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学课堂教学中,需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意识、积极主动地去探究知识;训练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通过亲身体验掌握知识;给学生提供独立发现的自由环境和空间,让他们通过不断的创造性活动来培养创造性思维。
关键词:探究性 动手能力 课堂教学
探究性学习是学生从问题或任务出发,通过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以获得知识和技能、发展能力、培养情感体验为目的的学习方式。其中动手操作是小学小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活动方式之一。那么,在小学小学课堂教学探究性学习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呢?现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创设和谐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往往来自于一个充满疑问的情境。教师为学生精心创设动手操作的问题情境,提供其参与的机会,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习成为其内在的心理需求。
例如,在认识三角形时,教师从红领巾、小队旗的形状等引入新课后,请学生在本子上任意画出两个不同形状的三角形,通过画,引导学生说出三角形是怎样的图形,得出:三角形是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平面图形,它有三条边三个角。为了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感性认识,准备好3厘米的小棒3根,4厘米、2厘米、8厘米长的小棒各一根。先请学生用8厘米的小棒去搭三角形,学生发现:随便配上哪两根小棒都不能搭成三角形,为什么呢?学生说:这根小棒太长了,那两根小棒太短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把它换掉,你们能搭吗?”学生们互相讨论,结果搭成了各种三角形。学生兴趣盎然、积极主动地投入新课学习。
二、适时引导操作,促进学生的主动探索
实践活动提倡“做中学”,也就是让学生在各种各样的操作探究、体验活动中,去参与知识的生成过程、发展过程,主动地发现知识,体会小学课堂教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培养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操作中,把抽象的小学课堂教学知识变为活生生的动作,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知。在对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并非无目的地放手让学生去“实践”,而应该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适时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抽象出小学课堂教学概念和结论。
三、建立激励机制,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与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所以在小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具,加强对学生的操作。学生在操作活动中,通过观察、分析、比较所操作对象的相同点、不同点,然后进行抽象、概括,使思维的条理性得到提高,这是促进思维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除了为学生精心创设动手操作的问题情境,提供参与的机会,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动手操作时,教师不能为了追求教学“效率”而一味要求学生按自己的演示步骤去模仿,限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教师应该建立激励机制,提出解决问题的不同途径和办法,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创造性操作。
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一课中,引导学生探究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的算法。在探究时,可先不过早地讲述算法,只是提出问题:“你们能想出几种算法,可以借助手中的学具,也可以用别的方法,在小组里讨论一下。”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充分地摆小棒、说过程,随后,在教师引导下,再让学生分别将自己拿的过程和结论有序地、完整地口述出来,然后请全班评议哪种方法比较好。教学时,课堂气氛热烈,学生交流了多种观点,收到了多向的反馈信息。最后由教师将评议认为比较好的方法再示范一遍,讲出算理,推导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具体算理。 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不仅想出了多种策略来解决问题,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同时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组与组的评价、补充中还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反思意识。“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发现理解得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律、性质和联系。”
四、注重操作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课堂教学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问题。它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发展解决问题的技能;有助于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品质,发展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反思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当学生进行了具体的动手操作之后,教师应该以语言为中介帮助学生将形象思维抽象为小学课堂教学知识,再应用于实际,形成能力。如果就停留在动手操作阶段,学生只能做到“理解”,谈不上掌握和应用,动手能力的提高也无从谈起。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合作交流的时间,让学生说说动手操作的过程,看似简单,但其实是一种思维向另一种思维转化的过程,能充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在小学课堂教学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们要充分合理地让学生进行操作活动,并引导学生及时抽象和概括,培养学生积极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论文作者:宗巧玲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7
标签:学生论文; 操作论文; 角形论文; 能力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小学论文; 《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