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是地大物博的国家,土地整理的目的在于使耕地数量提高,耕地品质提升。土地整理水平不仅关系着生态环境,而且还与经济结构有密切联系。就土地整理来说,应强化管理意识,使土地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保护良好土地资源。基于有效建设用地,对生态环境进行转变,使土地整体得到稳定发展和进步。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引言
耕地是土地资源中最核心的部分,也是最易受到侵害的资源。耕地的迅速减少,尤其是优质耕地资源的减少在我国已近于一种危机。为了实现我国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目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土地整理正成为实现这一战略的重要手段。对未利用土地资源进行的土地开发,对因挖损、塌陷、压占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和自然灾害造成破坏、废弃的土地进行的土地复垦,对村庄、河流、山坡边沿的荒地、废弃园地、田埂、废弃水沟、中低产田等为主要内容的农地整理,针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超标和普遍存在的“空心村”现象展开的建设用地整理等是我国目前开展土地开发整理的主要内容。这些措施对改善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意义,但过多地对原本就脆弱的生态环境系统进行干预,会使这些生态环境系统过分依赖外界,降低自身的调节能力。
1土地开发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原则
1.1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将资源和生态环境作为一体考虑,注重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自然资源,保障区域可持续发展,特别注意水土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人均耕地少、耕地后备资源不足是我国的基本国情。优质耕地资源的不断减少,迫使农民开发残存的自然生态系统,从而更进一步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加剧。因此,在评价中要特别考虑与土地利用率及耕地质量有关的因素,注意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耕地质量。鼓励土地整理和土地复垦,减少土地开发。水是农业生产活动中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我国水资源总量较少,大部分地区由于受季风影响强烈,降雨极不平衡。水的利用难度大,用水技术落后,而且水污染严重,这都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形势。土地开发整理中的水利水电工程、农田灌溉工程及梯田建设等往往会改变地表水系的网络结构,影响区域水资源分配,提高水资源需求,给地面水和地下水资源造成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
1.2讲求科学性和针对性的原则
提高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有效性,首先必须使评价具有科学性。根据生态学和生态保护的基本原理,阐明生态环境影响的特点、性质、强度和可能的后果,寻求有效的保护、恢复、补偿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途径。同时,评价的方法也应科学合理,正确处理生态系统整体性和单项因子评价的关系,正确揭示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问题。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多具有区域性特点。根据土地整理的具体建设活动和区域环境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现场调查和实地踏勘,有针对性地选择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对保证评价的有效性同样是不可缺少的。
1.3坚持政策性和协调性的原则
目前,我国已就海洋、森林、土地、矿产、文物保护、草原、渔业资源、水、野生动植物、水土保持等颁布了专门的法律。国务院和国务院行政主管部门还颁布了许多专项法规,如“土地复垦规定”等。此外还规定,各地方可以制定严于国家要求的地方法规和标准。在评价过程中,这些法规都是基本的依据。我国发布的主要的专门针对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文件《全国生态环境规划纲要》确定了全国生态环境建设总体布局,是任何影响生态环境建设的开发活动所应遵照执行的基本文件之一。同时,还有《生态环境建设与水资源保护利用》等研究报告,对我国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发展趋势、不同区域的重点治理措施等相关问题都有详尽的研究,值得我们在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中借鉴,并与之协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分析
2.1土地整理对区域土地结构产生的影响
土地整理不仅会对生态过程有一定影响,而且对土壤有一定影响,并在土地整理活动中表现出来,以优化土壤结构,对当前土壤质地进行转变,使土壤肥力提高,为生产发展、农业栽培提供了有利条件,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应强化土地整理前期工作的研究,基于调研信息,确保土地整理策略得到有效执行。
2.2土地整理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
在土地整理工作中,结合并优化资源运行形势,如耕地等,使经济、社会以及生态三个方面的效益更加明显。但在土地整理期间,因地表生态系统发生变化,影响了生态环境本身的稳定性。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土地整理不仅会影响整理范围内土壤环境,还会影响植物、生物以及水资源环境等,因此在土地整理中需要分析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才能有意识、有目的地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体系。
2.3土地整理对区域水环境产生的影响
就土地整体工作来说,通过有效方式可以使区域水文构造得到改善,水环境质量得到转变,水资源分配变化以及水环境质量变化均对农业生态环境改良有促进作用,可以有效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3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理论策略
3.1公共参与体系建立
在土地整理中,通过生态环境评价公共参与体系的建立,可以生态环境评价体系更加完善,同时也可以提升评价体系的正确性以及可接纳性。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评价的多元化、机制的建立,可以使公共参与度增加,使各界人士从整体上进行评价,将体系评价的民主性体现出来,积极听取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土地整理生态环境评价中融入大众的智慧,提高公众参与程度,在评价中让百姓积极参与。
3.2土地整理资源论证
在土地整理中,部分区域为保证高品位设计,将水泥混凝土注入田间,这不仅是土地整理投资增加,而且对生态平衡造成破坏,不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障。因此政府部门在土地整理中,不仅应重视农民意识中所涉及到的生态保护问题,还需要反复论证,使农民生产生活更加便利,同时也使天然绿地破坏程度降低。
3.3资金筹集
由于市场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此背景下,政府职能以及政府资金均存在一定限制,针对并未得到完善的土地整理投资机制,政府需要将其向市场中推广,以确保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土地整理中,政府可以引导企业参与,使土地整理逐渐向产业化方面发展。
3.4基础理论分析强化
现阶段,在土地整理上,针对土地生态系统所涉及到的定量评价模式,我国并未进行深入研究,而这对农业生产生活来说非常重要,对于此政府应建立与相关科研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同时也需要重视与高等院校之间的合作,将科研部门的科研能力充分利用起来,同时也发挥高等院校的潜能,深入探究土地生态系统的定量评价系统,形成科学、完善的土地生态系统定量形式,对土地生态系统评价程序进行制定,使其逐渐成为行业专责,不仅是在土地整理项目中,甚至是在竣工验收过程中,利用定量评价模式评估土地生态系统。
结语
当前,就土地整理工作来说,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价系统尚不十分完善,这也对土地整理过程中生态环境评价工作的顺利开展产生一定影响,不仅会对区域土地结构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另外还会对区域水环境产生影响。使得土地整理并未有效进行,存在诸多问题,同时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对于此,土地整理中,应确保相关指标的制定和落实均与具体标准要求相符合,且有可行性和合理性,同时也应具备较高的可信程度,这样才能使指标值更加具体和客观,另外在评价方式的影响下,应将定量与定性形式结合起来,使土地整理中生态环境得到良好发展,确保土地整理工作的有序、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吴超.探讨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1).
[2]景福林.土地整理中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理论探讨[J].吉林农业月刊,2015(11).
论文作者:万新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土地论文; 生态环境论文; 评价论文; 耕地论文; 区域论文; 水资源论文; 生态系统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