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语文教师论文,理性论文,专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钟启泉教授曾经就洪宗礼先生的发展经历提出一个论题:教师能够走多远。钟教授的论题实际上谈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问题。语文界名家辈出,各领风骚数十年,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近日阅读张蕾主编发来的严华银先生的成长故事,一直激动不已。华银是我多年的朋友,为人正直,做事认真。读其文,情深意切;思其人,心存敬意。此时钟启泉先生的“教师能够走多远”的论题再次萦绕我的脑海,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路上究竟该怎么走?究竟能够走多远?这是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语文教师时刻关注的热点话题。说真的,哪位语文教师不希望专业发展?哪位语文教师不希望成为语文教育专家?但是,敢问路在何方?
一、知语文:奠定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所谓“知”者,读懂也。“知语文”就是要读懂语文,就是要把握其基本要义。唯有此,你才有可能登堂入室加入语文教师的行列,你才有资格或才有可能谈论专业发展的问题。“知语文”表面上是熟知、读懂,实质上却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1.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是指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育工作的学科知识。具体地说就是语文学科知识、语文教育知识、语文教学实践知识。这三类知识一般是在职前获得的。首先说语文学科知识。入职前,语文教师都在不同阶段学习过语言、文学、文艺学、写作学等学科知识。严华银先生自述:“大学校园内那一座名为寿丘的山包……我怀揣着一本古诗文选本……成百上千首古诗在我的血脉间慢慢积淀,形成文化基因,成为我语文教师职业生涯的最重要的资本,如同源头活水,滋润、激发我努力把一项职业做成事业而且是优秀的事业。”华银先生的苦读积累了“知语文”的学科知识基础。其次说语文教育知识。入职前,语文教师都学习过“教育学”“心理学”“语文教学论”,这些课程本应交给教师们语文教育知识,却因为种种原因导致课程目标落空。再次说语文教学实践知识。毛泽东曾经说过人类的知识有两大类,一类是书本知识,一类是实践知识。语文教师的实践知识一部分是在教育实习阶段获得的,一部分是在自己的教育岗位上获得的。
2.专业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育的学科能力。具体地说就是语文教育的职业能力,它包括文本解读能力、教学设计能力、课内教学组织能力、教学评价能力、课外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等。这些能力不是书本上学来的,而是从实践中学得或习得的。所谓学得,是在教学过程中向同伴学习获得的。这类同伴有两类:一类为本教研组的老教师,他们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青年教师在他们的指导下备课上课,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专业能力;一类为领袖级同伴,现在时兴“名师工作室”,上海的程红兵、陈军工作室,北京的郑晓龙工作室都聚集了一批语文精英,这些精英在名师指导下的实践中不断获得专业能力。所谓习得是指语文教师自己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历练、不断总结逐渐形成的专业能力。在严华银先生成长史中,我们看到“我在心理重负和紧张压力下选择了一条努力改变自己的路径,那就是,苦苦钻研教材,独立设计教学,攻克每一个课堂”,华银先生的“自虐”实际上是一种获取专业能力的最佳路径。
3.专业情意
专业情意是指从事语文教育的情感态度。说真的,语文教师对语文教育的态度存有很大的差异,有一生至爱语文教育的“于漪们”,有一生情定语文路的“严华银们”;也有将语文教育作为维持生计的教师们;也有不得已而误将语文教育当职业的教师们。“于漪们”“严华银们”会情笃语文教育,视语文教育为自我生命的一部分;把语文作为维持生计工具的教师们也会尽力教好语文,视语文教育为自己的一份工作;误将语文教育当职业的教师们会努力教语文,视语文教育为自己需要完成的任务。我们无意批评第二类、第三类语文教师,但是我们要褒扬第一类教师,因为他们才是中国语文教育的脊梁。钱梦龙先生在他的《蝶恋花》词中写道:“镜里朱颜无计驻,为伊心上留春住。”钱先生解释道:“句中的‘伊’是人称代词,但我的本意并不是指人,而是指我精神上的一种追求,一个寄托,那就是我所钟爱的语文教学。”①钱先生所言表达了老一辈语文教育专家的共同心声,于漪、魏书生、欧阳代娜、洪宗礼哪一位不把语文教育视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专业情意是一份情感,也是一份责任。
有了“专业知识”可以回答“懂不懂语文”的问题,有了“专业能力”可以回答“能不能知语文”的问题,有了“专业情意”可以回答“愿不愿意知语文”的问题。三个要素相互融合不可分割。当然,“知语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语文教师“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只有“望尽语文天涯路”,你才具备了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行文至此,我们要回答读者朋友一个问题:何谓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我们的结论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情意不断发展的过程。上文讨论的三个方面只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
二、好语文:拓展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空间
有了“知语文”的基础,语文教师就获得了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说这些老师已经是合格的语文教师。但是,要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他们还必须由“知语文”向“好语文”转变。“好”者,喜爱也。我们语文界有一大批喜爱语文的教师,他们以极大的热情拓展自己的专业空间。
1.自觉探索语文教学方法
所谓教学方法是指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的相关措施,这些措施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效果。严华银先生自述:“有时,一个教学环节,我可以设计三种方案,准备随时应对课堂彼时可能的‘生成’。”这种设计实际上就是教学方法的探索。喜爱语文的教师们总是愿意变革教学方法,以期收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张富老师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创造了“读做改比——跳摘”学习方法:“每节课分读做改比四步,吸收并输出,当堂即反馈,使学生通过起跳能摘到更多的果实。”②蔡澄清先生则创造了“点拨法”:“所谓‘点’,就是点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也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主要组织学生自学。”③老一代语文教育专家创造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教学方法,新一代语文教师也在探索“情境教学法”“对话教学法”“问题教学法”的实践价值。变革教学方法很容易,但是将变革的方法定型就需要勇气,就需要理论的支撑。
2.自觉建构语文教学模式
经过“知语文”的发展阶段,语文教师会逐渐成熟,对课堂教学规律的认识也已逐渐清晰。这时,语文教师就不再满足于某一课型的教学,而会开始探寻一类课型的教学,进而形成具有个性特点的语文教学模式。美国的布瑞斯·乔伊斯指出:“教学模式就是学习模式。”④建构教学模式获取最佳学习效果,这是成熟语文教师的希望所在。钱梦龙先生谈及自己30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时说:“为了便于青年教师更好地掌握我的这种教法的‘操作要领’,我觉得有必要提出一些基本概念或课式,以确保‘教会学生读书自学’这一主导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其结果就是‘基本式教学法’的提出。所谓‘基本式’,指的是:自读式、教读式、作业式(又称‘作业式’)。”⑤钱先生30年语文教学实践浓缩成三种教学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一种教学实践的理性提升。笔者调查统计,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的语文界就建构了30余种教学模式。
3.自觉反思语文教学实践
“所谓反思是立足于自我之外的批判地考查自己的行动及情境的能力。”⑥反思是对已有的教育概念再认识、对已有实践的再认识。反思不是为了回忆过去,而是为了实施更有效的实践。反思可以是对一节课的再认识,上海的郑桂华老师执教《敬畏自然》后反思:“讨论的最高境界是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通过课堂讨论,把对文本的理解,对文本背后所隐藏的语言表达特点、规律的发掘、思维的训练活动向前推进一步。”⑦这种反思是对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反思也可以是对自己的一段实践经历的再认识,李吉林先生反思自己实践时指出:“在情景教学——情境教育实验过程中,因应儿童发展的需要,很自然地带来课程的改革。经过18年的实验与研究,我将逐一进行的课程改革作了梳理,其内容由核心领域的学科情境课程、综合领域的主题性大单元情景课程、衔接领域的过渡性情境课程、源泉领域的野外情境课程构成。我围绕儿童,突出‘真’‘美’‘情’‘思’四大元素,以‘儿童—知识—社会’三个维度作为内核进行整合,构筑了富有独特优势的课程范式。”⑧反思是一种研究,且是一种基于实践的研究。
探索教学方法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建构教学模式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反思教学实践还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探索方法、建构模式、反思实践都是艰苦的过程,没有“好语文”的信念是无法实现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这正是“好语文”的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三、乐语文:享受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成果
经历了“知语文”阶段,发展到“好语文”阶段,一般人可以功成名就了。但是智者并不就此止步,却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这种人努力追求“乐语文”的境界。所谓“乐”者,以之为乐也。乐语文就是以语文教育为乐也。进入这一境界者可谓语文教育专家了。当然,达此境界需要大智慧,也需要大毅力。
1.以战略的眼光审视语文教育之道为乐
所谓语文教育之道是指语文教育规律,所谓战略的眼光是指形而上的教育哲学眼光。一位语文教育专家不仅关注一篇课文怎么教,一类课怎么教,而且更关注学科的发展、学科的命运,他们总能够站在时代的前列,把握学科发展的脉搏,运筹帷幄,提出具有战略性的思想。大家都知道,新课标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列,这个结果是一批语文教育专家智慧的结晶。1987年,陈钟樑先生就提出:“以科学主义哲学思想指导下的语文教学与以人文主义哲学指导下的语文教学能否结合,关键就在于它们之间是否有相似的‘基因’。客观事实告诉我们,事物之间之所以产生相似现象,是因为具有相似的‘基因’、环境和条件。这些所谓‘基因’是指构成相似关系的那些因素,而且主要是指微观结构与动态过程的相似。”⑨陈先生的论断引起了学界的关注,李海林、陈军、程红兵、韩军、黄厚江等一批青年学者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经过近10年的深入探讨,大家逐渐认识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不能排斥语文的人文性。进而,有的学者提出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一体两面。2001年,语文课程标准将“工具性”与“人文性”并列实际上是语文教育专家研究的结果。经过十年课程改革,语文教育又开始出现轻“工具”重人文的倾向,我们看到严华银、黄厚江等青年语文教育专家敏锐地提出要警惕“语文教育的泛人文”倾向。专家们之所以如此关注学科的前途命运,是因为语文学科的命运已经融入他们的生命之中。
2.以战略的眼光探索语文育人之道为乐
所谓语文育人之道是指语文的育人规律。用战略的眼光去探索语文育人之道是需要勇气的。每一位语文教师都有自己的语文价值观,他们会将自己的价值观传达给自己的学生,甚至影响学生的终生。如果我们教师的语文价值观出了问题,那么将给学生带来终身遗憾。基于此,语文教育专家自觉把探索育人之道的责任扛在自己的肩上。于漪先生提出:“语文教师应树立鲜明的‘育人’目的,‘教文’要纳入‘育人’这个大目标。只见‘文’,不见‘人’,充其量只在鸡虫得失上兜圈子,很难成为学生生活的导师、道德的教员。认为教‘文’是语文教育的硬任务,育‘人’不过是说说而已,这种看法不可取。任何真正的教学,不仅是提供知识,而且要给学生以良好的教育。”⑩于漪先生将“教文”与“育人”并重揭示了语文教育的精义。语文教育如何育人?不同的教育专家又给出了不同的答案。李镇西如是说:“对语文教育而言,‘民主’并不仅仅是教育手段,也是教育的内容,更是教育的目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课堂氛围必然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健康发展乃至创造力的激活,而语文教育本身(包括教材)所蕴含的丰富民主养料将有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铸造。”(11)严华银如是说:“我和学生成为朋友,一起读书,一起交流;我率先垂范,和学生一起比赛背书,比赛作文;我给学生补充最新的文学作品和古代诗文;我把自己读书作文的心得告诉学生。”于漪、李镇西、严华银等专家勇于探索语文育人的价值,这本身就是在完成语文教育的育人使命。
3.以战略的眼光品味语文人之甘苦为乐
所谓的语文人不仅仅是从事语文教育的人,而是那些甘于把自己生命托付给语文的人。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1904年独立设科以来,语文学科就没有消停过,语文人也没有消停过,不是受批评就是受指责。而只有那些具有战略眼光的人才能够品味语文人的甘苦。语文人要经受常人不能经受的煎熬。洪宗礼先生谈及自己编写教材的经历时说,自己曾经连续工作三个日日夜夜,教材编出来了,自己进了医院。教材编出来了,要推广,要修订。与其说洪先生用30年的时间编教材,不如说洪先生用自己的生命去编制语文教育事业。洪先生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也品尝了常人无法理解的语文人的快乐。欧阳代娜先生的“语文能力过关”改革实验搞了30年,李吉林先生的“情境教育”搞了30年。按照中国人的说法,30年就是而立之年。严华银们也已从事语文教育近30年,严华银们之所以能够走到今天,他们的背后都聚集着一大批语文教育的智者:王永昌、尤志新、盛平、洪宗礼、陈金明、苏立康、华师大的专家、香港的专家、《中学语文教学》编辑部的专家。正是有了这么多人的指导帮助,严华银们才能够当此大任。华银写道:“机会总是等待那些时刻准备着和准备好了的人,但有准备的人在今天的生活中总是很多很多的,而对我如此偏爱和青睐,我只有心存感激,只有力求做更多更多关于语文的工作,力所能及地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语文人。”严华银们是幸运的,因为他们经受了“青灯黄卷”的煎熬,故而他们能够品尝语文教育的甘甜。
如果说“悟”语文教育之道是理性的东西,那么探索语文育人之道就是实践层面的东西,而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一起的就是语文人的自觉行动。语文人以语文为乐,他会苦苦追求,正如王国维所说“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里的“人”就是语文教育。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谈的是人们对事物的三种态度,我将其借用过来谈语文教师专业发展。我所谈的“知语文”是合格语文教师的标准,也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一阶段;我所谈的“好语文”是优秀语文教师的标准,也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二阶段;我所谈的“乐语文”是语文教育专家或者专家型语文教师的标准,也是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第三阶段。
严华银们的语文教育生涯已近30年了,但愿他们“而立之年”立得更高;严华银们在语文教育的道路上一步一个脚印,但愿他们专业发展之路走得更远;《中学语文教学》深度关注语文教师专业发展,但愿能招引更多的语文教师在专业发展的路上走得更扎实!
注释:
①⑤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第18页、第9页,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②③⑩刘国正《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第316页、第757页、第3页,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
④[美]布瑞斯·乔伊斯等著、荆建华等译《教学模式》第7页,中国轻工出版社2002年。
⑥熊川武《反思性教学》第1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
⑦郑桂华《听郑桂华老师讲课》第7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⑧李吉林《情境教育的独特优势及其建构》第55页,《教育研究》,2009年3月。
⑨陈钟樑《是人文主义,还是科学主义?》,《语文学习》,1987年第8期。
(11)李镇西《听李镇西老师讲课》第14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