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原则的理性思考论文_陈玉琢 武世龙

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原则的理性思考论文_陈玉琢 武世龙

鞍山师范学院 辽宁 鞍山 114007

摘 要:对幼儿园科学区角进行科学合理的材料投放,可以让幼儿形成对科学的求知欲和探索兴趣,为了使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能深度满足幼儿学习、游戏需求,贴近幼儿的生活,助力其未来更好更优的发展,本人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为根基,深入理解了《指南》和《纲要》中关于科学领域的目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了我国国内关于科学区角材料投放的问题。现就这些问题对科学区角的材料投放原则做出一些思考。

关键词:幼儿园 科学区角 材料投放 原则

科学区角是幼儿园中非常重要的活动区域,对于提高幼儿的综合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区角活动材料的投放关系到科学区作用的发挥,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科学区角活动的最大意义就是让孩子亲近自然,对探究感兴趣,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科学活动的核心是探索,教师要帮助幼儿置身于能产生探索行为的环境中,支持和激发幼儿积极主动地与材料相互作用。

一、《指南》《纲要》中幼儿科学探究目标与科学区角材料投放的解读

《指南》中对幼儿科学探究活动教学给出了指导意见: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使幼儿对世界产生兴趣,然后促其萌发出探索的欲望和求知的欲望,从而自己动手处理问题。为此,《指南》中对科学探究提出了三方面的目标:亲近自然,喜欢探究;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在探究中认识周围的事物和现象。教师和家长要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既要为幼儿探究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也要为幼儿提供物质上的条件,还要为幼儿提供有探索空间的玩具材料。

在《纲要》中也对科学领域提出了强调:要尽量创造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体验发现的乐趣。幼儿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究的对象;要因地制宜地提供丰富的材料。材料要有适宜的结构:既暗含着有价值的教育内容,又能引起幼儿的探究动机和兴趣;同时教师还可以随时扩展和增加材料。

科学区角材料的投放要能够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和兴趣,能够让幼儿自己切身体验探究带给他们的乐趣,探究的过程就是幼儿自主学习的过程,所以必须要掌握科学区角材料投放的原则。

二、国内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存在的问题

1.投放的材料缺乏创新性。

丁紫薇在《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投放及使用现状研究》一文中说,投放的材料缺乏变化会让幼儿失去探究的兴趣。材料的创新性不仅能激发幼儿探究的欲望还能提高幼儿的思维水平。有些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时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他们为了所谓的“不能浪费资源”将几年前甚至更为久远的已经淘汰的材料投放到现有的科学区域内。这些材料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能真正让幼儿感兴趣,只是出于一时好奇,好奇心过去幼儿便不再理会这些材料。而教师好像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没有及时将这些已经让幼儿丧失兴趣的材料替换掉或加以改进,从而制约了幼儿的发展。

2.投放的材料缺乏适应性。

董娜在《浅谈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的投放》一文中提到,教师投放的材料与幼儿的发展水平不符,导致幼儿的探索兴趣很快就消失不见。温秀琴在《主题活动背景下科学区材料投放的现状与对策》一文中认为,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的时候,忽视了幼儿对材料的适应性,导致材料无法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科学区角材料难易程度设置失误的话,就不能推动幼儿科学地掌握学习经验。教师在活动组织过程中在乎更多的是材料是否贴合主题、是否契合课程要求,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孩童的爱玩天性,没有掌握幼儿对材料的适应性以及材料是否可以满足幼儿未来发展,这就造成材料不能帮助幼儿学习,有时甚至还会超出幼儿的接受能力,和幼儿生活实际背道而驰。

3.投放的材料缺乏层次性。

吴婧在《浅谈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的投放原则》一文中说,科学区角的操作材料半成品材料和成品材料相混淆,二者没有分清,有些甚至并没有给予投放。潘琴在《小议大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投放》中提到,很多教师为了显示区角材料琳琅满目,在投放时并没有考虑到层次性这一特点。部分教师进行科学区角材料投放时,尤其是低结构材料应用,通常都具备一定随意性,盲目地在科学区角材料投入,不区分材料类型,将各种材料混杂在一起,并没有考虑到材料本身具有的层次性,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材料利用程度的最大化,造成了资源浪费的同时也无法促进幼儿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原则的理性思考

1.亲近自然、发掘自然力量的原则。

素质教育改革要求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一定的发展空间和机会,使其深入户外,让他们和自然相贴近。基于安全维系基础上,孩子们可以充分使用自然材料,因为这些材料的合理使用可以充分调动儿童各类感官。

蒙台梭利认为:当幼儿和大自然进行奇妙与美丽触碰后,儿童心中便会心生眷恋之情。不仅如此,他们的个性和爱好以及思维等均会受到影响和启发,幼儿感官能力由此得到深度强化。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时要遵循幼儿喜爱自然事物、喜欢探索自然界的需求,让幼儿亲身体会大自然的奥秘所在。同时,在组织幼儿进行科学活动时,也要尽量借助他们对动植物感兴趣的特点,循序渐进地引导幼儿细心观察动植物特点,发现和探索动植物与大自然之间的关系。自然界中的材料是良好的活化教材,教师只有让幼儿亲近自然,方可利于幼儿们学习和积累各种生活经验。

2.生活就是教育的原则。

陶行知发表过言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本身就有着一定的教育意义和教育能效,生活决定了教育,而教育也不能和生活背道而驰;教育为改造生活所服务,在改造过程中去彰显能效,生活就是教育理论,这是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和创新。科学区域的材料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幼儿的成长与发展也离不开生活中的教育,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时要从日常生活角度出发,结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投放合理的区域材料,真正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3.满足幼儿需要,激发幼儿好奇心与兴趣的原则。

布鲁纳曾经说过:有兴趣的材料,它是对幼儿学习最好的刺激方法。着眼于孩子们喜欢的事物,日常中要观察和掌握幼儿兴趣点所在,然后有条不紊地进行活动设计,引导幼儿探索未知事物。幼儿的科学学习需要和教师指导相融合,科学学习要融入过程性探索活动中,教师可以直接给出答案,但却和幼儿自己探索发现的结果意义不同。在科学区角投放材料要反映知识,并且极具可操作性,以此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们所获取的经验并非完全正确,但教师要基于此类经验引导他们去二次发现、求知,然后查缺补漏,达到事半功倍、举一反三之能效。

4.量力性原则。

幼儿的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连续性等特点,正是因为这些特点,教师在进行材料投放时必须要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在科学区域投放的材料必须要在幼儿的可接受范围之内,也可以高于幼儿的现有水平,但要在“最近发展区”之内,保持这样的高度能够增加幼儿探究的欲望和兴趣。

总之,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需要向幼儿们提供丰富性、可操作性的材料。这些操作材料可以取材于生活,源自于生活,让每个孩子都能够应用感官和其他模式进行自主探索和发现,通过自己的探究理解大自然和社会的神秘之处。只有主动和材料“对话”才能挖掘幼儿潜藏兴趣,才能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促其在不断科学活动体验中探索认知,积累科学知识经验,为以后的发展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教育部基础教育司 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3]丁紫薇 幼儿园科学区活动材料投放及使用现状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4]董娜 浅谈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的投放[J].出国与就业,2011,(15),88。

[5]温秀琴 主题活动背景下科学区材料投放的现状与对策[J].教育导刊,2014,(8),41-43。

[6]吴婧 浅谈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的投放原则[J].人生十六七,2017,(1),56。

[7]潘琴 小议大班科学区活动材料的投放[J].中华少年,2018,(16),191。

论文作者:陈玉琢 武世龙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8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1

标签:;  ;  ;  ;  ;  ;  ;  ;  

幼儿园科学区角材料投放原则的理性思考论文_陈玉琢 武世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