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变电运维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对相关的影响因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掌握,无法确保他们能够操作正确,那么一定会对变电运维工作的展开和运维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如果要确保电力输送的安全,高效,就必须在变电运维工作中做好风险控制,同时实施有效的策略规避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为变电运维顺利开展以及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提供保障。本文对变电运维中存在的供电隐患以及相关解决措施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变电运维;隐患风险;应对技术;关键点
1发展变电运维的必要性
众所周知,电力在运行中有一定的风险,需要维护。变电运维工作是电力部门运行中必不可少的工作。它能有效提高电网运行的安全性。电网在我国的发展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国十分重视电网变电站的维护工作。为了使我国电网运行更加平稳安全,必须大力开展变电运维工作,减少安全隐患,更新一些落后和陈旧的设备,及时更新和维护,提高电网运行效率。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在电网运行时要加强变电运维的安全监管和风险控制,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进行变电运维的管控工作来保障电网更好地运行。由此可见,变电运维工作在电网运行中是十分必要的。
2变电运维中的隐患风险分析
2.1变电运维人员的风险
在变电运维过程中,变电运维的步骤复杂,对技术人员的要求较高,有些技术人员缺乏经验,自身素质跟不上实际操作的要求,再加上缺乏相应的培训直接上岗,许多技术人员需要提高安全意识,所以无法及时发现系统问题并进行处理,从而导致最佳补救机会的措施。例如,在母线切换操作过程中,一旦切换过程中出现故障,直流回路并不总是接通,电流流动参数也不实时更新,这将直接影响电力变换的运行和维护。与此同时,调入人员对于相关设备的接触往往是间接的,通常是根据记录数据以及信息来维护,一旦变电运维人员记录信息不够及时准确,就会使得变电运行受到损害,甚至是系统的瘫痪。
2.2运行隐患风险
运行隐患风险同样在我国变电运维领域较为常见,如变电站的备自投拒动、变压器异常、断路器操作失灵等,这类运行隐患风险的具体表现如下:备自投拒动。压板投退、二次回路接触不良等问题很容易导致备自投拒动,变电站全站失压故障也很可能因此出现,运维人员因此面临的人身安全威胁必须得到重视;变压器异常。变压器电流速断异常、温度异常、过负荷异常均属于较为常见的变电运维运行隐患风险,绝缘老化、变压器磨损、变压器接线与引线问题则属于引发这类异常的常见原因,变压器很容易因此出现短路、内部元件损坏问题,变电站的安全运行自然会受到较为负面影响;断路器操作失灵。合闸失灵、分闸失灵属于较为常见的断路器操作失灵问题,操作不当、直流接触器线圈断线、分闸铁芯不动作等则属于常见的断路器操作失灵原因。断路器操作失灵会导致故障切除时间延长,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也会受到较为深远影响。
2.3变电设备风险
在电力系统中,电力变频和输电已成为相关人员关注的焦点。为了保证电力传输的顺利完成,电力设备的运行能力尤为重要。但实际上,有些地区存在设备更新频率慢、内部组件性能差、长期运行导致设备损坏和老化等问题,最终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能力。因此,一些研究认为变电运维中最大的设备风险是由变压器性能引起的变电运维异常问题。
2.4环境隐患风险
电力企业实施变电运维的过程中,很容易受到来自环境的影响。就我国尔雅,具有幅员辽阔和丰富的气候类型,很多特殊天气都会深入地影响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如果电力系统不能事先实施防护措施,当碰到极端恶劣的天气时,就会影响电力系统的运行,例如高温和潮湿与冷空气对于变电站产生的影响都是不利的,再例如,冬季温度突然降低,电气设备就会发生漏油问题,在雷电天气一些则室外的电气设备就会出现损坏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的应对技术要点
3.1建立健全的隐患风险控制体系
第一,根据具体问题,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计划。运行维护人员在不同岗位对整个变电站设备进行分析和规划,逐层识别设备风险。根据各种风险的成因、危害和概率,构建了一个完整有效的风险识别系统,并制定了相应的策略。一旦发生一定的风险,可以有效和及时地处理,以尽量减少其对变电站的影响。第二,通过以上建立的风险识别,操作和维护人员应调查可能发生的潜在风险。例如,上文中提到雷雨天会使设备出现短路、甚至烧毁等问题。那么工作人员就要根据天气预报,在事前及时对设备进行防水避雷的处理,在事后,积极排查设备,一旦发现有设备出现不良状况,就要及时进行维修。第三,激发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进行管理中,采用绩效的方式促进工作人员积极投身于运维工作中,以工作人员发现的设备故障并解决故障的数量、规避的风险能力为标准,进行绩效统计。
3.2加强变电运维工作的管理
供电企业在正常的日常工作时间,必须把企业的效率放在首位,必须梳理和完善一套符合企业实际发展的管理工作体系,确保其有效性、合理性和科学性,确保变电运维的有效发展。在正常工作中,应注意安全管理和操作两种风险的存在,并在工作中了解两者的识别和区别。制定相关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其顺利实施,加强对经营者行为的规范,让员工了解自己的责任,达到提升个人技能素养的作用,使变电运维能够做到有法必依,有法可依,严格遵循法律。
3.2提高运维人员综合素质
提高运维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应对变电站运维隐患的关键内容。重视加强变电站运维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准入标准,从根本上优化人才队伍能力;电力企业应定期组织相关培训,促进运维人员的技术交流,使运维人员的素养与时俱进,不断提高,提高运行水平和应对突发问题的能力。有必要增强运维人员的责任意识,使运维人员认识到变电站运维的重要性,促进安全意识的提高,从而更细致地开展变电站运维工作。例如,在变压器的相关操作处理时,就需要操作人员极其细心的进行操作,稍有马虎就可能造成巨大的损失。
3.3综合运用信息技术明确操作技术标准
变电运维的日常工作内容主要是落实和维护职责范围内的电力设备,如变电站设备、电网杆塔等设备。操作步骤复杂,需要工作人员注意和小心。工作人员很容易厌倦工作。运行维护人员工作量很大,工作效率不高。在变电运维工作过程中,由于变电站指挥员的错误指示和一线运行维护人员的错误操作,造成了许多安全事故。因而,电力企业应综合运用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完善工作票审查,将原本记录在纸质档案中的变电运维作业时间与作业内容记录在合理设计、运行流畅的电子表格当中,在变电运维人员的工作中严格推行工作票制度,工作人员仅执行与变电运维制度相符合的票面内容,所有的运维工作指令均由工作票来进行派发,避免指令错误现象的发生,同时避免员工因不清楚流程出现错误的运维操作。
结语
在变电运维的过程中,如果工作人员没有对相关的影响因子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掌握,无法确保他们能够操作正确,那么一定会对变电运维工作的展开和运维效果产生影响。因此,如果要确保电力输送的安全,高效,就必须在变电运维工作中做好风险控制,同时实施有效的策略规避实际工作过程中出现的风险,为变电运维顺利开展以及电力系统运行安全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敏.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民营科技,2018(05):44.
[2]李建东.简述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问题与应对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8(04):173.
[3]张建宏.变电运维中隐患风险分析与应对技术[J].山东工业技术,2017(23):160.
论文作者:毛永良,戴国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3
标签:风险论文; 工作论文; 变电站论文; 隐患论文; 人员论文; 操作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