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重点阐述了电网企业开展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目前电网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的重点内容。
关键词:电力;应急;能力;建设;评估
1 前言
现代社会电力和社会生产生活联系日益紧密,电力供应的中断不仅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还将造成巨大的社会混乱和财产损失。与此同时,当今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各类突发事件,其应急处置与救援更离不开电力的支持和保障,因此,电力应急管理是国家应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电力应急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有效的电力安全应急机制,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重要条件,是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保障。通过开展应急能力建设评估,促进电力行业应急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持续改进和全面提高电力行业应急管理能力,意义重大。
2 电网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的重要性
2.1 国家法律法规对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提出新要求
2014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新《安全生产法》中,增加第七十六条明确规定,国家加强生产安全事故应急能力建设,在重点行业、领域建立应急救援基地和应急救援队伍,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建立应急救援队伍,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装备和物资,提高应急救援的专业化水平。同时,在《安全生产“十三五”规划》(国办发〔2017〕3号)以及2015年2月28日颁布实施的安监总局令第74号《企业安全生产应急管理九条规定》中,均对我国的安全生产应急能力建设及应急救援提出新的要求,要求提高应急救援处置效能,健全先期响应机制,建立企业安全风险评估及全员告知制度;建立企业内部监测预警、态势研判及与政府、周边企业的信息通报、资源互助机制;建立应急准备能力评估和专家技术咨询制度。
2.2 电网大面积停电风险始终存在的必然要求
目前,我国电网是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网架结构最复杂的交直流互联电网,运行机理复杂,多种安全稳定因素并存,电网建设、维护任务十分繁重,发生重大设备损坏及电网大面积停电的风险始终存在,特别是近年来,台风、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多发,对电力系统影响很大,如2008年的雨雪冰冻灾害和“5.12”汶川大地震,给电力系统造成了严重破坏。同时,世界范围大面积停电事件频繁发生,造成的损失不断增加,如2003年8月14日美加大停电、2005年5月25日莫斯科大停电以及2012年7月30-31日印度大停电等,纵观其造成大规模停电的原因虽各不相同,但对社会各系统均造成了巨大影响,给我国电力行业发展敲响了警钟,务必加强电网安全管理,及时消除电网安全隐患,完善应急处置机制。
2.3 电网企业应急体系建设实现持续改进的要求
突发事件的应对需要有相适应的应急能力,而当前对应急能力缺乏有效评估,对自身应急能力了解不够,导致出现相关问题,如在应急预案编制过程中对应急能力评估不足,导致预案编制中没有充分考虑应急能力状况,编制的预案可操作性、实用性不强,导致实际措施无法按照预案中预想的执行或者无法达到预想效果;在应急资源配置时,由于缺乏对应急能力的充分评估,应急资源配置及布局的随意性问题突出,导致资源浪费与资源局部不足的现象同时存在;在实际应急处置中,由于缺乏对应急能力的充分评估,导致应急能力不足,并无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持续改进,应急能力难以通过实际应急的磨练而得以提升;应急规划中缺乏应急能力评估,导致对应急能力的薄弱点了解不够,在规划中没有针对薄弱点进行针对性的提升,导致应急规划具有盲目性,并进一步导致应急能力发展的不平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电网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重点内容
电网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是指以电网企业为评估主体,以应急能力建设和提升为目标,以应急管理理论为指导,构建科学合理的建设与评估指标体系,建立完善评估方法,对突发事件综合应对能力进行评估,查找电网企业应急能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指导电网企业建设完善应急体系。重点内容是围绕“一案三制”核心,以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应急管理各环节为主线,以应急能力评估为手段,建设完善应急体系,提升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能力。
3.1 预防与应急准备
该环节主要包括对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规章制度体系、培训演练体系、应急科技支撑体系、应急指挥系统的建设和评估。其二级指标分别是法规制度、应急规划与实施、应急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应急培训演练、应急队伍、应急指挥中心、应急保障能力。主要内容有法律法规执行情况;应急管理规划制定和实施情况;体制、机制和制度建设情况;应急预案编制、实施、演练、修订等情况;应急救援队伍建设情况;应急信息系统建设情况;应急装备、物资、经费等保障能力;应急知识普及和应急技能培训情况;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和风险管控能力;其他需要评估的事项。
3.2 监测与预警
该环节主要包括重大危险源监测、预警和风险管控能力,突发事件监测主体、方法、对象等内容,以及预警的分级、建议、发布等内容。其二级指标分别是监控预警能力、事件监测和预警管理能力的建设和评估。主要内容有信息管理系统、信息报送流程及灾害监测系统情况;作业岗位、场所风险及危险因素和险情处置要点告知情况;危险源标示设置情况;监测网络职责分工情况;与上级部门、政府部门、专业机构常态联络机制建设情况;电网运行分析制度建设情况;舆情监测系统建设情况;其他需要评估的事项。
3.3 应急处置与救援
该环节主要包括先期处置、应急指挥、现场救援、信息报送、舆论引导能力的建设和评估。其二级指标分别是先期处置、应急指挥、现场救援、信息报送、舆情应对、调整与结束。主要包括信息接收、流转、报送情况;先期处置情况;应急预案实施情况;组织指挥情况;现场救援方案制定及执行情况;现场应急救援队伍工作情况;现场管理和信息发布情况;应急资源保障情况;防控环境影响措施的执行情况;救援成效、经验和教训;相关建议。
3.4 事后恢复与重建
该环节主要包括后期处置、应急处置评估、恢复重建能力的建设和评估。其二级指标分别是后期处置、应急处置评估、恢复重建。主要包括灾后人员开展心理救助情况;突发事件调查开展情况;事件处置调查评估与考核情况;预警启动评估调查情况;应急响应评估调查情况;应急预案执行情况;整改措施落实情况;针对事件调查结果电网规划和改进方案制定情况;相关建议。
4 结论
电网企业开展应急能力建设评估是以提高突发事件处置能力为核心,客观、科学、系统地评估应急能力,指导做好持续改进提高,有效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对电网安全、社会稳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2]《电网企业应急能力建设评估规范(试行)》国家能源局
[3]《电网企业应急管理培训教材》张涛 王新国 田雨平撰写,2011年白山出版社
作者简介:
席淑娟,女,1970年12月出生,山西襄汾人,工学学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从事安全应急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席淑娟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
标签:电网论文; 能力论文; 情况论文; 能力建设论文; 企业论文; 突发事件论文; 应急救援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