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对象的历史变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等职业学校论文,对象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19.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219(2008)13-0078-0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经历了一段兴衰历程。不同历史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对象有所不同。本文围绕不同时期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范围、学生的入学成绩、家庭背景、选择职校的原因、自我评价以及学生对职业学校的满意度等几个主要维度,对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对象的基本状况进行历时性考察。
一、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对象的历时性考察
为了能够清晰地描述不同时段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对象的基本状况,笔者将1978年至今这一历史时期按照一定的标准分为四个阶段进行分析,即中等职业教育恢复阶段(1978年至80年代中期)、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发展停滞阶段(90年代中期至2001年)和艰难的复兴阶段(2002年至今)。① 对于职校生基本状况的历时性研究,由于难以进行较大规模的问卷调查,本文拟通过分析历史文献、查阅校志、对访谈材料作内容剖析等途径来进行描述、比较和说明。
(一)恢复阶段:1978年至80年代中期
“文化大革命”期间,我国职业教育遭到严重破坏,到1978年已经处在与普通教育比例严重失调的状态。在高中教育阶段,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仅占该阶段在校生总数的7%左右。“文革”结束后,国家逐步恢复了高考制度、重点中学制度和高中教育分流制度,从而建立起简单而明确的人才选拔路径。
1978年4月22日,教育部召开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主要议题是改革中等教育结构。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的《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这是一份有关恢复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关键性文件。《报告》规定:中等教育结构改革,主要是改革高中阶段教育。应当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技术教育并举,全日制学校与半工半读学校、业余学校并举,国家办学与业务部门、厂矿企业、人民公社办学并举的方针。《报告》下达后,不少省、市、自治区陆续建立了中等教育结构改革领导小组,开展了中等教育结构改革工作,着重发展了职业中学和农业中学。自此,中等职业教育就以改革中等教育结构的名义逐步走上了恢复发展的道路。
1979年起,全国各地有计划地在一部分普通中学里开办了职业班,招生情况稳定后改为职业中学。与中专和技校有所不同,职业中学实行自费走读,学生基本上没有助学金。1980年和1983年,国家又先后规定:职业中学的毕业生,国家不包分配,实行择优录用的政策。
在这种既无助学金又不包分配的情况下,生源问题是关键。通过查阅职业高中校志、结合访谈资料发现:职业高中虽然大多由薄弱中学转变而来,但其有现成的校舍、文化课师资和行政管理人员,为其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改革开放后,第三产业的发展为职业高中提供了生存空间。刚刚起步的职业高中正是抓住了这个机遇,在政府支持和政策扶持下,迈出了恢复发展的第一步。由于职业高中毕业生普遍符合用人单位要求,受到了市场的欢迎。这一时期进入职高的部分学生的中考成绩能够达到普高分数线,因为考上大学的可能性不大且职高分配去向好而选择了职业高中。由于当时职高的社会认可度较高,学校教师及学生都表现出了良好的精神风貌,也为职高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另外两类,即技工学校和中专学校由于百分之百包分配且在校生可以享受一定的助学金,受到了更多学生的青睐。到1985年,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数已经达到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35.9%,较好地完成了恢复发展的任务。
1978年至80年代中期,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恢复时期。考察结果显示,进入中等职校的学生来自工人、农民等体力劳动者家庭的比例较大,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学生的学习成绩良好,由于初中升高中的名额有限,考入职业高中也属不易,能够考上中专的学生普遍属于上等生。这一时期学生选择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普通高中升学率低,若高考落榜又无一技之长很难找到满意的工作;希望早些就业减轻家庭负担;中专生75%、技校生100%享受助学金,上学期间家庭负担小;中专、技校包分配,就业去向好,中专毕业还被赋予“干部”身份,受人尊重;职业高中虽然既无助学金又不包分配,但其良好的就业出路成为吸引生源的主要原因。由于中等职校口碑较好,使得职校学生赋予自身较高的评价,学生及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与日俱增,这也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发展阶段: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
进入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中等职业学校的数量迅速增加,招生人数逐年上升,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喜人,逐渐形成良性循环的态势。此时,政府的态度是再接再厉,继续推进,中等职业教育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阶段。
1985年5月27日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是继1980年《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颁布实施后,推动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份重要文件。自《决定》公布之后,全国各地加大了对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力度,压缩普通中学数量,积极发展职业教育,成效显著。1978年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仅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7.6%,到1990年各类中等职业学校(含中师)在校生已占高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47.6%。中等教育结构单一化的局面已得到根本性改变,基本形成了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的格局,突破了我国原有的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1993年,实现了《决定》中提出的职业教育发展目标,即中等职业学校与普通高中学生数的比例基本达到1∶1。[1]
那么,中等职业教育如火如荼的发展形势能否吸引一批优秀生源进入职校,这一时期职业学校教育对象的基本状况与前一阶段(1978年至80年代中期)区别何在。从校志记载的情况和职校师生提供的信息来看,这一时期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情况良好,生源质量有所提升,由于较好地解决了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并缓解了高考压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较高评价。政府扶持力度大、市场需求白热化等诸多因素,共同打造了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黄金时代”。
这一阶段就读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依然多数来自贫困家庭。由于报考中等职校的学生增多,使得这一时期的职校生与前一阶段相比表现出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生源质量有所提高,这时的职校生学习成绩普遍较好,自我评价较高,人生态度积极;二是部分学生能够根据特长及兴趣爱好进行教育选择。当然,上述两种情况的出现,与中等职业教育令人满意的就业状况直接相关,这也是学生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学生希望早就业减轻家庭负担及普通高中升学率较低,仍然是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原因。
(三)发展停滞阶段:90年代中期至2001年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始出现停滞状态,甚至出现衰落的迹象。主要表现为招生人数减少,录取分数下降,新生报到率降低,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迅速减弱。199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职业教育法》的颁布本应带动中等职业教育进入另一个快速发展的新阶段,但是社会环境的一系列变化给中等职教带来了强大冲击,三类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情况全线告急。
1.经济体制改革对中等职教发展的影响
我国中等职业学校按投资主体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教育行政部门为主进行投资的学校,如职业高中;另一类是由行业企业投资的学校,如中专、技校。据统计,我国的中专学校和技工学校80%最初都是由行业或企业举办的。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许多中专、技校的主管局、公司由政府职能部门改为自负盈亏的行业总会或企业公司。在机构改组中,原设置的职业教育处、室削减或撤销。这些行业总会或企业公司对学校的经费拨付一再削减,一般只拨付教职工人头费的40%~50%,其余人头费和事业经费由学校自筹。一些国有企业实行合资或股份制后,也不再承担原中专、技校办学所需经费。还有相当一批处于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已无力向学校支付办学经费。许多职业学校的经费,不仅没有做到逐年增长,反而逐年削减。一些国有行业企业投资的职业学校陷入资金短缺、周转不灵的困境之中。外部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长期以来一直实行的中专、技校毕业生统一分配制度寿终正寝,许多学生需要到劳动力市场谋职就业。随着国有行业企业对职业教育的投资逐步萎缩以及职校毕业生就业日益艰难,职业教育的生存和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危机。尤其是企业举办的技工学校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有的停办、有的停止招生。1995至1997年技工学校招生人数一直徘徊在73万人左右,1998年跌至57.86万人,比1997年下降了21.17个百分点。[2]
2.实行招生并轨制度对中专的双重影响
1997年底,国家教委、国家计委联合签发了《关于普通中等专业学校招生并轨改革的意见》,对现行的普通中专实行统一招生计划、统一录取标准、学生缴费上学,结束了多年来在招生计划、新生录取以及收费方面的双轨制。招生并轨改革的进行,对中专的发展产生了双重影响。一方面,并轨之后中专生均需交费上学,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办学经费短缺的压力。同时,毕业生不包分配使中专学校的发展不再受劳动指标的限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扩大招生规模。另一方面,改革也加大了中专学校办学的难度。自中专恢复招生以来,中专生一直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毕业生历来实行统一分配制度,这种制度虽然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单位办学的积极性,但却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中专学校的生源质量。实行招生并轨制度以后,中专不仅全面收费,而且在就业方面也由统一分配改为不包分配,其吸引力迅速下降,中专的发展面临极大的挑战。
3.高校“扩招”强化了职业学校生源危机
自1997年高校招生全面并轨、1999年高等学校扩大招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逐步向“大众化”的方向迈进,高考最低录取分数线出现较大幅度下降,越来越多的学生有了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就个体的教育选择而言,如果说在此之前人们主要是在“是否上学”之间作出选择的话,那么这一时期就已经转变为对“教育类型”进行选择。普通高中的规模主要取决于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高校“扩招”势必带动普高招生人数的增长,另外,推行经济体制改革以来,“高收费、不包分配”使职业学校失去了原有的优势,而职校又不具备独立面对市场的能力,适应高新技术发展及产业结构调整的职业教育体系尚未形成,从而导致部分职校毕业生就业推荐困难,学非所用现象比较突出,由于难以满足个体的“生计需求”,职业学校不再是人们的理想选择,而高校“扩招”更是助长了个体教育选择中的“偏普倾向”,于是出现了普通高中持续升温,中等职校逐渐下滑的趋势。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高校“扩招”进一步强化了职业学校的生源危机。
90年代中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招生总数的比例不断下降,1998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更是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首次负增长,1999年、2000年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数甚至还不及1998年。2000年,全国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总数为410.70万人,比1999年减少62.57万人。
在这一阶段,多数中等职业学校都出现了以下两种情况:一是第一志愿报名人数减少,录取“服从”志愿的人数增加;二是新生报到率降低,如,江苏省1997年中专开学后新生报到率为95%,1998年为86%。1999年全国各地中等职校报到率更创历史新低,以北京市为例,中专学校统计未报到的新生达2500多人,职业高中未报到的新生达6200人。[3] 反观普通高中,其招生数量逐年增加,增长的幅度也比较大。
上述种种迹象表明,进入90年代中期,中等职业教育步入了发展停滞阶段。这一阶段就读职校的学生与前两个阶段相比,具有以下特点:学习成绩较差,多数学生因考不上普高而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由于受到以往学业失败的经历以及社会上鄙视职业教育观念的影响,职校学生的自我评价不高,对个人未来发展信心不足;出于提高自身学历、继续深造以及延缓就业等方面的考虑,许多学生将升学作为首要目标。
(四)艰难的复兴:2002年至今
2002年,第四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首次由国务院召开的专门研究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会议。会议明确了新时期职业教育的重要地位,提出了一系列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国家发展职业教育的力度。职教大会后,中等职业教育逐渐走出低谷,招生人数逐年增长,出现了积极的发展势头。至此,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进入了艰难的复兴阶段。2002年至2007年间举办的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其规格之高、数量之多、力度之大,为历年所罕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成为职教政策的核心。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在这一时期如火如荼地展开,成为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最引人注目的一部分。
1.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制度改革
实行指导性招生计划,自主确定招生规模。2001年初,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做好2001年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从2001年起,各省(区、市)教育行政部门和招生部门应不再单独组织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考试。2002年招生工作通知中进一步强调,各类中职招生学校可根据各自的办学特点采取提前招生、自主招生、推荐注册入学、集中录取、多次录取等招生形式,实行灵活多样的招生录取办法。
中等职校招生范围逐步扩大。目前,应往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和结业生、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城市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及其他社会成员均已成为中等职业学校的招收对象。这些政策措施的实行进一步拓宽了职业学校办学渠道,增强了职业教育的适应性,促使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制度更加灵活开放,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真正成为面向社会全体成员的教育。
中等职业教育百万扩招。2005年3月,全国职成教年度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2005年中等职业学校要在2004年的基础上增加招生100万人。同年11月7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提出2006年中等职教要继续扩招100万人。据统计,2005年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基本完成扩招100万人的任务,招生人数达到655.6万人。2006年中等职业教育招生人数达到731.4万人,比2005年增加75.8万人,增长11.6%,连续两年增速超过10%。数据显示,2006年,中职招生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总数的比例为45.6%,比上年提高2.9%,是2000年以来提高最快的一年。与此同时,高中阶段普职招生比例进一步缩小,从2001年的58.2∶41.8缩小到54.4∶45.6。[4] 可见,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制度改革已初见成效,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实现了规模性复苏。
2.中职生的基本状况
谈及2002年以来中职生的情况,中职教师一致认为,在校生增多令其喜忧参半。多数中职教师表示,随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的回升,学生质量呈现下降趋势。由于这一阶段的中职扩招,将招生对象瞄准从前没有机会获得高中教育的学生群体或亟待提高职业技能的各类社会人员,使得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对象与前几个阶段相比,类型更加多样,情况更加复杂。就学生群体而言,生源“不是向上挖,而是向下挖”,在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也对学校管理、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为了对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状况进行分析,笔者及项目组其他成员于2007年9月对哈尔滨市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对象进行了一次现状调查。此次调查显示,哈尔滨市的中职生具有如下特点:大部分来自经济困难的家庭;就读职校成为多数学生的“无奈选择”;学生自我评价低,自我效能感差;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缺乏恰当的规划设计;对职业学校的满意度不高等。
近年来,也有部分研究者对其他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家庭状况、学业成绩及就读职校的原因等进行了调查研究,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2002年,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超过8万人,大部分学生把进入职业学校作为“次等选择”,其生源主体的文化成绩在同龄学生群体中排序为50%以外。上海市教科院职成教研究所对1500名职业学校毕业班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职业教育几乎成为低质量教育的代名词,调查对象中1/3的人认为,职业教育缺少文化知识教育,1/3的人认为职业学校学习风气不好,1/5的人认为职业学校专业设置陈旧,只有15%的初三学生及其家长愿意选择职业教育。[5]
上述调查资料显示,这一阶段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数量虽然有所增加,但学生及其家长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并没有明显提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这一时期一种新的现象悄然出现,令人们意识到中等职校教育对象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群体。2006年9月,新商报报道了一则“本科毕业生回炉重造,准大学生放弃高校,技校招生引来9名大学生”的消息。这则消息的公布引起了强烈反响。一面是高校扩招带动“普高热”,一面是准大学生弃高校选职校,而这两种教育选择又都围绕着“就业”进行。初中毕业生视普高为首选,主要目的是上名牌大学而后获得一份体面的工作;而准大学生读职校也与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直接相关。无疑,在市场经济的今天,哪类教育更能帮助人们获得满意的工作(或有助于其今后的发展)就更易得到人们的认可。
2002年至今就读中等职校的学生与前几个阶段相比,表现出如下特点:第一,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复杂多样,且以各类弱势群体为主。第二,大学生就读职业学校,新现象引起新思考。第三,以升学为目标的学生数量居高不下。
二、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对象的变化趋势分析
(一)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范围逐步扩大
自1978年至今,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范围不断拓展,从以招收初中毕业生及少量高中毕业生为主逐步扩大,见图1。中等职业教育已逐渐成为面向人人、面向全社会的教育。
图1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范围变化
(二)中等职业学校中考试失败者的比例逐渐增加
1978年至80年代中期,初中升高中的名额还很有限,竞争比较激烈,加之职业学校毕业生有较好的就业去向,因而能够考入技校、职高已属不易。由于中专生可以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能够成功进入中专的学生普遍属于中上等生。可以说,这一阶段的职校生大多是学习成绩良好的学生。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由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符合用人单位要求,受到市场欢迎,就业形势好,良好的就业情况为中等职业学校带来了充足的生源。进入中等职校需要经过一番较为严格的选拔,学生的学业成绩自然比前一阶段又有提高。进入90年代中期以后,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开始陷入停滞状态,甚至出现衰落的迹象,招生人数减少,录取分数下降。为了遏制招生数量下滑的趋势,中等职校逐步降低了入学门槛,尤其是从2000年起,允许学生凭初中毕业证报名入学,令职业学校基本放弃了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要求,生源质量大幅下降。2002年以来,尽管招生数量有所回升,但生源质量并无提高的迹象,这一时期职业学校招收的应往届初中、高中毕业生和结业生,其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以无缘普高或高考落榜者居多。
(三)来自经济困难家庭以及非常态家庭的学生逐渐增多
1978年至90年代初期进入中等职校的学生来自工人、农民等体力劳动者家庭的比例较大,家庭经济比较困难。由于中专生和技校生可以享受助学金,且中等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情况良好,吸引了一批家境贫寒而学业优秀的学生进入职业学校求学。90年代中期以后的中等职校生,其家长大多为就业水平、受教育水平、收入水平较低的普通劳动者。这一时期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来自非常态家庭的学生比例较高。目前,城市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中,大约有10%以上来自因丧偶、离异、子女长期交由他人抚养等形成的非常态家庭。随着我国贫困学生助学制度的建立和完善,相信会有更多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并顺利完成学业。
(四)学生选择职业学校的主要原因有由“就业”转为“升学”之势
1978年至90年代初期,“就业”是学生选择就读职业学校的主要原因。进入90年代中期,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部分企业减员增效,就业形势日益严峻,加之招生并轨制度的实行以及高校“扩招”的全面展开,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巨大冲击。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开通了应届中职毕业生对口升入高等职业院校的通道,以“升学”作为选择职业学校主要原因的学生逐渐增多。2002年以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多次强调中等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各地纷纷采取措施缩减中职学生“对口升学”的名额。尽管升学机会减少,升学管道缩小,但以升学为目标的学生数量却未出现明显下降。能够提供升学机会已经成为学生选择中等职业学校的重要原因。
(五)中等职校生的自我评价逐渐降低
1978年至90年代初期正值中等职业教育逐步恢复、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由于中职学校的口碑较好,在此期间就读职业学校的学生自我评价较高,人生态度积极。90年代中期以后,中等职业教育日渐衰落,生源质量有所下降。由于受到以往学业失败经历的影响,职校学生的自我评价大不如前。同时,社会舆论的负面影响也加重了职校学生的自卑感。这必然会影响职校学生的未来发展。
(六)学生对中等职业教育的满意度下降
1978年至90年代初期,随着中等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学生及其家长对职业学校的满意度与日俱增。进入90年代中期,受前述各种因素影响,人们对职业学校的满意度逐渐降低,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教学设备、学校管理、收费情况、实习安排、就业情况、升学率以及职校生的社会地位等方面都表现出不满情绪。随着满意度日趋下降,中等职业学校渐渐沦为人们的次等选择。2002年以后,随着中等职业教育扩招及一系列职教政策的推行,职校的招生人数逐年增长,标志着中等职业教育在规模上的复苏,但由于人们对中等职教的认可度较低,其复兴之路依然漫长。
通过对中等职业学校教育对象的历时性考察,本文认为,自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中等职业教育从“大多数”人的“理想选择”逐渐沦为弱势群体的“无奈选择”,而这种转变是与中等职业教育的兴衰相对应的。当中等职业教育能够满足个体的生计需求和发展需要时,就会吸引大批优质生源,进而获得较好的发展;当上述双重价值出现消减时,就会成为个体的次等选择,而生源质量与数量的下降又会导致中等职业教育走向衰落,进而陷入恶性循环。目前,中等职业教育只有能够帮助人们实现合理就业并能赋予个人向上流动的能力、提供向上流动的渠道,才有可能成为“大多数”人的“理想选择”,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复兴。
收稿日期:2008-03-11
注释:
① 本文认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兴旺和衰落均与两项指标有关,一是显性指标,即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一是隐性指标,即人们及市场对中等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只有当中等职业教育成为“大多数”人的“理想选择”时,才有走向兴旺的可能性,不符合其中任一指标,都不能说中等职教获得了兴旺的发展。在梳理历史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如果以上述指标为依据,那么,改革开放以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似乎经历了一个兴衰历程,并于2002年进入了艰难的复兴阶段。本文据此对1978年至今这一历史时期进行了划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