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因素也越来越多,由此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不仅关乎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还与工程建设质量密切相关。因此,只有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才能够保证工程建设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及优化策略进行分析,以期提高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水平,更好的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优化策略
工程造价管理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企业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应当关注的重点,只有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的良好控制,才能够实现企业资金的优化配置,并提高工程建设效益。当前,还有很多企业对于工程造价管理不够重视,由此导致出现了超支和浪费的情况,大大影响了工程效益。对此,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要点优化控制,是本文要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的实施,企业最为关注的当属该项目所产生的成本与效益,在此过程中,只有做好造价控制工作,才能消除一系列的经济风险,提高造价管理水平,才能为企业提供更高的经济效益[1]。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大、工期长,极易发生设计变更问题,且材料价格会随着市场供需情况的变化而发生波动,最终会对项目造价构成威胁,大大增加了项目的投资风险。为应对当前问题,应重视造价管理工作,通过一定的造价控制手段,能降低投资风险,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各项要素的把控,能对施工过程进行统筹性规划,能减少大量的经济损失。此外,通过建筑工程造价控制手段,能将工程成本额度限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对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成本的有效监督,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2]。最终,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项目的实际运行成本要比预算还要低,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进而可促进我国建筑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开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应对工程项目造价管理过程开展动态化管理,对企业的长久性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在造价管理上仍旧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与缺陷,制约着企业的经济效益。目前,造价管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造价管理意识缺失,对全过程造价控制的认知度不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建筑领域发展上起步较晚,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上正处于探索与实践的重要阶段,导致造价管理问题层出不穷。很多企业将造价管理的重点放在工程施工与结算阶段,此时再开展造价控制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将项目投资决策、设计、招投标等排出在外,对造价的全过程管理认知不足,最终引发一系列的造价问题。
缺乏相配套的造价管理制度。部分建筑项目未按照规定开展公开式招标,也未开展限额设计,选择设计方案、设计单位时,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工程招标与设计阶段的监管力度不足,最终导致造价失控。
设计变更问题较为突出。建筑工程项目的规模大、工期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得不进行设计变更,一旦发生设计变更问题,会大大提高造价控制难度,继而出现造价升高问题,实际项目成本超出预算额度。
三、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要点优化措施
在建筑工程中,招投标阶段、施工阶段、验收与结算阶段,都是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要点,通过对这些要点进行优化,以满足工程建设需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招投标阶段
在招投标阶段,应增强造价控制与管理意识,将造价控制原理渗透到该阶段,能起到有效的造价管理效果。全部投标单位要遵守相关规定,秉持着公平、公正的原则,招标方应提前对所有投标方企业的资质条件、人员配备、行业信誉度等进行调查,并对中意的相关单位进行实地考察,以确定各项指标与信息的真实性。招投标准备阶段,招标方的造价管理者应及时列出可能引起造价波动的因素,实施跟踪性评价,结合项目特点与施工方的施工水平,收集相关的造价数据,最终得出合理的中标价格[3]。招投标中确认书的制定,在确定中标价格时,应充分结合工程量清单计价报价情况,选择出报价相对合理、资质符合、人员素质高、施工水平高的单位作为中标方。在中标方选择时,前提必须要加强对进度与质量的控制,从中选择低价中标,切记不是选择最低投标价格。签订合同时,应就造价控制的相关条款进行列举,寻求法律人士予以协助,对违规行为赔偿情况、施工结算等进行科学规范,保证措辞精准、明确,禁止出现模糊字眼。
2、施工阶段
在施工阶段,影响项目造价管理水平的因素很多,如材料、机械设备、技术、人为等,都可能造成造价风险。在施工阶段,应全面开展造价管理工作,对使用完毕的材料应及时进行收放,以免长期暴露在外而影响应用价值,一旦应用功能丧失,还需要重新购买,这又会产生一笔不小的开支[4]。因此,将使用完毕的材料要及时进行收纳,以保证材料的应用价值。此外,应做好对机械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这样能有效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也是造价管理的一种重要方式。在施工现场,监理人员应发挥自身的重要作用,对施工现场的技术要素、人员行为等进行监督,禁止出现资源浪费行为,以控制项目造价。为积极响应时代的发展需求,应将先进、环保型施工工艺应用到施工之中,能大大降低资源的利用率,从长远角度来看,还能达到环保、节约的效果[5]。
3、验收与结算阶段
验收时,验收人员应及时对施工方工程量完成情况进行审查,对照前期的施工合同进行工程量的严格审核。此外,施工方还必须出具项目施工的相关材料、单据与质量合格证书等,一切都确定无误后,开展工程价款的结算[6]。作为工程管理的最后一环,验收与阶段控制阶段很是关键,开展结算时,结算人员应及时施工方进行沟通,做好各项内容的交接,若出现结算分歧,如索赔、新增工程量与拆迁等,必须找寻相关的证据,并及时与建设方、监理方展开细致性的沟通,以实现对造价的规范化管理。
结束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企业的竞争也越发激烈,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要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尤其是对造价管理要点的优化控制,降低建筑企业的工程建设成本,从而保证建筑工程建设效益的提升,也更好的满足建筑企业的持续发展需求,并为我国的建筑行业进步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向显文.分析房屋建筑工程预结算审核内容及造价管理优化措施[J].四川水泥,2016,(08):179.
[2]孙娇兰.建筑安装工程造价管理现状及优化措施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6,(15):91+95.
[3]何连俊.分析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成本控制要点及优化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16,(01):33+35.
[4]张友花.工民建工程施工中的造价管理要点及控制策略探究[J].江西建材,2014,(21):245.
[5]王金宏.论述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要点及优化策略[J].赤子(上中旬),2014,(17):275.
[6]胡岩湘,胡新华.建筑工程造价管理过程中的的预结算审核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7):164-165.
论文作者:郑小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8
标签:造价论文; 建筑论文; 阶段论文; 工程造价管理论文; 造价管理论文; 工程建设论文; 要点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3期论文;