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在变电运行工作的应用祁志江论文_祁志江

智能变电站在变电运行工作的应用祁志江论文_祁志江

摘要: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有着非常明显的智能化特征,同时其运行的效率也更高,在当今的变电运行过程中也是一种非常明显的发展方向。通常,我们所说的智能化就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通信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进行变电运行工作。在变电运行过程中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十分有效的提高变电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对维护成本也能予以十分有效的控制,所以其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变电运行;应用

1、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特点

1.1智能化控制

智能化控制是智能变电站运行中最为基本的一个特征,它能够对电力设备采取智能化的方式加以控制。在对一次性设备使用光电技术加以操控的时候,它所具备的就地控制功能所体现出的效果和微型GIS控制器基本上是一致的。但是对二次设备采用高压电压封闭装置以及自动化控制等技术也是能够实现智能化变电运行的,在这样的条件下,设备的维护就会变得更加的方便,此外变电运行的智能也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1.2控制终端的融合

计算机终端在只能变电系统运行的过程中就相当于是人的大脑,它能够对变电站运行的具体情况予以迅速准确的分析,针对检测出来的故障也能进行及时的处理和维修。换句话说就是计算机控制终端能够使得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在较短的时间之内就得以解决,提高了变电运行的稳定性。

1.3分级控制

在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分级控制所展现的主要作用就是其能够十分有效的降低CPU等中央处理设备在运行中所要承受的负荷,使得变电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大大的降低,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可以对设备的运行条件和运行状态加以调整,从而使得变电运行的效率也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2、智能变电站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

2.1一次设备智能化实现

智能组件按间隔配置,包括断路器及与其相关的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等。220kV智能终端按双套配置(母线除外),220kV母线智能终端按单套配置。110kV智能终端按单套配置。智能终端就地安装于智能端子箱,分散布置于配电装置场地。断路器根据在线监测要求,在本体或操作机构预装传感器。35kV一次、二次设备均在开关柜内安装,采用常规设备,不设置智能终端(主变间隔除外)。主变间隔设置单套智能终端。为配合顺序控制,提高智能化程度,35kV采用手车试验、运行位置可电动操作的开关柜,接地开关采用电动机构。在主变本体端子箱内设置单套智能终端,执行主变非电量保护功能,重瓦斯保护跳闸通过控制电缆直跳方式实现。

2.2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

220V直流系统中组装了两个500AH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从而可以有效的对电源起到保护的作用。直流系统电压主要采取的是220V、直流母线为两段单母线,每一段母线接一组蓄电池和一套浮充电设备。在对于智能高频开关电源系统选择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两组6×20A的充电装置。直流系统采用成套装置,充电及馈线等设备组屏6面,均放置在二次设备室。直流负荷供电采用放射状供电方式。取消UPS系统专用蓄电池组。在交流系统失电后,UPS系统由站内直流系统蓄电池组供电。智能站用交直流电源一体化系统所有屏柜均放置在二次设备室内。另外,鉴于配电装置处智能终端、电子式互感器等电子设备需直流电源,在配电装置处设置4面直流分配箱,以节省直流馈线屏和长距离电缆。

 2.3高级变电功能的实现

智能变电站可以有效的实现对变电设备进行检测,可以实现智能报警和智能信息的分析,并且还可以对线路的故障进行综合的控制等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1变电设备整体监测

计算机终端在使用的过程中加上站控系统,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实现设备的检测功能,同时,还可以无间歇的获取更多智能变电站装置的运行信号和电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从而有效的降低无效数据的收集,从而可以有效的提高监控的效率。由于技术的水平有限,使得一部分对于智能变电站的整体的检测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各个变电站之间可以有效的对核心的设备进行有效的检测,从而有效的提高检测的高负荷设备。

2.3.2线路综合故障控制

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处理的能力和故障的排查都在于数据的采集的能力。而且智能变电站在参考在线信息处理技术和数据库模型技术,可以有效的采取先进的技术进行数据的采集,从而可以开发诊断系统。在这种技术之下,施工技术人员必须要将电力设备运行过程中的相关数据输入到数据库和诊断系统,待系统运行之后,可以对一定时间内变电站系统工作的状态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对设备进行具体摄入的评价。智能变电站还可以智能防御,和传统的变电站的封闭功能都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增加了很多的自动封闭的系统,并且加强了站控端的自动封闭的功能。

3、变电运行管理中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完善

上述提到智能变电站就是在当前先进的技术水平下,综合的利用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数字化技术等的先进技术,实现对变电运行的高效控制。在智能化变电站运行中,自动化是主要的操作形式,在操控系统的控制下,可以自行的对设备运行进行实时的监控,但是,由于现代电力企业的经营运行压力不断的增大,使得需要对其进行必要的优化完善,使其可以更好的更完美的发挥自身作用。

3.1技术上的完善

首先,自动化通信技术在智能变电站中属于基础性技术,后续的很多技术完成都离不开自动化通信技术。因此,就要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优化,加强通信通道的建设,确保远程数据采集和传输的顺利进行,实现自动化设备遥控的顺利进行;其次,提高数据信息的采集技术和传输技术,自动化设备的各项指令发出并不是随意的,是需要在获得数据信息的分析基础上实现的,只有确保了数据信息的采集和传输是正确合理,才可以使自动化技术得到更好更深层的利用;最后,重视对自动报警装置的建设,自动化技术的最初应用目的就是减少危险处人工操作的危险性,但是并不代表其自身不会出现任何的问题,还需要设立相应的自动报警装置并加强日常的监督和维护管理。

3.2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下,可以在很多环节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投入,从而促进工作人员的合理安排,但是自动化技术的相关设备是需要定期的进行维护保养的,这就需要专门的安排技术人员负责这一块的内容,组建一支高素质、高技能的专业化队伍,加强技术理论和时间的培训教育,不断的提高专业技能水平,可以对自动化设备出现的各种问题及时的解决,同时对各个岗位的权责进行明确细分,进一步的提高管理的效率。

结语: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有着非常明显的智能化特征,同时其运行的效率也更高,在当今的变电运行过程中也是一种非常明显的发展方向。通常,我们所说的智能化就是指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通信技术以及电子技术等进行变电运行工作。在变电运行过程中采用这种技术可以十分有效的提高变电运行的质量和效率,同时对维护成本也能予以十分有效的控制,所以其也受到了人们的普遍欢迎。

参考文献:

[1]刘逸凡,寇新民,陈富国.基于Lib IEC 61850库的智能变电站SF6状态在线监测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气技术,2018(01):90-93.

[2]徐长宝,王玉磊,赵立进.基于信息趋势预测和组合赋权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状态模糊综合评价[J].电力自动化设备,2018(01):162-168.

[3]周春霞,詹荣荣,李岩军.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装置网络压力产生原因及测试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18):156-162.

论文作者:祁志江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电业》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7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在变电运行工作的应用祁志江论文_祁志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