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论文_孟升

浅谈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论文_孟升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谓“充分地读”,并非是无目的、无要求地去读,而是一个要求逐渐提高的、螺旋上升的训练过程,是有理解、有体验、有感受、能传情达意,包含着读者以良好的基本功对文本的思索与体验。在本文中,笔者就谈谈自己对朗读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教师;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所谓“充分地读”,并非是无目的、无要求地去读,而是一个要求逐渐提高的、螺旋上升的训练过程,是有理解、有体验、有感受、能传情达意,包含着读者以良好的基本功对文本的思索与体验。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对朗读的一些看法。

一、对朗读的整体感知

1.抓住文本,螺旋上升

《语文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中对朗读的要求都有这样几个词:“正确、流利、有感情”。这几个词涉及到了一个层次的问题,同时也是“相互联系、螺旋上升,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一个紧密相关的整体。

(1)初读──读正确。学生初次接触文本的朗读,要做到不添字、不丢字、不读错字、不重复字句。这个环节也是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感知阶段。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师要保证学生读的时间,读前强调“三到”:心到、眼到、口到,集中注意力,让学生真正做到“字字响亮”,教室内充满着学生琅琅的读书声。初读的同时,学生可借助汉语拼音或工具书扫清生字障碍。

(2)细读──读流利。学生在读正确的基础上,进入对文本的细读。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文本有了一定的思索,同时通过几遍的朗读,学生在初步理解文本内容的基础上能把文章读流利,也就是我们过去讲的读通顺。

(3)品读──培养语感,读出感情。这个层次中,学生品析文章的句段,感知课文形象,体味节奏韵味,理解文章的思想内涵,自然而然地就能以恰当的语调、感情再现文章的内容。

(4)诵读(也称美读)──融入感情,积淀语感。这个层次是在对上个层次的深化、延展。学生此时已深入地领会到了作品的精髓与内涵,已和文中的人物、事物融在了一起,必然会把自己的感情融入朗读之中,为文中之喜所喜,之悲所悲。“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经过这样反复读,学生已将文章之意了然于心,可以不言传,但已意会,这时的朗读,已经不单纯是对课文语言的忠实再现了,而是能够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的“二度创作”了,不知不觉中,这些语言已成为学生的积累。

2.高度概括,活化形象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这一过程能使形象活化。教学中,要抓住课文中那些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以此为感悟点,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借助形象显化语文,以便让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

如《詹天佑》里有一句话:“消息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一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其中“轰动”一词比较概括、抽象。特级教师黄桂林是这样引导的:“轰动”是一种怎么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这一场面之中,能具体描述出“轰动”的情境吗?学生有的描述大街上“轰动”的情境:消息一传开,顿时,大街上彩旗飞扬,歌声震天,人们奔走向告,欢呼雀跃……有的描述乡村“轰动”的情景:消息一传出,村里的男女老少,欢聚一起,老人捋着胡须笑,孩子乐得拍手跳,青年男女乐得载歌载舞……当学生对“轰动”有具体、鲜明的形象以后,黄老师深入引导:詹天佑在帝国主义阻挠、要挟、嘲笑的情况下出任修筑京张铁路的总工程师,心情一定十分复杂,当他看到这一个个轰动的场面时,又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以活化的形象为铺垫,促成学生与文中人物深层沟通,詹天佑为国争光的坚强决心和爱国热情跃然心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破除思维定势,启迪学生创新思维

朗读教学应回归学生主体,把朗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允许学生做个性化地朗读。在组织学生进行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广阔的空间,使语文阅读教学成为培育儿童创新能力的一片沃土。如在教学《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时,引导学生理解鲁迅先生说的话:你想,四周围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就可以这句话作为问题的思考起点,进行质疑:“这句话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思考?”(1)从字面上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2)从语言来看,说这句话时,鲁迅先生的心情是怎样的?(3)从上下文来看,这句话揭露了什么?表现了什么?(4)从表达手法来看,“四周围黑洞洞的”指的是什么?谁会“碰壁”?为什么要这么说?(5)从说话对象来看。面对一个孩子纯真的发问,鲁迅先生能将反动派对他的迫害,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吗?用什么办法可以让他意会呢?(6)从时代背景来看,这句话有什么特殊含义?如此发问,学生理解这句话就有了一种多侧面、多方位的思维出发点,能激发他们在理解语言上表达一些新颖、独特的见解。

但从训练手段上来说,小学阶段不管哪个年级,都应当突出读的训练。其中朗读的指导与训练必不可少。有效的朗读指导,使学生从中受感染,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并养成良好的朗读习惯,对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也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如何指导学生朗读

1.借助文本的魅力,激发学生想读的欲望

读实验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极大限度地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所选课文绝大多数为新课文,文质兼美,语感鲜明,有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可读性很强。如何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呢?(1)借助插图,按图索文。教材配合课文绘有精美的插图,我们可以根据小学生对于鲜明的事物接受快的特点,先指导学生看图,说说图上内容,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之后,就会产生一种迫不及待想读文,了解文中所写内容的欲望,此时尽可能放手让学生反复读文。比如,教学《画家乡》一课,可先让学生看图,图上分别写了几个小孩的家乡,他们的家乡都是什么样子的?让学生说话,然后告诉学生:“文中是如何写他们的家乡的呢?看谁能用最快的速度,找出写各自家乡的地方。”学生会很快很投入地开始朗读。(2)质疑启思,读文求解。学生初读文章之后,可依托教材,让学生分小组对文章合作质疑,再依据学生的问题,让学生分小组研读课文,教师做好调控工作,适机指导学生读文。学生会充满兴趣地读文,解疑释疑。

2.采取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

为了让学生把课文读熟读透,达到朗读要求和“以读代讲、以读促解”的目的,在指导朗读的时候,就要让学生多读课文,但不能很枯燥地让学生一遍一遍地读。可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如:集体读、分小组读、领读、分角色读文、表演朗读、比赛朗读、配乐朗读、想象朗读、展示朗读等。

三、评价朗读,让学生会读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查,还应注意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也就是说,课堂上的朗读评价要评价生与文本的“对话”过程中,语音是否正确,语调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是否处理得当,能否控制好速度和节奏,做到感情自然流露,不娇揉造作,我认为还可以加上学生是否自然、大方,这一点属于非文本的范畴。依这些评价内容,我们还可以这样来理解:评价学生的朗读情况,其实也就是看是否达到了前面所述的分层目标。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仍是层次性的问题,评价学生的朗读情况,要紧密结合学生对文本的阅读情况,依不同的阅读层次进行评价,最终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这个总目标。因此,学生朗读,要进入情境,充当角色,深切体会含于语言文字的情感,克服与作者及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差距,促使学生与作者或文中人物走到一起、想到一起,以产生心灵共振、情感共鸣。评价朗读能促使学生与作者、文本之间的深层次对话。

依不同时段学生的朗读情况,评价的目的分别是:正字音,疏通句段,帮助学生深入领会文本,激发学生感情。通过评价,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还要暗示性地指出不足,提出改进方法,从而让学生“会朗读”。如果让学生作为评价主体的话,我们的朗读评价还有一个培养学生认真倾听、正确评价的听、思、评的综合能力的目的。课堂朗读评价具有很强的导向作用,评价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清楚自己每次对学生的朗读评价目的是什么,是为了纠正字音,还是为了引导学生深层次地理解文本,还是为了鼓励学生多读,不能泛泛地机械单调地评价“很好”“棒极了”“再加上感情”。

总之,朗读作为阅读教学的一部分,是一种最常见的学习活动,它不是少数学生的表演、展示,教师要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除了要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朗读以外,还要当好朗读活动的组织者、调控员,多抓学生闪光点,多鼓励学生,让每个学生的朗读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同时,更要多一些思考,精心设计,使朗读成为培养语感、学习语言、陶冶情操的艺术创造、艺术享受,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充满琅琅的读书声。

(作者单位:宁夏固原市原州区西关小学 756000)

论文作者:孟升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8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浅谈小学语文的朗读教学论文_孟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