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丰县人民医院 江西宜春 336300
摘要:目的 对彩超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科手术中的应用进行探讨。方法 从2012年5月到2013年12在本院进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上肢骨科手术患者中选取120例,分组时按照针对锁骨上臂丛不同的定位方法进行,分为样本量均为6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将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法的组定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的解剖学定位的定为对照组,分别针对患者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显效时间及持续时间,麻醉优良率及并发症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操作时间、麻醉显效时间分别为(192.5±23.86)s、(10.45±2.39)min,对照组操作时间、麻醉显效时间分别为(227.75±26.18)s,(15.36±4.85)min,观察组时间短,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34,P1=0.015;t2=6.28,P2=0.022);观察组麻醉优良率为100%,对照组86.67%,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X2=9.12,P=0.04);在观察组未有并发症发生的患者,对照组有并发症发生,其中并发皮下血肿患者2例,药物毒性反应1例,交感神经阻滞1例,有8.33%的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比较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34,P=0.049)。结论 应用多普勒超声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可以节约操作时间,显效快,能够持续较长实践,且有较高的麻醉优良率和安全性,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彩超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上肢骨科手术
引言:
在对上肢进行外科手术时需要进行麻醉,常用的传统的麻醉方法是臂丛神经阻滞,在临床的具体操作中,医生需要定位臂丛神经阻滞,常用的定位方法是解剖学定位法。解剖学定位法存在局限性,定位结果不够直观,不能得到和手术需要相符的阻滞效果,且容易导致并发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近年来医学领域将超声技术应用到臂丛神经阻滞的定位中,超声技术得到的影像能够帮助医师准确的对穿刺位置进行定位,多普勒超声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在上肢骨科手术中应用价值较大,具体价值的研究现进行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样本量为120例,选取范围是2012年5月-2013 年 12月在我院行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上肢骨科手术患者,经由不同的锁骨上臂丛神经定位方法分为样本量均为60例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6例男性,24例女性,年龄19-64岁,体重 45-65公斤。骨折位置和数量:肱骨干11例,尺桡骨19例,掌指骨17例,上肢软组织病变13例,定位方法是彩色多普勒超声定位;对照组:34例男性,26例女性,年龄 17-65 岁,体重46-67公斤。骨折位置和数量:肱骨干9例,尺桡骨22例,掌指骨 20例,上肢软组织病变9例,定位方法是传统解剖学定位。对两组一般资料差异进行比较有可比性,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麻醉方法
两组患者麻醉前准备:将薄枕垫在患者麻醉侧肩下,使头保持偏向对侧位。麻醉药物是0.375%盐酸罗哌卡因,两组患者要给予等量的麻醉药物,计量计算单位是0.4ml/kg。
观察组:消毒患者颈肩部皮肤,在仪器设备上铺无菌巾,仪器探头涂有超声耦合剂,需要用无菌手套将其包起来。具体操作手法是以锁骨中点上缘位置平行设置探头,根据超声图像确认下动脉和第一肋,锁骨上臂丛神经要在锁骨下动脉的外侧缘与第一肋的上方进行确认,一般情况下锁骨上臂丛神经呈团簇状或椭圆形的低回声区。进一步对探头位置进行调整,保持锁骨上臂丛神经与探头相互垂直。进针要从探头外侧进行,在同一直线位置上校准枕头与超声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进针的深度和方向要根据实际的超声显像进行调整,直至针尖到达臂丛神经。对针尖位置进行回抽,无血时即可将局麻药物注入。要实时的调整针尖位置,确保最终局麻药包能够均匀扩散于臂丛神经周围。
对照组:触摸患者的麻醉侧的锁骨中点上方位置,找到锁骨下动脉外侧0.5~1cm的位置进行穿刺,进针要缓慢,按同脚侧的朝向进针,感受到异物时即可将局麻药物注入
1.3 观察指标
操作时间包括麻醉显效时间、持续时间;麻醉优良率和效果:切皮无痛为优秀;切皮时轻微疼痛为良好;切皮明显疼痛,手术无法进行为无效;并发症:血肿、气胸、毒性反应等。
1.4 统计学方法
统计医学数据的软件是SPSS17.0,均数±标准差( )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应用X2检验计数资料,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满足P<0.05。
2 结果
2.1 时间数据比较
观察组:操作时间(192.5±23.86)s、麻醉显效时间(10.45±2.39)min;对照组操作时间(227.5±26.18)s、麻醉显效时间(15.36±4.85)min。观察组操作时间和显效时间短,起效快。两组统计学差异数值为t1=48.34,P1=0.015,t2=6.28,P2=0.022,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镇痛时间分别为(11.45±2.39)h和(10.98±2.83)h,统计学数值是t=5.72,P=0.143,P大于0.05.无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麻醉优良率分别为100%和 86.67%,统计学数据为X2=9.12,P=0.041,有统计学意义。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并发症仅发生在对照组患者中,其中并发皮下血肿2例,药物毒性反应1例,交感神经阻滞1例,有6.66%的并发症发生率。统计学数据为X2=8.34,P=0.049,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传统的解剖学定位臂丛神经法定位结果准确性不高,麻醉显效慢,且持续时间短,且可能有并发症发生,对患者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采用多普勒超声对臂丛神经进行定位,能够明显定位到颈部血管、肌肉、神经及骨组织,在显像时臂丛神经声像图为低回声,强回声的神经鞘包绕在臂丛神经周围,臂丛神经的低回声和肌肉、骨组织等强回声反差较大,因此可以通过造影清晰鉴别锁骨下动、静脉。清晰的图像造影能够便利麻醉师的操作,从而找到最合适的穿刺点和穿刺路径,能够对穿刺深度进行控制,麻醉师在麻醉时能够根据图像造影及时调整枕头角度和位置,避免对重要组织产生损害,并且达到良好的对上、中、下干进行逐个阻滞,最终实现完全阻滞的目的。
结语:
综上所述,多普勒超声定位上臂丛神经阻滞法操作时间短、起效快、持续时间长,麻醉优良率达100%,且安全性高,因此在定位锁骨上臂丛神经时采取多普勒超声定位法能够为开展上肢手术的臂丛神经阻滞提供强有力的影像学技术支持。但是多普勒超声作为一项新的医学技术,在应用时还需要医师不断加强实践,进一步掌握超声操作技能和解读技能。
参考文献:
[1]安洪.从骨科医师角度看超声在骨科的应用[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1998,03:214-216.
[2]盛丽.骨科领域的超声诊断应用[A].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第11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骨伤科专业委员会、《中国骨伤》杂志编辑部:,2003:2.
论文作者:曾小锋,熊海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9
标签:锁骨论文; 超声论文; 神经论文; 上臂论文; 多普勒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上肢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