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江文[1]2002年在《我国军费预算编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中最重要的环节,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公共部门的施政绩效。军费预算是国家财政预算的组成部分。现行的预算编制采用基数预算法,建国几十年来没有大的变化,是一种经验型、粗放式的办法,存在诸多弊端,已经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2001年,我国军队出台了军费预算编制改革方案,计划用五年时间,推行以零基预算为核心内容的预算编制新方法。目前,这项改革正处于起步的关键阶段;明年起,全军军以下部队全面实行新方法编制预算,改革的任务十分艰巨。军费预算编制改革是军队财经领域的一场大变革,从理论到实践都有许多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特别是新的预算编制方案侧重于规范预算编制程序,基本上没有涉及预算编制体制和部门职能的相应调整,没有涉及零基预算在操作层面上的技术方面,特别是原来预算管理中年度预算与中长期计划脱节的大问题没有解决。改革后,预算谁来编、如何编,有关部门至今还没有来得及深入研究。在这样紧迫的形势下,本文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当前改革政策尚未深入研究的预算编制体制职能调整、预算编制操作技术这两方面,目的在于剖析原有管理制度的缺陷,借鉴国内外预算编制的经验,在国家财政和军队预算改革思想的指导下,为推动军费预算编制改革提供有益的帮助,为创新军费预算编制方法做一些探索性的工作。 对于军费预算编制方法的研究,是循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借鉴与立足国情、军情相结合的轨迹进行的。本文共六章,可以归为四个部分: 理论部分:第一章,对预算、政府预算、预算的效率、军费预算的性质等问题进行了一般性的理论分析,控制理论、系统理论、财政理论、公共商品理论、效率理论等是理论分析的源泉和基础。军费预算是公共预算的组成部分,体现是军队财务与国家财政、与军队各项事业建设在资金支配与使用上的权责关系、物质利益关系,发挥着计划调节、供给保障、监督控制作用。军费预算最核心的职能是追求军费资源的最优配置。第二章,对我国军费预算现在采用的基数预算法、对军费预算编制改革后即将采用的零基预算法、对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计划-预算法,逐一做了描述、分析、评价和对比,结果是规划-计划-预算法是一种比较科学的军费预算编制方法。 实践部分:在纵向上,通过研究我国军费预算管理的演变过程,可以发现预算编制方法与经费管理体制的互动关系,了解现行预算管理体制形成的历史渊源,目的对我国军队现行的预算编制方法有个全面的评价,在中国军队建设特有的环境中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明确改革的必要性和方向。在横向上,对当前军费预算管理的体制、原则、程序、方法等背景情况做了简要的描述。 借鉴部分:政府预算、军费预算是国家公共资金预算的两大分支。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预算管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有一整套成熟的管理理论和有效的管理方法,借得我们学习借鉴。我国的财政预算改革开始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比军队预算编制改革先行一步,特别是在零基预算方法的推广上,有许多实践的经验和教训。与政府预算相比,军费预算管理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特别是美国军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规划-计划-预算法,较好地解决了预算与计划脱节问题,是我们学习借鉴的重点。 对策部分:第六章对进一步完善我国军费预算编制方法提出了对策和建议。主要的观点是,一要充分重视解决预算与计划脱节问题,调整预算编制的主体,调整预算编制的程序,实行有中国军队特色的规划-计划-预算法;二是要深化对零基预算的理解,正确把握零基预算科学内核,切实做好预算的论证研究工作;叁是预算编制改革需要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要提高预算范围的完整性、预算科日的科学性、运行监控的有效性和技术叁段的先进性。
孟春林[2]2008年在《中国军费保障效益研究》文中认为军费是军队建设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实现军费保障效益的最大化正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必须深入探索军费保障的特点规律,坚持统筹兼顾,紧紧围绕效益做足文章、搞好保障,用先进的理念指导工作,用科学的制度、方法和手段来配置和运用军费,促进我军建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目前而言,决定军费保障效益的军费规模、军费结构和军费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使军费保障效益整体水平不高。在这一现实情况下,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军情,加强军费保障效益研究,合理确定军费的规模、优化军费结构、改进军费管理,促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全文约30000字,共分四部分:引言部分:介绍了军费保障效益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一部分:军费保障效益的基本理论。对相关概念进行准确界定是研究的基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不同,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的范围和结果。针对当前国内军事学术界对军费概念尚未形成共识,本文重新界定了军费概念进而对军费保障效益的内涵进行了理论阐释。在对军费保障效益理论阐释的基础上,将军费规模、军费结构和军费管理作为决定军费保障效益主要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第二部分:我国军费保障效益的现状分析。在上述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对我国军费保障效益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对我国军费保障的历史分析及横向比较,深入研究了世界军费保障发展趋势,剖析了我国军费保障现状。第叁部分:军费保障效益的目标分析。在对我国军费保障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军费保障效益最大化的目标:合理的军费规模、优化的军费结构和科学的军费管理水平,并从定量和定性的角度进行分析。第四部分:提高我军军费保障效益的政策选择。笔者认为:“增加军费”是我国军费保障效益提高的前提基础;调整军兵种军费保障结构和军费的有机构成是适应信息化条件下军费保障效益最大化的必然选择;“建立健全军费管理制度体系"是提高我国军费保障效益的制度保证。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重新界定了军费保障效益概念的内涵。本文突破以往军费保障效益的研究往往注重概念的界定,却难以在实践中运用的问题,站在宏观角度,牢牢把握军费保障效益中投入产出比较的核心概念,以军费规模、军费结构和军费管理为主要决定因素对军费保障效益进行宏观研究。二是采用大量的实证资料对我国军费保障现状和世界军费保障发展趋势进行了系统的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军费规模、军费结构、军费管理制约着军费保障效益的发挥和军队战斗力的最大产出。进一步揭示出合理确定军费规模、优化军费结构,科学管理军费是提高我军军费保障效益的必然选择。
姜昕迪[3]2012年在《陆军团级部队保障部门预算编制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国际局势纷繁动荡,国家发展日趋迫切,如何能够保证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话题。各个国家都把军事力量作为谋求发展的根本保障,军队的地位是显而易见的。军队的正规化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各国研究的重点方向,我国解放后也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军队预算编制正规化,也开始作为独立的科目出现在我国学者的视线当中。随着我军的发展,军队的编制体制在不断的随着军事任务变化而进行着调整。2011年,应机动作战的需要,我军在军级以下部队机关成立了保障部门。保障部门由原有的后勤部门和装备部门合并新设而成,主要职能是负责保障军队在各种军事和日常活动中的物资、资金和维修等各向服务需求。军队内部有句土话“指挥不力,乱打一气;保障不力,一败涂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军队的指挥部分出现了问题,那么作战的结果是可能会失败;而若是军队的保障部分除了问题,则作战结果为必败。言语虽然通俗,但却道出了保障的重要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充分的考量,谋定而后动。预算作为专门的学科,已被学术界研究了好多年,军费预算更可谓国家政府预算的重中之重。军费预算的具体操作是由各级军队的预算逐级汇总而成,从而各级军队的部门预算的重要性也被凸显了出来。陆军团级部队预算是我军基本作战单位中,经费种类最少,结构最简单的层级,其他兵种的团级单位预算军事由陆军团级部队预算理论发展而来。本文选择陆军团级部队保障部门预算编制作为研究对象,是为了让研究本身更具备广泛性,以便于更进一步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思路是,介绍陆军团级部队保障部门预算编制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陆军团级部队保障部门预算编制的现状;对比四方国家军队军费预算编制的理论,总结出可供我军陆军团级部队保障部门预算编制借鉴的理论思想和做法;最后提出完善陆军团级单位保障部门预算编制的对策。
《军费预算决策系统研究》课题组[4]1999年在《改进和完善军费预算决策系统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从体制、制度、信息等方面探讨了改进和完善军费预算决策系统的对策。认为,改革军费预算管理体制,主要是规范军队与政府之间及军队内部的预算关系,设置直接隶属于军委和各级党委的规划、计划与预算叁位一体的职能机构,科学划分预算决策权限;改进和完善军费预算制度,重点是健全和规范军费预算决策程序,合理安排军费预算决策的日程,改革军费预算的编制方法和组织形式;健全和完善军费预算决策信息系统,主要是研究开发军队财务管理综合信息系统,科学设计信息标准,加强信息的质量控制,提高军队会计信息的质量,完善预算执行、事业成果报告和决算制度。
孙涛[5]2017年在《1890至1912年日本军费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1890年至1912年,大约明治时代后二十二年的军费政策。探讨了日本军费政策在和平时期与战争时期的内容与特点,揭示了军费政策与国家发展的关系。军事力量发展需要考虑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和国家外部安全环境,日本通过制订或调整军费政策,从而协调军事力量发展的速度与方向。明治政府建立伊始就处于战争状态,为获得战争胜利而制订军费政策。随着日本国内经济与国家战略的发展,日本将军费政策调整为高投入状态。在这一背景下,日本的军费政策选择了为其军事力量发展提供较大提前量的方式,其预算制度为国防系统提供相对稳定和相对充足的财政投入。明治宪法颁布后,日本构建了明治后期的军费政策,具体表现为在军费体系中具备了成熟的法律体系、预算制度和组织机构。在和平时期,军费政策从属于国家财政制度,由大藏省、陆军省、海军省会同领导,通过日本银行进行调拨。在战争时期,军费政策是以政府创设配套的战时运营机制为基础,将和平时期军费政策转为战争时期军费政策。具体表现为以设立临时军事费特别会计为手段,通过公债、借款、税收、军票等措施,将各种财源集中用于战时军费。明治后期的军费政策,一方面提升了日本的军事实力,确保了日本获得对外战争的胜利;另一方面妨碍了日本经济的健康发展,强化了日本军国主义在国家的支配地位。
赵利红[6]2013年在《我国部队财务管理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国际局势动荡频繁,国家发展日趋迫切,如何能够保证国家的发展,民族的发展,是我们必须要关注的话题。各个国家都把军事力量作为谋求发展的根本保障,然而部队后勤的发展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部队的战斗力的强弱。如何提高部队后勤保障能力是我军不容忽视的话题,然而部队财务管理工作是军队活动的纽带,是军队后勤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提高,逐渐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的经济再强大,也需要雄厚的军事力量作为支撑,才能更好的得以发展。我国的军事力量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是,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一定的差距。要想将我国的军事力量更加强盛,就要进行大刀破斧的体制改革,为了更好的促进军队的财力资源合理配置、提升财务保障的能力,军队的财务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建国以来至2012年,我国财务管理曾围绕着集权与分权作过多次调整,在管理体制上主要是条块的变化,在方法上主要是粗与细的差异。2012年师以下单位后装合并成保障部,又进一步增强了财务管理的保障力。近年来,随着应急机动作战的需要,后勤保障更显的重要,那么军队财务管理工作就越显重要。要是说古有兵未动,粮草先行,那么今就有:要想部队后勤保障有力,财务管理就要做的好。也只有搞好部队财务管理,才能把有限的军费最大限度的转化为部队的战斗力。基于此,本文选择对我国部队财务管理的问题进行研究探讨,同时试图对我国部队财务管理的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从理论联系实际的角度出发,采取文献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演绎推理,通过现阶段我国部队财务管理的现状,结合国外先进部队财务管理的理念及启示,提出我国部队财务管理问题解决的构想。为了让研究本身更具备广泛性,以便于更进一步的研究,所以本文的研究思路着重,介绍部队财务管理的概述,对比英美部队财务管理体制与军费管理模式,分析了我国部队财务管理的现状,指出了军队财务管理在观念、法制化、体制、监督机制、人员业务水平等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了成因分析。结合英美日等军事强国的一些好的财务管理理念,结合本国部队实际,并对如何解决我国部队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构想,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本文旨在通过对军队财务管理问题的系统研究,提出有效的措施与方法,从而进一步促进我军的财务管理的正规化建设。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本文的撰写是一种探索活动,一些问题的分析还不够深入;一些问题的分析又因资料的保密限制而难以开展。此两方面应当作为以后改进的重点。
李胜利[7]2014年在《旅团单位预算管理研究》文中提出强国梦强军梦是中华民族的复苏梦,追梦靠精神、圆梦则要靠实力,要富国必须先强军。美国之所以肆意奉行大棒金元政策,是因为它拥有称霸全球的军事实力,“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外交家傅莹到国防大学演讲时一针见血地说:“你们用武力解决不了的问题别指望我们用嘴皮子争取回来”。军费是战斗力生成的直接保障,预算则是落实军费保障绩效的坚强基石,研究预算管理就是探索如何管好用好经费,管出成果、理出效益。本文之所以选择旅团单位作为预算管理研究的切入点,主要是因为旅团单位是我军最近几年军费投入的制高点、遂行作战的最前沿、经费保障的最基层、预算执行的最末端。旅团单位预算管理的成效直接决定了战斗力生成的成败,在加速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和旅团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大背景下,探究市场经济环境下旅团预算管理的规律,查找制约旅团预算管理发展的瓶颈,研究制定旅团绩效预算改革的配套措施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本文较为详细的梳理了美英日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军费预算管理方面的成熟经验,在预算编制环节,借鉴美军PPBS规划计划预算方法,建立集中统一的军费预算管理体制,强化统一系统分析、注重成本效益,保证了预算管理系统的动态连续;在预算执行环节,借鉴美军的主计长负责制和支付预证制,逐级负责、全程监督,保证了跟踪问效、节约增效,支付预证制变事后审计为事前监督,克服了“亡羊补牢”;在监督审计环节,借鉴美军独立的军种审计局和日军的会计检察院制度,分工明细、全程覆盖、独立审计。保证了信息真实,克服了外因干扰。文章在深入剖析旅团预算管理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其成因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外军经验,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在理论上提出了旅团预算管理的新模式,预算编制上实行“五叁一”规划计划预算方法,推动滚动预算与绩效预算相结合、预算执行上运用程序控制与制度控制相结合;预算考评上借鉴平衡计分卡模式,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相结合,绩效考评与奖优罚劣相结合,同时为推动旅团绩效预算改革,借鉴SL集团军D炮旅经费标准一体化试点经验,构建了旅团预算绩效管理考核指标,最大限度的克服预算松弛,回归预算“真实”,有效推动预算管理质量效能建设和机制创新,为积极推进旅团绩效预算管理改革提供策略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一是探索性提出旅团“五叁一”规划计划预算滚动预算编制方法。二是探索构建集预算编制、监督执行、审计考评于一体、结构缜密、功效显着、反应灵敏的旅团预算管理组织系统。叁是借鉴平衡计分卡进一步健全完善旅团单位预算管理绩效考核指标。
朱殿骅, 张强, 张晓甫[8]2017年在《建立军费预算中期支出框架的思考》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政府预算管理制度不断健全,在规范政府财经管理秩序、维护公共资金安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预算法》的修订颁布更是标志着在预算管理法治化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务院相继颁布了《关于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的决定》、《关于实行中期财政规划管理的意见》等文件,提出了建立中期预算制
于文生[9]2004年在《军费的成本效益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寻求宏观经济学的微观经济学基础已经成为现代先进经济学的发展方向,以此为依据,军费的成本效益理论是对军费效益理论的创新和拓展。 本文从五个方面探索了军费的成本效益理论和实践问题。绪论。主要揭示了军费的成本效益研究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第一部分:军费的成本效益概论。在拓展军费概念的基础上界定了军费的成本效益的基本概念,从军费的成本效益的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管理学两个层次结构,分析了军费的成本效益理论变迁,研究了军费的成本效益分析与决策理论,构建了军费的成本效益理论体系。第二部分:军费的成本效益经济学分析。立足宏观经济学的角度,着重分析了当前军费的成本供给与需求非均衡态的成因,以揭示军费的成本效益与成本供给、需求之间的内在联系。第叁部分:军费的成本效益管理学分析。站在微观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军费的成本管理控制的概念、目标和内容,并从规模、结构、流动和消耗等微观环节对我军军费的成本管理控制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同时考察了外军成本管理控制的成功经验。第四部分:提高军费的成本效益构想。从经济学和管理学两个方面提出了提高军费的成本效益的实践构想,从而为合理确定成本规模、优化成本结构、加强成本管理控制和提高军事经济效益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依据和对策建议。
广州军区财务部预算改革课题组[10]2000年在《军费预算编制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章针对目前部队预算管理现状。从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提高“皇粮”使用效益、促进部队长远建设出发,提出了“明晰主体、界定属性、分类编制、各自平衡”的分类预算法改革思路。即:将单位年度预算根据经费属性区分为维持性经费预算和发展性经费预算两部分。维持性经费预算根据标准经费采用增量法编制,主要维持部队日常运转;发展性经费预算根据上级安排的专项建设发展性经费及本级家底采用零基法编制,主要保障增强部队战斗力、促进部队长远发展的任务和项目。这一改革方法在全面总结我军预算管理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借鉴了外军的有益做法,适应了军队吃“皇粮”的发展趋势,符合部队建设的内在要求,有利于实行财务联勤保障。
参考文献:
[1]. 我国军费预算编制方法研究[D]. 余江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
[2]. 中国军费保障效益研究[D]. 孟春林. 华中师范大学. 2008
[3]. 陆军团级部队保障部门预算编制问题研究[D]. 姜昕迪. 东北财经大学. 2012
[4]. 改进和完善军费预算决策系统的探讨[J]. 《军费预算决策系统研究》课题组. 军事经济研究. 1999
[5]. 1890至1912年日本军费政策研究[D]. 孙涛. 渤海大学. 2017
[6]. 我国部队财务管理问题研究[D]. 赵利红. 东北财经大学. 2013
[7]. 旅团单位预算管理研究[D]. 李胜利. 东北财经大学. 2014
[8]. 建立军费预算中期支出框架的思考[J]. 朱殿骅, 张强, 张晓甫. 预算管理与会计. 2017
[9]. 军费的成本效益研究[D]. 于文生. 东北财经大学. 2004
[10]. 军费预算编制方法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 广州军区财务部预算改革课题组. 军事经济研究. 2000
标签:财政与税收论文; 预算编制论文; 预算管理论文; 成本效益论文; 预算执行论文; 预算控制论文; 成本分析论文; 预算调整论文; 财务管理模式论文; 制度理论论文; 成本预算论文; 经济论文; 陆军论文; 全面预算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