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与保护_生态环境论文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与保护_生态环境论文

西部开发中的生态环境及保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生态环境论文,西部开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西部地区地域辽阔,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丰富,但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沙漠、戈壁和高寒荒漠广泛分布。

上个世纪末我国提出了实施西部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发展,是中国现代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西部开发战略中,保护并逐步改善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对于开发西部和实现西部地区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西部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

恶劣多变的自然条件,导致西部大部分区域生态环境脆弱,生态承载力相对低下 西部地区气候条件差异显著。水资源总量和人均水资源量普遍高于全国,但与世界人均水资源量相比仍很低,加上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可利用量有限,导致区域性缺水现象严重。西北干旱少雨,沙漠、戈壁、岩石和砾质地等难利用土地面积大、分布广,生态承载能力低下;西南降雨集中,多暴雨,导致水资源利用率低,流失量大,旱灾、水灾交替发生,土层薄,水土流失严重,大部分地区生态承载力天然湿地(湖泊)萎缩,沼泽化、盐碱化、干旱化甚至沙漠化,湿地自然调控能力降低。

资源开发和经济发展方式粗放落后,生态环境仍呈恶化趋势 由于粗放的生产方式,使得生态系统呈现由结构性破坏到功能性紊乱演变的发展态势。具体表现为水土流失问题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土地沙化依然严重;局部地区土壤盐碱化增长势头仍在加重;西南地区石漠化土地影响大,危害深;森林生态系统呈现数量型增长与质量型下降并存的变化趋势,林地总面积和经济林面积有了一定幅度的增长,但同时生态功能较强的天然林和防护林的面积却有所减少,森林类型比例向不合理化方向演化;草地面积持续减少,但同时退化草地和遭受鼠害的草场面积却不断增加;水资源开发引起水资源时空分布改变,导致河流断流、湖泊、绿洲萎缩,地下水位下降;在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下,冰川退缩,雪线上升现象明显;天然湖泊、湿地萎缩严重,湿地自然调控能力降低。

水资源短缺明显,流域生态问题突出 西部地区节水灌溉面积很小,单位面积用水量较高,水资源浪费严重。特别在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于水资源消耗量持续增长,水资源短缺矛盾不断加剧。对地下水的持续开采利用,导致西部地区地下水位不断下降,形成多处下沉漏斗,并且漏斗范围逐年扩展,中心水位逐年下降,这一现象在城市和井灌区尤为严重。同时,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质恶化,并由此引起地表植被衰亡,土地沙化加快。

在西部内陆流域,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和经济利益的趋动,上游地区滥垦、滥伐、滥牧现象普遍,中游为灌溉农田和发展工业,盲目兴建灌溉工程,引水、截水现象普遍,导致下游水量锐减、水质恶化,水域大幅度减少或消失,进而导致水资源严重亏缺,地下水位明显下降,从而造成生态环境急剧恶化。

西部生态恶化的主要后果

成为沙尘暴的发源地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稀少,植被稀疏,土质疏松,每年春季风力强劲,当遇到不稳定的大气条件时,便可发生沙尘暴。长期以来,由于草场过牧、耕作方式粗放,造成半干旱和干旱地区土地沙化,耕地和草地沙化面积不断扩大,沙化程度不断加重,成为沙尘暴的重要起尘地。此外,滥樵、毁林开荒、围垦湿地和不合理的水资源调配利用等不合理的人为活动也是导致土地沙化不断扩展的重要因素。西北地区是我国,也是亚洲最主要的沙尘源区。

加重生态灾害的频频发生 严格地讲,自然界中存在的各种灾害都是自然灾害,但由于人为因素对自然界的改造和破坏,特别是对生态的破坏,导致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大,因此可称为生态灾害。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对各种灾害的抵抗能力弱,加上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各种灾害的发生更加频繁。西部地区地质条件复杂,成矿条件优越,矿产种类繁多,储量丰富。矿产资源的开发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在部分省、区甚至成为经济支柱。但由于开采量大,因而造成的土地破坏面积也大。矿产资源的开发活动中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除占用和破坏大面积土地外,还导致大面积的土地塌陷、地面沉降,并引发水土流失、崩塌、滑坡、泥石流、地下水位下降等地质灾害;由于滥垦、滥伐、滥牧,湿地围垦、徒坡地开荒、河流上游毁林垦荒等,导致森林、湿地的蓄洪调洪能力大幅度下降,一方面洪水灾害加大,另一方面抵御干旱能力下降,从而导致旱涝灾害加重;其他如草地退化、耕地沙化导致沙尘暴尤其是强沙尘暴在20世纪后期明显增多,危害增大。

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西部地区是我国野生物种最丰富的地区之一,不仅生物多样性丰富,而且特有性高,如脊椎动物中的野牦牛、白唇鹿、藏羚羊、大熊猫、藏野驴、滇金丝猴、黔金丝猴、蓝马鸡,被子植物中的芒苞草、滇桐等众多物种只分布在西部地区。目前高度濒危的大熊猫、野骆驼、朱鹮也都集中在西部地区;此外,西南还是全球25个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因此西部地区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生态环境恶化,各种动植物的生存环境面临严重威胁。虽然各种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部分野生生物的生存环境得到改善,但总体而言,西部地区生物多样性面临的威胁更为严重。

生态功能下降,经济损失巨大 人工林的大幅度增加,天然林的大幅度减少,使森林树种趋于单一化,林龄结构不合理,进而导致林地的抗干扰能力降低,森林生态系统调节能力减弱,生态功能下降;过牧、樵采、过垦、滥挖使草地植被破坏严重,群落结构改变,质量与功能下降,鼠虫害肆虐。在西北各省区,草地的承载力大多持续下降,生态屏障作用日渐降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不仅降低了生存质量,而且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直接削弱了经济发展的基础。

生态环境保护对策

西部地区生态保护应坚持保护与建设并举、经济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思想,贯彻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指导思想。具体应以调整人的经济行为为主,以生态工程措施为辅。重点解决草原开荒、超载放牧、天然林砍伐、围垦湿地、乱采滥挖、大水漫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人为生态破坏问题。以自然恢复为主,人工建设为辅。对重点生态破坏地区实行顺应自然规律的封育、围栏、退耕还草还林还水等措施,积极发展农村能源,对现有的天然林地、天然草场、天然湿地实行最严格的生态保护。

首先,应加强国民生态教育,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以普及生态环境知识和增强保护意识为目标的国民生态环境教育,特别是要提高各级党政领导的环境意识;提倡新的、科学的生态观,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培育和引导生态导向型的生产方式和消费行为,形成提倡节约和保护环境的社会价值观念;树立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短期利益、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统筹兼顾的大局观念;培养严格执法,自觉守法的社会氛围。

第二,应调整产业结构,改变粗放的生产方式,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同步发展 农业的发展要改革现行的土地管理体制和产权制度、使用制度,完善用地经济机制,革除制约集约用地的传统用地观念;加大陡坡退耕、封育和还草、还林的力度和进度;科学地发展旱作农业,促进节水农业的发展;推行“合理用水,科学灌溉”,避免由于灌溉引起的土壤盐碱化。

畜牧业的发展要落实草场承包责任制,科学核定载畜量,以地定畜、以草定畜、以季定畜;积极开发秸秆饲料,改革牧业生产方式;积极推广优良品种,提高畜产品的深加工水平。

林业建设要在政企分开、分类经营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林业深加工,提高林业产品的附加值,淘汰依靠消耗木材总量发展经济的方式;积极开拓国外市场,开发木材替代产品,以金属、塑料、玻璃、水泥、秸秆等替代木材产品;重点地区要坚决停止砍伐天然林,严格限制速生丰产林的建设,陡坡山地严格控制用材林建设;严格限制皆伐方式,凡须皆伐的必须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森林恢复以保护原生性森林、恢复天然植被为主,大力开展封山育林;森林培育更新应重视选择适合当地自然环境的乡土树种,防止外来物种入侵;贫困地区的林业建设应纳入各级扶贫计划。

水利建设要实现水资源在流域内的合理分配,科学兼顾生态用水、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合理分配流域上、中、下游用水量,确保下游地区的生态用水;要坚持节水优先,治污为本,综合利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要严格限制修建平原水库,严格限制经济性调水工程,严格限制内陆河、湖间的调水;控制在内陆河上建设大坝;在内陆湖泊建坝发电要格外慎重。

关停无经济规模、污染重、能耗高、资源浪费严重、治理无望的企业;搬迁布局不合理的企业;限期治理污染重的企业;建立缺水地区高耗水项目管制制度,逐步调整用水紧缺地区的高耗水产业,停止新上高耗水项目。

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坚持“保护优先”的原则;科学确定旅游区的游客容量,使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旅游设施建设与自然景观要协调;旅游区必须依法治理污水、烟尘和生活垃圾。

矿产资源开发及交通建设必须严格规划管理,注意防止引发地质灾害,保护自然景观。已停止采矿、关闭的矿山、坑口及已竣工的交通建设项目,必须及时做好土地复垦。

加快城镇化建设,积极扶持吸收生态脆弱地区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生态脆弱地区的城镇化发展,要注意控制人口规模,做到人口规模与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与能源利用相协调,与污染治理相协调。

第三,要加大生态保护力度,科学开展生态建设 继续落实计划生育政策,严格控制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降低农村儿童失学率,提高人口的文化素质。

土地利用必须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根据水土平衡条件,因地制宜、以水定地,在保护区域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农、林、牧开发,必须本着“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总原则,适度、适量、有重点地开发,达到土地资源的充分和优化利用,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要把节水治污、水土保持、江河源头保护和水资源合理配置放在突出位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应立足于合理开发利用当地水资源,统筹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重视生态环境用水,根据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维护生态环境安全的要求,合理配置水资源。发展科技含量高、耗水量低的农业生产项目,采取一切有效的节水措施,建立节水农业生产体系,切实提高用水效率。要在大力节约用水,加强蓄水管理的同时,合理配置水资源,积极兴建一批重点蓄水、引水、提水工程及跨流域调水工程,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加强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植物保护;健全生物多样性保护法规体系,强化自然保护区管理。严格监管野生动物的加工、贸易和食用;生态建设应以当地物种为主,建立外来物种引入的风险评估制度,发布外来入侵物种名录;对转基因生物实行严格的管理措施。

退耕还林还草和水土保持工作要密切结合当地的降雨、水资源等生态条件,宜林则林,宜灌则灌,宜草则草,宜荒则荒,原则上不依靠人工灌溉维持植被生长。要逐步改造林种、林相单一的人工林,天然林应作为生态林进行重点保护,防护林应以复合林为主,畜牧业发展要以优先保护天然草场作为前提,人工草场应限制在农牧交错带,坚决制止天然草场开垦;缺水城市、城镇绿化不宜种植高耗水的树、草。

荒漠化防治的重点应置于农牧交错带、绿洲和西南山地丘陵区。科学划定农牧交错区、特别是界定西北干旱区农垦的北界,降低干旱区的垦殖指数;转变传统的治沙方式,防止引水造林治沙造成的水资源短缺;保护沙漠周边地区地表结皮、固沙植物等,切忌盲目的“人进沙退”;改革农耕方式,采取作物高秆留茬,推行免耕法及改革农机具,严防开垦造成新的沙漠化。

推广使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结合当地特点,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广泛开展“五代一改”(即以煤、电、沼气、太阳能、液化气代柴,改灶节柴),减少薪材的种植量和采伐量。

进一步开展生态功能区划工作,在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的重点预防保护区和重点监督区、江河洪水调蓄区、防风固沙区和天然绿洲等重要地区要建设各级、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维护生态安全,确保社会经济持续发展,促进自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第四,建立健全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制和生态保护综合决策机制 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对本辖区生态环境质量负责、各部门对本行业和本系统生态环境保护负责的责任制;明确资源开发单位、法人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实行严格的考核、奖罚制度;加大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建设力度,做好西部生态环境功能区划,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资源开发“三同时”制度。

第五,加强生态保护资金引入机制 国家对有利于生态保护的长期投资项目在政策上给予优惠支持,中央政府主要负责以生态效益为主的天然林、防护林、天然草地的保护与恢复和生态功能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的投入;各级政府应增加生态环境保护的投入;积极引入社会各方投资,逐步建立流域补偿、资源开发补偿、遗传资源惠益共享的生态补偿机制。

第六,强化生态监督和保护管理体制 要按照生态系统方式,理顺体制,加强法制。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必须实行政企分开;资源开发、生产力布局、经济结构调整与生态建设必须坚持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生态保护必须坚持统一立法、统一规划,统一监管;对无保密要求且与民众关系密切的生态环境数据要定期发布,保障公民生态环境信息的知情权、参与权。

标签:;  ;  ;  ;  ;  ;  ;  ;  ;  

西部大开发中的生态环境与保护_生态环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