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信息传媒技术、计算机技术被广泛用于各行业,特别是档案管理业,推动着档案管理理念、形态的变化。在我国,基建档案是建设过程的真实反映,也是建设单位发展的主要依据,为充分发挥其的使用价值,为各项决策提供帮助,强化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尤为重要。本文从基建档案特点出发,分析了相关的管理问题,探讨了实现管理信息化的途径。
关键词:基建档案;信息化;必要性;途径
在信息化时代下,基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档案管理中的发展趋向。通过信息化管理方式的使用,能简化查询过程,仅需输入关键词即可调出全部内容,无需管理人员参与,加快查询速度,提高档案利用率。现笔者结合自身经验,对基建档案管理信息化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基建档案特点
1.材料来源的广泛性。材料来源广是基建档案的突出特点,包含项目提出、建设、验收等,这些都是其材料源头。而且,档案的建设也涉及各部门,如质量监督部门、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这也就为基建档案赋予了广泛性的特征。
2.数量庞大,内容广泛。相较于其他的档案,基建档案数量多,内容广,专业性强,其内容多涵盖消防、环保、电信、气象等方面。
3.完整性。在基础项目建设过程中,招投标书、勘探报告、竣工验收等所形成的资料,均隶属于基建档案范畴,故而其具备完整性的特点。
4.不可替代性和长久性。一份相对完整的基建档案,是工程使用、维护、扩建的重要依据,因此其具备长久性的特征。另一方面,基建档案中也有很多图纸,能够清晰的反映工程结构,故而其作用也是其他档案无法替代的。
二、基建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受管理、环境等因素制约,基建档案处于半封闭的管理状态,甚至个别为全封闭,检索方式落后,馆藏量增多,但使用率并未提高,使得档案信息资料和使用率出现巨大的偏差。而且,能够重复使用的档案资料也得不到流通和共享,影响着其价值的发挥,不利于基建档案事业发展。其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1.建档质量不高。在对基建档案进行管理时,多数管理人员并不了解信息资料的前因后果,也未及时对资料进行分类和整理,通常只是进行简单的装订,无法保证材料的系统性、准确性,影响其内在质量。
2.纸质档案的使用问题。对于档案管理而言,最为主要的目的是使用档案,且档案价值也在反复使用中体现出来。一般情况下,档案的使用方式包括:原件,复印件,结合档案内容编制的各种资料。现如今,我们常用档案原件和原件的复印件,但是从具体的管理现状来看,由于原件使用时间长,很多资料破损或丢失。出于对档案完整性的保护,管理人员常将整栋楼的图纸装订在一起,这种情况下,虽然保证了基建档案的完整性,但使用不是很方便。再加上图纸又多又大,增加复印难度。
三、实现基建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途径
1.更新理念,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意识
要想实现基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就要树立现代化的管理意识。因此在基建档案管理期间,如若管理人员现代化的管理意识淡薄,将严重影响管理工作的进行。所以,在基建档案信息化管理中,相关人员需要树立先进的管理理念,树立和现代社会相匹配的管理意识,切实转变传统的封闭管理、轻使用重管理的理念,实现主动式服务,更好满足现代社会对档案工作的要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建立完善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提高工作素质
相对完善、系统的信息化管理体系,是保证基建档案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基础。首先,要制定完善、科学的质量标准体系,明确规定管理目标和要求,以此来约束和指导基建档案的管理方向。其次,健全基建档案的开发利用体系。优化档案信息的管理、查阅等流程,加大新型检索技术的研发力度,提升技术水平,实现基建档案的信息化管理。
另外,加大对档案管理者的培训力度,丰富专业知识和理论知识。重视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保证每位管理人员都掌握专业的档案管理、档案保护知识,全面了解自己所从事的业务,熟知各项规定,在保证基建档案管理信息化正常进行的同时,提高工作效率。
3.建立有效的信息系统
首先,规范和改进管理流程,使其更好顺应现代化的管理需求。其次,结合档案文件的处理工艺,设计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系统。最后,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档案的安全性。在对电子档案进行使用时,必须重视其安全性。目前来看,电子档案数量多,范围广,尤其是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问题越来越突出,如何在预防黑客攻击、病毒入侵的基础上,保证电子档案安全成为当前的研究重点。同时,重视电子档案的真实性。在基建档案当前的管理中,由于从文件到归档缺乏管理,随意放置草稿性的文件。另外,电子档案、纸质档案也缺乏先进、合理的管理手段。档案存储载体不耐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档案的真实性、可行性。基建档案中的数据信息质量,和管理系统结果关系密切,需要进行严格的把关,确保数据信息的完整性,以免影响整个系统的运行。可考虑制定和落实审核机制,反复审核输入的数据,并于输入结束后认真校对。通常情况下,档案是否具有法律效应,是由存储载体决定的,但当前并不存在的固定的载体,加大着法律法规的制定难度,从而导致以磁带、光盘为存储载体的档案不被认可。
4.精确处理现代技术、传统技术方法间的关系
现如今,基建档案管理正处于计算机、手工管理的衔接阶段,且需要维持很长的时间,认真、正确的处理这两种管理方法间的关系,对推动信息化建设意义重大。从技术方法上看,基建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不能只是单纯的追求技术手段的先进性,还要充分了解技术方法的优缺点。虽然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累积了大量资源和相对富厚的工作经验,但仍落后于经济发展。对此,可引入现代化的方法和技术,以加快档案的传播速度和整理进程,提高数据信息的精准度。另外,现代技术方法的使用,还能一体化管理文档,满足资源共享需求,做到真正的文件随分随归,减轻工作压力。总之,于档案管理中引入计算机技术,能降低相关人员的工作强度。基建档案管理中现代技术方法的应用,优越性显著,但是该方法仍需要借助传统技术方法,来收集和更新信息。可以说,如若没有传统的档案馆,现代档案馆也就无法担负起自身职责,只有将两者组成有机的整体,才能发挥档案价值,推动档案管理事业发展。
四、小结
综上所述,基建档案管理是繁琐、复杂的,数量多,内容广。本文分析得知,在当前的档案管理中,普遍存在利用率低、建档质量不高的情况,不利于管理工作的进行。基于此,档案管理者需要更新管理理念,积极学习档案管理知识,提高工作技能和管理效率;构建有效、合理的信息管理系统,精确处理传统和现代技术间的关系,整合、优化管理流程,减轻管理者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质量,真正发挥基建档案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卢敏秀.如何加强基建工程档案管理[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4,33(24):91-91.
[2]张智丽.企业基建项目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及对策探讨[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7(4):97-99,104.
[3]林贻贤.新时期基建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及优化路径[J].魅力中国,2014,22(15):390-390.
[4]黄鹏.加强基建档案管理的建议[J].黑龙江档案,2016,18(4):91.
论文作者:陈凯莉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档案论文; 基建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技术论文; 方法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信息化管理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