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与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信息化与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孙德中[1]2015年在《“四化同步”测度与评价研究》文中提出本研究在“四化同步”相关文献梳理、数据搜集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的逻辑思路,依托文献研究、理论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利用实证计量手段,明晰研究视野、确定理论依据、综合比较分析测度方法、深入剖析研究案例、尝试提出问题解决策略。据此,梳理“四化同步”研究的国内外历史现状;厘清“四化同步”的内涵意义和基本特征;全面综合分析“四化同步”的理论本质和机理基础;综合筛选“四化同步”的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系统比较分析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深入研究分析案例;结合测度评价结论,尝试提出策略建议。本论文的研究结论认为:一是“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基础着力点在于逐步化解区域和城乡发展水平的区域空间差距。二是对“四化同步”的问题区域,应针对性地构筑差异性区域政策体系,促进综合性、整合性的空间区域政策创新转型,优化结构性政策体系。三是应充分利用影响“四化同步”的主要因素的作用机理,有目的、有方向地控制“四化同步”的演进方向及结构构建。四是推进“四化同步”应依托工业化构建产业基础,打造就业吸纳平台和创造收入机遇;高度关注信息化的融合引领作用,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升级;继续加大对“三农”的财政扶持与金融引导力度,促进社会资本向“三农”领域转移,持续推进农业现代化,充分发挥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性作用;构筑城镇化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发展环境,配合人口转移和要素集聚;构筑中小企业发展壮大的宽松体制与政策环境;继续深化户籍制度区域差异性改革;促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对农业现代化的带动。本论文的创新点在于:一是全面阐释了互动机制的理论基础。系统、全面、综合地梳理分析了“四化同步”的互动机制理论,构建了针对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框架;深度诠释“四化同步”中各个“单化”概念的基本内涵;努力阐释“四化同步”的系统论、协同论、产业链、地理学、互联网+等理论支撑基础;系统深入地梳理分析了“四化同步”四个层面中,相互排列组合、互动发生作用的6对范畴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和基本关系特征;提出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机制导向。二是综合提炼了测度指标体系构建。全面、系统、合理地遴选分析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指标体系;上升到理论高度对“四化同步”的测度评价指标进行初步理论遴选;采用模糊隶属度、相关度分析等方法,分别更加科学合理地确定“四化同步”测度评价指标的隶属关系和相对关系,为合理精简繁杂指标,科学优化指标结构奠定了基础。三是比较梳理综合了指标数据预处理。综合分析了指标数据预处理的思路和方法;介绍了指标数据的标准化思想和方法;综述了指标数据的权重赋值思想和方法;综合分析了指标数据权数地位确定的熵值法、标准离差法、CRITIC法等的数理原理方法,以及主观赋权法,使得分析研究可从总体上全面把握“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数据处理思路和方法。四是比较分析了综合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及适用性。比较分析了主成分分析法、模糊层次分析法、优劣解距离法(TOPSIS法)、熵值法等四大类测度评价综合发展水平的数理方法原理和适用性之优劣,提升了研究的视野和对问题把握的能力。五是比较分析了耦合协调发展水平测度评价的主要方法及适用性。较为系统地比较分析了耦合法和协调法、灰色关联度法、单位根--格兰杰法等三大类测度评价互动关系水平的数理方法原理和适用性之优劣,使得研究能从总体上全局把握“四化同步”互动发展关系测度评价的实质所在和切入点。六是详细构建分析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河南案例。将“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的理论研究文献的综合梳理、理论基础的构建、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筛选比较分析、指标数据处理的思想方法、测度评价主要方法的比较分析选择等等研究结果,具体运用于河南案例的测度与评价实践,并将测度结果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事实相对照,以验证测度评价指标体系筛选、指标数据处理、测度评价主要方法应用等方面的科学合理性,以增加“四化同步”测度评价研究的信服度。七是尝试提出了“四化同步”耦合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利用河南案例测度评价的相关结果,结合“四化同步”的发展实际及未来趋势,尝试提出了政策建议,构建了从“四化同步”的理论阐释,到“四化同步”的实证计量,再到“四化同步”发展实际验证的研究逻辑框架和研究过程。本研究在指标体系构建与科学性改进、评价方法的多元选用比较、数据实证的横纵综合分析完善等方面仍存在遗憾不足和改进空间。

丁亮[2]2016年在《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为研究对象,在界定和厘清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国际实践和中国特征,论述协调发展的机理,并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协调发展的程度从时序和空间两个角度进行测评分析,进而对如何提高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促进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进行了路径选择和对策探讨。论文提炼的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特征,具有创新性。在比较分析有关国家农业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特殊性和共性的基础上,揭示了不同类型国家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关系的规律性。在分析中国农业现代化和农业信息化各自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二者协调发展的特征。就协调关系的性质而言,中国与早期发达国家(以英、美、法为例)相比较具有质的不同;与后起发达国家(以日本为例)、新兴发达国家(以韩国为例)相比较,协调关系的性质相同,都具有“交叉性”,但交叉的程度强弱不同;与发展中国家(以印度为例),协调关系的性质相同,都具有“更强交叉性”特征。就协调发展的总体特征而言,具有特殊的背景和地位;具有市场机制决定作用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有机统一、后发优势、多元主体、与城镇化国际化融合等机制特征和模式特征;具有阶段性和区域性特征。论文关于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测度及对策具有现实参考价值。论文采用定量分析方法,构建了协调度、协调发展度测评分析模型,分别对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的时序协调水平和空间协调水平进行了测评和分析,指出了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存在的问题、原因和症结,提出了提高协调度和协调发展度、促进二者协调发展的对策措施。

罗崇敏[3]2006年在《中国边政学新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试图探索广义边政学的思路和构架。在充分借鉴以往边政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实践,理性考察历史,面对未来发展的学术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边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并突出边疆发展、边疆和谐和边疆安全这三个重点。 本文在学习借鉴中,对边政学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和反思,把边政学发展过程进行历史和逻辑性的归纳,提出边政学研究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边疆史地研究阶段、边疆史治研究阶段、边疆民族研究阶段、边疆发展研究阶段。而四个研究阶段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融汇、相互促进的。在肯定以往边政学的积极贡献后,指出了以往边政学研究的特点是:诠释性强、政策性广、单一性多、狭义性明显、人本性不突出。对广义边政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索,提出广义边政学是关于边疆地区以人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管理和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内陆地疆界内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和发展。它具有六个特性:人本性、发展性、集成性、统筹性、和谐性、前瞻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包括:边疆史地范畴、边疆政治范畴、边疆经济社会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边疆发展战略、边疆经济发展战略、边疆城市化演进、边疆新农村建设、边疆文化建设、边疆和谐社会构建、边疆治理方略、边疆安全建设等问题。 关于边疆发展战略。分析了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和以往边疆发展战略的特点,提出加快边疆发展战略转变的思路。在探讨边疆发展战略的本质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的边疆发展思路,即以人为核心要素、以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思路。我们处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边疆地区的发展应以社会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探索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边疆地区实施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促进“三个转变”和“五个良性互动”。“三个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五个良性互动”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区域之间的

代根兴[4]2000年在《信息化与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信息化时代,面对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江泽民同志指出:“四个现代化,哪一化都离不开信息化”。面对信息化背景下的经济社会发展,江泽民同志又深刻指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一件大事来抓”。由此从发展的战略高度上揭示了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如何认识二者间的关系,促进二者良性发展,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深入剖析了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信息化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正面与负面影响,并提出了信息化环境下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与措施。 全文三万余字,共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全球信息化引发的战略思考。从信息化概念的由来、含义及内容入手,重点介绍了席卷全球的信息化浪潮,以及它对人类社会发展所引起的重大变化,着重指出处于快速发展中的当代中国,充分利用信息化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促进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二部分:信息化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关系。从可持续发展的提出及其核心内容入手,阐述了国外与中国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历程,揭示了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纵向联系和横向联系,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每个因素、每个步骤、每个环节都与信息化密不可分,中国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正确处理好信息化与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第三部分:信息化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依据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深入剖析了信息化给社会政治、经济、管理、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指出在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过程 中,既要看到信息化对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积极影响,又要看到信息化对 可持续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进而趋利避害,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 程。 ’第四部分:信息化环境下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措施。从发展 战略的高度提出了应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信息观,开展信息化与可持续发 展的理论研究,加大力度发展信息产业,发展自主的信息技术,加强信息 资源建设,健全社会主义的信息市场体系,实施信息化教育,加强社会主 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战略对策。 本文的创意在于:一是在选题上力图靠近学术前沿,把信息化与可持 续发展这两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与研究热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剖析二 者的互动关系,类属交叉研究性质,有一定的创新性。二是注意从国际社 会的大背景下去揭示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联系与互动关系,探求 信息化对社会政治、经济、管理、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和负 面效应,并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寻求相应的对策与措施。三是 注重联系中国实际,研究现实问题。无论是信息化,还是可持续发展,既是 全球性课题,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考虑的现实问题。因此,本项研究 对信息环境下中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所提对策有一 定的可操作性。

何光福[5]2007年在《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文中指出信息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明显,城镇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是信息化与工业化的强大动力与载体;信息化与城市化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我国,信息化虽然发展迅速,但仍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不小差距,而由于特定的生活经济条件和历史原因,我国城镇化进程相对比较缓慢,发展滞后;国内外的经验表明,信息化与城镇化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和倍增器,城镇化是信息化的载体和依托。因此,推进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用信息化提升城镇化发展水平,发展城镇化推进信息化,这对又好又快地推进城镇化进程、提高信息化水平乃至不断提高国家竞争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正因为此,确立了这一研究课题。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归纳与演绎和比较分析的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分析信息化与城镇化内涵、城镇化理论以及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论述了信息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机理,指出信息化支撑和拉动了城镇经济增长,优化了以知识为核心的城镇资源配置,推进了城镇产业结构高级化,强化了城镇化进程中的制度创新,指出城镇化为信息化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依托,城镇要素禀赋和资源配置能力是信息化发展的关键,从而科学地分析了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随后,从现实需求出发,分析了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必要性,指出加强信息化是推进城镇化发展的需要,加快城镇化进程是推进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协调信息化与城镇化发展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需要;接着,研究了我国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过程中取得的重要进展,同时也分析了协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文章针对推进我国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挑战提出了若干对策思路,一是发展新型工业化,推进城镇化进程,二是利用信息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三是利用城市信息化,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本文尝试通过对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作用机理、现实需求、现状分析和对策措施四个方面的分析,探索了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规律,总结了协调发展的成就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一些对策。本文可能的创新点是选题新颖。

廖永伦[6]2016年在《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镇化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世界各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以新型城镇化为背景,以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视角为切入点,着重对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载体──小城镇──的发展进行深入研究。首先,详细分析阐述了中国城镇化面临的国际国内背景,指出当前中国城镇化面临的新特点和新趋势,提出了亟待解决的系列问题。第二,辨析了城市化、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与小城镇等几组概念,并首次对异地城镇化、就地城镇化与就近城镇化作了明确的空间范围界定和空间层次分析,提出了小城镇是就地城镇化的主要载体观点。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城镇化、农村就地城镇化和小城镇发展的经典理论和经验模式,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第三,重点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发展的外在关联和内在建构。小城镇发展与国家整个城镇化进程中的战略选择和政策环境等外在因素紧密相关,包括与国家选择何种城镇化道路、小城镇在农村就地城镇化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小城镇与大中城市的关系以及小城镇与农村的关系等,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影响小城镇体系构建、模式形成、产业支撑和规划建设等方面;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了小城镇内部建构问题,认为这是小城镇发展的关键。提出必须构建起适合农村就地城镇化发展的小城镇体系,进行合理的空间分层,完善小城镇的功能;选择适合不同地域小城镇发展的类型模式;建立小城镇发展的动力机制,大力发展产业;加大小城镇规划建设力度,创新小城镇基础设施和居民住宅建设模式,规划建设功能完善、产业发展、人文特色、生态和谐的美丽小城镇,为农村人口迁移到小城镇实现就地城镇化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最后,提出促进新型小城镇发展的对策建议,认为应加快小城镇户籍制度、土地制度、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投融资体制机制、行政管理体制等方面的改革与创新,为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的实施和小城镇发展提供体制机制和制度保障。通过上述系统分析研究,最后得出结论:在国内外背景发生重大变化,国家重视发展小城镇的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意愿和迁移方向发生明显变化。中国城镇化路径模式已经发生转变,从传统异地城镇化主导的路径模式逐渐转向农村就地城镇化的路径模式,以小城镇为载体的农村就地城镇化路径符合中国的现实发展要求,能够满足老百姓实现城镇化的愿望和需求,是实现新型城镇化战略目标的现实路径选择。

蔡竞[7]2002年在《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文中认为城市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任何一个城市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和相关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联系在一起的。由于我国西部地区与东部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所存在的客观差距,尽管西部各地致力于区域经济增长,但受制于交通闭塞、通信落后,加之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非一日之功,因而整体的城市化水平很低、城市总数少,发展不平衡,未能形成具有聚集效应、释放能量大的不同层次的中心城市。可以说,城市化滞后已严重制约了我国尤其是西部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在西部大开发中,如何围绕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去选择适宜的城市化路径和方针;如何加强城市建设与管理;如何合理发展大中小型城市(镇);如何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如何建立协调的城镇规模体系;如何建立科学的制度支持系统和指标体系……,都是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本研究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基本建立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出发,以四川城市化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点,对此进行了较为深入而翔实的调查与研究,并力求将发展的路径上升到政策的高度,冀望能有助于加快西部地区特别是四川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以实现推动一、二、三产业良性互动,促进城乡经济社会共融共长的目标。本论文共分为9章。论文最开始为总论部分。点明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以及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现状,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城市化研究的各种代表性理论:西方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城市化观点和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城市化研究的代表性理论。第一章:可持续发展思想与发展战略。回顾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在我国与西方的发展历程,对传统发展模式与可持续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比较研究,认为传统发展模式发展到今天已经完成了其历史使命,可持续发展模式正日益受到各国的青睐。特别是对欠发达地区而言,可持续发展思想更具指导意义,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以避免西方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历程中所走过的弯路,更好地推进城市化发展。在此基础上,试图建立起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模式与指标体系,提出了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与原则,并且指出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可持续的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经济系<WP=4>统的高度统一。第二章:城市化的动力机制、普遍规律与发展趋向。界定了城市、城镇的不同涵义,简略回顾了城市的产生过程、发展阶段及其动力机制,概括了影响城市化发展的几种经济规律,重点回顾与展望了世界和中国的城市化发展的历程和趋势。第三章: 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及东部、西部与西南地区的比较分析。论文从城市化进程、城市经济功能、城市服务功能、城市环境和生活水平等几方面,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与数据分析,对四川城市化水平与全国、东部、西部及西南地区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比较,重在说明四川城市化发展的滞后与加快城市化发展的迫切性和长期性。第四章:加快四川城市化进程的有利条件与制约因素。加快城市化的有利因素颇多,如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总体趋好、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力度加大、四川经济发展加快且人口增长趋缓等等。但是,四川城市化发展也面临许多不利挑战:体制性障碍未能消除,产业结构尚不合理,不利的区位制约,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城市区域经济布局很不合理等。第五章: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与实施规划。从宏观上提出了加快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指导原则和发展目标,重点设计了四川城镇的发展规划:城镇空间规划和城镇人口规划,包括建制规划、规模结构规划、职能分工规划、空间布局规划。建立了城镇建设的各项指标:用地、园林绿化、能源、道路交通、给排水设施、社会服务设施等指标体系。第六章:四川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的基本方针与路径选择。首先,提出要追求可持续发展的社会,需要在追求水资源和土地等稀缺资源的高效利用、改善城市环境和提高人口素质上加大力度。其次,根据城镇发展的客观规律,建立了城市化发展的制度支持系统。最后,结合我国尤其是四川实际,提出要改善和加强政府宏观调控、优化城市发展环境的主张。第七章: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实证分析。以四川三个有代表性的不同类区:特大中心城市--成都、现代化大城市和中国西部科技城--绵阳、资源开发型城市--攀枝花为例,阐述了四川不同类区城市化发展的现状与发展途径。第八章:新世纪初四川城市化发展的对策研究。该章也是本论文研究的重点和归宿所在。论文对加快四川城市化发展,重点从以下几<WP=5>方面进行了展开:要通过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重视发展建筑业和房地产业以及发展现代都市农业,增强城镇经济辐射力和带动力;要建立规模合理、等级有序的城镇结构体系;要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要加快农村人口的非农化进程;要尊重客观规律,因势利导发展小城镇;要树立现代城市形象,营造新型城市社区文化环境。本研究似有如下主要创新之处:1. 论文选题具现实性、前瞻性与综合性。在我国,对于城市化理论与实践中的若干重大问题,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都进行了不少的研究,开展过不少的论证,出台过一些政策性文

徐全忠[8]2013年在《主体功能区视阈下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关系国民经济安全与发展,其可持续发展事关农业现代化进程,事关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伟大目标的实现。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国家的少数民族边疆地区,不但是国家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也是中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与农业经济发展地带。内蒙古在我国历史上是农牧业大省,有着悠久的游牧历史和得天独厚的发展农牧业的自然地理条件,是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乳类、肉类商品供应基地。本文从主体功能区视角,结合农业生态学、可持续农业理论,立足于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一方面深化主体功能区与可持续农业理论研究,强化其实践应用,另一方面提升内蒙古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首先,丰富了主体功能区理论,厘清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阐述了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机理。首先,从主体功能区提出的历史渊源出发,阐述了我国空间经济战略演变历程以及主体功能区出台过程,论证了主体功能区的基本内涵、特征、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区域政策体系。其次,探寻可持续农业的学理基础,从可持续农业的内涵、目标、原则及其评价把握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义。最后,从限制开发区域与农业主产区间的关联关系、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间内在的相关性角度阐述了主体功能区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关联。其次,指出了新时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揭示并验证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的关联。全面系统分析内蒙古农业发展现状后,对新时期内蒙古农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了论述,并对内蒙古可持续农业发展面临的瓶颈问题进行了梳理阐述。通过对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并揭示了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与农业空间开发综合效率的内在一致性。最后,提出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完善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从农业发展定位、可持续农业发展目标到优化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再到完善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较为系统的给出主体功能区视角下完善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的政策建议。

曾宪明[9]2005年在《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是城市化进程迅速推进的世纪,21世纪是人类城市化进程的一个全新时代。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目前正处于城市化加速发展时期。中国的城市化将是2l世纪令世人瞩目的历史性社会结构变革。在跨入新世纪的时候,我国提出了必须从自己的国情出发,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重大战略方针。中国的城市化为什么不能照搬别国的模式,要有自己的特色?什么是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它有哪些内容和特征?如何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这些都是贯彻落实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的战略方针必须正确回答和解决的基本问题。但到目前为止,对这些问题的认识仍然比较片面、简单,对于其中部分问题的看法还存在较大的分歧,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正是循着这样的思路,试图对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进行比较全面、系统、深入地研究,以促进中国城市化更快更好地实现。 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是工业化的必然产物,是人们追求城市富裕文明生活的必然结果。在实现城市化的过程中,城市化道路的选择至关重要。城市化道路,是关于城市化的发展方向、战略、动力、机制、速度及有关方针政策的总称。各国的城市化道路并无统一的固定模式,一般是根据本国国情慎重抉择。城市化道路的选择主要包括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城市化类型的选择、城市化动力及实现机制的选择、城市发展方式的选择等四个方面的内容。从世界各国城市化发展的历史经验来看,选择符合本国国情的城市化道路,是决定城市化进程快慢和成败的关键。因此,研究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必须借鉴世界各国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避免或少走弯路。英、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巴西、印度等非发达国家的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具有不同的特点,分析、比较这些国家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经验与教训,对于走好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建国以来,中国走了一条独特的城市化道路,其主要特点是:(1)滞后型城市化道路。(2)政府主导型城市化道路。(3)城镇体系结构非均衡的城市化道路。(4)城镇地区布局非均衡的城市化道路。城市化和城市化道路的国际经验表明。中国既不能走自己过去所走过的滞后型城市化道路,也不能走部分发展中国家所走过的过度型城市化道路,而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因为走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既是中国国情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要选择,还是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客观需要。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是一条城市化与工业化、信息化和现代化同时推进,集

参考文献:

[1]. “四化同步”测度与评价研究[D]. 孙德中. 河南农业大学. 2015

[2]. 中国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研究[D]. 丁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

[3]. 中国边政学新论[D]. 罗崇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

[4]. 信息化与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D]. 代根兴. 郑州大学. 2000

[5]. 信息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D]. 何光福. 安徽大学. 2007

[6]. 基于农村就地城镇化视角的小城镇发展研究[D]. 廖永伦. 清华大学. 2016

[7]. 可持续城市化发展研究[D]. 蔡竞. 西南财经大学. 2002

[8]. 主体功能区视阈下内蒙古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D]. 徐全忠. 武汉理工大学. 2013

[9]. 中国特色城市化道路研究[D]. 曾宪明. 武汉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信息化与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