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冠心病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分析论文_陈辉1,李元春2

老年人冠心病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分析论文_陈辉1,李元春2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米东医院内三科 乌鲁木齐市 830000;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干保中心党委门诊部 乌鲁木齐市 830001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由于冠状动脉狭窄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功能出现障碍,出现器质性病变。冠心病临床分为五种类型,有隐匿性、心绞痛、心肌梗死及缺血性心肌病、猝死。我国老龄化逐年加剧,冠心病患者也逐年增多。据报道,冠心病通过健康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冠心病死亡率[1]。本文根据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9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通过护理健康教育干预措施,疗效显著,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9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上病例均符合冠心病诊断标准。其中男66例,女33例,平均年龄48~77岁,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学历31例,中专以下68例,冠心病史1~2年21例,2年以上52例,其他26例为首次发病。

1.2护理健康教育干预

1.2.1 建立档案

护理人员通过计算机为冠心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档案内容有患者的姓名、年龄、疾病情况、用药情况及家庭情况、住院治疗情况、联系电话等信息。

1.2.2健康教育

据研究显示[1],不健康行为会诱发冠心病与急性冠心病反复发生,例如:患者如果长期有高盐高脂饮食习惯,有酗酒和吸烟史,都会导致患者病情反复发作。护理人员为患者发放调查问卷,了解患者对冠心病知识的掌握情况,定期组织患者以讲座、健康手册发放、医疗咨询、电话随访等方式,有计划的指导患者从建立健康意识开始,转变健康和科学的方式,加强自我保护,从而减少危险因素,使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1.2.3情绪护理:心血管系统疾病的患者,受情绪波动的影响较大。所以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注意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不能有太剧烈的情绪变化,不宜过喜,过悲,不能过于激动,太强烈的刺激往往会导致疾病的突然变化,忌暴怒,过激等行为以及过度思虑等情绪变化,这些变化会导致冠心病的发作甚至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1.2.4 饮食护理

冠心病需要严格控制饮食,建立起科学的营养结构,使患者保持良好饮食习惯,对于血脂偏高或体型偏胖的患者,尽量少食用动物的内脏或蛋黄等高胆固醇食物,减少脂肪与热量的摄入,同时,还要控制好体重。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如果患者有水肿症状,而且尿少,就要控制食盐的摄入量。指导患者多食用粗纤维食物,例如:粗粮、干豆、新鲜蔬果等,这类食物多具有降低胆固醇功能,护理人员要根据不同冠心病患者不同情况,制定个性化、科学化的营养食谱。

1.2.5日常护理 保持病房温度与湿度相对适宜,并注意病房的通风与干净,一般房间温度在21℃~ 26℃,相对湿度在55% ~ 65% 比较适合。对于卧床不起的患者,做到按时翻身与拍背,预防褥疮及肺炎等的反生。严格监督患者的用药过程,指导患者树立正确的用药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针对冠心病患者出现的食欲不振与机体消瘦,护理人员应指导家属对患者搭配营养合理、口感适宜的食物,以促进患者体质的改善和机体免疫力的提升。另外,护理人员应督促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安心静养,戒烟酒,并多食用新鲜的水果和蔬菜。

1.2.6心理护理及时普及冠心病的基础知识,消除患者的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增强患者预防意识,进行情绪疏导;鼓励患者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主动接受各项治疗。所以,护理人员要理解冠心病患者心理,可以耐心听患者倾诉,使患者不良情绪得到疏导,循序渐进的开展健康教育,使患者了解冠心病的发病特点、治疗方法与预后等健康知识,建立起和谐的护患关系,使患者焦虑、不安的不良心理情绪得到释放,建立战胜疾病信心,提高治疗依从性。

1.2.7用药护理

药物治疗是至关重要的,冠心病如急性发作时,应急的方法要马上服用硝酸甘油或速效救心丸等急救药。如用药后仍得不到明显的缓解要给与静脉注射硝酸甘油。在用药过程中,一定要遵从医嘱,并严密观察患者的用药反应,严密观察患者的心率以及血压的变化。根据医嘱及时调整药物的剂量以及给药的速度。教会患者及其家属,掌握用药的剂量,观察用药的反应,及时监测血压变化,密切观察用药后的效果以及用药的不良反应。

1.2.8相关疾病控制的护理

高血脂、高血压和高血糖是冠心病患者常合并发作的疾病。高血压患者冠状动脉的灌注压过高,使血管壁的张力过大,导致血管内膜出现损伤,通过脂质沉积与平滑肌的增生,从而形成了粥样的纤维斑块。这种情况长期发展就会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自我修复能力,导致心肌梗死或猝死。而高血脂也会诱发心血管疾病,加重冠心病发展。高血糖会使患者血管内皮发生损伤,增加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机率。对于以上人群,社区护理人员要指导患者开展科学的、健康的生活方式,以药物实现降压、控脂和调节血糖的结果,以此减少冠心病的发病率。

1.2.9行为规范

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做到生活起居有常理,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如患者失眠严重,必要时可根据医嘱给予镇静剂。在疾病急性发作时,应卧床休息,并给予必要的生活护理。待病情稳定后可以适当的参加一些运动,运动有利于心脏功能的恢复,但要量力而行,不要过量。可以做一些舒缓的运动如打太极拳,做操,慢跑等。但一定要量力而行,强调运动要适当,循序渐进有规律有计划的进行,并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2结果

患者于出院3月后进行随访,将生活质量调查问卷分为心理状态、睡眠与休息、生活自理等12个项目。经统计此护理干预措施促进老年冠心病患者的康复,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3讨论

对于冠心病的护理,一定要做到调整好患者的情绪,保持良好的心态。有效地控制原发病,做到合理饮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大便的通畅,适当的参加锻炼,增强体质,预防感冒的发生。戒烟酒。良好的心态对疾病的调养有很重要的意义,过度的情绪变化会导致疾病的变化,甚至出现急剧的缺血,引起心肌梗塞,脑中风的发生。药物的合理应用要遵从医嘱,尤其是降压药物,不得擅自停用。患者一定常备急救药品,并随身携带,以备意外时急用。天气突然变化时及时增减衣物,预防过冷刺激引起血管收缩,导至缺血性疾病的发生[2]。总之,护理健康教育胜于治疗,维持平稳的状态,以利于疾病的好转及康复。

参考文献:

[1]姜丽萍.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早期临床护理干预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2016,7(32):210-211.

[2]邓海波.冠心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6,16(33):4456-4457.

论文作者:陈辉1,李元春2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3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3

标签:;  ;  ;  ;  ;  ;  ;  ;  

老年人冠心病护理健康教育干预分析论文_陈辉1,李元春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