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世纪的过渡——评《中国下一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下一步论文,中国论文,跨世纪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大书小书
关于中国的发展前景及至世界发展趋势的预测成了最近书市上的一个热点。在许多有关这方面的书中,有的激烈而尖锐地说“不”,有的则是冷静而理性分析,在各种声音之中,《中国下一步》这本书是一种具有勇气的发言。
《中国下一步》的作者胡鞍钢为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小组成员,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他是一位颇有影响的中国国情研究专家,被海外称之为“中国大陆新一代经济学家”。自1989年起,胡鞍钢陆续出版了一系列研究中国国情的专著和合著12部。其中《中国国家能力报告》反响尤大,引起高层决策层的决意并引发了实际的操作手段。《中国下一步》是作者的一项最新国情研究报告。它旨在回答和分析国际舆论和社会公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中国跨世纪如何过渡,实现领导核心的代际交替,以及亟待建立重大制度,确保中国成功地实现经济起飞、市场经济转型和长治久安的三大目标。
在该书中,胡鞍钢明确地提出“依靠制度建设,实现平稳过渡”的基本思路,并在全书至始至终地贯穿这一主题。
根据中国目前的国情与错综复杂的矛盾,胡鞍钢以建设性的思考提出了世纪之交中国面临四个方面的重大挑战和重要关系:一、中央与地方关系;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三、政府与人民关系;四、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关系。针对四大挑战,胡鞍钢明确提出,只有通过制度建设,即建立现代市场经济制度和现代国家制度,中国才能和平的渐进地向新世纪转变。这包括如下制度建设:(1)建立现代分税制,规范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2)建立财政转移支付、公共投资分配等制度调整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关系;(3)建立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从制度上根治腐败;(4)“在高速增长中保持经济稳定,在经济稳定中实现持续增长”,协调经济增长与经济稳定的关系。
这本书不是宏篇巨著,但是却是一本具有较强探索精神,学风严谨的书。在论述中央与地方关系这一章,作者分析:如何处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可以说是世界各国尤其是一些大国(如美国、俄罗斯、印度、日本、巴西)等普遍存在的 重大课题。而建国40多年来,从财政体制来看,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大的变动就有16次,每次变动时间最短的只有1年,最长的坚持了5年多,作者又通过实例分析,国家汲取财政能力下降,并将造成严重的后果,作者认为,在美国财政部是位居国务院、国防部之后第三大部,所有的州长都有求于联邦政府的财政援助,如果没有这一援助,他们谁也混不下去。中国则是倒过来,有的省长可是“财大气粗”。为此,作者提出,必须从放权让利走向制度创新。
地区差异也是海内外人士十分关切的一个问题,从目前来看,中国地区差距属于过大的类型,是世界上差异系数较大的国家之一,解决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经济差距问题十分迫切,这已构成中国在本世纪末实现全民族和全体人民的“小康”目标的最严峻的挑战之一。如果任其自然发展或者拖延解决,就会进一步激化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利益矛盾冲突,产生一系列经济的严重后果。
可以说,这本书在一系列的重大而敏感的问题上提出了明确的见解,而不是模棱两可地“跟风”,中国知识分子可作为“智囊”,有的不仅是分析问题的能力,更多的有了一些“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的讲真话的勇气。
(《中国下一步》四川人民出版社定价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