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艺琴 杨立华
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 要】随着冠心病介入诊疗技术的迅速发展,经桡动脉途径穿刺血管已广泛应用,同时各种止血器也不断研发并应用于桡动脉穿刺点的压迫止血中。本文主要介绍经桡动脉穿刺部位常见血管并发症及常用止血器的临床应用现状。
【关键词】经皮桡动脉穿刺;止血器;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5)-06-
冠心病是目前威胁人类健康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目前术后桡动脉穿刺点止血的方法通常是压迫止血,但与压迫止血效果相关的独立因素研究较少,压迫措施的选择、首次减压时间和减压尺度等无统一标准,因而影响与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现将TRI压迫止血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1穿刺部位血管主要并发症
1.1穿刺点出血
通常是少量渗血,大出血罕见,这是经桡动脉途径穿刺最主要的优点。常见原因是术后压迫时压迫点对位不准和/或压力过低,压迫过程中压迫点移位;压迫点局部过早和/或过快减压;术前、术中使用抗凝和抗血小板药物等。术后穿刺口局部出血发生率31.31%,发生出血的原因主要与止血器压板中点放置的位置、术前用药方案、完全松解止血器时间等密切相关。
1.2前臂疼痛或不适
这是不可避免的并发症。通常是局部组织受压迫引起的;其次是压迫时间长和压力过大时影响到静脉回流手掌可出现肿胀;最后是各种原因造成的缺血,如尺桡动脉过度受压,桡动脉痉挛,前臂血肿,术后血管闭塞等。
1.3前臂血肿
常见原因是反复穿刺损伤桡动脉造成皮下出血;术后穿刺点出血进入皮下;操作导丝或导管时损伤桡动脉引起局部出血。
1.4桡动脉闭塞
术后桡动脉闭塞发生率约1%,其中40%的患者于术后1个月自行再通。Allen’s试验阳性者不会造成严重后果。常见原因是手术过程中损伤血管内膜,甚至夹层形成;手术时间长,术中桡动脉形成血栓;术后压迫时间过长、过紧导致桡动脉血流中断形成血栓;桡动脉内膜损伤性炎症,引起内膜增生,导致血管狭窄。术中应用肝素,术后尽快拔出动脉鞘,减少压迫压力和时间可减少闭塞的机率。对于老年患者TRI术中使用7F动脉鞘管、肝素用量偏低及术后压迫桡动脉时间过长是影响桡动脉闭塞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动脉鞘管对于桡动脉内膜的损伤是导致桡动脉闭塞发生的根本原因,而降低鞘管尺寸,减少桡动脉损伤是预防桡动脉闭塞的重要手段。他们还发现在减少桡动脉闭塞方面,术中使用5000u肝素的效果要明显优于3000u肝素。
1.5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
指前臂骨筋膜间室内容物(通常是血液)增加,压力增高继而压迫桡动脉,导致前臂肌肉与正中神经发生进行性缺血、坏死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通常是术中和术后任何原因引起的过量或过快出血,如桡动脉撕裂或穿刺点出血。
2.经桡动脉途径穿刺口局部止血的方法
2.1人工压迫止血法
是最传统最常用的动脉止血方法。使用材料有无菌方纱,普通绷带或自粘性弹力绷带等。术毕拔出动脉鞘管的同时在穿刺点上方0.5-1cm动脉搏动处按压止血20~30分钟,然后用一块6cm×7cm的无菌方纱对折成3.5cm×2cm的纱布垫按压覆盖穿刺点,再用绷带环形或“8”字形缠绕加压包扎[1]。主要通过施以一定的压力使穿刺点上方的局部血管血流减慢,血小板聚集黏附形成血小板血栓,从而将创口堵塞,达到止血的目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优点是经济;缺点是费时费力,无法直接观察穿刺点止血效果,减压幅度不好控制,纱布垫压迫处疼痛明显,持续时间长,解除压迫后仍有病状。近年来有研究使用一种具有止血和抑菌作用的壳聚糖止血敷料直接覆盖穿刺点,撤出动脉鞘管后立即压迫止血3分钟,之后再用3.3cm×1.7cm的纱布垫重叠置于壳聚糖止血敷料上,最后用自粘性弹力绷带缠绕加压包扎[2]。通过对110例接受TRI治疗后采用壳聚糖止血敷料止血的患者进行观察,认为采用该止血敷料进行压迫止血不仅可以显著缩短止血时间,同时还可以减少出血、血肿等并发症的发生,增加患者的舒适度[3]。
2.2压迫器止血法
2.2.1气囊式压迫器
常用的有泰尔茂公司生产的TR-Band止血压迫器、乐普医疗生产的LPYP20止血压迫器等。产品结构包括止血压迫器和充气装置,止血压迫器由膨胀球囊、管路、单向阀、可调型锁扣组成。操作方法:术毕先退出动脉鞘管2-3cm,将气囊中心点对准桡动脉穿刺点,并用可调节型的锁扣把带子固定在手腕上,松紧适宜,接着用专用的充气装置通过单向阀注入13-18ml的空气使球囊膨胀,充气的同时拔出鞘管,观察术口是否出血。术后0.5-1h开始放气减压,每次放气量1-2ml,术后6-12h完全解除压迫。此方法通过充气后气囊膨胀从而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优点是压力点稳定,压力大小可量化调节,压迫材质透明,便于全程观察止血情况,操作简便。
2.2.2旋压式压迫器
常用的有怡美医疗生产的YM-RAO-1229止血器、名加医疗生产的T2型止血器等。产品由加压旋钮、加压板、加压垫、腕带等组成。操作方法:术毕先退出动脉鞘管2-3cm,将压迫器软垫对准桡动脉穿刺点,把止血器腕带固定在手腕上,拔出动脉鞘管同时加压扎紧止血器腕带,调节旋钮至穿刺点不出血而又能触及远端桡动脉搏动为准。压迫0.5-1h后反向旋转旋钮减压,以穿刺点不渗血为准,如果出现渗血应适当回旋加压至停止渗血。此方法通过旋转加压旋钮及收紧止血器腕带对压迫班板加压从而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优点是压力点稳定,压迫材质透明,便于全程观察止血情况,操作简便。缺点压力大小不可量化调节。
2.2.3弹力带加压型止血器
常用的有瑞翁医疗生产的XEMEX止血器,产品由加压板、胶垫、弹力带、粘扣带、挂扣等组成。操作方法:术毕将止血器压迫板压迫在桡动脉穿刺点上方,在拔出动脉鞘管的瞬间一手加力按压压迫板,另一手调节弹力带的松紧度并妥善固定,以术口不出血又能触及远端桡动脉搏动为宜。压迫1h后适度放松弹力带,放松幅度以术口无渗血为准,之后每小时减压1次,6-12h完全撤除止血器。此方法通过调节弹力带的松紧度来达到调整压迫力度,从而达到止血的目的。该止血器的压迫板由透明材质制成,便于直接观察穿刺点出血情况,缺点是减压力度无法量化,完全由操作者凭经验和手感来控制。应用弹力带加压型止血器压迫止血局部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绷带压迫组,而且便于观察止血效果,患者舒适度增加。
3小结
TRI穿刺相关的并发症常与术后压迫止血有关,应用止血压迫器压迫止血具有操作简单、便于直接观察止血效果、减轻患者不适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以通过充气球囊的方式压迫止血因其压力可量化而最受欢迎。但是与压迫止血效果相关的独立因素需进一步研究。在压迫止血过程中调节充气球囊压力的时间点和减少多少气量尚不明确。如何在尽可能减少并发症的同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尚待进一步优化。
参考文献:
[1]张存,魏国芬.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止血的研究进展[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4,20(3):402~404
[2]敬锐,林文华.经桡动脉介入诊疗后桡动脉闭塞的机制及预防措施[J].医学综述,2015,21(1):87~88
[3]王建龙,周玉杰,刘宇扬,等.壳聚糖止血敷料用于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压迫止血的临床观察[J].中国心血管病杂志,2011,16(6):440-442
论文作者:刘艺琴,杨立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6月第6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0
标签:桡动脉论文; 术后论文; 动脉论文; 闭塞论文; 并发症论文; 弹力论文; 前臂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5年6月第6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