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31个省市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最新评价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我国31个省市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最新评价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我国31个省市区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最新评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省市区论文,水平论文,我国论文,产业论文,最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753(2000)10-0052-05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中国国民经济和各个省市自治区的区域经济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国内生产总值(GDP)中三次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发生了明显的变迁,产业结构得到了一定的优化和升级,第三产业在获得长足进步的基础上开始全面发展,总体水平显著提高,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日益增加,地位日益重要。

对于中国大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来说,区域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需要第三产业强有力的支撑和促进,区域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发展和完善更离不开发达、完善的第三产业。但是,与发达国家甚至许多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第三产业的综合发展水平还很低,而且,国内31个省市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呈现出一种非均衡发展态势。如何客观、准确地评估各省市区第三产业综合发展状况,分析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找出造成各区域间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大小不同的原因,对促进我国各个省市区第三产业的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本文运用产业经济学理论、统计分析方法、计算机技术及研究人员知识相结合的综合集成分析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第三产业发展水平进行了多因子综合分析评估,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二、综合评估

目前我国大多学者对第三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从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但是,这种粗略的定性分析还不能确切地反映第三产业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到底有多大。为了能更加明晰地判别各个省市区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先后次序及差异性程度,本文采用区域经济分析的科学方法——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对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的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进行定量的评估。

影响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是多个方面和多种多样的,为此,必须从这些纷繁复杂的因素指标中按照一定的遴选原则选取一些指标,建立衡量区域第三产业整体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考虑到中国整体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还未实现工业化,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等原因,仅用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或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单一指标来衡量第三产业的综合发达程度还很不够、也很不科学。依据综合指标体系选择和建立应遵循的综合性、全面性、可操作性、直观性和科学性等原则,参考李江帆[1]提出的衡量第三产业的指标,根据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1999)[2]中公布的数据,本文选取中国大陆31个省市区(包括新成立的重庆市)作为研究案例,以1998年的人均GDP(Y[,1]1,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状况和一般水平)、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Y[,2],反映区域人均服务产品占有量或服务密度)、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Y[,3],反映工业化水平和产业结构现代化程度)、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Y[,4],反映第三产业经济的发达程度以及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Y[,5],反映第三产业高度化程度及对劳动力的吸纳力大小)、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Y[,6],反映一个地区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支持程度)、城市化水平(Y[,7],反映一个区域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程度及对服务的需求量)等7项指标作为可观测因子变量,作为中国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定量评估的支撑。

以上选取的由7项指标构成的综合评估指标体系,由于数量较多,而且之间还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联关系,很难直接用其进行第三产业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析判别。为了将其综合集成为一个可以评估第三产业综合水平的综合变量,本文利用SPSS的因子分析法(Factor Analysis)[3]对中国第三产业综合水平的7个影响因子进行综合因子分析评估。

因子分析法是处理区域经济多因子变量,并显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科学的经济数量方法。该方法从大量的可观测因子变量中通过因子分析计算,把众多的因子变量概括、析取和综合为少数重要因子(这些因子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有较大解释力或承载荷力),并通过对各因子变量的综合得分值进行相对次序排列,从而建立起最基本、最简洁的概念体系,最终达到区域经济诸因子之间差别明显化和可操作化的目的。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骤为:选择因子变量、计算相关系数矩阵、测算矩阵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计算因子分数及排序。

通过因子分析对原始变量数据进行降维处理,可以浓缩数据信息,简化指标的结构,以便用最少的综合指标来概括和显示最大量的经济事实,从而达到用最简洁的语言描述和揭示事物之间的本质联系的目的。由于中国31个省市区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估指标体系各个可观测指标变量的计量单位不同,故需先求出其相关矩阵(表1),然后计算出相关矩阵R的特征值、贡献比例值和累计贡献比例值(见表2),进而找到主因子,并计算出因子载荷矩阵(表3)。

由相关系数矩阵可知,原始变量数据中,人均

表1 相关矩阵

变量Y1 Y2 Y3 Y4 Y5 Y6 Y7

Y1 人均GDP1.000 0.988 0.339 0.657 0.822 -0.001

0.783

Y2 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 0.988 1.000 0.241 0.752 0.854 0.0030.808

Y3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0.339 0.241 1.000 -0.271 0.218 -0.070 0.175

Y4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0.657 0.752 -0.271 1.000 0.712 -0.046 0.648

Y5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0.822 0.854 0.2180.712 1.000 0.003 0.839

Y6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0.001 0.003 -0.070 -0.046 0.003 1.000 -0.219

Y7 城市化水平0.783 0.808

0.1750.648 0.839 -0.219 1.000

表2 因子特征值、比例值及累计比例值

变量 特征值 贡献值%累计贡献值%

Y1 人均GDP

4.198 59.972 59.972

Y2 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1.226 17.507 77.479

Y3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1.036 14.794 92.273

Y4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0.268 3.83296.105

Y5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0.174 2.48298.586

Y6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9.608E-02 1.37399.959

Y7 城市化水平2.874E-03 4.105E-02100.000

表3 因子载荷值矩阵

变量 主因子一主因子二主因子三

Y1 人均GDP

0.946 0.1390.123

Y2 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0.971 2.251E-020.100

Y3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0.220 0.9450.162

Y4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0.795 -0.514 -9.110E-02

Y5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0.930 8.559E-047.026E-02

Y6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7.630E-02 -0.220

0.967

Y7 城市化水平0.899 3.316E-02-0.187

GDP与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之间具有极强的正相关度,与城市化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之间呈现较高的相关性;城市化水平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之间具有高度正相关,与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之间呈现较高的相关性。

由累计贡献值(表2)可知,只要选择第一主因子、第二主因子、第三主因子,这三个因子的累计贡献已达92.3%,即这三个主因子能解释的变异量已达92.3%,而且第三主因子的特征值小于1。所以,选择三个主因子已能充分地反映31个区域第三产业发展的综合水平。由于原始数据之间有些变量指标的相关系数很大(最大的达到0.988),即部分因子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因此,本文不进行方差极大正交旋转(假设各因子之间不相关),而进行方差极大斜交旋转后(各因子之间具有相关性),得到了斜交因子结构矩阵(表4),进而计算出了1998年中国31个省市区第三产业在主因子一、主因子二和主因子三上的因子得分(表5)。各主因子得分的经济含义是:各个区域在主因子上的得分为正,则意味着该区域的这些变量的得分在第三产业发展的平均水平之上,得分为负则表明在平均水平以下。

表4 斜交因子旋转结构矩阵

变量主因子一主因子二主因子三

Y1 人均GDP0.938 0.2511.658E-02

Y2 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 0.969 0.1361.497E-02

Y3 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 0.169 0.975-4.334E-02

Y4 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 0.821 -0.442-5.370E-03

Y5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 0.929 0.105 -6.911E-03

Y6 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 -5.457E-02 -3.882E-020.995

Y7 城市化水平0.894 8.465E-02 -0.262

表5 中国区域第三产业发展水平因子分数及综合因子分数(1998年)

序号 区域第一主因子第二主因子第三主因子综合分数 位次

1 北京 3.05536 -1.16405 0.88652 1.75972 2

2 天津 1.69569 0.41810

-1.56796 0.85817 3

3 河北 -0.45752 0.78499 -0.07918 -0.14867 15

4 山西-0.30428 1.14035 -1.20264 -0.16076 16

5 内蒙古 -0.32444 -0.04707 -0.99073 -0.34938 24

6 辽宁0.66343 0.441530.03325 0.480095

7 吉林0.06791 -0.38849 -0.70436 -0.13149 13

8 黑龙江 0.02953 1.42711 -0.301730.22292 8

9 上海3.25739 0.87823 -0.073022.09647 1

10 江苏 0.090920.91157 0.234390.24879 7

11 浙江 0.043351.48850 0.633730.38034 6

12 安徽 -0.77527 0.50127 -0.20472 -0.40747 26

13 福建 0.269280.00497 0.399030.22140 9

14 江西 -0.32311 -0.40334 1.52608-0.03862 10

15 山东 -0.20770 0.61723 -0.28996-0.05940 11

16 河南 -0.83638 0.63492 -0.19508-0.41930 27

17 湖北 -0.16535 0.64049 -1.00862-0.13625 14

18 湖南 -0.50912 -0.25392 1.88480-0.07095 12

19 广东 0.46952 0.858410.754050.54209

4

20 广西 -0.64391 -0.79723 1.14659-0.35611 25

21 海南 0.03406 -2.74836 1.13406-0.29296 22

22 重庆 -0.30661 -0.46496 0.50662-0.19033 17

23 四川 -0.74525 0.14392 0.57190-0.33714 23

24 贵州 -1.11752 -0.27441 0.14179-0.69726 30

25 云南 -0.99054 0.46638 1.69846-0.26113 20

26 西藏 -0.49384 -2.82970 -1.75119 -1.05063 31

27 陕西 -0.41011 -0.51670 0.35936-0.28325 21

28 甘肃 -0.63447 0.13429 -0.54064-0.43698 28

29 青海 -0.19091 -0.75377 -2.05809 -0.5509329

30 宁夏 -0.35796 -0.40594 0.31067-0.23978 19

31 新疆 0.11786 -0.44433-1.25337 -0.19253 18

从因子载荷(表3)、特别是斜交因子结构矩阵(表4)可以看出:

第一主因子在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Y[,2])、人均GDP(Y[,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Y[,5])、城市化水平(Y[,7])上具有很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这些变量几乎包含了第三产业的主要指标,综合性非常强,因此,从经济学含义上讲,可以认为主因子一与代表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变量高度正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9),我们将其定义为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第三产业综合发展实力,它可以综合反映和度量区域经济水平和第三产业综合发展能力的大小,综合发展实力越大,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越高。表5所列的第三产业的综合水平最高的有上海、北京、天津,得分依次为3.25739、3.05536、1.69569;次高的是辽宁、广东,得分为0.66343、0.46952;较高的有福建、新疆、江苏、吉林、浙江、海南、黑龙江,得分依次为0.26928、0.11786、0.09092、0.06791、0.04335、0.03406、0.02953。

第二主因子在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Y[,3])上具有较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从经济学含义上讲,主因子二与变量工业化水平相关度很高(0.945),因此可定义主因子二为工业化程度。工业化程度与第三产业发展密切相关,说明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工业化初期和中期阶段,第三产业发展与高度工业化分不开。从表5可以看出,第三产业发展与工业化程度相关度很高的地区有浙江、黑龙江、山西、江苏、上海、广东、河北,得分依次为、1.48850、1.42711、1.14035、0.91157、0.87823、0.85841、0.78499;较高的地区依次有湖北、河南、山东、安徽、云南、辽宁、天津、四川、甘肃、福建等,得分分别为0.64049、0.63492、0.61723、0.50127、0.46638、0.44153、0.41810、0.14392、0.13429、0.00497。

第三主因子在第三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Y[,6])上具有较大的载荷和解释能力,从经济学含义上讲,主因子三与变量第三产业投资水平具有高度正相关(0.967),反映了投资水平的高低对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作用,因此,可定义主因子三为第三产业投资能力。投资能力是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表5所列的地区第三产业投资水平最高的有湖南、云南、江西、广西、海南、北京、得分分别为1.88480、1.69846、1.52608、1.14659、1.13406、0.88652;较强的有广东、浙江、四川、重庆、福建、陕西、宁夏、江苏、贵州、辽宁等,得分分别为0.75405、0.63373、0.57190、0.50662、0.39903、0.35936、0.31067、0.23439、0.14179、0.03325。

以上三个主因子对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所能解释的变异能力不同,它们对各个样本地区的第三产业综合实力的贡献率也不一样,因此,为了求得一个反映各个地区第三产业综合实力和整体发展水平的综合分数,本文按照各个主因子的贡献率定义综合因子得分为∑F=0.59972F1+0.17507F2+0.14794F3,综合分数计算结果如表5所示。

从综合因子得分来看,如果得分为正则意味着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得分为负则表明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下。由表5可知,综合因子分数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0)的地区有9个,依次为上海、北京、天津、广东、辽宁、浙江、江苏、黑龙江、福建,其中,上海、北京、天津三个直辖市得分最高(均在0.85以上),是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最为发达的区域;其它地区位于全国第三产业发展平均水平之下(<0),居于最后、得分最低(<-0.70)的是贵州和西藏两省区,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最低。

综合以上因子分析结果,可以看出,中国区域第三产业发展的水平、速度、规模在区域分布、城市和乡村、沿海和内陆之间的非均衡差异性非常明显,综合发展水平差别很大(最大差距达到3倍多),各个区域第三产业发展之间的协调性也很差。第三产业区域差异性和非协调性是第三产业非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在所有的因子中,反映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的程度及服务需求量的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Y[,5])及城市化水平(Y[,7])与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有很强的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3和0.90),对第三产业的贡献很大,说明劳动力向现代生产部门的转移速度对第三产业整体水平的影响很大,城市化与第三产业的高度化相辅相成的,要加速第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必须同时重视城市可持续发展及城市和城镇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力。然而,我国恰好在城市化和劳动力转移上存在不少问题,与中国的工业化发展相比,城市化发展相对滞后,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相脱节的“瓶颈”,导致城乡二元结构长期难以淡化和消除,从而使劳动力自由流动困难,影响和制约了我国第三产业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进程。同时,城市化发展滞后,也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造成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加速推进城市化进程,解决第三产业发展缓慢的问题,是提高中国总体宏观经济水平的重要问题之一。

三、政策建议

由于我国31个省市区经济发展的条件、资源禀赋和要素不一,经济结构(尤其是产业结构)不同,经济发展状况差异较大,因此,对于不同水平及发展阶段上的地区来说,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和发展方向也不应完全一致,应立足各个地区的区情和资源特色及优势,根据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发展状况,采取分类指导的原则,制订切实可行的重点发展产业和行业,实施第三产业非均衡协调发展战略,通过第三产业中具有地区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的发展,构建和培育各具特色的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体系和发展方向,以免造成新的结构趋同。也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各个区域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解决第三产业对国民经济总体水平和产业结构的约束作用,促进经济结构的高级化和现代化。

第一类地区包括上海、北京、天津3市,已经处于工业化中级阶段,工业化任务已经完成,城市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水平最高,为全国经济和第三产业最发达地区,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的比重最大,其中,上海是中国第三产业综合水平和综合经济实力最为发达的地区,而且,上海、北京两市的第三产业比重自改革开放以来上升幅度很大,第三产业的发展情况基本上能够适应工业化快速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因此,除了注意三次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外,应立足国内市场,面向国际市场,把加速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放在首要地位,产业结构尽快全部发展演进为“三二一”的序列(其中北京、上海已经为这种序列产业结构),并选择第三产业中对经济社会长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的重点行业,以及能够加速第二产业中的支柱产业、主导产业发展的行业,促进地区产业结构的尽快合理化和高度化,以达到中等收入以上国家的产业结构水平,成为我国服务产品主要输出地区。

具体来说,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是:发展和完善商业、饮食、一般生活服务业,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旅游业、外贸业、房地产业、广告等新兴产业,积极发展信息咨询业、科技服务、电子产业、数字化与网络化产业(如电子商务)、文化娱乐等知识密集型产业,以及大力促进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如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推进信息、房地产、科技服务等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等新兴产业的产业化、商品化和外向化,尽快实现第三产业对第一、第二产业全方位、多层次的渗透,增强其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并通过采取“梯度”推移式的开放策略试点开放第三产业中的部分行业,加速市场经济体系的发育和完善。这类地区尤其要重视信息和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通过科技、信息和知识创新实现区域经济的腾飞。第三产业的发展方向是新经济中的科学研究、综合技术服务、计算机应用服务、电子商务、信息、咨询、电信服务,以及教育、科学技术等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产业。这三个城市应该通过大力发展发达的、高级化的第三产业,通过高新技术产业的开发,以提高经济效益,发展外向型经济,增强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力争在21世纪前20年达到工业化高级发展阶段,成为第三产业核心区域、国际性大都市和中国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排头兵和最具活力的地区。

第二类地区包括广东、辽宁、浙江、江苏、福建、山东等6个省区,区域经济综合水平高,处于工业化起飞阶段及向工业化中级过渡阶段,为第三产业较发达地区。这6个地区都位于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是我国经济增长最富活力的地区,除了广东、山东和福建外,其他地区第三产业比重相对滞后,城市化、经济快速发展都对第三产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辽宁、山东第三产业发展很快,其比重在改革开放以后的增长幅度很大。这类地区产业结构发展的努力方向是“三二一”,在提高第二产业质量的同时,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应该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第二个层次即金融、保险、地质普查、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服务业及各类技术服务业等为主。

具体而言,通过大力发展大城市,促使中小城市的快速发展,充分发挥城市第三产业吸纳大量劳动力的巨大潜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通过现有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改造和规模重组,继续积极加快发展第二产业,调整和优化工业结构,大力促进具有特色优势第三产业的兴起和发展。具体措施是以第二产业为基础发展第三产业,二三产业同时发展共同促进,一方面尽快实现工业化,另一方面,加速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放在为经济快速发展打基础的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商业、金融和保险等方面,为加速发展第二产业、实现工业化创造基础和条件。同时,改善城镇公用设施和社会环境,推进信息、咨询、房地产等新兴行业的兴起和发展,并积极发展各类劳务型、公共服务型服务业。其方向是重点发展第三产业中对经济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推动作用的商贸、金融、保险证券、房地产和旅游业。

第三类地区包括黑龙江、江西、湖南、吉林、湖北、河北、山西、重庆、新疆、宁夏、云南、陕西、海南、四川、内蒙古、广西、安徽、河南、甘肃、青海等20个省区,除海南、广西外都是中西部落后地区、沿边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这类区域中的少数地区正向工业化中期阶段过渡(如黑龙江、河北),大多仍处于工业发展的初级阶段,二元结构比较明显,工业化程度比较低,城市化进程缓慢,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大多地区经济发展比较落后,农业和传统工业比重较大,第三产业发展严重滞后,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低,处于这个发展阶段的地区要提高第三产业在GDP中的比重还需要付诸更大的努力。其中,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新疆、海南、陕西三省第三产业发展较快,比重增加较快,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是该类地区中第三产业发展颇具潜力的地区。

伴随着国家对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应立足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尽快转变经营理念,加强区域合作,大力促进和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提高农村人口城市化速度、水平和质量,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发展流通类第三产业为重点,大力发展商业、交通运输、邮电通信、农林牧渔服务业等基础性产业和环保型产业,改善生态环境,缓解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全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约束;重点发展商业、农工贸综合服务业、外贸、边贸、旅游业,积极发展信息、咨询、社会服务业,提高为生产配套服务能力和生活消费性服务能力,努力增加其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为经济发展(主要是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促使工业化的起飞,并尽早步入工业化的加速发展时期。

第四类地区包括西藏、贵州2省区,处于落后的工业发展初级产品生产阶段,第三产业综合水平非常低下(西藏由于经济落后,工业很不发达,第三产业因工业比重低反而高于工业比重),二元结构非常明显,经济社会欠发达,是我国经济技术水平最低的两个地区。但它们同是内陆山区高原省份,又是少数民族地区,矿产、农林等自然资源丰富,潜在发展前景广阔。贵州目前产业结构的排序是“一二三”,而西藏的排序是“一三二”,这两个地区的产业结构都极不合理,结构演变的方向是“一二三”,需要在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工业的基础上,努力提高工业和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的份额和贡献。为此,要通过跨省市的区域经济协作,在大力发展特色和优势第一产业的基础上,加快发展第二产业,有重点地发展具有区域特色优势的基础工业、资源性工业(采掘业、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森林工业等)和建筑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与经济发展联系密切的流通类及生产生活服务业,努力提高和巩固基础设施条件和技术水平,增强对第一、第二产业和区域经济服务的能力。具体而言,积极培育和完善生产要素市场,大力发展经济社会急需的商业、外贸、物资、交通运输、通信业,积极发展旅游业,适度发展金融、保险业和科技教育事业。

收稿日期:2000-07-24

标签:;  ;  ;  ;  ;  ;  ;  ;  

我国31个省市第三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最新评价_产业结构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