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 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且复杂的过程,而其中不可忽视的关键环节就是把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行为习惯。从价值观和行为习惯的内在关系、价值观的践行状况和践行目标来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人们的行为习惯会受到认识、情感、意志等心理因素的影响,也会受到教育、制度和实践活动等外在客观条件的制约。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行为习惯 转化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理论成果,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视野,充分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构建出符合社会主义价值理想观念的蓝图,对实现国家繁荣、社会稳定、个人发展具有指导意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培育主流价值体系,建设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习近平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而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观念的认同到行为习惯的落实;从理论上的培育教化到言行中的自觉践行;从高居庙堂的官方思想到深入人心的实践追求,是我们必须直面的复杂问题。价值观转化为行为习惯需要充足的前提条件,即人们对其产生充分认识和情感认同,而落脚点在于将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使之得到普遍的施行应用,内化为社会成员们自觉主动的行为,上升为固定习惯。基于现实状况的考虑,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理念转化为行为习惯将会是一个长期和困难的过程。
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为习惯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核心内容,对于巩固党的领导、确立我国正确的思想、文化发展方向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和价值。”[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了当代我国精神文明领域的理想状态,把这一价值观转化为行为习惯把握了价值理念产生与发展的客观规律,遵循了科学有效的途径,符合其内在机制体系,与人们的身心发展规律相一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蕴含实践精神,指导实践路径的价值理念,其产生目的并不局限于认知概念,而是旨在引导社会成员把价值观吸收内化为思想道德,转化为行为习惯,运用于生活工作过程中。
首先,从价值观与行为习惯的内在关系来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为习惯有利于培养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引导人们进行正确价值判断与选择,提高社会公民道德素养。价值观是主体通过价值评估、选择和认识,判断客体重要性理想、信念、准则等思想观念的总和,具有持久性和相对稳定性。由于价值主客体的不同,价值观的形式和内容也呈现多样化。价值观念综合性强,涵盖范围广,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适用于不同社会环境。从功能上看,价值观能够发挥激励导向作用,满足人们生存发展需要,指导主体的处事态度与行为习惯,使主体行为符合价值评价标准。价值选择为多元社会行为的产生、选择和发展提供了合理解释。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与社会变革的精神动力,价值观具有社会意识所特有的性质,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并在一定程度上通过人们的行为习惯外化为社会存在。价值观是社会成员在成长过程中面对、克服、解决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矛盾和社会关系问题后的产物,已成为人们心中衡量利弊得失的天然杠杆,并通过行为习惯表现出来。同时,行为习惯则是将价值判断掩藏于思想道德背后的一种重要的潜在性结果的外化。两者具有明确和密切的联系。
价值观与行为习惯是存在一致性的两种概念,价值观引导甚至决定着个体的行为选择。当行为主体面临选择,陷入反复衡量对比事物价值与利益所得情况下,价值观在其中就发挥出直接或者间接、显露或者隐秘的影响,引导人们的行为决策。即使部分行为主体在实践中对自身行为表现受价值观念影响毫无觉察。例如:在刺激价值的引导下,人们寻求刺激冒险行为,排斥墨守成规的安稳现状;遵守诺言,信守承诺和孝悌为本,与人为善又分别是在诚心价值与仁爱价值的推动指导下采取的行为选择。任何时代所产生的任何价值理念都是符合社会经济水平物质条件,反映了一定社会存在的社会意识,具有先进或落后,正确与错误之分。倡导科学合理的价值理念能够引领人们做出正确规范的行为判断,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为推动社会进步,维护群众利益出谋划策、身体力行,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个体行为素养。相反,价值观与行为习惯间偶尔会产生冲突,表现为行为习惯背离正确价值选择。在特定情况下,落后、错误的价值观念会妨碍成就达成,继而妨碍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行为习惯对个人思想观念的塑造、发展同样具有影响。个体的行为习惯不仅仅单方面地顺应价值选择,在一定条件下,会巩固或者排斥某一价值观的形成延续。例如:成就价值观与享乐价值观相互矛盾,为达成成就,行为主体会克制享乐行为,从而抑制享乐价值观的滋长。
价值观决定了个人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能够由行为习惯反映出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国家倡导的正确价值理念,只有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人们才会在实践中产生自觉性。在积极先进价值观念的规范指导下,引导社会成员做出相应的行为判断,养成良好习惯,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并将其强化为内心持久稳定的信念。
其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状况看,把价值观转化为行为习惯已成为当务之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凝聚中国力量,实现民族复兴的动力源泉,对于把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发挥了推动作用。但是,从当前状况来看,价值理念的践行承受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共同压力,执行落实欠缺。
马克思曾指出:“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地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2]生产力的不断变革导致当今社会中的不稳定因素不断增长,多元文化滋养多元价值观的形成,给人们在价值倾向问题上提供了多重选择。市场经济的形成,民主政治的转型,多元文化的汇聚,引起了社会成员们价值观念的变化。在网络化社会背景下,民众接触信息渠道广,言论自由充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体地位受到多重思想的冲击。传统文化的局限性限制了人们思想自由,牵制了道德行为的实践,如:“三纲五常”价值观对平等价值理念的削弱。同时,价值观念出现断层,当面对传统价值体系被否定,新的价值观念尚未深入人心的青黄不接时期,价值观的践行进程步履维艰,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为习惯已成为迫切需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明确指出:“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程。”[3]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缩小贫富差距,利益合理分配成了影响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因素。市场经济的弊端之一就在于市场的自发性,部分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唯利是图而忽视道德准则。马克思将人们因生存发展需要追求的自身利益视为“人们全部活动和思考的出发点”。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导致人们的具体行动无法遵循价值理念的指导,价值观与行为形成二分模式。以诚信价值理念为例,诚信是众所周知的美德,并得到社会成员们的广泛赞誉和支持。然而,在具体行为中,能坚持绝对诚信行为的个体数量稀缺,尤其体现在经济贸易领域。事实上,利益与诚信并非对立冲突的两方面,诚信行为能够创造更大的收益。随着经济转轨、社会转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重重困境,需要鼓励全体社会成员知难而进,坚持以正确价值理念指导实践。
再次,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目标看,实践是由知转化为行的进步过程,是最终目标和不懈追求的体现。“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中。”[4]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明确目标之一就在于将其从理论指导转化为具体行为,并通过实践活动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认识与实践不可分割,密切联系,“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5]。判断社会成员对价值观念的认可度,检验其真理性的有效途径就在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实践,并需要每一位社会成员付诸实践。如果无法实现践行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就得不到落实,难以巩固其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地位,并削弱了人们崇德向善的积极性。
通过微信的方式学习英美文学,教师成了学生学习的引领者和指导者,学生可以对学习自定步调,可以自由的选择学习的时间和地点,可以控制学习的内容和学习量的多少,实现线上与线下、课内与课外的无缝对接。微信的使用,有助于提高英美文学的教学水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建设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美好社会的形象描述;“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道德的底线要求。[6]只有当人们深入理解二十四字构成,并发挥自主判断能力确定其正确性,将这一科学系统的价值理念视为整体内化为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成为全体社会成员坚定捍卫的真理,才能帮助人们在实践中克服客观条件不足或主体欲望不同等因素的障碍。
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为习惯的心理机制
通过宣传营造良好的实践氛围,借助新媒体的兴起,传播先进文化,倡导文明风尚,传递正能量。我国的传媒技术与宣传事业处在进一步上升阶段,需要建立长期有效运行的宣传机制,利用互联网、手机传媒、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载体加强传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是一种鼓舞与启发的途径,实践活动的开展更在于帮助人们参与其中,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价值追求,并以行动证明。积极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的实践活动有利于在集体活动中凝聚智慧,达成认同,实现践行。例如,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能够为有意参与实践的公民提供助人为乐的活动平台,促使参与者摒弃谋利意图,遵循正确价值理念导向,使优良道德风尚在全社会范围内蔚然成风。每一个人都可能同时拥有矛盾对立的两种价值观,人们倾向于做出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选择。开展实践活动有利于更直接明了地鼓励支持符合主流价值观念的行为,给予正面评价;也有利于把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作为反面案例,进行谴责整治。重视行为习惯的感召能力,动员每位公民凝心聚力,共同参与道德实践活动。
认识深刻是实现转化的必要前提。深化认识是指引导人们通过观察了解,思考判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从浅层了解到深刻认知的一个逐步学习积累过程。行为主体的认识活动以探索和发现真理为目的。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内涵与理论真谛有助于提升社会成员在价值观领域的认知水平,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将认识应用于实际行动中,达到知行合一境界。
(3)加强政策引导与激励措施。管理层面需要全面考虑尾矿整体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考虑尾矿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置带来的生态环境效益,出台固体废弃物减量化鼓励政策和措施;同时加强推广尾矿综合利用先进技术,建立尾矿整体消纳利用激励约束制度,引导企业加强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尾矿资源化与减量化水平,推进矿业固体废弃物源头减量与循环利用。
当前高校学生管理信息化进程大多停留在信息采集系统的设计与推广层面。通过构建学生信息数据库,学院和学校掌握了大量学生的基本情况,为进一步的学生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但若进一步拓展管理信息化的外延不难发现,当前高校信息化建设的覆盖度仍然不够广泛,学生管理服务主体层面的信息化建设进程相对滞后。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社交软件被广泛应用,微信、QQ、飞信等通信工具成为高校信息公告发布的重要途径,效果良好,但软件自身设计的缺陷也为学生管理工作提出新要求。
从理论上升为真理必须经过实践的检验,认识和实践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单纯机械的宣传教育并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深入人心,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现问题,并探求合理的解决方式,从而证实其正确性。倘若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缺乏持续稳定的实践,随时间推移,在多样化价值观充斥下,人们则会逐渐遗忘甚至产生怀疑或者抛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认同到践行,从践行到习惯是连接顺畅、前后相继、相辅相成的两个环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巩固正确行为,其提出是为了指导实践,通过行为习惯的外化实现个体自身价值。
情感认同是实现转化的必经阶段。情感认同是将日常经验、认知转化为行为习惯的关键阶段,贯穿于认识到践行的整个过程,是心理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情感作为一种心理状态是相当复杂又充满力量的,在杜威看来,情感与认知相互联系。人们如果对一件事物融入了情感因素,则会形成一定关系,发生一定的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实践中起作用,就要调动人民群众的情感,得到人民群众的情感认同。”[7]因此,为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顺利转化为行为习惯,需要激发社会成员们的内在情感因素,发挥情感认同的推动力量。
根据检测结果,种植区重金属As、Hg含量偏高。种植区重金属偏高的原因来源于农灌水、农家肥以及其他肥料中的隐形添加剂等,建议主管部门加强辣椒种植指导,论证土壤肥料配方测试科学种植。根据现场调查未发现使用国家禁限用农药情况,各产品未出现超标情况,表明主管部门在辣椒种植过程农药投入品监管工作扎实有效。
[2][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2012版,第403页;第135页。
情感认同是检验能否顺利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为习惯的判断标准。一旦对价值理念产生情感上的信任依赖和共鸣,人们就易于将其与日常行为规范结合,落实到实践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出国民心中的美好祈愿,兼具真理性、先进性和包容性,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成为人们的情感诉求与行为习惯的催化剂。情感认同的缺失将会导致明知不可为却反其道而行的不道德行为的产生。从情感上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敦促人们做出正确价值判断,选择对应的具体实践,调整与其不符的行为习惯。情感认同能够产生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强大力量,唤醒民众对价值理念的践行意识,激发责任感与使命感,以国家倡导的价值观念来处理社会关系。
意志参与是实现转化的根本条件。意志是带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的强烈心理活动,能够支配甚至决定个体行为,并通过语言和行为载体表现。意志的形成过程经历了由简单认识,到情感激发,再上升为意志参与,是实现从理论发展为行为习惯的重要推动。当人们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遭遇曲折,意志活动的参与可以使人们产生意志行为,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主客观世界从而达成预期目标。
表3~4分别显示了自动评价结果和人工评价结果。同时,在第一阶段,比较了不同类型匹配模型和不同语义组合模型的性能差异。通过表3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1)相比较于匹配完整问题和主语-属性对,匹配问题模板与属性的效果更好;(2)RNN是更好的问句语义组合模型;(3)预训练的全局知识表示(+KB)能有效提升匹配事实的准确率。从表4可以看出,在生成答案的流利性、一致性和多样性3个方面,本文提出的方法生成的自然答案明显优于其他基准模型的结果。
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为习惯的客观条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向实践的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精神文明建设工程,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式,需要多项客观条件的支持保障,“要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8]。
教育先导有利于提升认识,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教育是一种有意识的,以传授知识、经验为形式,影响人身心发展的社会现象活动,贯穿了个体生存发展的始终。教育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完善了个体的头脑与体魄,满足了人们丰富认识、提高能力、追求进步的需要。教育不仅仅局限于生存技能的传授,更在于帮助塑造精神文明,使人们将价值理念对象化为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从而通过实践改造世界。价值文明的传承和弘扬与教育密不可分,通过教育方式将人们认同的价值理念转化为行为习惯是一项关乎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任务,需要全民参与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并通过道德榜样的先进示范感召人们,发挥教育先导作用推动行为习惯的落实。
认识是行动的前提,要引导人们清晰明了地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非枯燥死板的教条,而是现实生活的行动指南;不是刻板空洞的意识形态束缚,而是生动具体的奋斗目标。为把价值理念灵活自如地运用于实践,需要经历三个夯实基础,层层递进的阶段,分别为:概念掌握、判断发展、信念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概念内容的掌握是深化认识的基本环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价值理论体系的凝练,是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精神文明建设蓝图,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本质,以其具体化、先进性为人们提供明确行动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丰富,表达简洁,有利于人们在接触这一价值理念的同时快速形成初步认识,其表述更易于帮助人们提高记忆,尝试传播实践。判断选择阶段是深刻认识过程中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价值判断、自主选择的过渡性阶段,通过判断比较可以认识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西方价值观的本质区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继承优秀的历史传统文化,结合我国经济发展现状与综合国力以及系统考量国民道德修养水平后所提出的先进价值理念,反对将其视为“普世价值”的机械认识。与西方资本主义统治阶级故弄玄虚,以“自由、平等、博爱”价值观来掩盖维护少数资产阶级利益不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满足人民福祉为目标,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服务的价值理念,应识破西方“普世价值”的陷阱,坚持以行动证明选择的正确性。形成稳固信念是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合理系统认知机制的最终目标。从认识论角度分析,信念意味着人们对知识具有较为强烈的探索精神,对知识本质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主体性观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丰富内涵,是通过反复实践总结得出的正确核心价值观,不仅包含了当代社会所需要的价值理念,具有知识性价值,还能够转化为影响人们生产生活的强烈思想信念。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内心颠扑不灭的真理,信念成为推动实践活动的强大精神动力,促使自觉行为的产生。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起点和基础。父母的言行在潜移默化中对子女的行为举止、道德品质、人生态度等产生影响。家庭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将价值观植根于人们脑海里,并在人们的成长过程中萌发为特定的行为习惯。家庭教育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价值理念转向行为习惯的初始教育阶段,家长应当有意识地在行为举止中体现正确价值理念,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示范形象。学校教育是国民教育的关键载体,对于传授和推行国家倡导的价值理念具有规范引领作用。可以将有关价值理念教育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渗透于各门学科之中,贯穿于教育活动的方方面面,帮助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增强学生的认同理解力,引导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广泛践行。同时,教师队伍的建设同样应当增添价值观的应用推广。社会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途径,覆盖范围广、受众数量大。社会教育是基于社会成员们的公共生活,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广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营造健康向上的道德风貌和文明氛围而进行的教育活动。应开展形式多样,主题鲜明,针对性强的社团活动,采取生动有趣的教育方式,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主动选择的日常思考方式与行为习惯。
深入开展广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和教育,全面提高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修养,规范谈吐言行。教育的作用在于启发与引导,培养广大人民群众形成固定的良好行为习惯,从侧面感召人们在特定环境与事件中秉承正确价值判断,具有带动影响个体思想和行动的力量。
ANSYS具有强大的二次开发功能,用户可利用ANSYS自身提供的APDL、UPFs、UIDL等二次开发工具,根据各具体专业的需求,在ANSYS系统中开发出具有中文界面的、特定功能的专用模块[4]。本文通过利用二次开发工具UIDL语言来编制ANSYS界面的菜单部分和编写对话框,利用APDL语言来编写程序命令流,二者结合起来,在ANSYS软件中开发出一个关于薄壁空心高墩结构从建模到热分析再到温度应力计算的专用程序。
制度支撑有利于从根本上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制度保障凝聚着文化精华,承载着价值理念,规范着行为习惯,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为习惯的重要支撑。为保障正确价值理念能得到系统全面的认可和实践,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支撑作为后盾,即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制度保障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制度制衡机制是指通过制度的保障和法律的约束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得到全面系统保障。”[9]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经济制度支撑:经济基础决定着包括价值观在内的社会意识形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人们践行正确价值观念提供物质保障。丰富的物质产品和富足的生活水平促使人们开始思考价值问题,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动力支撑。民主制度下的政治制度支撑:人民群众作为行为主体,是价值理念的拥护者和执行者。人民当家做主的民主社会氛围能够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中,在秩序井然、安定祥和的社会环境里,人们将会对践行官方倡导的价值观产生极大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充分发挥实践潜能。先进文化体制下文化制度支撑:文化传统是孕育价值观念的沃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先进文化中萌芽,并通过文化载体表现出来。文化传播影响能力持久深远,是将价值观念转化为行为习惯的有力推动因素。在正确价值理念的影响下,人们不仅从思维方式、思想观念方面接纳主流价值观,并会自觉选择一致的表达方式和行为习惯。社会制度建设旨在规范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行为,从制度甚至法律高度约束抵制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鼓励倡导合理的实践尝试。
实践活动有利于为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提供多样化践行渠道。价值理念只有依靠全体社会成员的力量,扎根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效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贵在坚持知行合一,坚持行胜于言,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10]实践是实现践行目标的必要途径,为进一步完善主流价值理念增添丰富内涵,提供创新动力。实践活动能够进一步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成为人们生活工作中奉行的道德准则,从被动灌输转向自主践行,从个体独有行为上升为群体善行,提高人们对价值理念的实践水平,扩大参与范围,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主自觉的实践活动。
通过意志参与,能够培育人们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自制力,使得偶然行为上升为常态行为。人的认识活动离不开意志的参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需要经历长期的学习思考,意志努力是坚持终身学习的关键心理因素,化被动灌输为自觉学习。在意志的推动作用下,人们能够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为自主自觉并持之以恒的活动,意志参与程度越高,对价值理念的认识也更为深刻。意志参与可以提高情感认同,促进坚毅品质的形成。个体意志的强弱会对情感产生影响,意志坚强的人倾向于更好地调节控制情绪,完成任务。相反,意志薄弱的社会成员往往会因微弱的阻力而轻言放弃。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为习惯需要情感与理智共同作用,当意志参与其中,即使行为主体处于逆境,意志坚定的社会成员们也能快速调整心理机制,依靠意志力,稳定情绪,完成活动。意志磨炼是培育自制力的必由途径,而自制力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备品质,如“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意志促使人们克服困难,抵御诱惑,达成成就。意志参与可以促进行为习惯的转化,不同于法律法规的强制服从,也不同于利益奖励的诱导,是人们能动性的体现。要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目标,在意志活动的参与作用下,形成目标指向明确的行为习惯。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为习惯的关键在于行为主体积极性和自觉性的培养。要重视提升每一位社会成员的认识认同。融汇于心,外化于行,从心理机制的认识、情感、意志三方面层层递进,使之成为人们共同遵循的理想信念和自觉践行的行为准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共同构成的统一整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行为习惯的转化涉及多方价值取向,是道德建设与习惯养成重点,不容荒废与偏颇。每一位社会公民都有责任坚守道德底线原则,远离与正确价值理念相背离的行为,如贪腐、欺诈、偏私、歧视等行为,推动构建崇德尚善的文明社会风尚,让更多人获得良好的实践体验。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行为习惯是每位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需要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把价值理念付诸行动,形成正确合理的价值追求。
注释
[1]李建华:《分层次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光明日报》2013年1月26日。
情感认同可以分为外界刺激的浅层次阶段、感性情感认同阶段和理性情感认同阶段。因外物刺激而产生的情感认同是最原始的心理认同,持续时间短,不易于转化为行为习惯,如诗词创作中的“触景伤怀”手法,作者多由客观事物刺激而寻求情感寄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与人们的情感需求相一致,在培育这一价值理念的初始阶段,应以外界刺激唤醒情感认同为触发点。认识可以划分为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同样,情感也可以依据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情感深度等划分为感性情感与理性情感。理性的种子需要情感沃土的栽培,两者在塑造行为主体过程中均具有重要作用,如“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只有将感性情感上升为理性情感,人们才会更加主动自觉地做出反应。良好的感性情感体验上升为持续健康的理性情感,产生积极正面的行为;负面的感性情感体验导致行为主体逃避或采取相反的行为决定。行为主体的实践并非单调的行动,包含多重丰富的理性情感色彩。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达到深度认可即理性情感认同的程度时,践行这一价值理念则达到举手之劳。以爱国为例,爱国是民族精神核心,是千年来传承至今的美德,是维系民族关系的情感纽带,具有强烈精神力量。从普通民众到民族英雄,从无名之辈到学界鸿儒,爱国价值理念发展至今已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情感中,体现在每一位中华儿女的行为习惯内,表现为践行爱国理念,为报效祖国奋斗终生。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12版,第2页。
[4]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民日报》2014年5月5日。
所谓信息化就是企业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等信息技术,实现对企业运营的过程各种信息的收集、记录、存储、整理、分析、输出,从而支持企业实现过程控制、结果呈现和未来预测。本文重点论述信息化手段在以下几个方面规范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上如何发挥作用:授权体系的建立和执行、科学决策机制和实现方法、绩效评价和考核、契约化精神的执行、监督约束机制。
[6]教育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意义》,《人民日报》2013年5月22日。
[7]邓凯文:《情感认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着力点》,《广西社会科学》2016年第12期。
潜艇出海常伴随高温、高湿等环境,艇员出汗多、饮水少,这种情况易导致尿液浓缩,使得尿液中溶质过饱和而析出,进而形成结石[1]。海上饮食结构与陆上差异较大,食用肉类罐头较多,肉类嘌呤含量高,易升高血尿酸水平,尿酸不仅能形成尿酸结石,且能增加草酸生成,从而使肾结石形成的风险增加[2]。然而相比陆地环境,潜艇环境是否更易形成肾结石及高尿酸血症尚鲜见报道。本研究通过回顾近3年某部官兵的体检结果,分析常规潜艇环境对肾结石患病率及血尿酸水平的影响,为基层部队提高卫勤保障能力提供依据。
近年,为切实降低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不断对城乡老旧供水设施和农村供水设施进行改造,总投资达8 000多万元。2013年基本完成城区镀锌管网改造,有效解决供水管网漏损率高、水压不足等问题,城市管网漏损率达到18%。同时,开展农村供水“一户一表”改造,截至2014年6月按计划完成177个村的改造任务。
[8]习近平:《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人民日报》2014年2月26日。
需求情况:农业方面,除晚稻用肥有零星需求,市场交投整体冷清。工业方面,上周复合肥企业集中采购原料,部分贸易商提早开始冬季备肥拿货,短期出现一轮强劲需求,市场价格因此被拉高。出口方面,国际尿素仍在持续上涨,国内尿素出口量有所增加,但仍处于低位水平。
[9]陆树程、杨倩:《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机制》,《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14年第8期。
[10]习近平:《当好全国改革开放排头兵不断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人民日报》2014年5月25日。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47(2019)05-0018-07
【DOI】10.19632/j.cnki.11-3953/a.2019.05.003
(作者为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赵 玥
标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文; 行为习惯论文; 转化途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