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建设的几点构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几点论文,思想政治论文,教育学论文,学科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在我国正处于形成建设阶段。80年代以来,不少师范院校的有关学者适应现代社会、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改革的需要,大胆探讨和论证了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体系结构,出版了一批有关的教材和专著,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建立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像任何学科的发展一样,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也有一个由形成到发展的过程,它目前还处于起始阶段,还有很多不成熟、不完善的地方。如何推进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建设和发展,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拟就此谈几点肤浅的看法。
一、深化理论研究,完善学科体系
从历史发展的线索看,今天的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是由过去的思想政治课教材教法演变和发展而来,但这种演变和发展绝不只是形式的变化和内容的增减,而应有质的突破,这种突破表现在理论上,则应形成新的学科理论和体系。
思想政治课教材教法是师范院校政教专业培养思想政治教师必不可少的重要课程。长期以来,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一课程在我国并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不少学校往往把它作为师范特色的“装饰品”而开设。因此,它的发展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尤其在理论发展上,存在明显的缺陷,即名称不统一,体系不完整;只限于帮助学生了解现行的中学教材和基本的教学方法,学科停留于就事论事的水平;只重一般经验的描述,缺乏系统的理论概括,很少运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和其它有关学科的成就对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过程及规律进行深入的探讨和论证。这种“先天的”不足不可避免地使刚建立起来的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在理论上存有诸多缺陷,而且这些缺陷的弥补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因此,重视和深化理论研究,是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走向成熟的根本要求。
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是一门具有综合性特点的边缘学科,它处于教育学、心理学与思想政治各有关学科(如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等)的交界处。因此,深化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理论研究,必须深入研究这些相关学科,综合运用这些学科的有关理论来探讨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的过程和规律,对学科教育的各方面问题作出恰当的理论分析和论证。首先,教育学是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重要母体,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在本质上乃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教育学旨在研究教育的原理、规律、方法等,而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则是要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专门研究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的现象及其规律。可见,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尤其是现代教育教学的最新成果,理应成为我们建立和发展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理论渊源。其次,就教育的本质而言,它是对受教育者心理施加一定的影响,以使受教育者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良好思想品德的过程,教育同受教育者心理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而且从教育科学的发展来看,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已越来越多地吸收心理学的研究成果,一些新的教学理论和方法都建立在心理学的基础上,如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理论就深受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影响;洛扎洛夫的暗示教学法也旨在通过创设某种情境,诱发学生愉悦的心理状态,激发其无意识的心理潜力,以提高教学效果;当代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更是力图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等等。因此,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必须研究心理学的有关理论,研究思想政治学科教育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关系,并使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成为发展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理论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再次,思想政治学科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社会观、道德观等,教育内容涉及哲学、政治经济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政治学等多方面,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理论建设也不能脱离这片沃土,而必须随时吸收这些学科领域的最新成就,丰富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内容。
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要成为一门学问,必须有自己成熟的学科理论和体系,因此,深化理论研究,更要在这方面作深入探讨。近些年来,有关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著作已陆续出版多本,但以这些著作所构建的基本结构和阐述的基本内容来看,还有不少值得商讨和改进之处,如大都承袭了原来的思想政治课教材教法的基本结构,没有太多的理论拓展和深化;较多地“借用”了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范畴,没有自己的科学概念和理论特色,对本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缺乏深入的探讨;过多地考虑为培养师范生服务这种眼前效应,把一些并非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内容(如教育实习)也纳入了该学科的体系之中等。我认为,构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是一项严肃而复杂的工作,仅靠对现有理论材料的加工组合是不够的,更不能简单地搬用教育学、教材教法的基本框架和有关理论,而必须针对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自身特点和内在要求,尤其是学科教育中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真正形成全新的、独具特色的基本范畴、基本理论和学科体系,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能够建立并走向成熟。
二、强化实践基础,提高实用价值
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不只是一门单纯的理论学科,也是一门以实践为基础的、具有很强实用性的应用学科。只要我们对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形成发展历史作一番考察,就会清楚地看到,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建立本身就是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实践发展的客观要求,其基本理论和体系,都是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概括,而且随着教学实践的深入和教学经验的丰富,这种建立起来的学科教育理论和体系仍需不断接受教学实践的检验,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修正、完善和发展。同时,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理论必须用于指导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实践,使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实践科学化。形成教育理论本身并不是目的,而目的在于将这种理论运用于指导教育实践,为教育实践服务,脱离了对教育实践的指导,教育理论将毫无存在的价值。因此,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所阐述的教育原则、规律、方法等,必须应用于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实践,才能发挥其应有作用。由此可见,学科教育理论要总结学科教育实践,学科教育实践需要学科教育理论的指导,这是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建立和发展的基本动力和必由之路。
长期以来,由于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的限制,加之认识上的偏差,我国高师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研究队伍很难经常深入中学,没有与处在第一线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建立经常的联系,不甚了解他们的教学实践和教改情况,虽然研究成果不少,但难免有脱离实践之处。例如有的理论缺乏实证基础,限于一般描述,难以引起广大思想政治课教师的共鸣;有的观点跟不上教学改革的步伐,显得比较陈旧、落后;有的内容缺乏例证,过于抽象,操作性不强,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它们的实用价值,制约着它们对教学实践指导作用的发挥。不仅如此,从高师院校政教专业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这门课程来看,由于不少学校重视不够,课时少、地位低的状况没有得到改善,使得从事这一学科教学的教师的积极性也难以调动和发挥,他们在时间上、精力上都投入不够,思想不稳定,教学往往是纸上谈兵,流于形式,这更使得师范生一毕业就面临不适应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困境。
强化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实践性,最根本的就是要在总结以往研究成果和现实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形成具有指导作用的学科教育理论。例如,在教学方法上,一方面,我们既要研究传统的教学方法,吸收其有效成分,又要对教学改革中层出不穷的新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总结,丰富教法体系,还要对随科学技术进步和教学改革深入而可能出现的教学方法改革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另一方面,我们既要研究普通教育学所谈论的一般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更要探讨这些方法对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适用性,还要总结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特有方法,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具有较强实用价值和指导作用的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方法体系。教学方法如此,教育原则、教育过程、教育组织、教育测评等也都一样。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这种理论研究必须结合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实践进行,尤其是要针对思想政治学科教育中面临的现实问题,而且这种研究还要随教学改革的深入而坚持下去,不断完善现有理论,总结新的成果。这样,才能保证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理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更好地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实践服务。
三、坚持以“我”为主,突出学科特色
我们知道,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教育学、心理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必须与这些学科在理论上保持一定的协调性和统一性,但试图过多甚至完全依赖这些学科的理论又是行不通的。坚持以“我”为主的原则,从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实践出发,注重“特色”研究,应是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途径。
从现有的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著作来看,大都试图努力探讨具有学科特色的基本理论,并取得了可观的成效,但也多少存在一些过份融合相关学科基本理论和观点的现象。如关于教育对象,大都只是在一般意义上讨论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思想特点等,而很少把学生放到思想政治学科教育这一特定的范围和环境中加以分析,探讨他们在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中的心理变化和思想反应;又如在教学方法上,我们大多限于一般地讨论教育学中的教学方法,如讲授、谈话、讨论等,或泛泛地评介近年来国内外出现的典型教法,如发现法、程序教学法、问题教学法、学导式教学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等,而对这些方法的介绍很少结合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及其中的典型实例来进行,它们在思想政治学科教育中究竟有多大的实用价值,缺乏充分的说明和论证,如何使这些方法学科化,尚是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强化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学科特色,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工作,就目前来说,我认为抓好以下两方面的研究非常关键。第一,对比性研究。有对比才显特色。教育学、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关学科是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加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与这些学科的对比研究,显然是捕捉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学科特点,形成其学科特色的重要途径。由于这种对比研究涉及面很广,故宜采用专题对比研究的方式进行。如“教育过程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学生与思想政治学科教育中的学生”、“教育原则与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原则”、“教学方法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方法”、“教学测评与思想政治学科教学测评”等,都可成为一个个研究专题。这种专题性的对比研究,既可提高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研究的深度,也能充分论证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的特殊性,并通过对这些特殊性的整理、概括,有利于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学科理论和体系。第二,针对性研究。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的学科特色,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切合思想政治学科的实际,对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现实的指导作用。因此,联系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教学实践,特别是思想政治学科教育教学中急需解决的实际问题开展针对性研究,是突出学科特色的重要手段。例如能力培养问题是当前的热门话题,对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来说,仅泛泛地设想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力结构和各种可能的培养途径是不够的,而必须从教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和切实管用的原则,侧重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能力”的研究和探讨,如学科能力的表现、培养的途径、检测的方式等,力求紧扣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学实践,分析透彻,说明具体,操作性强。这样,才能真正成为独具特色的思想政治学科教育理论。
四、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研究水平
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研究队伍的状况,对这一学科的建设和发展起着直接的决定性作用。从我国目前这支队伍的现状来看,确有令人欣喜之处,如一批中青年日益成熟,开始挑大梁;队伍中有一批高素质的骨干等。但它仍与形势发展对学科建设的要求存有相当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一,队伍规模小,不稳定。队伍组成基本上只是高师政教专业原教材教法教师,在不少学校仍是单兵作战,加之近年来受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高师政教系大开应用性的非师范专业,缩小甚至停招师范生,使这支本来很小的队伍又不稳定,有的得过且过,有的图谋转行,难以一心一意地从事本学科的研究工作。第二,知识结构欠佳。目前从事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研究的人员,大多出自政治专业或与之相应的基础学科,他们有较深厚的专业基础,但其中一些人对教育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理论了解不够。第三,联系不多,交往不广。由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研究人员与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师联系不够,对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现状了解甚少;同时也与兄弟院校的同行们接触不多,协作和交流不够。所有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建立一支精干的高素质的研究队伍,成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建设和发展的关键。
加强队伍建设,当前需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第一,加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人才的培养。由于这种人才需要多学科的知识素养,因而可考虑在有条件的师范院校通过相关各系(主要是政教系与教育系)的协调教育来培养这方面的人才,途径可为双学位、在职进修等。第二,在高等师范院校,可考虑由教务处组织成立学科教育研究中心,加强各专业学科教育学教师(包括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教师)与教育学、心理学教师队伍的结合,使他们能优势互补,协同作战。第三,要加强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研究队伍的横向联系与协作,并且最好能有一定的组织形式,促进学科研究信息的交流,协调学科研究活动的开展,集大家的智慧,分工或合作,以突破学科研究中的重大问题和难点问题,使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更快更好地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