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各界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紧缺企业要想获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必须对工程管理模式进行调整和创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管理水平,才能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创新模式
引言
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谓是进步飞快、气势磅礴,不少新技术、新材料的诞生为建筑工程锦上添花,建筑工程管理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系统性工程,不仅涉及工程的方方面面,优质的管理还能有效提升工程效率,可令人遗憾的是,建筑企业工程管理人员的思维模式依旧停留在过去,惯用传统僵化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因此导致建筑企业工程管理工作缺乏创新,管理工作效率不高,管理工作的优势也无法得以完美体现
1建筑工程管理创新发展的现状和积极意义
传统的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工作是不重视的,企业整体缺乏严谨的工程管理的工作作风,管理工作只是流于形式,有的建筑施工现场根本没有预备相应的管理条件,管理工作无从谈起,也无法开展,加上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知识储备较差,责任意识相对薄弱,创新意识更是无从谈起,通常依赖个人经验开展工作,对管理技术效用的认识浅薄,管理理念也极度滞后,因此企业难以获得管理效益。传统的管理模式同现代管理技术一再产生摩擦,甚至严重脱节,企业领导人员和管理人员却置若罔闻,这样的管理理念是不利于建筑工程管理走向系统化、科学化的,一旦环节出现问题,将会极大地影响工程管理效率。而就管理制度而言,也存在一定问题,有的建筑企业内部的人事安排与其他机构存在复杂关系,导致管理机构缺乏独立性,工程管理人员的权利和义务规定不明确,职责和分工模糊,因此严重影响工程施工。由此可见,想要让工程施工效率加倍,质量更为可靠,一定要依靠科学有效的工程管理。
随着建筑工程行业的蓬勃发展,高水平的管理能力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的基本需求,在创新管理方面,企业必须改善传统的内部管理结构和管理模式,将不利于工程管理创新的部分剔除,严格按照新流程、新方案开展施工作业,以此才能实现建筑企业的长足发展。可以说,未来的趋势是,建立在建筑工程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上,高水平的管理能力是企业发展的必备条件,因此工程管理的模式和理念必须与时俱进,管理人员必须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加强学习,用创新的管理模式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加速。惟有坚持思维创新、管理创新,不断优化管理模式,不断改善工作质量,才能在白炽化竞争中为企业创造有利条件,帮助企业实现全面发展,终将成为行业的佼佼者,同时为建筑行业的管理理念的创新和发展添砖加瓦。
2在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
2.1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及服务水平有待
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人员对于参与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的工作态度较为恶劣,没有准确理解施工人员的意见与建议,从而无法及时反馈施工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特别是建筑工程安全方面的问题,若不能将问题及时反馈至有关部门,将严重威胁施工人员及周围人们的生命安全
2.2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落后
很多公司至今还在沿用传统的带有计划经济时代特色的建筑工程管理理念,这种落后的管理理念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无法激发企业工程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建筑工程管理的各个环节无法有效进行掌控,企业在建筑工程管理上处于被动地位,面对纷繁复杂的竞争时难以保持优势地位,无法顺应变革,无法适应建筑行业的升级发展,最终会面临生存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此外,建筑管理中缺乏实践操作经验导致管理不足的现象也存在,实践中很多建筑企业中层领导观念意识落后,对施工质量规范性缺乏实际管理培训经验,而且责任心不强,对一些损害企业利益的现象视而不见,管理力度不足,这些都导致建筑行业管理中存在缺陷。
2.3监管力度不够
建筑工程的管理中监管需要实时进行。整个建筑工程的实施过程中会由于一些因素而发生变化,需要实时监督,当出现问题时进行及时的调整。由于我国的监管力度不够,没有全面地进行建筑工程的监督,导致出现了问题没有得到及时的处理,建筑受到质量的影响。
3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的策略
3.1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及服务水平
建筑工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建筑工程管理的创新,只有不断的、全面创新才能使建筑工程企业经久不衰。建筑工程企业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与服务水平,让他们起到带头模范作用。另外,建筑工程企业的管理创新不仅要在管理人员中进行,还要审时度势,对管理模式、管理理念进行改革,根据建筑行业发展的时代特点,充分考虑当前建筑工程企业自身情况,对建筑工程自身的管理模式和管理观念进行科学合理的创新,提升建筑工程企业的良好形象。
3.2建筑工程管理理念的创新
建筑工程管理创新首先要求企业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企业要从市场需求和发展状况出发,顺应发展和改革需要,进行企业生产和管理。企业管理应当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对人员的科学管理。建筑企业管理者应当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有效配置人力资源,减少各种资源的损耗和闲置。在制定管理措施时,要设身处地考虑施工人员,才能确保管理理念的最终落实。建筑工程管理中,要改变传统的粗放型管理模式,推进集约型管理,最大程度合理配置资源,提升资源利用率,最终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3.3改变和调整管理的方式
在改变管理理念拥有了创新意识之后,还需要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建立一套适用于时代发展的建筑工程管理体系。新型的管理首先就要满足于建筑施工的要求,其次就是符合市场的需求,最后就是在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减少成本。与此同时,还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制度。传统的管理制度中没有清楚的划分职责,因此就导致了制约力不足。那么创新管理制度,就需要明确权责关系,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极大程度限制不良行为造成的管理问题,明确奖赏制度,提高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3.4智能化管理方式,提高信息的时效性
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信息的重要性已经不言而喻,而建筑工程管理必定会涉及大量且复杂的信息,且信息传输的时效性与准确性,对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与效率有直接的影响。然而,由于信息的复杂性,传统管理方式往往出现信息延时,甚至错误的情况,进而导致建筑工程管理的效率低下。可见,要想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性与先进性,就要引入智能化信息系统,构建一个网络平台。而建筑工程运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可以及时查阅相关信息,也可以及时将信息输入其中,同时还能够根据实况对信息进行调整甚至变动,确保了信息的准确性与时效性,更能够为管理人员提供随时查看相关信息的便利,也可以根据平台信息为材料采购、人员雇佣等做出决策参考。
结语
建筑行业的发展前景是一片利好的,为了继续保持这一态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尤其是管理人员思维模式的创新,惟有如此,才能为后期的工程施工打下稳定的管理基础,工程也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并顺利验收。管理创新是企业改善自身不足的重要一环,能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许红,姚美康.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思维的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2018,(10).
[2]周维习.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分析[J].中国房地产业,2017,(30).
[3]刘文涛.论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南方农机,2019,50(6):230.
[4]孙慧敏.建筑工程管理中创新模式的应用及发展[J].居舍,2019(8):145.
论文作者:林轩旭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
标签:建筑工程论文; 建筑论文; 工程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管理理念论文; 管理模式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