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市顺德区龙潭小学
摘要:推进素质教育以后,家校共育是当前教育需要探讨的重要话题。对待不同基础学生的教育,需要因材施教;对待不同类型孩子的培育,需要科学理性。做好家校共育是学校顺利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社区稳定和谐、家庭幸福和睦的重要保障。教师要重视学校教育工作,育才与育德双管齐下。家长要升级家庭教育观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关键词:家校共育 言传身教 亲子关系 育才 育德
孩子是每一个家庭的希望,家长把希望寄托于孩子,却把教育孩子的责任“托付”给老师。只有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真正接轨,做好家校共育工作,教师、家长、学生“三剑合一”,才能三方受惠、实现共赢,为孩子的成长支起一片爱的天空!
一、重视学校教育工作,育才与育德双管齐下。
校园是孩子生长想法的地方,是知识与文化传承的基地,老师要做学生的人生导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书育人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育才重要,育德同样重要,老师不单是文化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品德修养的塑造者。
(一)营造充满选择的课堂,让学习变得轻松有趣。
《新课程》倡导全面发展的教学观,教学重结论更要重过程,教学关注学科更要关注人。教师应致力于改变过去“一言堂”的课堂形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课堂,开启彰显学生智慧和个性的现代课堂教学模式。对我而言,一节有灵气有活力的课堂是这样的:在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学生乐于思考,善于发现问题,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正所谓“教无定法”,教学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扼制学生的想法等于谋杀学生!我们不妨作出一些尝试,营造充满选择的课堂,让学生多一分选择,多一分思考与创新。在教学实践中,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去介绍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选择志同道合的伙伴开展小组讨论……你会欣喜地发现,学生的想法是如此之多,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如此之强!
(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倾听花开的声音。
赏识孩子是一种充满智慧的教育艺术手段,作为老师,我们要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的。有时候,一个点头、一个微笑足以使孩子信心大增。而你的一句斥责、一声喝令足以打垮孩子的自信心。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想法,用心去和孩子交流,你会发现孩子有更多的见解。课堂上,保护学生的自尊与求知欲非常重要,用心倾听他们,你会听出不一样的答案。教师如果能认真投入地倾听学生的回答,这不仅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而且还能赢取孩子们的信任。当学生的回答出现偏颇,甚至答不到点子上的时候,请不要着急纠正他们,试着巧妙地引导他们,把他们带回问题的正轨上,你会发现,静听花开这一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
(三) 加强德育阵地建设,育才更要育德。
所谓“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良好品行的培养和品性的塑造,并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而是一个长期受熏陶受感染的过程。学校应采取高度重视的态度,多管齐下重抓德育建设,才能在各个方面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德育工作才会取得“春夜喜雨”般令人欣慰的效果。
1、学校要落实制度上的改革,提升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肃正师风师德建设,完善“文明班”评比方案,让学校开展的所有活动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2、校园内要营造浓厚的德育氛围,让学生精神上得到熏陶,行动上得到鞭笞,心灵上得到德育力量的滋养。你看,教室内可以张贴名言警句、橱窗和黑板报可以宣扬好人事迹、光荣榜可以记录校内学生的先进事件!学校还可以修建一堵捐款纪念墙,记载孩子们捐赠爱心的行为;栽种实名感恩树,对一直以来热心帮助本校的广大社会人士表示感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学校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活动,比如:组织形式多样国旗下的讲话、组建充满活力的校园志愿服务队、开展丰富多彩校园社团活动、规划分配班级种植园、结合重大节日开展诗歌朗诵活动、策划校园义卖活动等。
二、升级家庭教育观念,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一个孩子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才能保证其在未来取得成功呢?针对这个问题,很多中国父母会认为学习能力最重要。“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仍然扎根在很多父母心里,中国式父母劳碌一辈子,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条件,却忽视了培育孩子关于生活和生存的能力。有时,不是孩子不优秀,而是家长太落后,没有形成科学的育儿观念。
(一)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做孩子的知心朋友。
你还记得上一次与孩子一起开怀大笑是什么时候吗?你一共出席了多少场学校的家长会呢?孩子参加比赛时,你是否就在台下加油打气?也许有的家长会认为自己苦了半辈子,不想孩子也过这样的生活,想为孩子打下一片江山,让孩子在物质方面再无后顾之忧。他们把自己的时间都放在为生活打拼上,却不知不觉中错过了孩子成长的每个可爱瞬间,等他们觉悟了,才发现自己与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追悔莫及。家长应该发挥一段亲密的亲子关系带来的积极作用,做孩子的人生导师,与孩子一起上好人生的重要课题;做孩子的心灵伴侣,倾听孩子的烦恼与心声;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分享孩子成功的喜悦。
(二)给予孩子大爱的环境,教会孩子爱的能力。
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希望,我们要小心翼翼地把这颗希望的种子孕育在充满爱的土壤里,以爱之名浇灌,让它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
家庭环境对小孩子性格塑造有明显的影响作用:孩子自卑懦弱,与家庭冷暴力脱离不了关系;孩子喜欢暴力,与家长打骂式的教育有关;孩子胆小怕事,那是因为有包办式的家长;孩子是非不分,其实是“克隆”了家长的不明事理;孩子气量小没风度,与缺乏理解包容的家庭环境有莫大关系。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认为:父母应该训练小孩有爱人的精神。一个学生,小时候如果能有爱人的精神,将来才能够爱社会,爱国家。所以,家长要注意塑造高大的父母形象,营造和谐的家庭环境,树立良好的家风,把成功传给下一代,教给孩子爱自己、爱别人的能力,让爱传承。
(三)重视言传身教,做好孩子成长的引路人。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老师,是孩子的表率和楷模。最好的教育是家长的言传身教,因为我们的言传身教比一切教科条文更具说服力。作为孩子的监护人,我们除了把自己的孩子抚养成人,还要扮演孩子人生路上引路人的角色!家庭对儿童发展的影响非常深远,尤其是对孩子价值观的影响,这些价值观包括:生活观、两性观、婚姻观、家庭观、金钱观、人生观、世界观。小孩子喜欢模仿,大人怎么做,孩子也会跟着怎么做,而且学得“有板有眼”,让你哭笑不得!所以,家长要积极挖掘孩子的优缺点,更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和行为习惯,别让不良行为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当孩子的思想或行为有所偏颇时,家长要善于觉察,及时拨正,帮助孩子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逐步引导孩子确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三、家校联手,为孩子的成长支起一片爱的天空。
孩子的进步与发展,单靠学校一方面的努力恐怕是收效甚微,单靠家庭的付出和培育也是不行的,家庭教育必须跟时代接轨,与学校教育紧密联系起来:
1、学校可以组建班级家委会,班级里建立家长QQ群或班级微信群,争取家长们的支持,形成教育合力。让家委在班级管理、习惯培养等方面,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出谋划策,有效地推动了班级的发展。
2、开展家长进课堂、家长护校义工、亲子爱心义卖、科技节、艺术节等活动,创造更多家校交流的平台,邀请家长走进我们的校园,走进我们的班级。
3、筹办亲子游学、亲子助学贫困山区活动、亲子嘉年华会等公益性活动,定期开展一些这样的活动,对于增强父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培养家长与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非常大的帮助。
此外,我们还要争取社会力量的支持,得到环境和物资上的帮助,让家校共育做得更好!学校可以联合社区一起举行“微家书·传家风”评比、家庭教育公益大讲堂、开办父母修身学堂等系列活动,这不仅有利于调动家长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而且能够使更多的父母参与其中,了解和交流培育孩子的心得。
我坚信,用爱心托起明天的太阳,这是学校与家长共同的愿景。因为我们的目标是统一的,我们的任务是一致的。我希望自己是优秀的教师,也希望家长是特色父母。我坚信,教师、家长、学生三剑合一,做好家校共育工作,定能为孩子支起一片爱的天空!
参考文献:
[1] 李斌. 选择·唤醒[J].山东:《教育文摘》,2014(7-8).
[2] 王俭波. 跳好家校联系的三部曲[J].湖北:《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3(5).
[3] 杨升美、李吉波. 家长支持的背后[J].湖北:《班主任之友(小学版)》,2013(3).
论文作者:麦嘉萍
论文发表刊物:《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4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1
标签:孩子论文; 家长论文; 学生论文; 学校论文; 家庭论文; 自己的论文; 父母论文; 《语言文字学》2018年第4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