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增值税制度转型的商业价值_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企业增值税税制转型的商业价值,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税制论文,增值税论文,商业价值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由生产型增值税向消费型增值税的转型,其设计初衷包含多方面的目标要素,既是拉动内需、促进技术进步等方面的宏观战略,又是减轻企业负担、增强经营竞争力等方面的微观举措。通过三年的运行实践,税制基本符合政策预期,消费型增值税为工商企业所普遍接受。本文将从企业利益的角度研究增值税税制转型对企业商业价值产生的实际影响。

一、直接减轻企业的税赋负担

消费型增值税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用,1984年我国选择的生产型增值税是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过渡。生产型增值税税制存在固定资产重复征税的弊端,加重了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类产业的负担,严重影响到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和技术改造的积极性。而消费型增值税,允许在固定资产购进的当期将增值税一次性全部扣除,未抵扣完的进项税额结转下期继续抵扣。若企业(一般纳税人)当期购进固定资产的不含税价格为P,增值税税率为t,那么相对于改制前的生产型增值税,企业可减少购进当期增值税税负Pt。这就大大减轻了企业的增值税负担。

相应地,企业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亦随之减少。企业购进固定资产当期可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Pt,使得以当期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和营业税为税基进行计算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税负得以减轻。若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的综合税率为t*,那么购进当期所减少的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税负即为Pt×t*。

消费型增值税对企业税负的影响在固定资产购进当期较为明显,在购进当期共计减少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Pt(1+t*),减税幅度较大。与增值税、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不同的是,企业所得税的影响过程较为复杂,其影响并非在购进当期,而是体现在固定资产使用周期内。消费型增值税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不包括增值税进项税额部分,其每年的折旧额较之生产型增值税下核算有所变化,增加了使用周期内每年的所得税负。若企业固定资产使用周期为n,所得税税率为t’,则每年所得税负增加Pt/n*t’。

增值税转型,客观上降低了企业的经营成本,但由于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还要受资金存量、现金流量、市场波动和企业战略规划等多方面因素制约,尤其是在当前世界范围内经济严重衰退情况下,不同的企业受惠的力度有很大差别,税制转型对企业的商业价值并没有达到理论估算的水平。

二、优化中小企业的现金流量

负担重、融资难一直是困惑广大中小企业的主要矛盾。由企业税负的实际降减可以看出,在固定资产购进当期减少了企业当年所交的增值税,也就直接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量Pt。

在固定资产使用期限内,税制转型对现金流量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折旧抵税方面。因为生产型增值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含税价格P(1+t),而消费型增值税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为不含税价格P,因此两种税制下每年固定资产折旧费用差额为Pt/n。由于折旧的抵税作用,每年减少现金流量为Pt×t’/n。考虑货币时间价值,贴现率为i,则上述两种效应对净现值产生的总体影响

为Pt-,这个值是大于零的,所以消费型增值税下的现金流量净现值大于生产型增值税下的该指标。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现金流量和净现值至关重要,对投资当期的现金流节约也更为敏感。消费型增值税下节约了投资当期的现金流出量,增加了企业的可支配资金。而从净现值的角度,消费型增值税实际上是使企业获得了折旧减少部分的货币时间价值,能极大地改善企业的经营环境。

三、提高企业的投资利润率

固定资产投资报酬率是投资收益与固定资产投资成本的比值。它既能反映企业投资中心的综合盈利能力,同时,在各企业之间具有横向可比性。因此,固定资产投资报酬率是评价企业投资业绩的重要指标。消费型增值税下,增值税抵扣降低了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每期折旧费用也减少,这就相应增加了各期的投资收益;同时,固定资产成本也得以降低,增加了固定资产投资报酬率。从而提高了企业整体的投资利润率。为满足对高投资利润率的要求,企业会更加倾向于做出固定资产增加或更新的决策。

四、有效减低企业固定资产的投资风险

固定资产投资不仅能获得收益,也有可能发生亏损,是风险与收益并存的投资。根据财务管理理论,投资风险和收益是成同向变化的,即收益高的投资所面临的风险也高,反之亦然。不同的增值税政策通过对固定资产成本和折旧额的影响产生了投资收益差额,所以,投资风险也不同。如图1所示,纵轴I为固定资产投资额,横轴R为固定资产投资风险。I1为消费型增值税下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收益曲线,I2为生产型增值税下的固定资产投资风险收益曲线。不论投资规模大小,在同样的投资收益率I0下,投资风险a<b,即在抵减17%增值税前提下的消费型税制有减低投资风险的效应。

五、促进企业的产品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

消费型增值税经多年试点全国推行后,取消了地域及行业的限制,规定了固定资产可抵扣范围。新条例规定,机器、机械及其他与生产经营有关的设备其进项税可以抵扣,但对于房屋、建筑物等固定资产,其进项税额仍然不能抵扣;与企业技术更新无关且容易混为个人消费的自用消费品(如小汽车、游艇等)所含的进项税额,不得予以抵扣。这样的政策调整加快了企业对生产经营用机器设备的升级和更新改造,促进了企业产品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企业迅速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经营的核心竞争力。

六、商业价值分析

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合理合规地减税避税是重要的财务管理手段之一。对于企业来说,做出固定资产决策之时,应充分考虑到增值税抵扣规定对固定资产购进时间的影响。企业在当期购进的固定资产越多,当期可抵扣的税金就越多。若企业当期的销售收入较多,有足够的销项税额可供抵扣,就可及时享受到此项规定的节税和节约现金流出的效益。然而,若当期的销项税额不足抵扣,虽可结转下期继续抵扣,但毕竟会占用企业资金,削弱税制改变带来的正效应。

此外,税制改革对于企业在进行固定资产投资决策时是选择自行购置资产还是租赁也产生了影响。

例:某智能继电器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2009年前以租赁方式有偿使用同业另一公司的实验设备一套,设备市场价格为1000万元,每年末支付租金218万元,合同使用期为5年。自行购置该设备,该类固定资产的税法折旧年限为10年,净残值率为购置成本的5%。预计该资产5年以后变现价值净残值预计为330万元。进项税额可抵扣,税率为17%。已知企业所得税率为25%,借款平均利率为10%,企业上年的参考利润率为12%。

生产型增值税制下,购置成本与租赁方案的现金流量现值差量=1000-757.71-214.90=27.39万元(测算过程略),故应选择租赁方案。通过机会成本选择,不同的税制就会出现不同的决策结果。如果租赁所需设备,只需定期支付租金,获得设备的使用权;假定自行购置需要筹集购置资产所需要的全额资金,获得资产的所有权。在比较租赁和购置的方案时,假定自行购置资金源自贷款。假定该租赁符合税务“租赁期满时所有权不转让、租赁期占资产使用年限的50%”规定,租金现金流出形式是年金的等额贷款,它类似于偿还债务本息,租金可看作是贷款购买的本息偿还额,据此计算出项目的净现值。如果固定资产的购置成本小于租赁方案的现金流量现值,则选择自行购置,否则,应考虑租赁。在考虑资金流量的时间价值的前提下,该企业经测算后的投资决策是:终止租赁合同,安排自行购置设备。

决策分析:

若采用租赁方案,企业每年末支付租金218万元,租金支付期为5年。

经营租赁租金抵扣所得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218×(P/A,10%,5)=218×3.791=826.44(万元),低于设备的税务公允价值900万元(1000×90%=900万元)。

租金抵税=租金×所得税率=218×0.25=54.50(万元)。采用租赁方式,企业将失去该折旧抵减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进项税抵扣,因此要将折旧抵税额和增值税进项税抵扣视为采用租赁方案的一项现金流出。企业将失去增值税进项税额抵扣170万元的机会收益。

若采用自行购置方案,企业可以得到折旧抵减企业所得税的好处,该设备作为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为:1000/117%=854.7(万元)。

年折旧=854.7×(1-5%)/10=81.13(万元);年折旧抵所得税额=81.13×25%=20.28(万元)

租赁期现金流量=租金-租金抵税+折旧抵税=218-54.5+20.28=183.78(万元)

折现率=税前贷款成本×(1-所得税税率)=10%×(1-25%)=7.5%

租赁期现金流量现值=租赁期现金流量×年金现值系数=183.78×(P/A,7.5%,5)=183.78×4.0465=743.76(万元)

第五年末设备余值账面价值=1000-81.13×5=594.35(万元)

设备余值变现损失抵减企业所得税=(594.35-330)×25%=66.09(万元)

期末余值的税后现金流量=330+66.09=396.09(万元)

参照余值折现率=12%,余值复利现值=396.09×(P/F,12%,5)=396.09×0.5674=224.74(万元)。

购置成本与租赁方案的现金流量现值差量=设备的购置成本-失去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租赁期现金流量现值-期末资产现值=1000-170-743.76-224.74=-138.46(万元)。可见,对一些现金流量不足企业来说,可以向银行借款,一次性购置固定资产明显比经营租赁有利。

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中,首先应计算出该资产投资能否产生正的现金流量,在能产生正的现金流量的基础上,再决策自行购置还是经营租赁、融资租赁。消费型增值税,鼓励了企业更多地增加机器设备投资、加快设备更新改造,促进了企业技术进步和发展。尤其是机械设备等固定资产投入很高的实体经济行业,例如制造业、轻工业等获益更多。新的税收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革新的成本,也就是通过降低固定资产投资成本达到了提高企业综合生产经营能力的作用。然而,在充分享受税制优势的同时,企业应清醒的认识到,固定资产投资是企业一项较大的支出,投资决策一旦做出,不仅影响到企业当期的利润、现金流及财务指标等,还会影响投资后多年的企业生产经营能力。所以,企业应充分考虑自身的规模、融资难度等多种因素以及企业产品的后续潜力,有效规避风险,统筹安排固定资产的更新改造升级,保障固定资产投资收益最大化。

标签:;  ;  ;  ;  ;  ;  ;  ;  ;  ;  

企业增值税制度转型的商业价值_固定资产投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