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大二附院神经内科 陕西西安 710004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11-2014.11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通过随机取样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对照组49例患者采取高血压常规护理;干预组49例患者在高血压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心理护理。结果: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即为SDS)评分、焦虑自评量表(即为SAS)评分均有所降低,而干预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干预组患者的舒张压(即为DBP)、收缩压(即为SBP)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助于血压水平的控制及稳定,临床作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老年;高血压;心理护理
高血压是心脏、肾脏、脑部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1],有效控制血压水平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前提。现阶段,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控制的并不满意,绝大部分高血压患者经治疗后血压仍未达到理想效果,血压控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生活习惯、饮食因素以及心理因素等。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纠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临床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现选择2013.11-2014.11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进一步探析心理护理在临床中应用的效果,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3.11-2014.11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的98例高血压老年患者,均达到了《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临床诊断标准。通过随机取样法将其平均分成两组,每组各有49例患者。干预组中,包括27例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61-85岁,平均年龄(70.03±4.13)岁。对照组中,包括25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62-87岁,平均年龄(71.15±5.08)岁。将继发性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糖尿病、重要脏器疾病等患者统统排除,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对比无差异性,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可比性比较明显。
1.2方法
对照组:49例患者采取高血压疾病的常规护理干预,如药物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护理以及基础护理等。
干预组:49例患者在高血压常规护理的同时结合心理护理干预。支持性心理护理:每周组织1次高血压疾病的预防、治疗知识讲座,帮助患者了解影响高血压疾病的相关因素,例如不良生活习惯、个性缺陷、情绪反应、认知因素以及心理社会因素等,指导患者科学、正确的认识疾病。耐心聆听患者的主诉,合理回答患者的问题,鼓励、体贴患者,给予健康、积极的建议,消除患者的心理情绪,争取患者的信任,以便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认知心理护理:改变、纠正患者错误的认知[2],通过正确的心理疏导,使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绪得以疏泄。帮助患者认识复性情绪,让患者产生行为及情感变化,诱导并鼓励患者以积极向上的心态面对问题,消除患者悲观、紧张以及焦虑等不良心理,重建患者的心态,改善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心理放松训练:心理放松训练是通过音乐法、想象法、暗示法以及呼吸法等方式,让患者的肌肉得到一定的放松,让其大脑处于安静状态,进而有效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改善患者紧张的心理,提高大脑对全身的控制能力及支配能力。向患者介绍放松训练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指导患者简单的肌肉放松、音乐放松、意念放松以及呼吸放松等方法。结合患者的个性化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减轻其负性心理压力。
1.3指标评价
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两组患者护理前、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进行评价。SAS共20项,每项1-4分,超过50分说明焦虑;SDS共20项,每项1-4分,超过53分说明抑郁。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两组间试验所得数据予以统计学处理,计量数据利用均数±、平均数(±s)表示,通过t法对组间计量资料予以检验,应用X2检验两组间研究的计数资料。若是对比差异P<0.05,则能够说明组间统计学研究有意义。
2结果
2.1心理状况
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有所降低,而干预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的病因与心理因素具有紧密相关性,抑郁、焦虑均是高血压疾病的促发因素[3],也是高血压预后差的主要原因。本次试验结果,护理前、护理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SAS评分均有所降低,而干预组降低程度更为显著;干预组患者的DBP、SBP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进一步说明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使血压得到有效的控制。因此,心理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实践证明心理护理的临床价值较高,应给予推广。
参考文献:
[1]薛华,陈淑霞,张素巧.心理护理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18(24):2976-2977.
[2]曹正香,周国秀,吴翠珍,等.心理护理干预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J].当代护士,2011,12(8):161-162.
[3]胡健伟.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J].护理实践与研究[J].2011,6(18):109-110.
论文作者:王晓娟,宋玉红,樊萍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6
标签: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高血压论文; 统计学论文; 两组论文; 老年论文; 高血压患者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