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赵钟

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赵钟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积石峡发电分公司 青海海东 810801)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计算机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广泛运用,两者相结合实现了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有效推动了电力系统的发展水平,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效率,从而促进电力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因此,加强计算机在电力系统自动化的运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文就此提出了一些具体运用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研究

引言

计算机技术从产生之初,就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就是说从计算机技术的产生,人类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即电子时代。在现代社会中,基本上任何的生产行为和生活方式都离不开一定的计算机技术的支持和使用,也就是说计算机技术关系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电力企业来说,电力系统的构建、运行以及维护都需要通过一定的自动化管理和控制来实现,如果没有了计算机技术的管理,那么不仅生产效率会大大的降低,管理水平也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几乎个个环节都离不开相应的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从相关信息的采集、汇总、整理、加工,再到信息的传输、操作,都需要通过计算机技术来实现。可以说,计算机技术已经渗透到了电力系统的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如果没有了计算机技术,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一定会大大降低,任何一种新型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都会有效的完善和改进现有的系统。所以,在未来的电力系统的发展过程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必然朝着更加智能化的方向进行。

1 何为电力系统自动化

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包含多个方面,例如发电、电力传输、电压调整以及配电设施等。我们要想保证电力系统正常运行就必须对这几个环节中的设备,例如变压器、电线等,进行有效地监控、维护以及控制。由于这些工作的存在,所以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1 电力网络的调度实行自动化

电力网络的调度自动化是电力系统自动化的重要环节。在我国,电力网络的调度自动化是按五级进行管理,一是国家级调度,二是区域级调度,三是省级调度,四是地区市级调度,五是县乡级调度。电力网络的调度自动化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网络技术、终端设备等,对整个电力运行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对电力运行问题进行预测,自动调度电力网络发电情况。

1.2 发电、变电的自动化

发电是整个电力系统的基础,变电站是发电厂与客户之间的重要衔接点。发电厂实行自动化管理不但节约生产成本,更有利于精细化的管理,切实有效地提高发电的效率和稳定性。变电站的自动化管理,主要是取代人工管理,保证变电站时时都保持监控状态,避免人工出现的漏洞,保证变电站的稳定安全长久运行。

2 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具体运用

2.1 在配电网系统自动化中的运用

随着时代的进步,我国配电网逐渐进入智能化阶段。目前我国配电网主要由主站、子站和用户终端三方面组成,将计算机应用到配电系统中能实现三者的有效沟通和正常运行,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配电系统的高效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2.2 在电力调度系统自动化中的运用

将计算机技术运用于电力调度系统中,能够通过电力系统的局域网检测或检修电网整体运行状态,同时利用计算机系统对电力调度过程进行检测,实现电力的正常、安全调度。在实际工作中,一旦电力调度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发生只顾,工作人员可通过自动化管理平台及时发现问题,并立即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维修,有效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电力调度的质量,确保电力调度系统的正常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 在变电系统自动化的运用

变电站是实现用户供电的重要保障,传统的变电系统主要由人工操作来完成,导致工作效率底下,无法实现实时监控,不能及时发现故障部位和原因,降低了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服务水平。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实现了变电系统的自动化,通过自动化管理平台实现电力供应的实时监控,确保工作人员能及时发现和解决编订系统运行中可能出现的问题,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不仅降低了电缆的使用量,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了成本;同时实现了二次变电设备的信息化和集成化,以及对资料的归档处理,为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4 光电互感器的运用

光电互感器是输电线路的重要设备,可将部分大电流以及高压数据值降低到电力仪表可测量的范围,便于电力仪表对电流的直接测量。电力互感器的等级越高,它的绝缘性就越差,且设备的体积和重量也相对加大,同时存在动态信号范围较小的缺点,导致数据在电流互感器出现饱和现象,甚至可导致信号出现畸变。目前多数国家对电子互感器和光电式互感器的研究取得了成功,光电式互感器相对于传统的互感器具有较小的输出信号,通过计算机技术的运用,将信号输送到保护装置和控制装置,将光电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再由光纤接口送出。

3 未来的发展趋势分析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的电力系统运营管理也开始使用科学技术进行管理。电力系统工作人员尤其重视对计算机的运用,因此电力系统自动化在以后将有很大的发展前景。

3.1 在智能电网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现代智能电网建设旨在借助于先进的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电力系统管理及其相关控制的自动化。通过智能电网技术的应用,能够在自动操作的模式下,完成特定区域中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全面动态监控,同时能够实现对众多电网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事故以及安全隐患等的有效检测及相关处理,进而切实有效的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维护以及控制水平。在实际的电力系统中,智能管理理念已经成功的应用到系统的自动化控制及变电管理等领域,显著的降低了人力成本。

3.2 实际的智能电网建设涉及的计算机技术种类众多,以智能电网建设的实时通信系统为例,智能电网实时通讯依靠现代计算机技术实现电力通信网络平台的构建,并确保相关数据、信息传输的快速和准确性。在实际的智能电网信息管理系统中,依靠计算机技术,除了能够实现对电网数据的采集、汇总及有效筛选,还能够对电力系统的运行状态、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及故障等进行科学的分析。

3.3 使电力系统的通信技术更加灵活多变

现代电力系统的通信涉及电力系统相关的众多数据信息的传输和交互过程,借助于先进的电力通信技术,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相关控制、运行数据信息的传输及保护。在实际的电力系统通信过程中,通信过程主要包括电网用户和系统服务人员之间的通信、电力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通信、电力系统不同子系统之间的通信等方面。先进的、完善的、便捷的电力通信系统的构建,积极的推动了电网用户和电力企业之间的有效沟通与交流,使得相关电网用户能够方便、及时的了解电力系统运行及用户用电情况等相关信息。先进的电力通信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改善系统电力设备的使用效率,提升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和供电质量,实现对系统故障的合理预判和及时处理,并能够有效的增强电网抵御外部不良干扰及灾害的能力。此外,借助于现代计算机强大、完善的通讯联网功能,能够提高电力通信网络结构和通信方式的多样化水平。

4 结论

自动化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整体趋势,是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实现我国电力系统自动化应用,可以完善传统电力系统中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等领域的技术管理结构得到完善,实现电力资源系统技术的全面升级,实现社会发展资源的综合应用。

参考文献:

[1]黄宗建,魏宏飞,吴会敏.电力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探讨[J].电子测试,2014.13

[2]续强.计算机技术于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14.05

[3]陈一伟.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2015.01

论文作者:赵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计算机技术在电力系统自动化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赵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