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清第三中学 350315
摘 要:在一些因素的影响下,中学生在学习中存在一些心理问题,给学生带来诸多不利影响。本文结合切身体验,就中学生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及其解决途径展开论述。
关键词:中学生 学习 心理问题 解决途径
通过实践技能和通识理论两个模块的培训学习,我觉得收获良多,心中许多困惑也开始烟消云散。我认为如果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能够善用这些知识技能,就一定会较大幅度地提升我们教育教学工作的成效。特别是对解决中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问题将会提供很好的借鉴作用。
一、中学生在学习中的心理问题
1.畏惧心理。根据以往的调查,学生学习对高中各学科都有或多或少的恐惧心理。
2.依赖心理。在学科学习中,学生普遍对教师存有依赖心理,他们希望老师将每一类的学科内容都能归纳成公式、法则、定理,并能把重点知识一一罗列出来;更期望教师能给予解题示范,而他们习惯于模仿,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也是这样进行的。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学习,长此以往,就会缺乏一种主动钻研和创新精神。学生也不可能产生“学习的高峰体验”,慢慢就会存在一种依赖心理。
3.懒惰心理。懒惰是一种心理上的厌倦情绪,它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极端的懒散状态和轻微的犹豫不决、生气、羞怯、好逸恶劳、不思进取、缺少责任心、缺少时间观念等等都会引起懒惰,使人无法按照自己的愿望进行活动。
4.急躁心理。看重结论,急功近利,急于求成,盲目下笔,导致解题出错。看重结论而忽视过程,这是学科尤其是理科类学科教学过程中长期存在的问题。长此以往发展下去的结果是学生对定义、公式、定理、法则的来龙去脉不清楚,不能从本质上认识数学问题,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方法和习惯得不到训练和养成,观察、分析、综合能力得不到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此外,还有的学生存在自卑心理、厌学心理、自闭心理等,给学生带来诸多的不利影响。
二、教师在中学生学习心理问题中的指导作用
1.尊重个性发展,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都要勇于克服情感障碍,真正厚爱厌学学生,注意学生心理品质的培养,努力挖掘他们的潜能和学习以外的闪光点。在教学上,教师要改变不当的教育方法,学会用“异步教学”“分层教学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体验到学习成功的乐趣,使学生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解脱各种刺激带来的心理障碍,营造出一个融洽的心理教育环境。
2.提升教师健康素养,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至少应包括这几点:(1)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2)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3)能正确地了解自我、体验自我和控制自我。对现实环境有正确的感知,能平衡自我与现实、理想与现实的关系。(4)具有教育独特创造性。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不断创造;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特点富有创造性地理解教材,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环节,使用语言,布置作业等。(5)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6)不将工作中的不良情绪带入家庭。所以教师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形象,注重教仪教态,学习必备的教育学、心理学理论知识,学会运用这些知识来剖析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的情感需要并给予满足,乐于疏导学生偏差的心理等等,使学生感到老师可敬、可亲、可信任,乐于接受老师的教诲。其次,帮助学生获得寻求知识的新奇感。教师既要加强对学习方法的指导,又要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和阅读量,扩大他们的知识面,与学生一同读书、评书,使学生读有所值,读有所乐,逐渐学会从知识中寻找到可令他们感到新奇的、喜欢的内容,从而提高学习兴趣。再次,促使学生的兴趣向学习转移。厌学学生并非没有其感兴趣的知识,只不过是兴趣中心不在所学习的学科知识上;或兴趣面不广,只对某些学科感兴趣;有的是兴趣的稳定性差,兴趣中心不断转移;老师在了解学生的兴趣中心和特点后,要引导学生扩大兴趣范围,并把兴趣中心转移到学习上来。
3.运用情感的强化功能,培养学生学习自觉性。强化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两种:前者以它的呈现来增加反应重复的可能性,其强化物常与奖励、表扬相联系;后者则以其排除来增加反应重复的可能性,其强化物常与处罚、批评相联系。过多的批评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心理,挫伤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备课不能脱离学生实际,要“因材施教”“分层次”教学,要运用典型范例,指导思想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学会学习,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4.重视课堂环境的情感渲染,激发学生的进取心、上进心。数学教学中更应重视学生心理特征,创设情境,想方设法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要以极大热情创造条件,鼓励学生回答问题,对回答正确的,要及时予以肯定,激发他们的上进心,对回答错误的要为耐心,以平和的态度纠正其错误,让学生懂得把自己的观点讲出来,让大家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充分说理,取长补短,印象就深刻了。同时,课堂上设疑要注意技巧,因人设疑,让那些学习差的学生也能享受“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的乐趣,使他们在情感上感受到老师并没有歧视他们,只要努力,自己也可以啃下数学这块难啃的骨头,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有了兴趣、爱好,反过来就能激发起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参考文献
马玉英 怎样处理中学生心理问题[J].考试周刊,2016,(12),179。
论文作者:张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20
标签:学生论文; 心理论文; 教师论文; 兴趣论文; 心理问题论文; 中学生论文; 他们的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16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