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丽 吉林油田运输小学 138000
摘 要:阅读是语文的中心,它具备听、说、读、写的综合性。教学中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扩大学生阅读量、要学生学会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思考能力、要求学生多读感兴趣的书培养较强的语感等方面着手,否则将影响一个人在阅读的道路上最终能走多远甚至影响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及深究精神。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 阅读能力
一、选择合适的书籍
小学低年级阶段重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很多小学低年级考试中的作文体裁都是想象文,而童话就是一个很好的提高想象力的书籍。童话语言简洁易懂,故事情节生动有趣,小学生都很喜欢这样的童话故事。以孩子的兴趣为阅读的起点,更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再者,童话中有不少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描写,学生在阅读的同时还能从文字中学到一些简单的写作手法,这也为以后的写作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描写划火柴的场景:“她又擦了一根,哧!火苗又窜了出来,发出亮亮的光。墙被照亮了,变得透明了,她仿佛看见了房间里的东西。桌上铺着雪白的台布,上面放满了各种各样好吃的东西。一只烧鹅突然从盘子里跳出来,背上插着刀叉,摇摇晃晃地向她走来。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几只大面包也从桌上跳下来,一个个像士兵一样排着队向她走来。就在这时,火柴又熄灭了,她面前只剩下一面又黑又冷的墙。”这些简单的描写都很适合小学生去学习。想象文并不限于童话,孩子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一些其他的书籍。女孩子会比较喜欢童话,而男生或许会比较喜欢冒险类的想象故事。如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罗琳的《哈利波特》和郑渊洁的《皮皮鲁和鲁西西》等都是不错的选择。
二、积极引导,热爱阅读
老师要求学生多阅读的同时,自己应该先树起爱阅读的榜样,再鼓励学生去阅读。因此,在实际教学中,老师应该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氛围。我们可以要求学生在同一时期阅读同一本书,然后在课堂上和学生们一起讨论读书的心得。如读海伦·凯特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可以讨论生命的意义、我们该如何去珍惜生命;读《少年维特之烦恼》,可以讨论如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这样就深化了学生从书本中学到的知识,有了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提高学生对阅读的自觉性。
其次,在课文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从课内加以延伸。如学习老舍的《草原》后,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他的其他作品,如《骆驼祥子》。然后根据书上的内容可以展开一系列的活动,如对人物的点评、对故事的讲解等,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而且通过这些活动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以及了解课外知识。
三、要学生学会阅读的方法从而提高阅读思考能力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流眼泪,读者才会受感动;教师有热情,学生才会被感动。阅读的过程就是审美的过程,这个过程若缺乏审美热情,就会变得索然无味。教师适当的煽情能激发学生的审美热情,增强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发学生深层次的思考,让他们带着积极主动的情感进行学习。市面上课外阅读书籍林林总总,老师和学生都面临着选择的问题,学习和阅读的时间合理分配需要我们学会精读和略读。
何谓精读?精读其实就是将课外阅读中的部分章节进行肢解分析,学生在熟读文章之后,抽丝剥茧地对章节进行反复推敲,通过仔细的研究,从而最大程度地感受到作者的思想内容。精读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的思考学习过程,在精读课外读物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语文是一门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它必然要求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积累优美语言,享受审美情趣。家长和教师要鼓励孩子在文章的阅读过程中能用自己的话概括段落和文章的内容,让孩子自己切实地体验作者的写作情感和意图,切忌用自己的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但适当的引导是必要的。
四、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
叶圣陶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通过了这一桥梁,读者才和作者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契合。”这座桥梁本身就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情感王子”——学生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挖掘出来,才能与作者会面,达成情感的契合。
只要形成了习惯,要改也更难。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所以,我们要切实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必须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我认为:除了大纲规定学习的课文外,其余的课外阅读都应进行阅读的训练,即每个单元重点讲解、研讨一两篇,其余都进行篇章的阅读训练。
五、要求学生多读感兴趣的书
学生是学生的主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让学生读好书、会读书的前提是让学生读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我们应该锻炼学生对感兴趣的书目进行阅读,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读书习惯和能力。其次要明确自我阅读目标。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有限,要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较多的知识。
综上所述,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训练应以比较新颖的方式出现在学生面前,且能贴近学生的心灵,走进他们的情感与精神世界,运用多种策略,让学生不觉得是在进行枯燥的训练,使训练能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
论文作者:张春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1
标签:学生论文; 情感论文; 作者论文; 感兴趣论文; 培养学生论文; 童话论文; 兴趣论文; 《教育学文摘》2015年8月总第16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