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计算的游戏化教学论文_李会芹

小学数学计算的游戏化教学论文_李会芹

富平县富闽友谊小学 陕西 渭南 711700

【摘要】创建游戏活动型课堂,需要教师通过了解班内情况,设计教学方案,然后将方案在现实中实施。游戏融入课堂中,不仅可以让学生学得更好,还可以使学生的思考能力得到提高,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和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游戏化教学

数学课堂中游戏活动的运用,既符合新时代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又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数学计算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找到代入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这对学生以后的学习会有很大帮助。

一、游戏活动的设计

在为学生设计课堂游戏活动前,数学教师应该思考游戏活动如何设计。在设计游戏和活动时,老师需要深刻了解自己班级的学习情况,如学生的接受能力,班上的学习风气等,再根据这些来设计数学课堂上所要开展的游戏活动,这样设计出的游戏活动有效且有趣。在游戏活动的设计上,我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除了考虑到学生年龄太小,对新知识特别是枯燥无味的数学计算缺乏能动性外,我还在班内进行了几次摸底测验,根据摸底测验的结果,结合班干部的反应,对全班的大体情况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通过设计前的准备工作,我发现学生在知识点的学习上缺乏耐心,但天性使然,他们在对新东西的接受上却有着超越其他年龄阶段的渴求,且他们的思维有着跳跃性,没有成年人的僵化,这些对我有很大的启发。

二、游戏化计算教学的策略

(一)以趣明理——创设游戏化情境,理解算理

“算理就是计算过程中的道理,是指计算过程中的思维方式,是解决为什么这样算的问题。”学生只有理解了计算的道理,才能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才能正确迅速地计算,因此计算教学必须从算理开始。教材为了便于学生理解算理,通常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感悟算理。这样的情境虽然贴近学生生活,能够让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算理,但未必是他们想要的、喜欢的,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没有得到体现。其实,情境的创设除了是生活化的,还可以是游戏化的,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内在的心理需求,让学生产生学习知识、解决问题的冲动。如,教学“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时,教师大胆摒弃了生活情境,用“在方框里填数字,在圆圈中填运算符号,使等式成立:□○□=□○□。你能填多少种?”的填数字游戏导入新课,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好胜心,让学生从心底产生了想要解决问题的需求。学生一看到这个游戏,马上投入思考,都想成为第一个解决这一难题的人,所以都“挖空心思”地想,得出了多种答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教师对答案是乘法算式2×3=3×2的学生进行提问:“这两个算式为什么会相等?”学生只会说两题的得数都是6,所以相等。教师继续提问:“你们还能用其他办法来证明这两个算式是相等的吗?”学生借助小正方形片、小棒、点子图等再次验证了两个算式相等,并通过游戏操作理解了算理。由于这个算理不是教师讲给学生听的,而是学生亲身经历的,有实实在在的数学经历的,因此,学生对算理的理解更清晰,印象也更深刻。

(二)以趣得法——创编游戏化环节,强化算法

如果说算理是客观存在的规律的话,那么算法则是算理的外在表达形式,是避开了复杂思维过程的程式化的操作步骤,它使计算变得简便易行,不但提高了计算的速度,还大大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在教学中,教师习惯于设计一定量的练习,再通过纠错、学生之间相互点评等方式帮助学生强化算法,整个过程单调而枯燥。其实,设计游戏化的题目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算法,更能让学生体验计算的乐趣。以“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为例,在帮助学生巩固算法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游戏化的环节——数字猜猜猜。并提问:“想一想,方框里可以填几?”学生小组讨论并汇报结果。本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让学生掌握乘数中间有0的乘法竖式计算,并且知道“乘数中间有0,积的中间不一定有0”的规律。要想达成这两个目标,大部分教师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大量的竖式练习来强化算法,再通过观察、比较不同的竖式发现其中的规律,而如果采用了上面例子中的游戏化方式,训练的量少了,但是学生对乘数中间有0的算法的思考却丝毫没有打折扣。由于学生对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过程已经非常熟悉,所以本题在设计时省略了学生熟悉的步骤,而把重点落在了对乘数中间“0”的思考上:第一题思考的层次相对较低,是训练学生对于个位有进位和没有进位时,积的十位数的处理方法;第二题则提升了一个层次,需要学生先考虑第一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和一位数相乘的结果的可能性,以及这种可能性是否会对百位上的数和一位数相乘产生影响。学生经过思考发现,不管个位是否要进位,由于第一个乘数的十位是0,所以对积的前两位都不会产生影响。正是这两题在设计时融入了猜谜的游戏元素,学生才能在愉悦的过程中掌握算法,发展思维。

把游戏化教学应用到计算教学中,不仅解决了计算教学内容枯燥、形式单一的问题,更是利用其娱乐性、挑战性、自主性的特点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学生的思路,使学生真正体会到了计算的美,体验了计算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夏利波.以“笔算除法”为例谈算理与算法的平衡[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4,16(03).

[2]吴帆小学双语数学教师的算理知识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4.

论文作者:李会芹

论文发表刊物:《成功》2019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4

标签:;  ;  ;  ;  ;  ;  ;  ;  

小学数学计算的游戏化教学论文_李会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