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全科老年医学科 四川遂宁 629000)
【摘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住院患者术后抑郁、焦虑状况的影响。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将符合条件的老年住院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其中对心理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分别在干预前和干预后2个月后对两组老年患者进行抑郁和焦虑症状心理测评。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5,P=0.671;t=0.317,P=0.752)。干预2月后SDS自评结果显示,心理护理组与对照组SDS评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28,P<0.001),其中对照组抑郁程度明显较心理护理组严重。干预2月后SAS自评结果显示,两组SAS评分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941,P<0.001),其中对照组焦虑程度明显较心理护理组严重。结论:个性化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适当的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的术后恢复。
【关键词】心理护理;个性化;老年住院患者;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245-02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人均寿命的延长,老年住院患者数量也越来越多,因为老年患者的特殊性,老年住院患者在社会功能、生理、心理等方面会随之产生一系列的变化[1-2]。研究发现在对老年住院患者常规术后护理的同时,开展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可帮助缓解老年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3-4]。本研究主要了解个性化心理护理对老年住院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阐明个性化心理护理在改善老年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健康方面的作用,从而为进一步制定老年住院患者心理护理方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入住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全科老年医学科的老年住院患者284例。将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其中心理护理组144例,对照组140例。
1.2 研究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分别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估。按照常规的治疗原则对两组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和心理护理,其中心理护理组此基础上进行个性化心理护理,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理人员主动为老年住院患者进行较为详细的医学专业知识讲解,同时根据干预前的焦虑、抑郁状况评估对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不良情绪心理疏导。在心理护理干预2月后对两组老年患者再次进行焦虑状况(SAS)、抑郁状况(SDS)评估,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1.3 抑郁、焦虑判定标准
抑郁状况评定标准:患者的SDS标准分=患者SDS量表自评总分×1.25。其严重程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其中低于50分为正常群体,50~60分为轻度抑郁,60~70分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为重度抑郁。
焦虑状况评定标准:患者的SAS标准分=患者SAS量表自评总分×1.25后取整数部分。其严重程度分为正常、轻度、中度、重度。其中低于50分为正常群体,50~60分为轻度焦虑,60~70分为中度焦虑,70分以上为重度焦虑。
1.2 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在老年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应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情绪状况,以真诚且有耐心地解答患者的问题,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①术前心理护理:耐心为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包括发病原因、治疗手段、治疗效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及处理方式、预后情况等知识,让患者明白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以手术成功病例帮助患者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以积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②术后心理护理:术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退化,可能出现各种并发症,护理人员应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合理的处理,对于容易焦虑抑郁的患者,应主动向患者解释各项检查结果,同时可邀请预后较好或康复的患者与其进行交流,通过讲解自身康复的经历,帮助老年住院患者消除顾虑,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康复治疗。③特殊人群的心理护理:针对老年住院治疗后对妇女心理影响,尤其是手术切除部分器官的患者,需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经积极治疗后,如通过安装假乳等,可以同正常人一样享受婚姻家庭的温馨,消除患者的自卑心理。
1.4 统计分析
本研究采用SPSS18.0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患者SDS和SAS得分进行比较,采用检验对两组患者不同抑郁程度、焦虑程度进行比较。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干预前两组患者SDS、SAS评分比较
对两组患者干预前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前SDS、S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25, P=0.671;t=0.317, P=0.752),结果见表1。
3.讨论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住院患者亦越来越多,由于老年人的特殊性,其心理状况较一般人更易受到影响,不良情绪的产生将会对患者预后产生不良的影响,因此应对老年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亟待关注。本研究对老年住院患者的抑郁和焦虑情况进行调查,并且研究个性化的心理护理对缓解老年住院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的效果。结果显示老年住院患者普遍存在一定的抑郁和焦虑情绪,因此,十分有必要针对老年住院患者开展心理辅导。由于患者对自身疾病缺乏了解,尤其是老年患者,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的情绪,因此在入院时做好健康教育,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正确的详细认知对消除患者的疑虑、缓解患者的紧张情绪很有必要。本研究通过对心理护理组进行术前和术后心理干预和疏导,明显缓解了心理护理组患者的抑郁焦虑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心理护理在患者治疗中的积极作用已有较多报道[6],不仅在老年住院中心理护理可以使患者获益,在其他疾病如恶性肿瘤、脑卒中等,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同样得到了良好的临床效果。
患者的心理状况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着重要影响,研究表明心理护理能显著改善术后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同时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老年病人的心理往往存在不稳定性,在疾病的不同阶段、治疗的不同阶段,老年患者可能出现急剧的心理情绪变化,并且老年患者的情绪较易受到外界因素影响而出现波动。因此,医护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心理的变化,针对不良情采取及时的干预措施。目前较少开展对老年住院患者心理健康及其干预措施的研究,本研究将继续随访跟踪两组老年住院患者的术后生存状况,以期阐明心理护理对老年住院患者预后生存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潘向红,赵卓.老年骨折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态的调查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3,30(3)350-351.
[2] Guo Z, Tang HY, Li H, et al. The benefits of psychosocial interventions for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J].Health Qual Life Outcomes. 2013, 17(11):121.
[3]韩颖,周冬根,邓香兰.心理护理对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卫生职业教育,2011,29(8):140-141.
[4]刘顺莉,杜艳英,孟令民,等.住院老年患者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5,23(1):143-145.
[5]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一次性抽样调查数据分析[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165-166.
[6]王丽萍,董俊芳.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心理护理措施[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6):166-167.
论文作者:梅丽华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24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老年论文; 焦虑论文; 抑郁论文; 两组论文; 状况论文; 《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