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天一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摘要: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建设是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一项隐蔽的市政工程建设,并且给排水管道的施工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基于此,简要介绍了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意义,对市政给排水管道施工工艺及其施工要求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重要性;施工工艺;施工要求;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建设不仅有利于城市防洪、排涝和水污染治理,还有利于城市水循环,实现水资源再利用。以下就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工艺及其施工要求项进行探讨。
1.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意义
结合笔者工作经验,认为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意义主要体现在:
1.1有利于防洪和水污染治理。给排水管道的施工可以及时有效地将工业生产废水、日常生活污水、大气降水等收集到指定的污水处理中心,有效防止水污染的进一步蔓延,避免城市在暴雨中出现内涝。
1.2有利于水资源的再利用。给排水管道施工是城市水循环系统的有机整体,同时,水循环又是水资源再利用的一个重要的前提条件。给排水管道施工可以有效的改善城市水资源再利用情况,解决水资源的可持续再利用问题,净化城市的公共水资源,有效保护城市水域。
2.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工艺分析
2.1沟槽开挖施工工艺。在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中,通常采用机械开挖。管槽的底部应该连续平整,沟渠表面不得有碎石、硬块和其他突出物。使用水准仪做好挖深的控制,槽底不得扰动原土,管坑原则上要求平、顺、直。管坑开挖指定专人看护,机械挖土不得超挖。挖土过程用水准仪随时跟踪沟底深度,以保证沟底平整,满足设计标高要求,沟底初平后,用仪器在沟底抄出水平桩,按水平桩用人工抄平沟底。必须作好排水、降水准备。当遇地下水或雨天施工时,配备潜水泵排水。当地形或地质条件与设计图纸要求不一致时,应当立即通知现场监理设计人员并按照修改后的设计要求执行。
2.2测量放线施工工艺。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中的测量放线是管位、井点坐标等精确性的有效保证,也是工程施工适量保障手段。在施工准备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使用CAD图纸,结合边坡系数、中心线等因素,计算出平面图中各井的坐标位置和控制点,然后进行打桩放线工作。同时,在施工过程中还需要随时进行测量,检查已经完成的工程是否达到了规定要求的标准。
2.3管道支墩施工工艺。在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中,需要在图纸要求的地方进行砌筑混凝土支墩,支墩的凝固时间不能少于7天,支墩构造必须正确,埋土应稳定牢固,并应与管道或附件紧密接触。在靠近管道接头的弯头处,三通处水管尽端堵头处以及缩管处等部位,必须安装支墩以承受拉力并防止事故发生。支墩应该建立在坚固的地基上。无原状土作后背时,应现场采取适当措施保证支墩在受力情况下,不致破坏管道接口。 管道支墩应在管道接口做完、管道位置固定后修筑。管道安装过程中的临时固定支架应在支墩的砌筑砂浆或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后拆除。
2.4管道安装施工工艺。
2.4.1首先要对管件及阀门等检查,并按有关标准及设计要求核对无误,阀门除了检查合格证外,必要时要解体自检或送专检部门检验。其次应逐根检验管件尺寸,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编号配管,应选用其壁厚相同及管径相差最小的管节组合对接。然后检查防腐层,经检验合格方可下管,入沟槽后如有碰撞损伤,要标出记号,按要求修补。下管时要对管件、阀门(闸门)等内部进行清理干净、不存杂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采用经纬仪、水准仪、花杆等 控制管道的高程和轴线走向,管道埋深按设计施工图要求进行安装。
2.4.2管道吊装。管道安装采用吊车下管,下管前应先检查管节的内外防腐层,合格后方可下管,吊装时采用橡胶管套住钢丝绳以便保护管件外防腐层,采用经纬仪、水准仪、花杆等控制管道的高程和轴线走向,管道埋深按施工图要求。
2.4.3接管。管件对口前必须首先修口,使管件端面的坡口角度、钝边、圆度等均符合对口接头尺寸的要求;对口时应使内壁齐平,可采用直尺在接口内壁周围顺序找平,错口的允许偏差为0.2倍壁厚且不大于2mm;环向焊缝距支架净距不小于100mm时直管管段相邻的环向焊缝间距不应小于200mm;不同壁厚的管件对口时,管壁厚度相差不应大于3mm。
2.5阀门安装施工工艺。
2.5.1阀门安装施工前,需要按设计要求检查型号,清除阀内污物,检查阀杆是否转动灵活,明确开关转动方向,以及阀体有无裂纹、砂眼等,要检查法兰平面是否平正,止水线是否清晰、螺孔是否合标准。
2.5.2阀门安装必须垂直安放在支承座上。
2.5.3阀门安装时法兰连接的胶垫厚度要适当,旋转扭力要均衡。
2.6闭水打压试验分析。进行闭水打压试验工序的主要目的是检查管道安装的施工质量是否符合标准,管道的输水能力是否达到设计方案要求,管材承受水压力的强度是否满足实际排水与供水的需要,以及管道是否存在泄漏情况。在进行灌水闭水试验前,应先对管接口进行外观检查,如抹带是否有裂缝,脱落等缺陷,以防漏水,发现有问题时及时处理,进行修补从而使整个试验的顺利进行。试验前,操作时要选择合理的场地,当堵头砌好后养护一定的时间段后方可开始进行灌水试验,并且要在试验中严格检查密封严实。
2.7管道、管壁的砌筑施工工艺。砌筑施工前一定要清理干净井周围的碎石残渣,以防对井设备造成破坏;不能带水对垫层和基础实施浇筑;井壁要保持竖直,避免通缝;砌筑完成后应当进行打磨处理,使砌缝保持平整;采用配套的井圈与井盖设备,以保证井安装牢固。最重要的是,一定要采用高强度配置的混凝土材料,才能保证排水井的使用寿命。
3.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要求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要求主要有:
3.1合理处理管道施工沿线的地下设施,新安装的管道沿线有地下设施,给施工带来不便,因此施工技术人员需要进行合理的勘察。市政给排水管道的方向必须覆盖整个城市,不与任何现有管道相冲突,一旦发生冲突,必须采取合理科学的解决方法,使施工可以顺利的进行,避免出现施工后才发现施工的管线与其它管线发生冲突而延误了工期的现象发生。此外,施工人员还有可能在工作中出现为了能够加快施工进度,并没有针对设计图纸进行科学分析,出现了市政给排水管道现实不符,从而导致施工不能正常进行的情况发生。
3.2加强沿线管线的保护。根据设计图纸反应的情况和现场考察的资料可知,工程管线可能会与某些通讯、电力线路、排水管等并联或相交,而且现状管线资料并不详尽或不准确。穿越地下设施时,必须切实制定管线保护措施并执行,防止施工过程中对其他管道造成损害。
3.3强化现场文明环保施工。给排水工程施工管线较长,为避免对周边道路,河流和建筑物造成污染,必须采取环保措施。实施项目时,文明施工和现场环境保护是重中之重。 它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结束语
总之,市政排水管道工程是隐蔽工程,贯穿于施工阶段的全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每一道工序的要求,从施工准备、管道及检查井、试验及回填等几方面,加强每一环节的质量控制,才能防止各种质量通病的发生,确保整体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优良,提升市政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郑海丽.市政工程排水管道施工探析[J].科技与企业,2012
[2]洪丽娜.谈建筑工程给排水施工常见问题及解决措施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
[3]陈淑发. 浅析市政给水管道工程管材应用[J]. 价值工程,2011
论文作者:温旭俊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3
标签:管道论文; 给排水论文; 市政论文; 施工工艺论文; 管线论文; 管道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