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结构研究_社会互动论文

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结构研究_社会互动论文

社会科学创新的系统结构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科学论文,结构论文,系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社会科学的创新归根结底是社会科学系统结构的创新,有什么样的系统结构,就会有什么样的功能及其产品。对社会科学的现状来说,系统结构的创新主要应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对系统结构内在必然性的认识,这是创新的内在根据;另一个是对社会需要的新认识、新把握,用新的视野来调整和改造系统结构。社会科学创新在系统结构上的要求是多方面的,但是,无论哪一个方面的创新都应该建立在这两个方面的创新的基础上,都应该从这两个方面的统一为出发点和条件。具体来说,这一要求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科学创新的系统结构要素特征

(一)社会科学要探索社会、研究社会、立足社会

创新首先要立足于社会,使社会科学有明确的发展方向。具体来说创新应针对两个方面:

第一,对现实实践活动的探索和研究应有普遍性眼光。由于我们偏重实用性而忽视普遍性,往往造成对问题的狭隘认识。一些研究成果从目前中国的社会现状来看,似乎能够回答一些问题,但是从世界的意义上看就显得远远不够,有时在避免狭隘性的时候,又游离当前中国社会这一特殊存在对象,从一般到一般,既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也不能对世界有真正的贡献,存在着大量的重复和模仿的“研究”。创新在对对象的认识和把握上就是要产生一种全方位的认识。众所周知,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只要认真地、深入地探索和研究社会,就必然能够从中发现具有普遍性价值的理论。

第二,对历史文化的探索和研究应有现实的立足点。中国有极其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它既是社会科学的对象,又是社会科学研究的资源。就前一个方面来看,作为对象,我们要做的是发现哪些因素在现实的社会生活中还发生着作用,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作用的机制是什么等。其实,历史文献中需要重新研究的问题很多,哪一些能够提到日程上来,是要看社会实践是否需要,如果对社会实践的发展没有意义,研究的价值就应该怀疑。

(二)社会科学研究应建立流动管理的机制

科研群体的顺利流动能够提供更多的机会,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能量。中国的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是既有留住人才的优势,也有流失人才的危机,这两个方面是长期以来共存的一个问题。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科学活动是全部社会活动中的具有先决作用的活动,它首先为我们提供对对象的认识和把握,然后才有其他社会活动对对象的创造和自觉利用。因此,建立一个稳定强大的社会科学研究群体是十分重要的。

保持一个强大的科研群体需要多方面条件,而保证群体内部顺利流动是其中的基本条件。建立流动机制本质就是市场化管理,通过市场机制,使人才资源的配置优化。流动对科研人员的自身发展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个体发展经过多个工作环境、多个相关课题,多个群体合作才能够更健全、更成熟,也只有在流动中才能使规律表现出来,我们才能够去发现规律,自觉服从规律,让人才充分实现价值。

(三)社会科学的研究课题应有高起点

所谓高起点就是既面对当前中国的社会实际,又超越社会实践的现实,以实践发展的未来趋势为着眼点,力求引导社会实践大跨度发展。研究课题的确定比研究更为重要,它既是研究的结果,又是政府行为目标的长期、中期和短期的需要,在很大程度上,它起着导向的作用。

高起点是社会科学创新的题中应有之意,是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机制。首先,高起点减少了中间环节,节省了阶段成本,减少了研究过程的弯路。例如,把一些缺乏完整意义的小课题安排在相关的大课题中解决。其次,高起点对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带来更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些低起点的课题,虽然能够满足一时之急需,然而实行起来也需要许多零散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问题如果放在一些大课题中解决就比以小课题单独立项解决更好。再次,高起点课题能够使其与全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相联系,从而更好地利用外部条件。

高起点并不是主观任意地想象出来的,不是脱离现实可能的随意超越,而是在课题的选择上通过“大坐标定位”而产生的,即通过参照我国和世界研究的维度来实现课题的个别性、特殊性和普遍性的统一。有一些对象本身就具有某种世界意义,例如登封文化,就具有中国传统文化儒、佛、道三家同存的独特意义。但是作为一种具体研究,它既可能产生个别性的意义,也可能产生世界性的意义,这就要看课题确立的起点高低。

二、社会科学创新系统结构的功能目标

一个系统结构的功能不是绝对的、不变的,不同的条件、不同的利用能够开发出大小和多少不同的功能。具体来说,创新应该使系统结构能够产生:新服务,新学科,新观念,新评价。

(一)新服务

新服务是广泛意义的社会服务。社会中存在的“是什么”问题,原则上都应该能够做出解释,能够提出建议。这些解释和建议越是有效,就越是能够证明研究的价值和意义。社会的现代化程度越高,对社会科学的需求就越大,直接的需求就是为其提供新服务。成熟的社会是理性的社会,而社会理性是靠社会科学来提供的。

社会科学的理论体系有两个基本功能:一方面是自身的逻辑建构;另一方面是理论体系的解释功能。它的解释功能越强表明其价值越大,生命力越强。缺乏解释功能的理论体系无论自身如何完备,都不可能是好的理论体系。当然,新服务决不是离开自己的理论体系而对社会现实的注释和“应酬”。新服务是社会科学的人格化行为,它所提供的即要有科学精神,又要有现实态度。

(二)新学科

新学科的建立是社会科学创新的最高成果,它发现新的领域,从而使人们在这一领域的实践活动获得自觉性。中国社会的历史、地理、文化优势,相对容易产生新学科。然而过去虽然孕育过不少新学科的萌芽,但真正建立起来的却极少。其原因一方面是理论研究群体的不稳定,使整体上缺乏浩然之气的涵养,不能把新探索、新研究的成果推向更完善、更普遍的存在形式。另一方面更在于,我们对中国社会这一存在对象缺乏真正的学术理论意义上的理解,在研究上就像打游击战,难以产生宏大成果。

(三)新观念

新观念是对同一对象的新的看法或判断。新观念产生于实践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对同一对象会产生不同的需要,因此,对确定的某一对象来说,对它的需要的变化就可能产生新观念。如果是对象变化,出现了新的认识对象,对这种新的认识对象产生的观念就不能称为新观念。过去我们常常混淆了新对象的观念与新观念,把过去没有现在第一次出现的观念都看成做新观念(其实这只能称为新事物的观念,而不是新观念)。混淆了这两个不同的“新”,新对象的观念一旦被视为新观念,实践需要就变成没有意义的东西了。

系统结构必须能够容纳不断变化的主体需要,才会有产生新观念的空间。没有主体需要,新观念就没有产生的依据。例如生育观念,为什么在农村很难改革,原因是需要没有改变。在系统结构中,科研主体的需要的变化是新观念产生的前提,如实践的方式、规模、角度等,总之,实践活动在坐标中的位置没有变化,就不可能使主体产生不同的需要。

(四)新评价

评价反映理论对需要的满足程度。新评价是从创新的角度的评价,或者说以创新为首要标准的评价。传统的评价也重视理论的新意,但是对“新”的理解有根本的不同。应该说,只有反映新需要的东西,才具有“新”的本质。而传统的评价则是就理论本身的“新”而判断的。这样,一个能够自圆其说的“新理论”,就把人们引入文字游戏的误区。在人的无穷的想象力中,会产生无数新的想象,也就会产生无数貌似新的理论。而从人的实践需要出发去判断新理论,就使我们不得不对美文学式的理论创新忍痛割爱,甚至会使我们变得冷峻而“缺乏”人性的关爱。

何以做出新评价,应以代表各省省情、国情和“世情”这三个方面的实践需要为依据。理论的价值在形式上是由它的抽象性决定的,抽象程度越高,理论就越是具有普遍必然性,因而对实践的作用意义就越深远越可靠,而且理论研究的难度也越大。如果把这个评价系统颠倒过来,从实践最直接的价值出发,就会导致实践失去长远目标,实践价值降低,造成实践活动的浪费。

三、社会科学创新系统结构的互动问题

互动是一个社会学概念,社会科学研究与不同的实践活动之间的互动是社会科学发展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条件,对激发创新活力、整合与分离科研活动要素、调节科研方式和途径、优化科研资源配置都有不容忽视的作用。

(一)理论的互动

理论是研究的产品,但在本质上它是探索实践的产品。因此,理论的互动包括探索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互动以及理论研究之间的互动。

社会科学以社会为对象,通过探索实践,把作为客体的社会的自发存在变为主体自觉的存在,然后对这些存在现象进行分类、分析、综合、抽象、判断、推理等研究。探索社会有许多方式,如调查、统计、尝试、模拟、体验、实验等活动,结果形成理论研究的对象。探索对象是物质性存在,理论的对象则是精神性存在,是对探索及其对象的反映。因此,研究对象的确立离不开探索活动及其结果。精神活动能够相对独立存在,因而也能够虚构对象,就像“圆的方”、“金山”。理论创新在本质上不是精神活动,而是由探索实践带来的必然结果,有新的探索才会有新的研究。研究又反过来推动探索,提高探索成功的可能性。因此,探索与研究的互动既是保证研究正确的机制,也是理论创新的基本途径。

理论之间的互动是理论发展的自身的重要机制。通过理论之间的互动,一方面促使各个领域的理论之间互相沟通、互相作用,形成统一的逻辑,建立理论共同体,成为精神文明中的基础和框架。另一方面,各种理论在互动中借助不同领域的理论提供的新视角,获得逻辑上的验证,吸取研究经验,使理论个体充分发展。

理论的服务功能为理论之间的互动提供了现实可能性和根本动力。实践中的问题往往是复杂的,需要许多方面的理论从不同的角度去解释。因此,解释实践中遇到的问题就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理论市场。任何理论,要想实现自身的现实价值,就必须进入这个市场。在共同解释同一问题的过程中,互动就在实际地进行着,理论之间的优胜劣汰,理论之间的各种各样的联合、联盟也在形成着。社会科学的系统结构只有适应理论生存的这一新特点,才能使研究活动和理论不断创新。

(二)理论与技术之间的互动

社会科学是为了获得社会理论而不是创造社会工程技术,但是理论与技术之间也存在着直接的相互依存关系,因此,它们之间的互动是理论发展的直接动力。

理论需要技术首先在于技术是理论价值的物证。理论不仅有真理和谬误的性质,而且有价值性。判断理论价值的大小,惟一的证据就是它带来的技术成就的大小和多少。社会工程技术发展也总是以社会理论的发展为前提的。对社会整体来说也一样,某一阶段社会实践怎么样,从根本上说,取决于理论对它的认识、理解是什么样子,不能想像没有理论的把握和预测而在实践中的偶然成功。

其次,技术为理论的探索和研究提供手段。关于自然的技术和关于社会的技术都是创造实践获得的结果,关于社会的技术就成为社会科学的手段,尤其是在现代社会中社会科学更加深刻地依赖技术。

再次,理论探索和研究的对象日益更多地成为技术。现代社会技术已渗透在生活的几乎所有方面,人们是依赖技术而远不是经验而生存。庞大的社会建筑物通过技术的逻辑凝聚而生长。因此,技术日益成为社会科学的对象的主要方面,即通过对技术的探索和研究而把握社会存在的新特点。

就技术来说,也更需要理论的引导,需要理论依据和预测,这是提高技术发明成功率和价值的根本保证。当然技术创造有天赋的原因,但是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显得远远不够了。技术要有价值,就要有文化整体的基础,因为价值只有在全部文化中才能确定。而这一基础只有理论能够提供。因此,理论与技术的互动也是技术发展最直接的动力。

(三)理论与社会的互动

社会科学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理论与社会的关系是研究者与被研究者的关系。社会与自然不同,它本身就是人的活动,是主体的客观存在。在这一互动关系中最重要的是区分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的存在是不确定的,不断地相互转化着。在互动中,研究者和对象都有主观性的一面,甚至客观性也是通过主观性而存在的。因此,不能回避主观性,而是要把握主观性,把它看做客观存在的现象,发现背后客观的、稳定的、本质的东西。

在理论与社会之间,技术是沟通的基本手段,也是把握主观性,探索客观存在的基本依据。技术是客观的力量,也是精神存在的物质形式。理论与社会的互动,是主体“自己与自己的对话”。在经验活动中,主观性直接参与了对话,因而主观性获得了一种合法存在的权力。而在技术中介的条件下,双方的主观性都必须翻译为技术,采取客观的普遍的形式存在。不能被翻译为技术的,就是主观的、个别的、偶然的,从而也被技术所否定。例如程序、虚拟、统计等都作为技术,成为探索和研究客观性、可靠性和价值性的保证。

而最终保证理论与社会互动意义的是实践。作为对话直接形式的思想和语言,其意义在于对双方各自意图的表达和对自身存在的承诺。但是,能够为自己担保的是各自的实践。因此,用实践对话比用语言对话更直接。对社会科学来说,就是探索重于研究,事实重于结论,存在重于逻辑,描述重于解释。在这种互动关系中,社会科学才更具有理论创新的可能性。

(四)理论与历史的互动

历史在哪里存在,或者说我们从哪里找到历史,这是理论与历史互动的前提。历史在本质上说,就是现在的过去,是存在于现实的生产活动中的历史精神、历史逻辑和历史的存在。理论与历史对话不是从典籍、往事和文物出发,而是从历史的现在,从人们的生产活动出发。生产活动是按照某种程序,对文化进行复制,使之在量上扩大,从而把文化积累成财富的实践活动。理论与历史的互动,就是社会科学在生产活动中发现活的历史,通过探索和研究,使我们不断地认识到历史的真实的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的存在,解释现实存在的原因,发现历史的经验和局限,提出超越历史的现实的可能性,建立历史的未来的理论模型。

探索和研究历史的根本意义是为了现实。现实是历史的结果,受到历史的制约,在现实中人们所能做的,是历史所给予的可能性。现实不会超越历史,当人试图超越历史时,他还没有能力,而在他有了超越的能力时,他已经成为历史的拥有者。因此,在现实中是不可能超越历史的。什么时候人们才能超越历史?回答是:未来。这是由社会科学的探索和研究所提供的,由技术发明奠定基础的,由文化整合的实践给予保障的,最终由下一代人去实现的历史超越。也就是说,超越历史有一个过程,而且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够实现的。当然,超越也不是割断历史,而是在历史可能性中做出的最好的选择。

(此文系河南省“九五”规划课题《河南省社会科学创新问题研究》的阶段性成果)

标签:;  ;  ;  ;  ;  ;  

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结构研究_社会互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