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于文香

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于文香

鸡西市中医医院 158100

摘要:目的 探讨并分析冠心病护理中实施行为护理的作用。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常规护理和行为护理模式。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6%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且并发症发生率8%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护理中实施行为护理对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具有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冠心病;行为护理;护理效果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role of behavioral nursing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are. Methods the subjects of this study were 150 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from May 2015 to May 2016 in our hospital.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outine nursing and behavior nursing were adopted respectively. The nursing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96%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was 80%,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8%,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complication rate was 13.3%.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behavioral nursing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reducing the occurrence of complications.

Key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behavior nursing;nursing effect;

冠心病即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的心脏病,近年来,该疾病的滑冰率不断的上升,直接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负面影响。因此,采取护理是提升该疾病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为进一步分析冠心病采取行为护理效果,现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5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两组患者经检查都被确诊为冠心病。对照组男50例,女25例,年龄45~79岁,平均年龄(62.8±5.6)岁,病程为1~8a,平均病程为(5.3±1.5)a;而观察组男52例,女23例,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1.8±5.2)岁,病程为1~7 a,平均病程为(5.0±1.1)a。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对比两组患者在病症情况、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模式,对其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常规药物使用以及重视住房环境等。而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行为护理干预模式。护理内容包括有以下几点:其一,不良生活习惯行为纠正护理模式。医护人员要将冠心病发病原因、注意事项等有关该疾病的基础知识详细为患者介绍,让患者意识到饮酒、吸烟或者是暴饮暴食等不良的生活习惯对疾身体健康的危害,加重病情。帮助患者及时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适量运动,培养成早起早睡的习惯。其二,饮食行为护理模式。医护人员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患者制定个人的饮食方案,帮助患者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多食高蛋白质、高纤维等食物,尽量避免高热量等食物,多吃新鲜水果、蔬菜类,均衡每日营养摄入,增加身体免疫力[1]。其三;用药行为护理。为患者讲解药物度治疗的重要性,提高患者用药配合度,从而提升疗效,同时,让患者定期测量自身的血糖、血压等。其四,心理行为护理模式。医护人员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向患者介绍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患者良好的生活习惯,及时疏解不良情绪,这对于治疗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增加治疗自信心[2]。

1.3 观察指标

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形式,设置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种评价标准[3]。

1.4 统计学方法

通过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并发症情况分析

两组患者经不同的护理模式,其中对照组出现并发症情况包括有乳头肌功能失调、心脏破裂现象以及栓塞,分别有5例、3例和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3.3%。而观察组出现栓塞和心室壁瘤,分别占有4例和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8%。明显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护理满意度分析

其中对照组护理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例数分别占有40例、20例和15例,护理满意度为80%;而观察组分别为50例、22例和3例,护理满意度为96%。明显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討 论

冠心病属于进展性以及终身性的心血管疾病,并随着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该疾病的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不良影响。引发冠心病有很多的原因,如,不良的生活习惯等。根据有关研究表示,帮助冠心病患者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对提高该疾病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本次研究中,采取心理护理模式,主要通过从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以及用药行为和心理行为等方面进行护理干预。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为患者介绍不良生活习惯对治疗疾病的危害,提高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增加治疗配合度,提高其生质量和疗效。从结果中可知,观察组患者开展行为护理干预模式,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0%,对提升护理满意度具有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发挥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柔鲜古丽?吾拉音.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2(10):147-148.

[2]王丹萍.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15(62):238-239.

[3]林 红,黄丽辉,徐敏丹,等.行为护理干预在冠心病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06):1134-1135.

论文作者:于文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26

标签:;  ;  ;  ;  ;  ;  ;  ;  

行为护理在冠心病护理中的应用论文_于文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