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物流“国八条”:推动物流业健康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健康发展论文,物流业论文,物流论文,国八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引言
随着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落后的物流水平已远远不能适应国民经济的发展,政策的大力扶持已是大势所趋,再加上铁路、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客观上为物流业的崛起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政策大力扶持和基础设施完善等各种有利因素的刺激下,我国物流业将进入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工作,推出了推动物流业发展的八项配套措施,决定从税收、土地政策、降低过路过桥费、加大物流业投入、解决城市中转配送难、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等八个方面着手(以下简称物流“国八条”),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整个物流业成本。这是继2009年3月国务院颁布实施我国首个物流业专项规划——《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之后的又一重大政策,为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两年内,我国物流业先后迎来两轮大规模政府扶持,说明这一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增强以及国家的重视,也表明我国物流业进入了重要的发展机遇期。我国经济正处在调结构、上水平的关键时期,以物流服务业促进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是明智之举。
自《规划》实施以来,我国的物流业得到了有效的发展,尤其是对化解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风险、扩大内需、促进我国经济复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我国物流业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是起步较晚,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都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尤其是随着《规划》的深入实施,一方面一些已有的阻碍物流业发展的问题进一步显现;另一方面,环境的不断变化和新情况的产生使得物流业面临新的挑战。因此,需要完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保证《规划》的进一步实施和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物流“国八条”是在新的背景下结合当前热点问题提出的,如物流企业税负过重、农产品价格波动变化频繁、面临的经济通胀压力、扩大内需的任务,等等。因此,它的出台针对性较强,既是《规划》的有效政策延续,也是解决当前物流运行瓶颈的指导方针,必将对物流业产生促进作用。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物流“国八条”是“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重要补充,将会大大带动我国“十二五”时期物流业的发展。从短期来看,它能够促进物流行业的良性发展,降低企业税负和物流成本,有效稳定当前物价,通过降低物流企业服务成本以提高社会物流运作的效率进而降低整个社会物流的成本。从长远看,它是扩大内需、促进产业升级的必然要求,它能够继续推动物流业的调整与振兴,推动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的进一步转型,促进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内需并促进产业升级,促进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随着物流“国八条”的出台,国家相关部门也在逐步贯彻和落实相关工作。2011年6月14日,交通运输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监察局、国务院纠风办等五部委发布通知,出台《关于开展收费公路专项清理工作的通知》,并详细制定了四个阶段的工作。6月24日,交通运输部与国家发改委等部委召开电视电话会议,讨论专项整治公路乱收费问题。为了减少重复收费,降低物流业的成本,公安部日前派出10个工作小组,奔赴各地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立刻查处。①此外,国家发改委、国家税务总局拟进一步降低税收标准,争取让更多的企业享受营业税差额纳税的政策。2011年5月,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连续推出系列节目《聚焦中国物流顽症》,对我国物流业遇到的突出问题进行了全面曝光和深入剖析,包括物流存储、公路乱收费、物流联运、“最后一公里”等一系列问题,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反响,也引起了相关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
二、物流“国八条”出台背景
(一)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改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204 45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9.6%。这个增长速度同“十二五”规划纲要中设置的增长速度以及国际相比还是比较高的,表明当前我国经济的总体运行态势良好,经济增长继续由前期政策刺激的偏快增长向自主增长有序转变。但是,经济增长的结构还不尽合理,要真正实现经济的内生增长和创新发展,需要物流业的支持。物流是一个国家经济的血脉,它贯穿了生产、流通以及消费的整个过程,融合了关系国民经济的各个产业,物流的运行效率和质量直接关系到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的转型。此外,物流业是复合型产业,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员多,能够有效拉动消费,扩大内需。但显示问题是,我国物流的发展已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的发展,物流和实体经济之间本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但物流成本过高却遏制了实体经济的发展。
我国“十二五”规划纲要中指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建立社会化、专业化、信息化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要“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这表明物流业不仅能够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也成为未来五年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的重要基础。作为十大产业振兴规划中唯一的生产性服务业,《规划》的实施和物流“国八条”的出台不仅是促进物流业自身平稳较快发展和产业调整升级的需要,也是服务和支撑其他产业的调整与发展、扩大消费和吸收就业的需要,对于促进物流业和其他产业的互动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缓解通胀压力,降低CPI的必然需求。
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逐渐消散,我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复苏,但随之也带来了通胀压力。尤其是近几个月,CPI都一直在5%以上的高位运行。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1年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6.5%,环比上涨0.5%,创下37个月以来新高。其中,食品价格上涨14.8%,环比上涨1.2%,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0.37个百分点,成为CPI高企的主要推动力。
以蔬菜为代表的食品价格猛涨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流通环节过多,物流费用过高而造成的。食品在整个流通过程中往往要经过储存、批发、零售、流通加工等多个环节,再加上流通中介的运营费用和抽取的利润包括摊位费、市场费等,使得物流费用一路攀升,成为食品价格高的重要推手。此外,新技术和管理方法的应用使得工农业生产的成本大幅降低,再加上人工成本和运输成本的拉高,导致物流成本在整个供应链条中所占的成本比重越来越大,平均达到了50%~70%甚至更高,成为了扩大内需、增进消费的障碍。物流成本的降低可以通过降低商品流通成本进而降低价格来降低CPI,从而缓解当前的通胀压力。
(三)降低当前物流费用居高不下的需要。
“十一五”期间,我国物流业有效地应对了金融危机的冲击,保持了较快的增长。2010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达到125万亿元,与“十五”期末的48万亿元相比,增长1.6倍,年均增长21%;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为7万亿元,与“十五”期末的3.4万亿元相比,增长了近1.1倍,年均增长15.6%,我国物流运行质量和效率取得了较大的提高。2010年我国物流业增加值为2.7万亿元,比2005年增长1.2倍,年均增长16.7%;占GDP的比重为7%,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②物流业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凸显,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增强。而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例由2005年的18.3%仅下降到2010年的18%左右,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左右,我国物流费用一直居高不下。以2009年为例,根据测算,我国物流总费用每降低一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3405亿元左右的社会经济效益,表明我国物流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潜力(见图1)。
图1 “十一五”期间,我国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及其增长率变化
说明:作者根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的历年统计数据整理所得。
而根据国家发改委公布的资料显示,2011年1~5月社会物流总额为60万亿元,同比增长13.7%,社会物流总费用为3万亿元,同比增长18%,其中,运输费用1.6万亿元,同比增长14.5%;保管费用1万亿元,同比增长23.2%;管理费用0.4万亿元,同比增长19.8%。不断攀高的社会物流费用使得我国物流运行成本进一步提高。从重点物流企业统计调查数据看,2011年1~4月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4.9%,增幅比一季度回落6.2个百分点。主营业务利润同比仅增长0.4%,增幅比一季度回落1.2个百分点,比同期主营业务收入低24.5个百分点。收入利润率为4.5%,同比下降1.2个百分点,仍处于较低水平。物流企业成本高、资金趋紧情况未有改观,经营困难依然较大,后市增长乏力。③
(四)解决当前热点民生问题的需要。
近几年,“菜贱伤农”、“菜贵伤民”、“暴力路桥费”、“货车超载”、“快递公司暴力分拣”等一系列有关民生的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这些现象的背后折射出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成为当前国内物价上涨,尤其是像蔬菜等关系到居民生活的农产品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一方面是农产品生产地菜贱伤农;一方面是农产品消费地价格猛涨,这些不合理的流通现象引起了政府的重视。还有就是路桥暴利的存在直接推高了我国的物流成本,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发展,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根据WIND数据,2010年年报显示A股19家高速路上市公司有15家毛利率在50%以上,有10家路桥收费的毛利率在60%以上,其中重庆路桥在路桥收费业务上的毛利率最高,达到88.26%。路桥收费金额在收入构成中的占比也较高,有6家占比超过90%,其中福建高速路桥收费在收入构成中的占比达到99.68%。可以说,高昂的路桥费直接推高了我国物流成本和百姓密切相关的消费品价格。物流业实际上是一项民生工程,既关系到物流源头的生产者,也关系到众多消费者。在CPI高企、民生负担加重的背景下,物流“国八条”的发布,无论是降低企业税负还是降低过路过桥费,都切中当前物流成本过高的要害,及时顺应民生之举,也是抑制通胀之需。
三、物流“国八条”主要内容解读
(一)降税减负,完善差额征税政策。
税负高和重复征税是当前物流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严重挤压了物流利润,使物流成本大幅提高。目前,物流企业业务开展中所涉及的税种主要包括营业税、增值税、城建税、教育费附加、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耕地占用税、印花税、契税、车辆购置税、个人所得税及企业所得税等,其中在营业税环节的征收上存在重复纳税、税负不均以及土地使用税负担过重的现象。
首先,营业税率不统一。现行营业税将物流业务划分为运输与服务两大类,其中运输、装卸、搬运等运输类的营业税执行税率为3%,而仓储、配送、代理类等服务类的营业税税率为5%。但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综合型物流企业各环节业务上下关联,很难区分运输与服务类收入,而且税率的不统一阻碍了物流一体化运作,造成了物流运行中的不经济和不效率。物流“国八条”的出台不仅解决了物流业多年以来的“同业不同税”问题,而且未来物流业各环节的营业税有望统一按3%征收,这将大大减少企业的税负压力,同时有利于物流企业一体化发展。以物流业上市公司代表中储股份来说,2010年其在物流领域共实现收入21.76亿元(其中营业税执行税率为5%的仓储、配送、国际货运代理三项业务的收入为12.7亿元),实现利润约4亿元。而按目前的仓储、配送、代理营业税税率为5%计算,其应缴纳税额为6450万元,但在执行3%的营业税税率后,这部分的税金将降至3800万元,从而为企业降低2550万元的纳税成本,使中储股份物流业务的盈利提高约6%。④
其次,物流业的重复征税问题。物流企业往往由于业务的需要,会对同一笔业务进行分工协作,将一部分业务外包给另一个物流企业,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出现不同企业间重复征税的问题,物流环节越多,缴纳的税费就越多。尤其是像第三方及第四方物流企业,它们往往承担的是自己最擅长的业务,将某些业务外包,所以应该实行差额征税。实际上从2005年开始,国家发改委联合国税总局就开始进行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目前,已有593家企业取得试点资格,第7批征集工作也已经完成。物流“国八条”也提出要完善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办法,扩大试点范围,尽快全面推广。通过营业税的差额征收,将大幅降低物流成本,还有利于企业内部物流外包,改善国内物流环境。
(二)科学制定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加大物流业土地政策。
现代物流业对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很高,除了流通环节,重要的是仓储环节,需要大量的设施设备,方能提高物效率。但是基础设施建设对于物流企业而言,前期投资太大,而且难以形成规模效应。而物流园区通过科学的规划,可以大幅提高物流效率,解决企业仓储问题。现今,各个地区物流园区都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但是往往规划盲目,组织不合理。物流“国八条”指出要科学制定物流园区发展规划,对纳入规划的物流园区用地给予重点保障,这对物流企业的发展而言将具有重要的意义。物流园区不仅能够激活和满足客户的需求,增强企业的竞争力,还能够提高物流运作效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此外,物流建设用地“拿地”相对比较困难,诸多物流企业往往由于仓储用地问题导致业务无法扩大。而一些物流基地和配送中心往往建在远郊区或偏离市区,大大延长了配送链条,不利于物流效率的提高。物流“国八条”中提出要加大对物流业的土地政策支持力度,支持将工业企业旧厂房、仓库和存量土地资源用于发展物流业。这样,物流企业就可以在市中心建配送中心,缩短运输路径,解决物流“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进而降低物流成本。但是,也要出台相关惩罚措施,防止一些企业以物流名义“圈地”后擅自改变土地用途,挪为他用。
(三)降低路桥费,加强城市配送管理。
路桥费过高一直是物流业面临的头疼问题。据介绍,全世界收费公路14万公里,其中有10万公里在中国,占了全世界的70%。虽然,公路收费是国际惯例,但在我国乱收费、乱设岗的现象普遍存在。企业的物流成本主要包括三部分:仓储成本、运输成本和管理成本。其中,运输成本所占的比例最高,受外界因素影响也是最大,尤其是近年来油价上涨、高昂的路桥费用、乱罚款等问题使物流企业的运输成本快速上升。据统计,路桥费直接占到了物流企业总成本的1/3左右,再加上各种罚款,费用占到五成以上。这些费用都最终转嫁到了商品价格中,直接推动了物价的上涨。物流“国八条”中提出要大力降低过路过桥收费,这将直接降低物流成本,缓解当前的通胀压力。此外,物流“国八条”还提出要促进物流车辆便利通行,加强城市配送管理,解决城市中转配送难、配送货车停靠难等一系列问题,这将进一步降低企业经营成本,破解“最后一公里”难题。
(四)改进物流企业管理方式,放宽审批条件。
放宽对物流企业资质的行政许可和审批条件,逐步减少行政审批,提高审批效率。一方面,这将进一步降低物流门槛,使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物流行业中来。如何处理与鼓励物流企业兼并重组之间的关系,将成为各个地区制定具体措施时考虑的关键问题。一是在放宽审批条件的同时,对一些特殊的行业还要进行严格审批,如从事危险品等特殊物品的运输和存储的企业要加强检查的力度。二是放宽审批条件,将有助于物流企业异地经营,扩大连锁规模,对于培养大型现代化物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此外,我国传统的管理体制对物流企业的管理而言缺乏效率,严重阻碍了物流企业的发展。通过政府改进对物流企业的管理,将有助于减少体制性约束,降低体制性成本,促进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
(五)整合物流设施资源,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
物流业由于进入门槛低,鱼龙混杂,服务水平参差不齐,严重影响了物流业的有序发展。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物流企业有6万家以上,兼并整合势在必行。2009年《规划》中就曾指出,要加快物流企业的兼并重组。物流“国八条”指出要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联盟合作,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鼓励优势企业整合物流资源,将会推动行业整合兼并的步伐,这必然会产生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此外,物流“国八条”还鼓励支持大型优势物流企业对分散的物流设施资源进行整合,引导行业系统内的仓储和运输设施开展社会化物流服务,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发展共同配送,这将进一步优化物流产业结构,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共同配送的实施可以采取多种方式,企业之间进行横向联合、集约协调、求同存异以及效益共享,可以共享设施和设备,发挥物流的规模效益,使社会资源极大化,进而降低成本以及新产品或者服务上市时的初始投资的风险。
(六)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共享物流信息资源。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作为生产性服务业的物流业也是如此。近几年,我国物流技术水平虽然有所提高,但总体水平还是较低尤其是物流自动化水平发展缓慢。因为物流技术的应用和装备的水平直接决定了物流技术的水平,而且我国很多装备和技术都引自于国外,所以物流“国八条”中提出在推进物流技术创新和应用过程中,要加强物流新技术自主研发,加快先进物流设备研制,诸如现代化设施设备、货物实时识别、智能交通、物流管理软件等关键技术,这也是我国物流装备和物流技术企业发展的有力机遇。
物流标准的应用和物流信息化也是物流技术水平重要的表现形式。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物流综合企业,就必须要建立一套先进的物流技术标准,提高自身的物流信息化水平。要加快制定和推进物流基础设施、技术装备、管理流程、信息网络等技术标准,尽快形成协调统一的现代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要广泛采用标准化、系列化、规范化与国际标准接轨的运输、仓储、装卸、包装以及条形码、信息交换、RFID等技术。要尽快制定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建立全国性的物流信息平台,实现资源共享、数据共用、信息互通,推进物流信息资源开放共享。
物流“国八条”中还提出要适时启动物联网的应用示范。据统计,物联网将成为全球信息通信行业的又一个万亿元级新兴产业,到2020年之前,全球接入物联网的终端将达到500亿个。⑤我国在物联网应用方面起步较早,而且在全球有一定的话语权,工信部也将物联网规划纳入到“十二五”的专题规划。物联网有助于物流供应链的优化,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可以实现物流的“可视化”和“智能化”,进而提高物流的反应能力和服务能力,这必将给物流业带来巨大变革,实现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
(七)加大物流业投入,拓宽融资渠道。
物流业涉及国民经济多个行业,运输、仓储等功能都需要大量的设施设备。而整个社会物流的运行则需要政府对基础设施的支持。现代物流对基础设施建设要求较高,单个企业的投入需要大量资金支持,而且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此外,物流企业还需要充足的流动资金去运营,车辆、设施设备的保养、检修等。如果说降税减负给企业降低了成本,拓宽融资渠道则是让企业有资金去发展经营。事实上,物流企业有多种融资方法可用,包括内部融资、银行贷款、融资租赁、吸收直接投资、发行股票、配股、增发股票(包括公开增发和非公开增发)、发行债券、票据贴现、典当等。但在现实当中,物流企业贷款相对比较困难,银行在利率上也没有优惠。如果是固定资产抵押贷款的话,运输车辆只能算作流动资产,而且大多数物流企业的仓库都是租赁的,不能抵押。物流“国八条”中指出要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扶持,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对物流企业的信贷支持,拓宽融资渠道。这将缓解物流企业贷款危机,给物流企业做强做大提供资金支持。
(八)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
物流“国八条”中提出促进农产品物流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食品价格、食品安全等一系列民生问题。当前我国农产品物流的发展还处在初级阶段,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流通效率低,农产品流通环节较多,流通成本高,流通损耗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尤其是冷链物流的建设尚在起步阶段。在发达国家,食品和鲜活农产品冷藏运输率达到80%~90%,中国只有10%左右。据统计,中国的鲜活农产品损耗率在25%左右,在美国只有2%~3%,发达国家只有5%左右,每年农产品的损耗至少700亿元。⑥物流“国八条”中提出要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发展,加快建立主要品种和重点地区的冷链物流体系。这将会推动形成流通成本低、运行效率高的农产品营销网络,进而减少农产品流通环节、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保障城乡居民消费安全、增加农民收入。
自2008年商务部、农业部组织的“农超对接”以来,已经初见成效。2009年中央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在17个省区市支持了205个“农超对接”项目,带动社会投资40亿元。“农超对接”的成功代表了以减少流通环节为主的农产品创新流通模式的成功,除了“农超对接”之外,像农企对接、农校对接、农餐对接、农批对接、农社对接等模式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并降低物流成本,保障食品安全。
四、结论及建议
在物流“国八条”出台之前,我国关于物流业的政策也出台了不少,出台的背景和侧重点不同。2001年3月,六部委联手出台了国家层面的第一个有关物流业发展的文件——《加快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当时我国正处在物流业的初步发展阶段,亟待需要相关的政策支持和导向。2004年8月,九部委联合出台《关于促进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当时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物流正在蓬勃发展,需要通过改善物流各个环节中的行政体制,破除当时“煤电油运”等行业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阻碍。2009年3月,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经济不景气,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重点是拉动物流需求,扩大内需,从而使中国经济尽快复苏。我国的经济已经开始了平稳有序的发展,物流业已驶向发展的快车道,在这种背景下,出台政策的侧重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解决发展瓶颈问题。物流“国八条”的出台具有鲜明的时效性,针对当前存在的热点问题尤其是困扰物流业多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物流“国八条”侧重于宏观方面,指导性较强,但尚需相关部门出台更为细化的扶持措施,尤其是要具体到相关的物流行业。在制定细化措施和具体落实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物流业是跨地区、跨部门的复合型产业,涉及运输、仓储、设备制造、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服务等多种行业,也涉及公路、税务、财政、交通运输、公安等多个部门,因此协调难度较大。在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从全局和长远出发,理顺部门之间的关系,设立专门的物流协调部门,形成政府部门间综合协调机制。此外,要建立责任人制度和实施计划表,逐条落实每个政策。
2.物流“国八条”在具体落实中必然要涉及多方利益,例如,营业税、路桥费等跟地方政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必然会遇到很大的阻力。此外,减少路桥费、降低税率、解决重复纳税问题将减少税收,对地方税收产生重大影响,还会对我国实行多年的税收体制提出重要的挑战。因此,在物流营业税改革中要建立相对公平的补偿机制,同时在实行营业税降低和实行差额营业税的过程中要先选定试点,然后逐步推广到全国。而在路桥费的改革中要改变过去公路企业的经营发展方式,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转变。对于经济发展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收费类型,建立梯度降价方案,实现路桥费的逐步降低。
3.物流“国八条”主要从物流企业的角度降低物流成本,如在运输、仓储等环节降低税率等。实际上,除了狭义的物流成本之外,广义物流成本涉及的问题更为复杂也是最难解决的,如燃油成本、行政垄断成本、各种体制性成本等。其中,要解决的关键是行政垄断成本。路桥费基本上是地方政府垄断的结果,如果不改变这种状态,即使是路桥费降低了,恐怕会有变相的收费增加。此外,我国燃油费不断增加的原因也是企业垄断的结果。因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物流成本问题,必须要打破这种垄断。
注释:
①何衡柯:《物流业迎来振兴政策落地期》,载于《北京商报》2011年7月1日。
②以上数据来自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信息。
③以上数据来自中国物流信息中心。
④王峥:《物流业“国八条”出台 农产品运输成本有望降一成》,载于《证券日报》2011年6月10日。
⑤数据来源于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大会暨第三届上海通信发展论坛。
⑥数据来自商务部2010年1月29日在北京举办的专题新闻发布会。
标签:国八条论文; 仓储成本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路桥费论文; 物流规划论文; 规划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物流成本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