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地区农业空间经济转换机制与调控——以苏南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南论文,为例论文,发达地区论文,机制论文,农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农业的空间经济转换指的是在内在驱动力和外部影响的共同作用下,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要素及农产品生产流通产生空间流转,导致区间及区内农业生产布局、农业经济结构等的差异和变化。
1 农业空间经济转换的动力机制
1.1 内部驱动力——农业结构的变动
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过程中,必须打破各地处处“以粮为纲”的禁锢,提高农业商品率,发展区域专门化。从经济学原因分析,促成农业生产结构转变的动力有三个:①建立在人均国民收入水平提高基础上的需求诱导,它为农业结构变革提供了必要性。苏南农业的需求诱导不仅在于农村居民本身生活水平的提高,而且迅速发展的乡村城镇化亦导致市场对农副产品需求量的增加;②农业技术进步带来的粮食生产能力的提高,为农业生产结构变革提供了可能性;③产业间比较利益的差异,促使农业生产要素向较高利益的产业倾斜,不仅表现在种植业和林、牧、渔业之间,而且各业内部、农业与非农业之间亦如此。
1.2 外部驱动力——城乡相互作用
在目前城市化的大背景下,城乡关系应作为深层次的经济和社会结构转变的动因。如上海、南京、无锡、苏州等大中城市的存在,为季节性的劳力提供了机会,又为农产品提供了重要的市场。农村地区的乡镇企业,也越来越需要技术、管理等方面的城乡合作,因而与城市的联系对这些农村地区的农业和非农业发展很重要。
城市对农产品的需求影响周边农业的生产,这种需求包括生活性需求(粮食、蔬菜、肉、禽、蛋、奶类等)及生产性需求(棉花、蚕桑等原料)。生活性的需求相对来讲需求弹性小,市场与产地联系紧密,在大小不等的城市周边形态、范围各异的“农业圈”。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农业圈的形态、范围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近郊菜地往外围转移,原有菜地丧失其农用地性质而成为城区的一部分。
苏南大中小城市密集,城市群体内部紧密联系、分工协作,弱化了原有的以单一城市为中心的农业圈特征,促使农作物种植和畜禽饲养逐渐向生产条件最为优势,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的地区集中,形成农业产业带。目前苏南农村已出现大都市圈经营性农业经济模式,表现为农产品主要市场在大城市,农业经营以获得最大利润为目的,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技术投入、深加工得以提高。
1.3 空间表现形式——农业产业的空间推移
梯度推进是生产力空间推移的一般程式,在区域间表现主要农副产品(如粮、棉、油)的生产由高梯度区向中梯度区再向低梯度区逐渐转移的过程;就一个地区看,表现为该区域的生产由低度化到高度化循序渐进的发展趋势。跳跃发展则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局部现象或特例,如江苏省北部沿废黄河地带的水果生产基地,凭借规模经营、丰富的土地和劳力资源优势,形成对水果新产品、新技术的吸引力,进而带动农业其它产业的转换,实现其农业生产、农业经济结构直接由低层次上升为高层次。
从资源的空间配置角度来看,许多经济欠发达地区具有发展粮食生产的相对优势,不仅粮食生产的机会成本较低,而且由于尚有大面积的中低产田亟待改造,因而具有很大的粮食增产潜力。如果注入适量的资本,引进先进的技术和经营方式,将会带来这些地区粮食产量的快速增长。发达地区可以运用自身的资本、管理和技术优势,利用欠发达地区的土地与劳力资源,去建自己的“粮仓”。这样,既可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又可使粮食问题不至于成为自身经济发展的“瓶颈”。
2 发达地区农业的空间经济转换过程
根据江苏省内各地社会经济总量、经济发展水平、发展速度的差异,兼顾行政区划的范围,将全省划分为南部发达区、中部发展区和北部落后区三大区域。南部发达区指苏州、无锡、常州(即通常意义上的苏南),中部发展区包括南京、镇江、扬州、泰州、南通(苏中),北部落后区指徐州、淮阴、盐城、连云港和宿迁(苏北)。发达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变动表现在不同的层次上,其空间转换既反映在不同区域之间,也反映在区域内部。
2.1 苏南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动
2.1.1 商品粮基地地位下降 1978年之后,随着农户经营自主权的下放,苏南较高的人均粮食占有量给调整粮经、农林牧渔结构提供了条件;同时发达的乡镇企业(早期为社队工业)又吸引大量的农业生产要素(土地、劳力、资金等),工农业“剪刀差”扩大;加上苏南地区城市的迅速发展、扩张,城市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能力加强;农民收入来源偏向于非农产业等。这些均造成种粮的比较利益下降,导致粮食播种面积的萎缩。苏南粮食总产量自1984年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之后,呈平稳下降趋势,人均粮食产量亦于次年开始低于全省平均,且差距逐年拉大。1982-1992年十年间,苏南的粮食收购量减少41.98万t,下降了24.7%。这直接削弱苏南老商品基地的地位。80年代以来,苏南逐渐由粮食调出地区转变为粮食净调入地区。
2.1.2 经济作物波动性强。油料(尤其是油菜)是苏南的主要经济作物。其产量自1982年上了一个台阶后,生产便呈现徘徊态势,且波动幅度较大。原因有二:一是经济作物比粮食作物更易受自然因素变动的影响,尤其是作为越冬作物的油菜对天气的变化较敏感;二是苏南人地矛盾突出,粮油争地现象一直存在,油料的播种面积随着国家需求,政策波动以有价格波动而增减。油料播种的不稳定,影响总产的提高。1978年苏南的油料总产占全省的1/3强,而1995年则为全省的1/6,苏中、苏北的油料生产已超越苏南,苏南的油料生产在全省地位亦下降。
2.1.3 传统桑茶果生产的变动各有特色。茶叶产量波动幅度小,桑蚕和水果的生产则表现出较大的不稳定性,两者间彼此消长;1993年后,苏南的蚕茧产量锐减,主要原因除了国际丝绸市场的疲软外,还有蚕桑业经济效益不高并受土地资源的制约。太湖地区蚕桑的规模在缩小,苏北、苏中沿海沿江地区则有所扩大并超过苏南地区;而近年来果品价格的上扬刺激了水果的生产,1992年后水果产量大幅度上升,与蚕茧的下跌形成鲜明对比。
2.1.4 大农业内部结构的变动。种植业内部生产变化的同时,大农业生产结构也产生变化,主要表现在渔业和畜牧业上。
苏南的水产业以淡水养殖为主。1984年之后,随着粮食压力的缓解、市场对水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以及水产品价格放开后的上升,苏南水产发展较快;近年来,特种水产养殖异军突起,如甲鱼、蟹、河鳗等,水产品价格涨幅大,水产养殖经济收益大幅度提高,导致养殖水面的扩大,不仅一些过去围湖造田的耕地恢复为湖泊,而且还出现挖田造塘现象。
生猪的饲养在苏南畜牧业中占主体地位,但与居民猪肉消费量上升相反的是,80年代以来圈存生猪呈现下跌态势。不仅是由于生猪经济效益的下降,而且与饲料来源的不合理有关。目前生猪饲料主要有精饲料、粗饲料和混合饲料,精饲料主要是大、元麦,粗饲料则是糙糠、菜叶根、剩饭等。导致饲养价格偏高,因而一般情况下,农户多数是一年养一到两头肉猪,以充分利用粗饲料,许多已放弃生猪饲养这一副业。
2.2 区域间农业空间经济转换过程
苏南农业的变动在区内表现为结构的转型,跳出苏南圈子,从全省范围看,则表现出三大经济地带间的空间经济推移。
本文以苏州、扬州分别作为苏南、苏中的考察对象,苏北选取盐城和徐州两市。
2.2.1 粮食生产重心首先北移。盐城、徐州的粮食总产先后于1979、1980年超越苏州,与苏州的徘徊不前相反,盐城、徐州的粮食产量保持强劲的增长势头。对比4市人均粮食产量的变化,可以清晰地发现粮产重心往北的梯度推进;扬州的人均粮产首先超越苏州,继而盐城、徐州的相继超过苏州。而且,近年盐城、徐州保持增长势头,苏州、扬州则有所下降。1978-1995年,苏南的粮产占全省的比重由25.9%下降为17.6%,以往“南粮北运”演变成“北粮南运”的格局。
2.2.2 苏中、苏北的油料生产逐步缩短与苏南的差距。1990年之前,苏州油料总产量、人均产量均远高于其他三市,但近年来,其他三市与苏州的差距迅速缩小,尤其是盐城。油料生产的北移,不仅是因为苏南的花生种植逐步减少,而且与苏南的油菜产量波动有关,1988-1995年间,苏南油菜籽产量由占全省的1/3强下降为占全省的近1/4。
苏北的盐城、徐州两市油料增长势头远远超过苏中的扬州,油料生产的北移呈现出一定的跳跃性。
2.2.3 老蚕茧产区往北扩散。粮油生产北移的同时,蚕茧生产亦由苏南老基地向北扩散,苏北地区的种桑养蚕尤其发展很快。因尽管桑蚕业对于苏南地区经济效益不高,但苏北人均土地资源比苏南丰富、农民收入来源比苏南的单一,故相对其他农作物,桑蚕业在苏北有较高的比较利益;这种优势在苏中则不明显,如扬州的蚕茧产量1992年后开始下滑。
2.2.4 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推移带动农业内部其他产业(如生猪饲养)的变动。目前种植业仍是粮、经二元结构,饲料生产尚未分离出来。生猪饲养因为耗粮大,故饲养量的多少与粮食生产的丰裕与否相关较大。苏州自1978年以来,圈存生猪量下降很快,扬州则基本持平,与两者相反的是盐城、徐州两市的增长,表现出畜牧业的生产重心亦随粮食生产的北移而推移。
2.3 苏南区内农业空间经济分异
2.3.1 粮食生产水平的不同直接影响农作物用地结构的调整。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为调整种植业结构提供相对宽松的环境。比较苏、锡、常三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粮食生产水平及生产集约度较高的苏州,其粮食播种面积比重最低,无锡市则最高。粮食播种空间的相对缩小,使苏州可大力发展油料、蔬瓜、青饲料、绿肥等其他农作物,结构多样化明显;而无锡无论是油料还是蔬瓜等其他农作物的面积比重均是三市中最低,可见粮食生产水平的高低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一个制约因子。
2.3.2 城市的发展促进农业空间分异。苏南地区与上海在历史、文化和经济上有着紧密的联系,地区间交通、通讯条件的改善(高速公路的开通、信息高速公路的发展)、市场机制的完善以及城市对农副产品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均刺激苏南的农业空间经济结构加快分化,大部分已成为城郊型农业经济。如苏州紧邻上海,其农作物用地结构中不易贮运的蔬瓜类占11%,高出无锡和常州。
市域内中心城市亦影响区内农业结构的变动。对比无锡的锡山、江阴、宜兴三市农作物播种面积结构,锡山是无锡市所在地,其粮食播种面积比重为三市中最低,而蔬瓜的比重则为三市中最高,不仅如此,其大农业产值构成中,畜牧、渔业的比重亦为三市中最高,表明锡山的农业结构呈现出很强的郊区性,即以为城市服务的、经济效益高的蔬菜、瓜果、畜禽、水产品的生产为主,其他如粮、油、林业的生产则相对萎缩,部分转移到离中心城市较远的地区(如宜兴)。
3 市场经济下发达地区农业空间经济转换的调控
发达地区农业结构转换加强了资源配置的优化,同时也突出了一些问题,如:农业投入机制缺乏活力造成农业结构的失衡;农业的兼业化制约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影响农村用地结构的调整方向,导致土地利用规划难以实施;农业产业的空间推移与区域间利益分配的矛盾。
解决上述种种问题,单单依靠市场经济机制是无济于矛盾解决的,甚至会导致矛盾越来越扩大。为避免市场经济非优化资源配置的方面,引导农业经济转换由无序向有序、由自发向自觉过渡,应将调控手段与市场调节相结合。
3.1 完善农产品保护价格
在建立工农产品平价制度,使农产品的价格真正反映农业生产成本与资源稀缺状况变化的同时,针对区域间利益分配的不均,使收益较低的主要农产品(粮、棉、油、生猪等)产地得到消费地给予的一定的价值补偿,也就是说农产品的价格还反映出农产品的机会成本。
3.2 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引导发达地区的部分农业产业有计划地向发展区和落后区推移
在建立土地产权市场的过程中,应当确认土地经营权是具有交换价值的独立产权,占有它能够获得相应利益,转让它要求取得投入劳动的等价补偿,使土地资本的折旧费进入农产品成本。这样才能能够保持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永续利用,激励农户增加对土地的投入。近期内,应把土地产权市场建设的重点放在发展区和落后区的非耕地上,尤其是荒山、荒坡,滩涂的开发上,随着工农关系的调整和二元结构的弱化,启动包括耕地在内的土地产权的市场化和合理流转,引导在发达地区已失去优势的部分农业产业向其他地区推移,实现农业资金的持续投入和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
3.3 建设规范和完备的市场机制和农村市场体系
我国农村市场体系还不很完善,市场功能不完备,市场交易不规范,满足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因此,要把流通领域改革的重点从单纯追求农产品的放开程度逐步转向建立农村市场体系、完善市场机制和功能上来,给农业生产要素的空间流转和资源优化配置提供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