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的股价被高估了吗?_股票市值论文

中国人寿的股价被高估了吗?_股票市值论文

国寿股价是否高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股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剥离资产差异之后得到国寿、平安和太保的市值资产比分别为61%、54%和45%,国寿的估值高出平安和太保13%和36%;P/EV高出平安和太保约40%。而市场人士对其高估的理由细究之下并不成立。

从各个角度看,中国人寿的估值都要高于其他两家保险公司。截至10月10日的股价,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和中国太保的市净率分别为4.4、2.5和2.1倍,P/EV分别为2.2、1.4和1.4倍,市值资产比分别为61%、32%和34%。

国寿为何能享受如此高的估值溢价呢?

高估值理由

综合市场参与人士的观点,主要理由有以下四个:

1.负债成本更有弹性

相对于其他两家保险公司来说,中国人寿的负债成本更有弹性,在投资收益率下滑的背景之下,这无疑对投资者来讲是好的,因为投资收益率下滑能较多的被负债成本的下滑所消化,从而使投资者因投资收益率下降而蒙受的损失减小。

国寿的负债成本更有弹性最主要的原因是上市时剥离了高利率保单,而其他两家公司均保留了高利率保单。到目前为止,平安和太保的高利率保单准备金占其寿险准备金的34%和23%,负债成本是固定的,均在6%左右。

由于高利率保单负债成本是固定的并且较高,使得投资收益率下降的时候,负债成本并不会随之明显下降,从而导致负债成本较为刚性。而国寿没有利差损保单,且其准备金中分红险的比例很高,当投资收益率下降的时候,分红险的负债成本会迅速跟随其下降,因而其负债成本更具弹性。

2.纯寿险业务,理应享受高估值

从目前市场估值情况来看(以市净率为例),寿险高于银行和财险。由于国寿是纯寿险业务,从总体上来看理应享受更高的估值。我们认为这一点无疑是有道理的,但关键在于度。我们将平安和太保的非寿险业务(不含集团,因为三家保险公司都存在一定的冗余资本,为作一致比较不剔除平安和太保的集团本部净资产)按1.5倍市净率来估值,得到剔除非寿险业务的市净率为2.9倍和2.1倍,仍然远远低于国寿。将非寿险业务按10%的市值资产比来剔除,得到平安和太保的市值资产比为40%和37%,低于国寿的61%。将非寿险业务按照1.5倍净资产从内涵价值中剔除,得到平安和太保的P/EV为1.8倍和1.6倍,低于国寿的2.2倍。

3.央企背景

中国人寿是央企,而其他两家没有该背景。作为央企可能的优势在于:1.能获得优质的投资资源;2.面临困境时得到国家援助的可能性更大。

这两点理由都是站不住脚的。央企和政府之间的界线往往较为模糊,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之下,央企往往更有可能替政府承担一部分义务,而在经济良好的情况下会从政府拿到一些优质的投资项目。所以我们认为对于国寿来讲,现在很可能是进入还债的阶段而不是收获的阶段。即使我们认为还能拿到优质的投资项目,现在的财富效应也大幅降低,不能获得太高的溢价。以国寿值得称道的投资中信证券为例,按现在股价来算,国寿的收益为105亿元,若要将国寿的估值拉到平安的水平(市净率从4.4倍降至2.9倍),那么需要有6个((5620/2.9-1274)/105=6)像中信证券这样的投资项目,如果考虑到税和准备金的因素,需要这样的项目个数会更多。

目前保险行业的资产中有较大风险的就是10%左右的权益投资,负债中新产生利差损保单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因为保证利率很低),因此保险行业产生严重问题的可能性非常小,因此需要国家援助的可能性比较小。

4.流通市值更小

国寿的流通市值接近300亿元,而平安的是1000亿元,如果考虑到年底的解禁太保的流通市值还有近350亿元。由于流通盘较小,小非的抛售压力较小,因此享受更高溢价。对此我们认为对小非最恐慌的时候应该即将过去,主要的原因有两点:1.资金紧张的压力将随着央行放松银根而缓解,没有不顾一切抛售股票缓解流动性的理由;2.目前市场的估值水平较产业资本的估值水平溢价已经相当有限,抛售的动力也不足。既然小非抛售的动力和压力均不足,那么流通市值小并不能成为国寿高溢价的理由。

估值溢价缺乏支撑

如果将合理的两个因素剔除掉再来看估值水平的差异,能否支撑估值溢价呢?

国寿和其他两家公司最主要的估值差异理由在于:1.没有非寿险业务;2.没有利差损保单。剥离后的估值水平应该没有明显差异,因为1999年之后销售的保单在负债成本的弹性上国寿和太保情况差不多,与平安相比更高一些(因为平安在今年销售的保单中非传统险的比例更高)。

将非寿险业务按照1.5倍的市净率来剔除,将利差损保单按照内涵价值报告中所列1999年以前高利率保单的有效业务价值来剔除;剔除非寿险业务的资产,再剔除高利率保单对应的准备金;我们对资产的剥离方法是这样的,将非寿险业务按照1.5倍的市净率来剔除,再剔除高利率保单对应的有效业务价值。

剥离之后得到国寿、平安和太保的市值资产比分别为61%、54%和45%,国寿的估值高出平安13%和36%。剥离之后得到国寿、平安和太保的P/EV分别为2.2、1.6和1.5,国寿的估值高出平安和太保约40%。显然,国寿存在明显的高估。

合理的市值资产比应该是多少?假设我们给予保险行业20倍的市盈率,长期来看合理的ROA水平在1.5%~1.7%,由于市值资产比=P/E×ROA,所以合理的市值资产比应该是30%~35%,而目前国寿的市值资产比是61%,平安和太保的市值资产比是32%和34%,因此平安和太保的估值基本降到位了,而国寿则有所高估。如果我们依然按20倍市盈率来算,那么现在的市值资产比隐含的ROA水平是3%,这只有在去年牛市的顶点才达到过。

那么,从资产管理和负债管理能力来看,是否可以找到国寿高估的支撑呢?

从短期来看,对净资产和净利润表现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对资产的管理。股市每波动10%对净资产的影响是4%~6%。而负债方的变化对于净资产的影响则不会有这么敏感。最为关键的资产管理大家没有明显差异,而负债管理有差异但不重要,因此保险公司的估值不应该存在明显差异。

标签:;  ;  ;  ;  ;  

中国人寿的股价被高估了吗?_股票市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