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1998年需求不足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需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8年需求全面萎缩
从1997年开始,中国的国民经济运行可以说发生了历史性的一个大转折:从几十年的供给不足和需求过旺转向了供给过剩和需求不足。对经济运行不同的判断和对经济前景不同的预测,将会有不同的政策主张。有一部分经济学家认为,在中国,由于速度和攀比及软约束的体制,加上政治动员,需求很容易过旺,经济很容易过热。因此,实施适度从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应当是一项长期的任务。
1.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是总需求拉动不足
其实,决定国民经济运行和增长的供给、需求及其与之有关的体制结构,在过去的两年中发生了根本性和巨大的变化。不认清这些深层次的变化,就无法理解我们今天刺激总需求扩大和拉动经济增长的艰难性。
一些同志对总供给和总需求与经济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没有弄清楚,以至于我们在今天总供给大于总需求的情况下,还常常听到“要加快技术进步,提高劳动生产率,扩大产出来保证经济增长8 %”等等这样的似是而非的经济主张。
国民经济增长,一方面是由供给推动的,供给的后面是生产能力。当经济运行供给不足而需求过旺时,生产能力的建设,从而增加供给,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矛盾。如果生产能力增长增加的供给平衡不了需求过旺,缺口部分将由物价上涨来结清,也即会形成程度不同的通货膨胀。而另一方面,国民经济的增长,也需要需求的拉动。从国民经济供给与需求的循环看,不断增长的生产能力产出的日益增加的供给,也需要有不断增加的需求来进行吸收和平衡。即消费品供给需要由消费需求吸收和平衡,储蓄品供给需要由储蓄转化为投资需求来吸收和平衡,出口供给品需要由国外需求吸收和平衡。没有相应的需求,需求小于供给,一部分供给品无法由需求吸收,国民经济运行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循环就不能正常进行,国民经济增长就缺乏拉动力。
今天,国民经济增长遇到的主要矛盾不是需求过旺,而是供给过剩。供给是由生产能力决定的。经过改革开放以来二十年的努力,我们完成了满足人民大部分需要的较为完整的加工工业体系的建设。国内各地竞相上前一时期收入需求弹性较大、价格较高的彩电、冰箱、空调等加工工业,使这些产业在市场上的供给已经饱和。而对外开放以后,进口品日益增加,进口零件在国内组装并销售在国内的产品也日益增加,加上走私屡禁不止,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国内总供给。即使像石油、成品油、电力等在过去非常短缺的基础工业产品,今天也出现了过剩现象。目前来看,国内积压了1万亿元人民币左右的过剩供给品。而且, 估计全国有1/4的生产能力过剩。这种情况下,如果还说主要用增加生产能力来推动经济增长,那只是没有弄清经济学常识的一种想当然的想法。从国民经济运行的两个方面看,任何项目投产、技术进步、收入增加、规模经济、投资增加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后只能归结为供给推动和需求拉动。没有供给和需求以外的第三种力量来决定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快慢。那么,从总需求拉动方面我们遇到了什么样的难处呢?总需求分为投资需求、消费需求和出口需求。我们下面分别就其进行分析。
2.融资体制转轨使储蓄不能正常地转化为投资需求
一些同志认为,我们的体制是速度攀比和预算软约束体制,中央一有号召,贷款马上会放出来,投资需求很快会膨胀,经济立刻会过热。其实,这种时代已经过去了。十五大以后,融资体制从过去的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并重的体制过渡,东亚金融风暴对我国金融界过去的的随意放款提出了严重的警示,金融监管加强。这样,金融机构贷款开始谨慎,地方政府对银行贷款的倒逼压力减轻,所谓的“计划指标一上去,地方就上项目,银行就放贷款;企业有困难,找政府,银行也放贷款”的现象已经逐步成为历史;从现在来看,地方和部门的官员,逐步开始注意投资项目的科学和民主决策,开始注意可行性研究,开始以市场需求定投资项目,项目投资也十分慎重起来;而银行信贷员从过去的官办银行,权力放款,转向存贷挂钩、风险管理后,一些信贷员分析调研贷款风险效益的素质不高,死守柜台,致使贷款不能放出去;而居民的储蓄存款虽然一再降低利率,往资本市场和消费市场上引出资金,但是由于资本市场不完善、上市企业质量不高、缺乏基金管理人才,加上私人投资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及向银行存款为了保险意识等种种原因,储蓄不能相应地向直接融资分流。
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最重要的是储蓄供给要顺利地转化为投资需求。银行储蓄是什么?就是居民将不当期消费的供给存放在了社会上,在银行的存款只不过是其价值代表。如果银行不能将这些存款再贷出去由他人购买进行投资和消费,这些储蓄起来的供给品则表现为仓库中的积压品,即总供给的过剩。从我国目前储蓄转为投资需求的体制来看,间接融资渠道逐步地在萎缩,而直接融资渠道则不能相应地拓宽,使储蓄不能顺利地转化为投资需求。这是一个目前我国总供给过剩总需求不足的深层次体制性原因。因此,从储蓄转化为投资的渠道看,我们可以说,过去的国民经济一放就热的时代已经成为历史。
3.城镇消费需求结构断档
从消费需求看,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发生断档。消费结构形成需求结构,需求结构对应地刺激发展相应的产业结构,而且产业结构的升级有它一定的长期的变动规律:随着收入的不断提高,消费结构中先是需要温饱,刺激粮食加工和纺织业的发展,后是需要居住环境,刺激住宅业的发展,再是生活方便,刺激一些耐用消费品工业的发展,再是追求生活的娱乐,刺激彩电等加工工业的发展,再后来有小汽车、旅游等等方面的消费。
传统的住宅供给制度,使城镇居民的消费结构中,先行消费彩电、冰箱、空调等等,但是对于住宅的支出比例则小于世界性收入成长与消费结构变动的规律。发生了彩电、冰箱和空调都消费得差不多了,但是不用拿钱来买住宅,或者没有钱来买住宅,或者将钱存起来等着单位分住宅。当然,国家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在加快住宅制度的改革步伐。但是,将住宅体制调整到居民正常地购买住宅,还需要一个时间和过程,并且住房贷款、销售和价格体制也要相应进行改革,还要等一大部分居民收入的相应增长。
而城镇居民小汽车大规模的消费,还受到购买能力、养车能力、道路交通、停车车位等方面的限制。除此两项之外,城镇居民几乎没有大的消费需求热点。
4.职工下岗导致一部分消费需求萎缩
城镇居民消费需求还受到下岗职工数量较多的影响。下岗放假职工较多,一是本身收入减少,消费支出缩减;二是影响在职职工工资水平的提高,因为大量的下岗职工,抑制了工资较大幅度上升的可能,甚至会降低在职职工的工资水平;三是一部分下岗的职工和相当一部分在岗的职工,为了生活保险,将会更加谨慎地消费,将钱存在银行中,作为生活保险,即使降低利率也不从银行取出消费。因此,国有企业减人增效,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总需求的水平。
5.农民增收增需有一定的艰巨性
消费和投资方面,另一具有需求潜力的市场是农村农民的需要。经济学界也提倡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但是,中国农村农民投资和消费需求的增长受到近几年收入增长缓慢的制约。曾几年前,经常听到学术界抱怨农产品价格不合理,影响了农民的收入。现在来看,许多农产品价格水平已经与国外农产品价格水平看齐,通过再用农产品价格上涨来实现农民增收的办法空间已经十分有限。特别是今年,菜、肉、果、蛋、禽价格水平比去年均有下降,一些品种下降幅度较大。农民在这些产品上增产不增收,甚至亏本。另外,乡镇煤炭、木材、造纸等也受到环境资源保护、体制改革和市场不旺等方面的影响,产量下降,收入减少。国家近几年用减轻农民负担的办法来增加农民的收入,这对稳定农民生产,增加农民对生产的投入,都有好处。但是从增加需求方面来看,农民负担过重时转移为乡村干部的消费需求,与农民减轻负担后自己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在其形成的需求量上差别不大。而这几年乡镇企业的发展,自身也处于结构升级、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面临城镇中小企业发展、国有企业改革、市场竞争加剧、经济萧条等这样一个格局之中,通过大规模发展乡镇企业来大幅度增加农村农民的收入,也遇到一定的困难。
农民收入增长幅度很小时,人口众多,只能给适应这样一个收入水平的产品提供足够的市场容量,但是若要让其大量购买高一个层次的消费产品,必须使农民收入有相应的增长;否则,不会在农村有这种产品广阔的市场。比如,购买彩电、冰箱、洗衣机等等产品,农民的年收入得有一个较大幅度的增长,才能有相应的购买能力。就农民人数为8 亿多计,整体上每人在农村年增长100—200元人民币很困难,而这样的增收幅度能增加需求规模也就在800—1600亿元人民币之间, 由于收入在消费项目支出上的分散性和低水平,不可能发育大规模的彩电、冰箱和洗衣机等高一个层次耐用消费品的需求市场。
因此,关键的问题在于农民增加收入幅度的大小。增幅过小,虽然农民可能增收,但是对于扩大市场容量和改变市场结构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总之,消费方面,虽然8 月份社会零售消费品总额增长速度有所加快,但是1—8月份增长率为7.3%,远低于去年同期13.6 %的增长速度。 其中国有经济的零售销售额负增长5.2%,而个体经济增长速度则为14.8%。
6.出口需求萎缩
出口需求受到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对拉动经济增长的力度明显减弱。1997年8.8%的增长速度中,投资拉动约为2.2%,消费约为4.9 %,出口约为1.7%。今年前8个月出口比去年同期增长5.5%,8月份,相对于1—7月增长速度又回落了1.4个百分点,出口呈逐月下降趋势。 本国生产的货物出口,要在国内投放工资、采购等货币,形成需求;而泰国等国家的出口结构与我国在一些方面有相似性,其货币对美元贬值,必定要影响我国出口产品在世界市场的价格竞争力,使出口增长幅度下滑。目前,由于我国人民币坚持不贬值,而其他周边国家的货币贬值,并且许多发展中国家几十年的工业化发展,加之发达国家产业生产能力的扩大,形成许多产品世界性的过剩,而且还出现了世界性的不景气,即世界性的需求不足,这将对我国日后的出口形成较大的阻力。另外,一年近千亿元的走私也影响到国内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使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并且,从需求乘数的作用看,过剩有它的乘数效应,即千亿元的走私,会导致国内数千亿元需求的萎缩。
综上所述,1998年的需求不足,是投资、消费、出口等三个方面需求都发生萎缩的结果。问题的严重性在于,融资体制的转变不是一个月或者几个月就能调整过来的事情,消费结构断档、农民增收缓慢、国企劳动力结构调整等等也不会一年内就可以解决,而亚洲金融危机还见不到彻底结束的期限。因此,主观上想让国民经济热起来,也将会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所谓的经济很容易过热的判断可能过于轻率,原因在于没有深入地分析目前的经济运行,或者对过去扩张性经济发展留下的印象太深。实际上,面对现实,我们不可掉以轻心,处理不当,国民经济甚至极有可能会陷入两三年的严重萧条过程之中。
通货紧缩和物价负增长对国民经济运行的危害
就当今世界来看,世界经济的主要矛盾是通货膨胀,还是经济萧条,引起了经济学家们的激烈争论。因此,是继续将抑制通货膨胀当做第一目标,还是将放松银根,防止可能出现的经济衰退当做当前的首要任务,成为许多国有经济政策选择的十字路口。相当多的国家,包括美国选择了反萧条的经济政策。
就我国来看,今年商品零售价格总指数,1—8月份为上年同期的-2.4%,8月份为上年同期的-3.3%。前7个月通货逐月处于紧缩状态, 8月份零售物价因水灾影响比7月有微弱上涨,为0.6%;1—8月份生产资料价格总水平比去年同期下降5.5%,8月份价格比7月下降1.7%。长期以来,通货膨胀有害论在国内主流经济学中根深蒂固,大多数人对通货膨胀深恶痛绝,而且世界性的经济组织,包括世界上一些著名的经济学家,一再提议发展中国家要控制通货膨胀率。而对通货紧缩却视而不见,对它对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危害性认识不清。实际上,在我们的金融体系中已经形成的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这种金融体系的压力,如果不逐步和慢慢地以通货膨胀的方式消化,则会突然以金融风暴的方式消化。
1.逐年积累的不良资产已经形成了巨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对于中国和亚洲一些银行中不良资产比率较高国家通货膨胀的内在形成机理应当从这些国家的实际运行过程去考察。而不应当将教科书里或者西方一些国家通货膨胀形成的原因去照搬照套。值得指出的是,在亚洲,房地产及股市膨胀泡沫、项目报废及企业亏损的漏损性泡沫、利息率高估泡沫和汇率高估泡沫等向金融体系转移和积累,在金融体系中形成了比率较高的不良资产。在这些国家中,这些不良资产是形成通货膨胀压力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
第一,漏损泡沫形成通货膨胀压力。厂商和居民将有商品和劳务供给保证的一部分收入存入金融系统,金融系统贷给债务人,厂商利用借款购买这部分供给品,进行投资生产经营,创造出比所借要多的劳务和商品,并在约定的时间内还回包括金融机构成本和利税及存款人利息的本金和利息。但是,由于建设项目报废、企业亏损、厂商破产,没能按约还回或者少还了本金和利息,而存款人的本金无法相应核销,其利息还要加计,于是漏损成为没有实际商品和劳务供给的虚假的名义价值,即通货膨胀压力。
第二,利率高估泡沫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企业的盈利指在运用一定的物品和劳务进行生产经营后,能生产出比运用的物品和劳务多的物品和劳务。一个国家在一定的时期,有它一定的平均的盈利水平。当政府脱离产业平均利润率而实行高存贷款利率政策时,虽然由于吸引收敛资金于金融系统,减少了需求而可能使当时的通货膨胀水平下降,但高利率致使企业发生的亏损及欠息,使给存款人所记的高利息程度不同地没有相应的新增商品和劳务供给的保证,成为虚假的名义价值。因此,经济学分析需要重新思考。在低效率和高负债国家中,高利率政策实际上是将前期应当发作的通货膨胀在金融系统中加以推延,并且积累更大的通货膨胀压力。
第三,股市和房地产膨胀泡沫向金融系统转移形成通货膨胀压力。在企业资产向股票市场出售和房地产向不动产市场供给时,它们的价格也许是均衡价格,也许相对偏低;偏低的价格随着二级市场供求的校正,上升到均衡价格。然而,投机需求过旺时,A投机资金吹起泡沫, 又抽回资金,在股价起伏中转移B投资人的收益, 并且消费了其价值所代表的商品和劳务,或者将其储蓄,让渡给他人消费。然而,当B 投资者是由贷款投资股票和不动产时,如果股市和房地产价格下跌,并且B 在约定的还本付息时间内,股市和不动产市场价格不再相应上升,不能赚回相应的本金和利息,则一部分贷款资产就变成了没有企业资产和房地产供给保证的通货膨胀压力。归结起来,这些就是我们这样一个高负债国家实实在在的不良资产型通货膨胀压力。
2.不良资产的化解和萧条可能使积累的泡沫突然释放
银行不良资产,实际是转移给金融系统的各种泡沫,它们要以不同的方式逐年加以消化。最好是国家财政有钱注入,核销不良资产,但是财政没有能力注资消化如此规模的不良资产。今年虽然财政向银行借款2700亿元资金,又作为银行的资本金注入。但是,这是一种虚拟的注入,只不过是将一部分企业无法还回的不良债务由财政承担而已,银行资产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善。
最好的消解金融系统泡沫的方式是持续地提高投资项目、生产经营企业的经济效率。只要其资产盈利率大于负债率和利息的乘积,投资者和经营者就能还本付息;而资产盈利率等于或者大于平均利息率,则会还本付息后有余,补充企业的自有资金,降低企业的负债率,减轻金融系统注资的压力,减少金融系统的风险。只要不再在金融系统中形成更多的不良资产,持续的效率提高和经济增长,使金融系统中原有泡沫资产的比例会越来越小,直到不足以引起金融风险,从而消除金融系统的资金周转危机。但是,我国国有工业企业的税后资金利润率从1978年的15.5%下降为1997年的0.8%,1998年1—8月, 国有工业企业效益比去年同期又有所下滑。因此,从经济效率的变动趋势来看,以提高效率的方式消化不良资产,近两年是不现实的想法。
最极端消解银行不良资产的方式是币值改革。视金融系统总资产中不良资产的比例,比如按照低估25%或者更高的比例,再考虑流通和手持的货币,新币换旧币,用新币面值收缩旧币面值的办法来收缩金融系统中资产的面值,从而消除泡沫。实际是一方面收缩存款人的购买力,一方面消除金融系统中由于项目报废、企业亏损、法人破产、利率太高、股市和房地产市场泡沫转移等原因造成的实际上无虚有的帐面资产。然而,币值改革则是万不得已时才使用的一种震动和弊端很大的办法,难点在于不容易得到持币者对于币值改革的广泛的理解和认可。因此,效率不高的高负债发展模式国家,即金融系统中不良资产较多的国家,其不良资产消化的较为缓和途径主要就为逐年一定幅度的通货膨胀。
提高效率是通过增加供给品来平衡虚假需求的方式。币值改革,是通过货币面值缩水来核销银行中不良资产的一种方式,而通货膨胀则是将银行中虚假的需求释放给全社会供给品,通过价格上涨方式平衡虚假需求的方式,币值改革和通货膨胀两种方式正好相反,但都能用来消化不良资产。
但是,今年消费和生产资料物价一直处于负增长状况。前半年货币趋于紧缩状态,在中央采取一系列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后,至8 月底,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15%,M1同比增长10.9%, 这两个数字与7月份的数字相比并没有太大的差别(7月份M2同比增长15.5%,M1 同比增长10%)。但是,月环比增长幅度有所下降。虽然,货币供应量后期有所增加,但从全年看,仍然处于紧缩格局:大量发放国债,增加财政投资后,由于投资增加,货币供应也增加,但这种财政投入增加而投放的货币与因企业和居民投资和消费增加引起的货币供应增加有所区别。一旦国家借债规模下降,而企业和居民投资和消费不能顺利地启动,则货币供应从长期看还是有可能收缩。这种紧缩对国民经济运行是有害的。
首先,萧条,即通货紧缩的危险,在于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债务关系更加恶化,企业往银行积累更多的不良资产,使通货膨胀压力更大。因为,萧条使市场需求不旺,价格低迷,企业因销售不出去产品,或者低价销售赔本,不得不开工不足,甚至停工停产。但是,我国的企业大部分负债很高,企业资产很大比例是银行的债权资产,一旦企业低价销售、开工不足或者停工停产,企业就无法正常地向银行还本付息,转移因萧条导致的不良资产,使企业与银行之间的债务关系更加恶化。
其次,物价负增长,流通中的货币紧缩,意味着银行资金来源方流通中的货币项增长缓慢,或者负增长,这加大了银行资产的风险。因为流通中的货币可视为银行发行货币利润,可以用来再贷款,也可以补充银行的资本金。如果流通中的货币项规模缩减,加上不良资产,使银行的运行面临更大的周转困难和挤兑风险。也就是说,虽然不良资产因萧条中企业与银行债务关系的恶化而增多,但是物价负增长,使金融体系中的不良资产——虚假价值不但不能通过通货膨胀向总供给释放,而且由于货币供应绝对量减少,使不良资产比例显得更大,也即泡沫——不良资产压力增大。
在企业高负债的国家里,如果效率很低,萧条时再加上企业开工不足和停工停产,价格很低,债务关系恶化,流通中货币缩减,意味着向金融体系这样一个液化气罐中进入的液化气越来越多,压力将越来越大,若不引起足够的重视,极有可能酿成液化气罐爆炸——金融体系中积累的泡沫突然释放——金融风暴。
标签:国民经济论文; 不良资产论文;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论文; 经济泡沫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国内宏观论文; 银行系统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经济学论文; 银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