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本溪市中心医院放射科 117000
骨关节结核是常见病,其中脊柱结核是骨结核最常见的部位,约占40%-50%[1]。脊柱结核的准确诊断对临床治疗及预后有重要影响。X线及CT对脊柱结核的诊断有一定局限性,MRI目前是脊柱结核最准确的诊断手段之一;是目前唯一能在病变早期发现病灶并确定病变范围的方法(2)。脊柱结核大多数发病隐匿,进展缓慢,症状较轻,临床上易与脊柱其它疾病混淆,造成误诊而延误治疗。本文重点探讨脊柱结核的MRI影像学特征,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断水平,并引起基层医院临床对脊柱磁共振应用价值的高度重视。
1.[材料与方法]:
一般材料:搜集我院2012年9月-2014年12月42例经临床治疗确诊的脊柱结核患者的影像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年龄16-79岁,男性35例,女性6例,病程2个月-25.3个月,所有病例均有颈、胸或腰骶部疼痛的症状;19例患者有下肢疼痛、麻木症状;2例患者伴有进行性下肢活动障碍;21例患者伴有低热、乏力、盗汗症状;4例患者出现脊柱严重侧弯畸形;2例患者出现严重驼背畸形;1例下肢完全瘫痪患者术后恢复独立行走。
检查方法:应用我院菲利普1.5T及美国GE 1.5T核磁共振,采用相控阵脊柱线圈,采用SE序列及FSE/T2/STIR序列;矢状位、轴位、冠状位及增强扫描。
矢状位:TlWI(TR/TE400 ms/12.1ms一600 ms/13ms),T2WI(TR/TE2500 ms/107 ms~3000 ms/120ms),STIR:TI 150ms,TR3100ms,TE54.6ms,层厚3 mm,层距0.6-1.0 mm,FOV为320×320mm,矩阵320×192,NEX2.0-4.0;轴位:T2WI(TR/TE 4100 ms/1106ms),FOV 220×220 mm,矩阵288×224mm,层厚5.0-8.0mm。层距1.0mm;必要时加做冠状位成像。17例患者行Gd—DTPA增强TWI。
2、结果:
2.1 颈椎结核2例、胸椎结核8例、胸腰椎结核1例,腰椎结核30例,腰骶椎结核2例。单椎体受累4例,同时累及上下2个椎体的34例,连续3个椎体受累3例;1例胸椎结核呈跳跃式椎体受累;11例椎体破坏后侵犯附件,无单独附件破坏病例。
2.2 28例部分椎体受累在MRI上显示椎体边缘的骨质破坏;14例全椎体受累显示全椎体弥漫信号异常,其中11例出现不同程度椎体楔形变或变扁后膨,椎管不同程度变窄,伴硬膜囊、脊髓及马尾神经根不同程度受压;T1W上受累椎体呈低信号,T2WI及STIR序列上呈混杂高信号;17例见T1WI、T2WI均呈低信号的死骨,骨质破坏周围见水肿带,边缘模糊不清。
2.3 29例椎间隙狭窄;37例椎间盘受累T2WI局限或弥漫高信号;26例椎间盘形态不规则变,4例椎间盘破坏几近消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42例均伴发椎旁脓肿或腰大肌脓肿,表现为T1WI低或稍低信号,T2WI明显混杂高信号,其中3例伴发单侧腰大肌脓肿,6例出现椎管内脓肿;1例腰骶椎结核出现腰骶部椎管内脓肿灌注;1例腰椎结核患者伴发髂窝巨大脓肿,1例胸椎结核患者背部瘘道形成。
2.5增强扫描椎体呈不均匀强化,椎周脓肿及腰大肌脓肿、椎管内脓肿表现为明显边缘强化,部分脓肿内可见分隔。
3.讨论
3.1脊柱结核是常见病,近年来有明显上升趋势,可能与结核耐药菌增加及环境卫生污染等因素有关[2].本组病例以老年人居多,临床以腰背疼,腰背僵为最早最基本的阳性体征[3],临床易误诊。
3.2 脊柱结核诊断要点及特征性MRI表现:(1)连续2个或2个以上椎体受累;(2)椎体结核呈长T1混杂长T2信号。受累椎体发生干酪样坏死呈明显长T1长T2信号,增强后不强化,其周围骨质炎性水肿呈明显强化。(3)椎间盘易受累,形态不规则变扁或消失,呈混杂长T2信号;(4)椎体周围脓肿发生率高,仔细观察,脓肿大小不一,范围不等,呈混杂长T2信号;由于脓肿周围包绕纤维包膜及肉芽肿,因此增强后呈明显环形强化;(5)椎体易压缩变扁,甚至消失,椎管狭窄时硬脊膜囊及脊髓受压。(6)椎管内脓肿及灌注,呈明显混杂长T2信号,增强后呈明显边缘强化。
4.鉴别诊断
脊柱结核MRI上主要与转移瘤及化脓性脊柱炎等病变相鉴别,①脊椎转移瘤:可有原发恶性肿瘤病史,椎体呈溶骨、成骨,或混合性骨质破坏,转移瘤多椎体受累,椎体破坏时可呈跳跃式分布,附件易受累,椎间盘不受累,椎旁软组织肿块为结节或团块状,增强后椎体呢转移瘤呈较均匀轻度或中等度强化,其椎旁软组织呈均匀同步强化。②化脓性脊椎炎:临床有起病急、畏寒、高热等病史,MRI信号较结核均匀,增强扫描多表现为均匀强化或中心均匀强化,周边见环形强化圈[4、5],影像表现易误诊为脊柱结核,根据临床表现及相关实验室检查不难诊断。
MRI对脊柱结核诊断有一定优势,诊断准确率高,易早期做出诊断。本文希望临床重视MRI在脊柱疾病的应用,特别是在脊柱结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MRI起到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静,成瑞明,刘钢.超声对脊柱结核伴寒性脓肿的诊断价值[J].当代医学,2010,16(36):77-78.
[2]Contemporary Medicine,Jul.2011,Vol.17 No.20 Issue No.247 page79-80.
[3]张光铂.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几个问题[J].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3,13(11):645—647.
[4]Hans Peter Ledermann,Mark E.Schweitzer William B.Morrison.et a1.MR Imaging Findings in Spinal Infections:Rules or Myths[J].Radiology,2003,228:506-514.
[5]Chang MC,wu HT,Lee CH,et a1.Tuberculous spondylitis and pyogenic spondylitis:comparativ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jng features[J].Spine,2006,31(7):782—8.
论文作者:刘静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结核论文; 脊柱论文; 脓肿论文; 椎体论文; 信号论文; 椎管论文; 患者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