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省城镇化问题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海南省论文,城镇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海南省城镇化现状
海南省是中国最南部的省份,其北部隔琼州海峡与广东省遥遥相望。海南省陆域面积近3.4万平方公里,1990年全省总人口650万。现岛内有中等城市一个(海口),小城市两个(三亚、通什),县城镇16个,建制镇189个。全省人口的分布密度受自然地形影响,明显地由中部山区向四周沿海逐渐递增。海南现状的比较贴近实际情况的城镇化水平约在24%左右。
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有三种状况:一种是经济发展水平高,但城镇化水平低(如某些东部沿海省份);一种是经济发展水平低,而城镇化水平高(如西北地区某些省份);再一种是二者正相关。采用工业化因子和人口密度因子可以进行城镇化水平省际间差异的分析。据此分析海南情况,海南正属于工业化因子低,人口密度因子也低的正相关状况。1991年,海南全省人口密度居全国第17位,人均工业产值居第28位。因此海南24%的较低城镇化水平是与其现状的经济发展水平基本吻合的。
城镇化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区域哺育、自我成长和辐射反哺三个循序渐进的阶段,与此相应区域发展历经以传统农业为主、以现代工业为主和三个现代化产业协调发展的三个不同时期。
海南24%的城镇化水平表明海南刚刚处于城镇化启动发展阶段的初期,即刚刚摆脱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业省份的局面,开始向着现代化工业进程过渡。1988年4月中央正式决定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以此为标志,海南开始了新的历史性转变。海南作为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吸引着无数海内外的投资者,从而近年来开始成为中国最热门的投资热点之一。到1990年,全省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开始接近于50%,这意味着海南经济结构开始出现了关键性的转折,海南省的城镇化发展即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时期。
二、海南省未来城镇化发展的动力因素
按照“推—拉”学说,城镇化的动力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通过城市的巨大吸引力(商业繁荣、有较多的就业岗位和受教育机会、生活水平高等等)带动周围城镇经济力量的壮大,并形成人口由农村向城镇的流动。再一种是通过农村的巨大推力,促进农村人口从事非农业活动,并向城镇的集聚。一般情况下,多是在推与拉两种合力的作用下促进城镇发展的。
海南一直是个农业省,工业基础薄弱,农村商品经济不发育。在以往封闭的海岛经济的条件下,农民缺少强烈的商品经济意识。因此海南不具备如浙江温州一带那样由于农村商品经济的高度活跃和发达,促使大量农业劳动力转向非农业领域,并进而在非农业活动集聚的倾向引导下向城镇集中的条件。海南人均耕地近三四十年来虽呈下降趋势,但海南的荒地资源尚丰富,并且农民在大农业的领域中发展多种经营的机会也较多。人与地的矛盾不突出,压力不大。因此海南也不具有如广东潮汕地区那样由于人多地少、农村劳动力大量过剩、土地收益递减、迫切需要转向非农业领域和城镇,去开辟新的生存出路的那种自发从农村游离出来的内在动力。总而言之,在海南,来自农村的促进城镇发展的推动力还很薄弱,以农村的巨大推力来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形式不适合于海南的条件。促进海南城镇化发展的动力主要来自于城市吸引力。但是海南的这种城市吸引力,又不同于一般的通过中心城市巨大经济能量的辐射扩散而产生的吸引力,而在很大程度上是靠外来力量(资金、人才、技术)的注入和刺激产生的。这或许是在海南这一特殊位置、特殊环境、特殊政策条件下的特殊产物。
三、海南城镇化的发展前景
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工业化的发展与城镇化的发展进程息息相关。
海南近年来的经济发展具有着超常规发展的倾向,它的特点首先表现为发展的势头很猛。虽然海南在国内生产总值等经济指标的绝对量和人均值方面目前仍处于全国的落后地位,但是它的发展速度很快。作为中国的经济大特区,对无数想借海南的各种优惠政策在海南大展宏图的大陆企业家来说,海南是一块充满着巨大吸引力的神奇土地。因此海南的发展机会很多,任何突发的机遇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其次表现为海南工业发展的起点高、目标高。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海南目前已实现了党中央要求的赶上全国平均水平的第一步目标。为了实现特区的既定战略目标,海南的经济必须有更大的动作,以超常规的速度发展。因此海南建省后上马的工业项目一般都具有起点高、层次高、目标高的特点。海南选中的工业化发展道路将不再是在传统产业领域内低水平、低层次上的重复和外延扩大再生产,而是瞄准了高目标,要从原有薄弱的工业基础上,跨过几个台阶,直接迈向现代工业。
但是海南经济的腾飞,却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现实,即承接经济超常规发展的,是长期以来形成的封闭隔绝、以农业为主的薄弱的海岛型经济基础,是较低水平的劳动力素质和急待转变的小农经济的思想意识。因此海南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凭籍其地理位置、资源、政策上的优势,通过吸引海外和大陆资金的手段,借助外来的力量而求得发展。
海南的超常规发展还需要大批较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和技能人员,但海南现有劳动力的文化素质远远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海南作为特区对大陆人才是有着很大吸引力的。投资规模大和投资长期活跃是海南吸引人才的主要因素。收入高、施展个人才能的机会均等也是其吸引外来人口的重要因素。据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在全国30个省区中,唯有京、津、沪和海南三市一省的市、镇、县人口均为净迁入,充分反映出大城市和特区的吸引力。
总之,在相当一个时期内,尤其是2000年内,依靠大量外来资金、技术、人才的注入,来刺激和推动海南经济及其城镇化的发展,这是海南有别于大陆其他省份的一个特点。
海南经济超常规发展的需要与严峻的现实构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矛盾的双方交织在一起,就促成了海南未来城镇化发展的特殊形式。未来海南城镇化发展的情况很可能是:一方面环岛沿海的个别城市,尤其是海口、三亚等市,将有可能超常规发展;而另一方面,岛内一般的小城镇则普遍仍将发展较慢。一方面是外来人员的相对大量迁入,而另一方面是岛内农村富余人员向城镇转化的程度相对较低。但是外来迁入人员数量再大,也毕竟有限,而省内的农村劳动力尽管暂时正缺乏强烈的从农村游离出来的内在动力,但由于其基数大,因而今后可能转化出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其绝对量而言,仍将构成未来新增大城镇人口的主体。因此,在这种靠外来力量注入而刺激城镇化发展的条件下,伴随经济的超常规发展,海南的城镇化水平就总体而言尽管也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却未必能达到与经济超常规发展同步的“超常规水平”亦即不一定会如预期的那样特别高。
在考虑到海南的特点后,经过计算和分析,预计海南今后各阶段可能达到的城镇化水平为1995年30%左右,2000年40%左右,2005年45%左右,2010年55%左右。
四、海南未来的城镇化途径
从现在起到2010年,海南都将处于城镇化大发展的时期,该时期可以分为2000年前后两个阶段。
2000年前,海南处于从起步向加速发展过渡的不均衡发展时期。省内投资的软、硬环境正在趋于完善,政府除了有政策外,自身把握的经济能力尚有限。但海外及大陆的投资者对这片“特中特”的带有几分神奇色彩的海岛却充满兴趣,跃跃欲试。这一阶段,城镇发展的重点应选择在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和历史基础较好、具备较佳的投资环境的一些点、地带或地区,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进行“据点”式重点建设。海口、三亚等要稳步而合理地扩大现有城市规模,采取组团式的布局方式,市中心区向高级的综合功能方向发展,城镇的组团则各有分工地合理分担中心区的部分职能,并分流其部分人口。要重点扶持环岛沿海的县城或县域首位镇,使之分别成为省内几个片域的中心或县级中心。各县级市或县城应结合开发区的建设,以内涵式城镇化发展为主,深化和完善已有城市规划并使之得到具体的落实。海南发展的初期,主要靠外来资金、技术、人力的注入和刺激,因而各级开发区将是承纳他们的主要场所。有些开发条件好的开发区就是未来小城镇的雏型,要对其合理地布局、选点、扶持,使之健康有序地发展,以把它们纳入到省域城镇网络中来。该时期倾斜发展的结果是在省内形成以海口为首位的多核心空间结构。
2000年后,海南经济开始步入稳定地高速发展时期,投资环境进一步改善,各级政府已具备了一定经济实力,各级城镇在靠外来注入力量所奠定的基础上已具备了自我完善和发展的机制,开始进入了主要依靠自身积累建设发展城镇的时期。海口、三亚等中心城市主要将向各组团发展,并在其外围重点发展卫星型小城镇,使其以某种专门的职能承担城市中心区的部分功能。各区域中心和县级中心城镇的规模将继续有所扩大,职能也更趋于合理、完善,凝聚力进一步加强。依托于县城的开发区将成为县城的有机组成部分。随着开发区的陆续建成,将可能出现一批新型小城镇。农民商品经济意识提高,文化素质有所改善,而各级中心城市也具备了一定的向外辐射扩散的功能,因而乡镇企业将有较大发展,农民进城务工经商的也日趋增多。由此县辖镇及乡镇也都将有较大发展,农民由职业结构的转移开始转向地域性的转移,除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继续依托城镇和风景旅游点等进城劳务输出或发展为城市服务的第三产业外,将主要进入到各级小城镇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