅速崛起、增速较快。2002年北京城镇和农民家庭人均医疗保健支出比2001年分别增长40.2%和26.6%,人均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比2001年分别增长26.6%和11.6%,特别是北京存贷款增长在2002年分别达到26.5%和28.7%,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增长达到12.9%,都超出了2002年北京GDP增长10.4%的指标。由此拉动北京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例大幅度提高,而传统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例大幅度下降。2002年北京商业和运输邮电业占第三产业的比例下降到24.6%,而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培训业、医疗保健业和文体娱乐业这6大行业占第三产业的比例则高达52.7%。可见,由于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北京原有的传统服务业的主体地位,已完全让位于现代服务业。

2.大量吸收劳动力就业。北京现代服务业覆盖面广,知识性和创新性强,对高素质的、有独立工作能力的劳动力就业有很大的吸引力,从而有力推动了北京居民的就业。2002年北京在岗职工总数为434.2万人,其中在北京现代服务业中的在岗职工人数约为165万人,占全部在岗职工人数的比例高达38%。在北京现代服务业中,2002年在岗职工人数与2001年相比,电信业增长21.3%,金融业增长12.7%,房地产业增长18.9%,文化艺术业增长10%,都达到了两位数的增长幅度,这充分说明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北京劳动力就业增长的主渠道。

3.对外开放程度小,但吸引外资量大。目前北京现代服务业对外开放的程度极为有限。但是,近年来北京利用外资的重点和热点却集中于现代服务业。以北京房地产业利用外资为例,2001年北京实际利用外资额为17.7亿美元,其中用于房地产业的外资为4.9亿美元,占实际利用外资额比例高达27.8%;2001年北京房地产业计划总投资为4757亿元,其中“三资”企业投资为1315亿元,所占比例高达27.6%;年度完成总投资为783.8亿元,其中“三资”企业完成投资为166.7亿元,所占比例高达21.3%。可见,外资对北京房地产业的发展有举足轻重的影响。

三、北京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的原因和发展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北京现代服务业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可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1.北京第一、二产业发展模式与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相协调。目前北京第一产业占GDP的比例只有3%左右,农产品的供给可以通过国内外的采购解决。北京第二产业现主要集中在高科技产业和制造业,客观上要求北京必须进入后工业社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否则北京现代的、高精尖的工业体系就无法有效运转。当然,农产品和一般工业品的外埠采购,使北京可以减少对第一、二产业的投资,集中力量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形成现代服务业产品与外埠农产品和工业品的有效交换,从而推进了首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首都功能定位和经济定位准确,为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目前社会普遍认同的首都功能定位是政治、文化、教育、科研和国际交往中心。这种功能定位决定了首都经济定位不是大力发展工业,而是要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具有首都优势的现代服务业。因此,从理论上说,首都功能的准确定位是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源动力。这种源动力作用于实践中,就表现为大量投资集中于现代服务业。2002年北京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为1688亿元,扣除房地产开发业投资989亿元,剩下的投资额仅为699亿元,其中电信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培训业、医疗保健业、文体娱乐业、环境管理业和旅游业的投资额约为325亿元,占剩余投资额(扣除房地产开发业的投资)的比例也高达46.5%。

3.北京良好的行业优势,为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潜在和现时的行业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集中表现出来:(1)金融业。北京是全国主要金融机构总部所在地,也是国外金融分支机构和代表机构聚集地,北京完全符合建立国际金融中心和全国金融调控、结算中心的条件,因此,在发展金融业方面,北京具有明显优势。(2)电信业、商务服务业。众所周知,北京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国家主要经济管理和研究机构所在地,北京理应成为“数字北京”和全国的信息交流中心。与之相适应,北京的通信业、网络服务业、电子商务业、咨询业、广告业、会展业、职业介绍业、软件业、公证业、会计业、律师业、设计业等具有明显的发展优势。据统计,2001年北京信息化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近5倍,其中信息网络建设水平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8倍,信息化人力资源指数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的9倍。(3)教育培训业、医疗保健业、文化传媒业、旅游业、环境管理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教育和科研的总体水平很高,全国50%的两院院士在北京工作。北京大型体育文化设施齐备,特别是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举办,使北京体育文化设施更加完善和现代化。北京又是文明古都,有3000年建城史,文物古迹丰富。发展教育业、医疗保健业、文化传媒业、环境管理业、旅游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都必须有高智力或知识资本的支撑,否则难以有效发展。北京人力资源总体水平在全国是最高的。据统计,2001年全国可持续发展总体能力评价中,北京智力支持系统总指数为81.2,全国排名第一;而第二位的上海,同类指标仅为65.72,与北京差距甚远。因此,在北京发展教育培训业、文化传媒业、旅游业、环境管理业、医疗保健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技术成果转让业,是有明显优势和发展潜力的。(4)房地产业和物流业。北京是一个大型消费城市,不仅公路网络发达,而且是全国的铁路枢纽和全国重要的航空港,人均拥有汽车量全国第一。而北京市民又相对集中于四环路以内居住,再加上每日大量的城市流动人口,使人们对房地产业、商务服务业、物流业、环境管理业、汽车服务业等都有较高的现时需求和潜在需求。

4.北京发展现代服务业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区位优势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北京为市民服务的社区、卫星城和小城镇都具有较强的综合服务功能,基础设施良好,这为发展现代服务业奠定了基础;二是北京以高科技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商贸中心、金融街、传媒大道、旅游基地等为代表的“形象工程”区域,商务服务功能较强,客观上要求高智力的、新兴的、高技术的服务业与之相配套;三是北京现代服务业对周边邻近省级区域具有辐射功能,或者反过来说,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邻近省级区域的支持与协助。这样,北京现代服务业就成了向外辐射的聚集地。

四、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代服务业是北京的主导产业和第一支柱产业,北京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质量改善,北京作为首都和国际大都市所应有功能的充分发挥,都越来越依赖于北京现代服务业的高质量快速发展。但是,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也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总量明显不足。按照建立国际大都市的标准,北京现时的服务业总量(包括传统服务业)占GDP的比例明显偏低。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1997年服务业占GDP的比例,世界平均水平为61.9%,高收入国家平均为65%,其中美国为72%,法国为71.5%,意大利为70%。北京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2002年服务业占GDP比例为62.2%,仅相当于6年前的世界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差距那么大,这足以说明北京服务业总体水平偏低。由此决定,北京现代服务业的总量也明显不足。例如,2002年北京文体娱乐业的增加值仅为73亿元,占GDP比例仅为2.3%,而美国现在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例约为18%~25%;在北京电信业,按城镇居民家庭调查计算,2002年每千人拥有个人电脑185台,而美国同类指标在1997年就高达362台;在北京物流业,2002年第三方物流企业有45家,主营年收入6.38亿元,物流处置303万吨,比上年增长58.6%,但北京2002年物流总量高达38742万吨,第三方物流企业处置不足总量的1%。而众所周知的日本佐川急便一家企业在1995年的主营收入就高达57亿美元;在北京商务服务业,2002年北京律师事务所有548个,专职和兼职律师共8135人,平均每万名北京市民拥有律师5.7人,而1997年美国同类指标为33人;在北京教育培训业,2002年北京新增劳动力的平均受教育年限只有13年,而1992年美国成人的受教育年限就高达16年;在北京会展业,2002年北京召开大型会议140个,举办展览152个,会展收入为6.6亿元,仅占GDP的0.2%,而西方发达国家一般仅展览业一项就占GDP的0.2%。

2.存在行业垄断和所有制垄断,市场化程度低。北京现代服务业的行业垄断,突出表现在金融业、医疗保健业、电信业、教育培训业和文体娱乐业;所有制垄断则集中表现为国有服务企业和事业单位把持和主宰某些现代服务业和服务区域。这种行业垄断和所有制垄断,必然导致服务成本高、服务价格高、服务质量差、服务效率低的局面,必然导致现代服务业的市场化程度低和市场竞争不充分。当然,造成北京现代服务业市场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除了垄断因素之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北京没有努力开拓现代服务业的市场。例如,金融业在2002年的增加值占北京GDP的14.6%,是北京第一大现代服务业,但全国性和区域性的金融市场,包括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同业拆借市场,都没有设在北京,这严重阻碍了北京金融业的有效发展。出现这种局面,不能光责备垄断和中央宏观调控,还必须充分认识到北京在推进金融业发展中确实存在忽视市场化作用的问题。

3.结构不合理。北京现代服务业结构矛盾较为突出,虽然经过多年的局部调整,但深层次的结构问题并没有根本解决。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区域结构不合理。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现有时空布局比较突出市中心区域的“形象工程”,从而大大推动了包括商贸区、商务中心区、高科技园区、金融街、国际传媒大道、文化街、会展中心、体育中心等区域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与之相比较而言,其他区域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卫星城、小城镇和农村的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就显得明显滞后。北京现在城区的“摊饼式”扩展和南北城区、城乡之间的差别,都与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布局不合理有关。(2)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这主要表现在北京现代服务业的企业组织规模小,形不成有品牌的、投资主体多元化的、大型集约化的企业集团。这种情况,在市场中介业和专业服务业、房地产业、文化传媒业、物流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旅游会展业表现尤为突出。(3)人员结构不合理。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各种人才。北京现在不缺一般技能的人员或普通劳动力,但高素质、高技能、有创新力的人才却供给不足。如北京金融业不缺一般银行职员和保险推销员,但有创新精神的、懂国内外金融业务和金融衍生品业务的金融专家却匮乏。(4)技术结构不合理。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要靠不断创新的技术支撑,如金融业中的电子卡业务、网络银行业务、期货期权电子交易业务、离岸业务、金融电子信息传递和咨询业务等,都是以技术创新及其有效运用为后盾的。但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金融业、电信业、物流业、专业服务业和教育业等行业的发展,明显缺乏应有的技术支撑。(5)收入结构不合理。在北京现代服务业中,房地产业和物流业的工资收入水平是较低的,而金融业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最高的。2002年北京金融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收入为50189元,房地产业在岗职工年均工资收入为22779元,两者相差2.2倍。这种收入上的差距,不仅意味着金融业赢利水平高,房地产业效益不佳,而且说明金融业与房地产业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和资本有机构成上的差距。如果任凭这种收入差距拉大,则北京房地产业必将失去发展后劲,并反过来制约金融业的有效发展。

4.管理体制不完善。这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政府部门对某些现代服务领域仍采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方法,这在教育培训业、医疗保健业、文化传媒业、旅游会展业、科学研究和综合技术服务业等领域表现最为典型。(2)政府对现代服务业管理的领导体制,现在仍属于“条块分管”的模式。机构多、自成体系,没有横向的协调机制和统一监管机构,以致协调决策和联合监管的难度较大,甚至出现了4个部门管不住一个网吧的怪现象。(3)行政审批过多过滥,又无责任约束,影响了现代服务业的有效发展。(4)法律法规不健全,执法不严、不规范,乱罚款、乱收费、乱摊派的问题突出,结果造成现代服务业市场秩序的持续稳定性差,特别是北京地下的服务市场活动目前仍然很活跃。(5)完整统一的现代服务业市场体系尚未有效建立,对外开拓现代服务业市场的组织协调工作滞后。

五、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重点

1.战略目标。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目标可以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确定。从定性角度讲,北京应从建立现代化的国际大都市、在全国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出发,依据北京作为首都的功能定位、现有资源优势和内在需求潜力,具体确定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本战略目标。这个基本战略目标的实质内容,就是全面优化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结构,消除行政垄断,扩展市场,大力推进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以现代服务业立市。

从定量角度讲,可以设计一整套综合指标体系和具体指标体系。综合指标体系反映总体和综合的情况,主要应由四大指标构成:一是年消费物价指数保持稳定,即年增长率控制在2%以内;二是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GDP增长速度和第三产业增长速度;三是现代服务业占第三产业的比例在10年内要达到80%以上,占GDP的比例要达到65%以上;四是现代服务业在岗人数要在10年内达到全市在岗人数的60%以上。至于具体的指标体系设计,可以根据北京10大现代服务业的实际情况设定。例如,教育培训业的增加值占GDP的比例,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比例等。总之,这些具体指标只反映各行业的具体情况,指标内容较复杂,必须全面、系统、深入研究。

2.战略重点。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重点,可以从行业、区域、市场、企业四个方面作综合考察。(1)行业重点。金融业、电信业、教育培训业、文体娱乐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是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6大重点行业,理应拓展市场,加大扶植和投资力度,优先快速发展。(2)区域重点。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在于搞好社区服务业和农村服务业,这是一个区域重点。其次,为城市流动人口、国际交往和中央在京各单位服务的商务区、金融街、科技园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文化旅游基地等,也是一个区域重点。最后,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具有辐射功能,因而发展与邻近省级区域相结合的大服务业,也是一个区域重点。(3)市场重点。主要内容:一是大力发展北京新兴服务业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信息交流与咨询市场、技术交易市场、教育培训市场、文体娱乐市场、商务服务市场、医疗保健市场;二是努力开拓国外的现代服务业市场,以确立内外结合、以内为主的北京现代服务业市场体系。(4)企业重点。北京应彻底改变现代服务企业“小、散、弱、差”和经营方式陈旧、技术设备落后的被动局面,一方面应积极引导和扶植中小型企业向“专、精、特、新”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大型的、集约化的企业集团和控股公司,以实现现代服务业的规模效益和品牌效应。同时,北京应对现代服务业中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改组改造和资源优势整合,打破“条块分割”的传统,打造服务品牌,促使国有企事业单位按照市场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的经营管理规则进行运作,不断提高自身信誉和商誉。

六、推进北京现代服务业发展的主要战略措施

1.明确目标,树立正确的产业观念,把现代服务业作为首都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现在有种观点,认为首都经济的基本特征是知识经济,因而北京应把高新技术产业作为主导产业。这里所讲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是指现代服务业,而是指高新技术的加工业。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因为,知识经济和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不应被片面理解为单纯发展加工业,而应是以高新技术产品为依托的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信息传输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此外,北京发展现代制造业,虽然有很大的市场需求潜力,但北京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短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商务成本较高,又缺乏必要的发展大规模制造业的“企业群”和“生产链”,因而北京不宜把以汽车制造为代表的现代制造业作为主导产业。据北京市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03年北京市工业总产值仅相当于上海的35.6%,与天津和广东还有300亿元的差距,且这种差距又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可见,北京发展加工业的基础地位较弱。北京现在提出要发展总部经济,这种经济的实质也不是制造业和加工业的概念,而恰恰是现代服务业的范畴。因此,北京必须明确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目标,把现代服务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和主导产业。

2.在现代服务业逐步对外开放的条件下,必须抓住机遇,做好有效利用外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各项工作。一方面北京市政府应转变职能,改革管理方式,切实改善利用外资的软硬环境和发展环境,取消不合理的规定,减少行政审批事项,并强化对现代服务业的监管,维护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市场竞争秩序;另一方面,也应充分考虑与国际接轨的灵活性和安全性,注重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有效实施对利用外资的时空调控、规模调控、行业调控和企业组织调控。

3.打破现代服务业中普遍存在的行业垄断和所有制垄断,按照分类指导的原则,有序推进北京现代服务业的企业化、产业化和社会化。即使是公益化的行业,若有可能,也应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社会力量举办。凡有条件的事业单位都应转变为面向市场的服务型企业。特别是教育、文化、医疗、科研行业,必须有效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的界线,或公立性与私立性的界线,允许中外企业以适当的方式参与经营和运作。

4.从优化现代服务业的发展结构角度出发,建设好诸如总部经济区、金融区、会展区、旅游基地、物流基地等重点服务区域。同时,要本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处理好旧城改造、卫星城镇建设、工农业发展等方面与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协调和统筹关系,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的聚集效应和乘数效应。

5.努力创新,全面提升现代服务业的科技水平和知识水平,运用高科技手段和新型经营方式,不断开拓新型的服务市场。特别是在投融资体制改革方面,北京应争当“排头兵”,对一些新型的、电子化的、衍生化的投融资业务和利用外资方式,北京应抓紧带头兴办,绝不能再重蹈过去不重视发展金融市场的覆辙。

6.强化现代服务企业低成本、高质量的竞争意识,鼓励各类现代服务企业努力降低商务费用,提高竞争力。在此基础上,北京一方面应促进现代服务企业实行专业化、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经营方式;另一方面也应积极扶持和引导中小型现代服务企业向“精、专、特、新”的方向发展。

7.有效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鼓励有条件的现代服务企业特别是大型的现代服务企业到国外拓展市场业务。

8.在扩大现代服务业就业规模的基础上,大力培养高素质、专业化的服务人才,努力提高现代服务业从业人员的知识化和智能化水平,并积极引进国内外高素质、有实际业绩的服务人才。

9.建立和完善对现代服务业的经常调研制度及其信息的检测、预测和发布制度。在此基础上,建立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风险的监控与预警系统。

10.改革现代服务业的领导管理体制,逐步放弃政府机构“条块分管”的管理模式,在有效建立民间现代服务行业协会的基础上,确定统一管理现代服务业的政府协调政策、制度和监管机构。

11.在发展现代服务业过程中,必须加强与邻近省级区域间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以有效实施“大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战略,并着力发挥北京现代服务业在环渤海经济圈中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标签:;  ;  ;  ;  ;  

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界定与发展研究_现代服务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