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养成与实践性探索论文_杨海金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养成与实践性探索论文_杨海金

杨海金 甘肃省渭源县新寨中学 748211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我国的教育也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初中生作为社会关注的群体,其初中的道德与法治课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培养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作为教师教学的重点任务,对初中生的健康发展,社会的进步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因此,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利用合理、科学和有效的教学手段,将亲社会行为融入到课堂当中,从而促进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关键词】亲社会行为;初中生;思想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62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19)04-073-01

引言

初中生正处于发展的早期阶段,其思维、道德和素质正在养成阶段,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为初中生的健康发展指明方向。亲社会行为是指同情、帮助等行为,然而,道德与法治课作为一门必修课,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很大的推动作用,教师要将亲社会行为有效渗入到课堂当中,从而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本文将通过三个方面具体阐述教师如何通过道德与法治课,培养初中生的亲社会行为。

一、合理运用教材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课程资源,对课堂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然而,在目前的初中思想道德教材中,并没有对于亲社会行为概念的内容。只是在教材中包含了亲社会的某些行为,例如帮助别人、关注社会的行为。因此,学生对亲社会的具体概念并不是特别了解。根据这一现象,教师要合理利用教材,在讲课的过程中不要照本宣科,要将灵活运用课本教学,使知识可以互通。

教师要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在此基础上开展教材的开发,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某一内容的教学,将亲社会行为的概念融入其中,从而使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亲社会的行为,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养成亲社会行为。不仅如此,教师要践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学生学习情况作为落脚点,从而合理运用教材。教师要善于从生活中挖掘知识,深入学生生活,关注日常生活中的亲社会现象,使其运用在课堂当中。面对熟悉的场景,学生很容易自发的投入到课堂当中,从而更加有利于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最后要注意的是,教师要注重教材和其他课程资源相结合的理念。例如,教师可以跟随时代的发展,利用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片、视频等形式,播放亲社会行为相关的新闻等,使学生可以更加直观的学习,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将亲社会理念融入到实践生活中。

二、巧用教学方法

教师在开展道德与法治课的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利用“填鸭式”的方法,机械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而学生被动的接受。这种教学方法,不仅阻碍了学生对于亲社会的实践开展,还在很大程度上会导致学生失去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热情,以至于教学的失败[1]。根据这一现象,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法,通过有效,科学和合理的教学,使亲社会的理念融入到每个同学的思想中,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保证亲社会行为的实践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案例教学的方式,为学生创造一个具体化的教学场景,使学生可以融入到事件过程中,更加深层次的学习亲社会行为。教师在选取案例的过程中,要从生活中入手,从而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践行亲社会行为。

教师:“开学刚开始的时候,老师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当班长把书为大家搬过来之后,在班长发书的过程中,突然班长发现一本书上有很几处污点,有几页甚至粘在一起了。我先不告诉大家班长是怎么做的,我想问问大家,如果你是班长你会怎么做呢?”

学生:“我如果是班长,我把这本书留给自己。”

教师:“那你为什么要这么做?”

学生分别给出了自己的理由,教师进行最后的总结:“这位班长和大家一样,将有污点的课本留给了自己,这种奉献精神,主动为别人着想的精神,也是亲社会行为中的核心,大家分别都为对方着想,那么社会就会更美好。”

教师在进行总结之后,还要倡导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落实到行为当中,使学生在学习亲社会理念的同时,帮助学生在实践生活中,贯彻落实亲社会行为,从而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三、开展助人活动

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亲社会行为的理念,保证学生在实践生活中,可以将亲社会的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就要通过合理有效地教学活动,从而保障亲社会行为的养成。

教师可以以班级为单位,组织主题班会,使学生畅所欲言,表达自己对亲社会的理解,并组织学生分享身边当中亲社会行为的故事,使学生不断进行自我评价,从而使亲社会行为的养成有效开展[2]。教师也可以成立互帮小组,使学生可以互相帮助,不仅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在生活上互相关心,建立学生良好友谊的同时,贯彻亲社会行为的理念。

四、结束语

初中生正处于成长的早期阶段,思想道德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抓住这一特殊时期,将亲社会理念融入到道德与法治课程当中。教师在开展课堂的过程中,要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挖掘课本中的素材,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初中生养成亲社会行为,从而在实践生活中,将亲社会理念贯穿到行为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胡燕.幼儿亲社会行为和情感的实践与研究[J].新课程(小学),2014(3):101-102.

[2]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亲社会行为培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

特别备注

此论文为定西市“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相关论文。

课题名称

初中道德与法治实践性教学研究。课题立项号:DX【2018】GHB146。

论文作者:杨海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4月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初中生亲社会行为的养成与实践性探索论文_杨海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