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暂不收缩车贷业务不会带来车贷“零利率”,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车贷论文,暂不论文,利率论文,业务论文,银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庆期间,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银监会)颁布了令汽车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兴奋的办法——《汽车金融公司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的出台,打破了原来银行垄断汽车销售信贷的局面。有银行人士认为,政府出台该政策,有希望通过增加银行竞争对手,意图抑制银行目前过热的汽车贷款现象。
但是记者在这几天的采访中发现,由于业务范围广于汽车金融公司,虽然银行表示会在风险监控上下功夫,但各大银行都没有收缩此项业务的迹象。
银行由零售转向批量
《办法》出台后,有专业人士预测,汽车金融公司将会在明年下半年现身,因为按照《办法》规定,银监会受理批准时间是在收到完整申请资料之日的6个月内作出批复;而批准之后的筹备期亦为6个月内。如此计算,汽车金融公司正式营运可能将在明年下半年。汽车金融公司打破银行车贷市场的垄断地位后,是否意味着银行将退出历史舞台?有专家表示,《办法》的规定已经表明银行并不会退出历史舞台。因为两者的业务有很大的不同。商业银行无论从车贷服务对象还是业务涉及范围上都要广于汽车金融公司。
对此,工行广东省分行个人金融部消费信贷科姜强表示,从长远来看,银行的汽车信贷方式将从零售改为批量,农业银行广东省分行营业部个人业务部的吴卫军经理则表示,目前农行并没有收缩该业务的意图,下一步,将主要在风险监控上下功夫。招商银行广州分行和交通银行广州分行有关人士也认为,随着汽车金融公司进入,银行的蛋糕必然会分薄,而且汽车金融公司将会占到很大部分,但银行还是会保留自己的一席之地。
车贷业务空间仍大
政策的出台打破了银行对车贷市场的垄断地位,但是否能抑制银行过热的车贷市场呢?
国家统计局近期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私人汽车保有量已经突破1000万辆,平均每120人就拥有一辆私人汽车;私人购车比例超过了60%,其增幅超过单位用车20多个百分点。与此同时,近年来我国个人汽车消费贷款呈猛增态势,2002年比1998年增长了286倍。但相对于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速度,现有贷款规模远不能满足需要,通过贷款销售出去的汽车占新车销售总额的比例不足20%,与国外的70%相距甚远。
无论是四大国有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都纷纷推出新业务抢夺车贷市场的蛋糕。在广东,去年农业银行和中国银行的市场份额都比较大,但是进入今年,随着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的奋起直追,中行的市场份额在下滑,建行和工行在不断上升。据悉,截至今年9月底,农行的汽车消费信贷余额已达38亿元。同时,各银行表示,没有要收缩车贷业务的意图。
不会带来车贷“零利率”
《办法》的出台使汽车企业可进入车贷市场,那么是否会出现如美国“9·11”之后的车贷零利率。因为商业银行车贷业务只能依靠贷款利差获利,而汽车金融公司则可能实施变相零利率或超低利率。如其母公司提供优惠车价,汽车金融公司虽然表面上收取借款人的利息,但实际上却是变相的零利率或超低利率。
不过,有关专家认为,目前我国汽车信贷尚不会出现零利率的情况,贷款利率仍将按照央行的统一规定,即最低在央行基准利率基础上下调10%。对此,银监会有关人员在《办法》颂布实施答记者问时表示,消费者应自觉抵制变相低利率等恶性竞争行为。
正如有关人士认为的那样,国外的汽车制造商和汽车金融公司是独立核算的两个公司,汽车金融公司也不可能长期亏损下去,《办法》也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