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合格率论文_宋胤,钱光耀

提高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合格率论文_宋胤,钱光耀

中建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公路线路穿过江河、湖泊、深谷、市区或者是其他交通线,为了保障公路线路畅通,一般都会选择架设桥梁,而桥梁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对桥梁的使用寿命具有一定的影响,但目前公路桥梁建设中普遍存在公路桥梁墩柱钢筋保护层合格率偏低的情况,本文介绍了桥梁墩柱钢筋保护层合格率偏低的原因,并且在规范垫块的安装使用、提高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混凝土振捣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施工管控策略。

关键词:桥梁墩柱钢筋保护层合格率;原因;管控策略

1前言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现代公路桥梁建设工程中最常见的结构形式,凭借其坚固、耐久、防火性好、成本低等优点受到现代建设工程的青睐,钢筋保护层过薄就会使得钢筋生锈,最后对桥梁使用产生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厚,导致材料性能未能充分发挥,造成材料浪费。这就要求相关工作人员注重桥梁墩柱钢筋保护层建设,及时找到桥梁墩柱钢筋保护层合格率偏低的原因,并且在实际的施工中,对此进行相应地管控,保障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

2公路桥梁墩柱钢筋保护层合格率偏低原因

2.1垫块的安装和使用不规范

《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混凝土垫块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密实性,垫块制作厚度不能出现负误差,正误差应不大于1mm。垫块在结构或构件侧面和底面所布设的数量应不少于3个/m2,重要部位宜适当加密。对于外购的垫块,需出具相应的强度检测报告和垫块质量合格证书。墩柱施工中一般会采用梅花型垫块,但垫块安装未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置,加上在模板安装过程中的外力作用下,绑扎不牢固的垫块可能发生脱落及变形,导致钢筋保护层厚度达不到要求。

2.2钢筋加工及安装不合格

因为桥梁墩柱竖向受力筋主要是依靠加劲筋来进行固定,所以加劲筋的尺寸就决定了墩柱主筋保护层厚度,加劲筋尺寸越是准确,主筋保护层的合格率越高,而有的施工单位在加工加劲筋时,未能做到严格对待,尺寸加工不合格,从而影响墩柱钢筋保护层的合格率。在绑扎钢筋之前,需要对桩基的主筋进行调整,确保墩柱设计中心线与桩基设计中心线重合,保证主筋位置准确,但是有的施工单位在调整主筋时,由于操作人员质量意识的淡薄,导致墩柱钢筋笼中心线与墩柱设计中心线存在偏差,最后影响保护层的合格率[1]。

2.3混凝土振捣问题

在实际的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因桥梁墩柱高度较高,混凝土浇筑落差过大,在自由落体加速度的影响下,钢筋笼会受到较大的冲击,对于绑扎不牢固的垫块会在冲击力的作用下损坏或者发生偏移,影响保护层的合格率。其次,墩柱混凝土浇筑多由人工完成振捣,操作人员在进行振捣作业时,由于操作人员操作空间受限,合理地控制振动棒的工作范围是很困难的一件事,因此在进行实际的振捣作业时,在振动棒作用下,可能使得墩柱钢筋垫块掉落,甚至振动棒与模板发生碰撞,使墩柱模板发生位移,最后影响墩柱保护层的合格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相应的施工管控策略

3.1规范垫块的安装、使用

墩柱垫块的安装、使用要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施工单位应规范垫块的安装、使用。根据《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对垫块设置的要求进行作业,施工中选用圆饼型垫块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圆饼型垫块相较于梅花型垫块,在外部因素的影响下更不易发生脱落及变形,可明显提升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格率。

3.2提高钢筋加工及安装质量

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钢筋加工、制作,在制作之前核对设计图纸中的钢筋尺寸,避免出现因加工尺寸不合格而导致的保护层不合格的情况的发生,在确认尺寸准确后方可进行钢筋制作。在准确理解设计图纸的前提下制作钢筋加工胎架,确保加劲筋加工尺寸。做好对加劲筋的尺寸检查,(《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中规定墩柱保护层厚度允许偏差为±5mm)耐心细致地检查每根加劲筋的尺寸,对于不满足要求的加劲筋进行返工处理对尺寸。在绑扎立柱钢筋之前,先对桩基主筋进行位置调整,放出墩柱中心线,在桩基主筋上预先焊接一道加劲筋,在加劲筋上设置一道“十”字型钢筋,使“十”字型钢筋交点位于墩柱设计中心线上,以“十”字型钢筋交点为起点放置垂线,校核墩柱设计中心线与桩基设计中心线位置,保证墩柱及钢筋笼位置同设计图纸中的位置相一致,在检查合格之后方可进行后续安装工作。墩柱主筋安装完成之后,应当再次放置垂线,校核中心线位置。例如:云南华丽高速公路第16合同段新屋大桥墩柱施工过程中,对现场加工墩柱钢筋的胎架进行尺寸复核,发现胎架直径尺寸大于设计尺寸,导致加工完成的墩柱加劲筋与设计要求尺寸不符。通过对不满足要求的胎架进行改造或更换,从源头控制钢筋下料问题,使得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从原先的76%提升至89%。

3.3混凝土振捣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会对墩柱模板造成一定的冲击,可能使模板位移或垫块脱落、变形,从而导致保护层的合格率下降,所以,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当对操作人员进行细致的技术交底,提升操作人员的质量意识,最大程度地减少对保护层的影响。在浇筑混凝土时,技术人员要对浇筑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浇筑人员可以在墩柱内开展浇筑振捣工作,避免墩柱垫块因外力碰撞而掉落,墩柱模板因外力碰撞而偏移、损坏。在实际的浇筑作业中,要减少对钢筋的冲击,操作人员不得踩踏钢筋。若是发现因踩踏而导致的钢筋变形,应及时做好后续的复位修整工作,过程中加强对钢筋和垫块的检查,若是发现钢筋变形、垫块破损,要及时进行修补。混凝土的浇筑严格按照30cm一层进行控制,并且布料均匀,严禁采用振动棒驱赶混凝土。在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的移动间距不超过振动棒作用半径的1.5倍,并且和模板之间保持50-100mm的距离,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的深度为50-100mm,严禁振动棒碰撞模板,在每一处振捣完毕后,边振捣边缓缓提起振动棒。

4总结

综上所述,合格的桥梁墩柱保护层可以保护墩柱的钢筋不受到侵蚀,保障桥梁的耐久性,但是目前还存在桥梁墩柱保护层合格率偏低的情况,这就要求相关施工单位重视桥梁墩柱的保护层合格率,及时查找合格率偏低的原因,并积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提高桥梁墩柱保护层的合格率,使得墩柱保护层真正发挥其对墩柱的保护作用,保证桥梁的使用寿命,提高桥梁工程的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4.

[2]《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13]张永新.关于公路桥梁中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偏低问题的思考[J].安徽建筑,2016(21):88-89.

[4]徐翊桓.大桥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合格率的提高策略探讨[J].江西建材,2015(16):158~159.

论文作者:宋胤,钱光耀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9

标签:;  ;  ;  ;  ;  ;  ;  ;  

提高墩柱钢筋保护层厚度施工合格率论文_宋胤,钱光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