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乡村绿色发展研究论文

商丘市乡村绿色发展研究论文

商丘市乡村绿色发展研究

武文敏

摘要: 随着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标志着我国绿色发展工作正全面展开,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乡村治理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商丘作为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大市,其乡村绿色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本文针对商丘市乡村绿色发展现状,通过实地调研,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首先,在相关理论基础上,系统研究了商丘市乡村绿色发展现状。其次,阐述商丘市乡村绿色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再次,通过实地调研,研究一些发达地区的先进做法,并从中借鉴成功的经验。最后,提出完善商丘市乡村绿色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乡村,绿色发展,绿色经济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国外文献综述

对绿色发展而言,国外学术界主要关注的是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早在两百多年前,部分西方古典经济学家就已着手开始研究经济同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了,他们认为发展经济必须要考虑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范围,否则,资源和环境会对经济发展产生反作用。20世纪80年代,奥康纳提出了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理论,这一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的相关探究,他认为资本的高度积累会造成自然资源的消耗和衰竭,全球性的资本主义不平衡发展会加剧生态的不平衡,这种资本主义的不平衡发展对人们来说会成为一种灾难。

(二)国内文献综述

我国绿色发展的整体系统的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但我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模式中早已蕴含了绿色发展的思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一直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乡村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显现,刘燕华(2016)认为,我国广大乡村若不再转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都会面临巨大的环境挑战。他认为乡村应坚持绿色发展,而乡村绿色发展需要以低碳技术、循环技术和生态技术来作为基本发展基础。唐啸、胡鞍钢(2016)认为乡村发展的核心是“绿色发展”,要进行绿色发展就要实现乡村资源要素的绿色重组,实现绿色跨越式发展以及实现人与自然的“天人合一”与“天人互益”这三大发展目标。

全区一级耕地总数较少,共18195.82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21.91%,全区一级耕地以三十铺镇最多,其面积为4147.01公顷,占一级地22.94%,其次为东桥镇、马头镇和先生店乡。其中,三十铺镇由于其作为合肥市进入金安区的关卡,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人口聚集较多,基础建设较好,耕作条件与其他乡镇相比较为优越,所以一级地在这个镇分布最多。一级地的分布特点主要为:同时具备自然地力优良,农田基础建设丰富,地势平坦,交通发达,靠近城镇这样的主要人口聚集区,区位条件优秀,便于农产品与生产资料的交易。反之,不具备上述特点的区域基本无一级地分布。

二、商丘乡村绿色发展现状

(一)农业生产现状

不合理和不规范的使用化肥、激素、农药、农用地膜等农业投入品是乡村农业污染的主要来源。在商丘市农村地区的耕地都是一家一户的小规模种植,没有实现大规模化的种植。科学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农民很难科学规范的使用农药、化肥等农业化学品,长期不合理并且大量使用农业化学品不仅造成了浪费并且对环境造成了破坏。经过相关研究发现,在进行液体农药的喷洒时,作物表面能够附着的农药是有限的,当喷洒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反而会造成作物附着的农药量降低。大部分的药剂会直接洒落在土地上,这些药剂随着雨水流入河道,造成河流和土壤不同程度上的污染。剩下的药剂则会洒落于空气中。而另一方面,长期大量施用化肥不仅无法达到增收丰产的目的,还会造成土壤有机质下降,破坏土壤微生物生存,导致土壤板结,不利于农业生产。而且农药化肥的残留物会不同程度地渗入到农作物中,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带来潜在危害。

另外,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量反季蔬菜出现在人们餐桌上,为了保证反季蔬菜的生长,大部分村民会选择使用农作物地膜覆盖种植技术。虽然地膜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但地膜的主要成分是聚乙烯,在土壤中极难分解并且很难进行残膜回收。这势必会给乡村带来不同程度的“白色污染”。

近年来,商丘市的农村城镇化建设正处在加速发展阶段,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逐渐壮大,乡镇企业的发展一方面发展推动了乡镇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同时也造成了“污染下乡”,对乡村环境的危害逐渐显现。乡镇企业规模一般较小,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较差,缺乏资金购买排污治污设备,生产产生的“三废”直接排放造成了周边环境的污染。

(二)乡镇企业生产问题

长江边的初冬寒冷而潮湿,已经有半个月没见到阳光了。阴暗的阁楼上传来发霉的气味,和邻居家飘过来煤火煲汤的阵阵香味混杂在一起,变成了一股怪味,弥漫在这间破旧的屋子里好像已经有一个世纪了。

当前商丘市乡村旅游虽然遍地开花,但是开发模式较为单一,缺乏精品。在开发方面还是单方面的追求经济效益,如生态旅游度假村,休闲农业旅游等可以带来很好经济效益的产业,而忽视了对如木兰故里、庄周故里、黄河故道等富有当地传统文化特色旅游资源的开发。作为三商之源,商丘历史悠久,文化厚重,火文化、商文化、商宋文化、汉梁文化、孔祖文化等灿若星河,商丘市旅游发展中,忽略了对文化旅游业的传承与开发。

(三)绿色旅游开发问题

在商丘市大部分乡镇企业生产的产品中,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技术密集型产品少,其产品多为农副产品,同类农副产品中可替代性强,因此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企业缺乏竞争力。另外最早一批乡镇企业在最初成立时,没有进行合理规划,厂房大多占用的是耕地,一方面造成了耕地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造成了耕地周围的环境污染。

商丘市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大多依赖于当地农业资源,其地域文化特色得不到彰显,景区缺乏有当地特色的文化娱乐方式。总之,就地方旅游而言,大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是相似的,缺乏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没有围绕地方特色发掘创建自己的文化品牌,辨识度不高。不能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也无法很好的吸引外来游客,在国内激烈的旅游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此外,旅游景点的服务人员大多没有接受很好的岗前培训,整体服务水平还有待提高,配套的娱乐设施还不十分完善。另外,由于商丘市乡村旅游大多是以如观光果园、生态度假村等专项旅游产品的形式出现,与其它景区的结合程度并不高,并且产品类型单一,缺乏精品。而且这些旅游产品的投资人多为外商,景区管理人员大多不是当地居民,因此旅游收益的主体并不以当地百姓为主。

在环保工程建设中,其施工内容主要包括建筑、防腐保温等内容,对施工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如果某一个环节出现问题,极容易影响整个工程项目。所以对于环保项目来说,必须要严格监督和管理施工过程,将监理程序进行简化和细化,进一步落实好施工节点控制,保证收费的合理性。

三、商丘乡村绿色发展路径选择

(一)加大“以人为本”乡村绿色发展文化建设投入与宣传

(1)发展生态农业,培育乡村绿色品牌

太阳血一般昏红;从朝至暮蚊虫混同着蒙雾充塞天空。高粱、玉米和一切菜类被人丢弃在田圃,每个家庭是病的家庭,是将要绝灭的家庭。

生态农业已成为世界农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和方向。发展生态农业首先要减少农药、化肥等的使用,改善农业发展环境,促进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商丘市各乡镇可依据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基础情况,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合本地的生态农业的发展模式,建设有自身特色的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例如虞城县科迪食品集团,依据自身产地优势,对农副产品深加工,大大提高了农产品附加值,同时以农产品深加工为依托,走出了一条种、养、加结合和工农一体化道路,提高了企业效益,同时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商丘市的有些乡村地区已开启了如“猪—沼—菜(果)”模式、“水肥一体化”等综合模式。发展成为集科技示范种养结合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农业体系。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要特别注重培育农业品牌,打造好“绿色食品牌”。以产业开发品牌,以品牌促进生态农业的发展。通过开展绿色供应链提升品牌效应,使商丘的乡村农业产业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强“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理念文化建设,首先要加大基础性文化建设工作。在乡村公益性文化建设方面要加大资金投入,在城乡文化政策的调整与建设方面,政府要注意把文化建设重点从城市转移至乡村,在资源配置方面,还要给予乡村更多、更好的文化资源。关注乡村基础性文化建设,设立贫困乡村文化专项基金,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加强乡村绿色发展理念的宣传。

在绿色文化宣传方面,相关部门可以通过办板报、开展相关讲座等方式来加强绿色发展在居民和乡村企业间的传播,进而引导村民传统生活、生产方式的转变,培养人们识别绿色产品的能力,从生活中小事做起,逐渐培养人民的绿色发展意识。引导乡村企业生产、管理模式的转变,树立企业任何发展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的绿色发展意识。

(2)发展生态工业,淘汰落后传统工业

商丘市乡村发展生态工业,首先要转变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发展目标的传统发展理念。生态工业的发展要以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并重,从根本上认识到环境的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有助于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其次要杜绝传统工业片面追求短期经济利益最大化,而过度开采浪费资源的现象,这就要求要合理的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以与所处的生态自然结构相适应。最后,要摒弃传统工业“原料-产品-废料”的生产模式,最大限度的利用资源,以期做到“原料-产品-废料-原料”。

智慧课堂作为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培养具有高智能和创造力的素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依赖于数据挖掘、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分析等技术,实施学情诊断分析和资源智能推送,开展“云+端”学习活动与支持服务,进行学习过程记录与多元智能评价的新型教学模式。[1]本研究依托安徽省级质量工程智慧课堂试点项目,开展了基于超星学习通的智慧课堂研究和实践,应用于高职高专汽车类“汽车装饰与美容”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探索适应社会和企业需求的新型课程教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手段。

参考文献:

[1][美]奥康纳.自然的理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M].唐正东,藏佩洪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195.

[2]贾旭.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内蒙古大学,2016:1-9.

[3]曾鹏.绿色发展理念视阈下美丽中国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7:1-89.

[4]汪兴福.把握共享发展理念的真精神[J].江淮,2016(3):10-11.

[5]徐勇.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乡村治理创新[J].中国农村经济,2016(10):23-26.

(作者单位:商丘工学院)

作者简介:

武文敏(1990.3-),女,河南商丘(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 方向:财务会计。

注:本论文为项目商丘市社科规划课题“商丘市乡村绿色发展研究”的成果。

标签:;  ;  ;  ;  

商丘市乡村绿色发展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