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机械臂设计及质量平衡原理运用分析论文_辛纪威

华北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系 河北省唐山市 063200

摘要:本文在研究中以机器人机械臂设计为核心,分析质量平衡原理,提出质量平衡原理在机器人机械臂设计中的应用,明确应用效益,提高机器人机械臂设计的合理性和有效性,并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机器人;机械臂;质量平衡原理;运用

机械臂属于机器人机械系统的重要部分,机械臂的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到整个机械人的综合性能,受机器人特有问题的影响,机械臂会受到耦合项和负载转矩的影响,降低自身的动力性能,不利于机器人的深入应用。对此,设计人员要重视机器人机械臂设计,并引入质量平衡原理,消除耦合项和负载转矩的影响,提高机器人机械臂的整体性能,进而实现机器人机械臂设计要求。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机器人机械臂设计及质量平衡原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质量平衡原理引入机器人机械臂设计的必要性

机器人由机械系统、驱动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组成,控制系统发送指令,使得机械系统运动,而驱动系统为机械系统的运动提供动力。机械系统属于机器人的执行机构,其中机械臂是机械系统的重要内容,机械臂的设计直接决定机器人的操作性能,一般以连杆首尾相接为主,借助关节相连形成开式链。在机器人机械臂设计中需要进行动力学分析,由于机器人设计中存在特有问题,在耦合与非线性的作用下,会降低机器人动力性能,无法进行动力学的实时控,而质量平衡原理可以消除耦合与非线性对机器人动力性能的影响。对此,在进行机器人机械臂设计中,要引入质量平衡原理,优化机器人机械臂设计结构,保证机器人的整体性能,进而提高机器人机械臂设计水平。

二、机械臂设计中的质量平衡原理

(二)优化机械臂设计

以质量平衡原理为主要依据,根据机械臂设计参数和2、4、6关节驱动电机重量进行计算,将2垂直轴转动自由度的驱动电机安装支点另一侧51mm位置,4垂直轴转动自由度的驱动电机安装支点另一侧55mm位置,6垂直轴转动自由度的驱动电机安装支点另一侧64mm位置。由于原有设计中将各个驱动电机全部安装在转动轴负载一侧中,增加电机负载转矩,无法控制耦合项影响,而在平衡质量原理下,将2、4、6自由度上的驱动点击转移到另一侧燕尾槽内,借助齿轮减速来促发机械臂转动,降低驱动电机负载,进而抵消耦合项对机械臂动力性能的影响。

(三)设计实用性检测

为了验证基于平衡质量原理的机械臂设计的有效性,设计人员要开展实用性检测实验,保持其他自由度不变,转动4、6两个自由度。通过参数检测,在机械臂运动中,小臂与中臂初速度为0,当最大加速度达到最大限值时,开始匀速转动。设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为引入平衡质量原理后的机械臂设计,而对照组为原有设计,通过对比分析,确定了质量平衡的应用价值,实验组的负载转矩与耦合项影响较小,明显提高了机器人机械臂的动力学性能,优化机器人的综合能力。

结束语:

本文通过对机器人机械臂设计及质量平衡原理运用的研究,得出:

1.在机器人机械臂设计中,质量平衡原理的引入可以消除机械臂中的耦合项和负载转矩的影响,实现机器人机械臂的优化设计。

2.在机器人机械臂设计中,依据质量平衡原理,将机械臂中2、4、6等自由度上的驱动电机转移到支点另一侧,减少电机质量,控制负载转矩,降低耦合项影响,进而实现机器人机械臂的优化设计。

参考文献:

[1]黄灿,张大禹.质量平衡原理在仿人形机器人机械臂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6,14(24):14-15.

[2]倪受东,文巨峰,颜景平.质量平衡原理在机器人机械臂设计中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5(10):42-43+47.

[3]高洪泽. 抛投式侦查机器人设计与分析[D]. 南京理工大学, 2016.

[4]屈润鑫. 移动焊接装备机械臂设计与分析[D]. 沈阳理工大学, 2015.

[5]徐锦康. XZ—1型机器人大臂自重弹簧式完全平衡装置的优化设计[J]. 机械设计与研究, 2014(1):32-34.

作者简介:辛纪威(1995.10),男,河北省保定市人,民族:汉族 学历:本科生。研究方向:机器人

论文作者:辛纪威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3

标签:;  ;  ;  ;  ;  ;  ;  ;  

机器人机械臂设计及质量平衡原理运用分析论文_辛纪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